回国有感
刚刚结束2周的假期,前天回到德国。已经两年没回国了,这次特意走访了3个北方大城市,组织了三次聚会:
1. 中学同学
2. 大学同学
3. 德国留学时的同学
共计约二三十人,来自不同行业和级别。注:本人在北京的重点中学毕业,在北京上的重点大学,工科专业,90年代中期毕业。
跟他们聊了,看了他们这一二十年来的生活轨迹,甚至拜访了他们的家,切实作了一次全方位的考察。
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混得好的同学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以行业划分:
1. 金融界
有两三个高中同学进入了银行。当然都是有门路的。都是管工业贷款的。每年搞个几十万不在话下。在本世纪初就有几处房子了,虽然是买的,但是单位给赞助了很大部分。
2. 私营企业
大学一女同学, 上学时时个黑黑瘦瘦的女孩,不起眼,给人感觉就是细致亲切。毕业时分到了一个中型的私营企业。大家当时还没觉得怎么样,想不到十几年后,该企业成为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各地建分厂和分公司,她成了公司副总,独当一面,转战各地,筹建公司,并有部分公司股份。真正成了千万富婆。美中不足,还没结婚。其实是被我哥们儿耽误了,跟人家谈了几年的朋友,后来没成。要是成了,可能跟我哥们儿去加拿大了,北京也就少了个“省女”。
3. 公务员
大学同学没有做公务员的。有几个中学同学,主要有,市长秘书,工程安检,国家监管局,房管局等。工资不高,天天喊穷,但是手表却是Catier, 开的也是中高档的车,房子也有两三处。其背景也是不言而喻,大多是叔叔大爷身居要职。这些同学大多当年学习不大好,但善于为人处事。
4. 外企
此行业有分化,比如经营一般的外企,或是做技术的,则挣的是死工资。每个月几千块,最好上万。
但有几个做销售和市场的,则另当别论。比如卖医疗设备的,抽的烟我都不认识,据说比中华要贵好几倍。小资情调严重,嘴上总是挂着英语单词,Hobby是摄影,在大学时并没有相关迹象。自驾游去柬埔寨,新疆等。
还有一两个留学的同学,回国五六年了,成了部门经理。公司提供座驾,但是外快好像不多。买房子也是倾囊而出。因为动手较晚,房价太贵。
5. 嫁了个好老公
其状态,都很忙。吃喝很多,健康状态不太好,特别是男生。但精神状态很好,很有自信和不经意流露的优越感。
个人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所谓成功有以下重要因素组成:
1. 个人素质。30%
其中包括两方面性格和能力。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社交能力。我认为,性格和社交能力更为重要。有时需要你的忍耐力,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能沉住气,坚持过低谷,才能赢得领导注意,得以重任。为人处事同样重要,左右逢源,各方面朋友帮忙,才能在关系网中立于不败。
2. 行业和所在企业发展势头。30%
你个人素质再好,不在上升势头的企业里,也是白搭。没有三顾茅庐,没有蜀国的平台,诸葛亮顶多是个出色的农民,在隆中度过余生。这就好比股市,在一个多牛的股市里,平庸的个股也是涨多于跌。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按都按不住的牛市。而欧洲,则稳中带降。非常抱歉,你不在这个牛市,离场了,则没有太多的机会了。在国内也一样,不是每个企业和行业都平衡发展的。我也有个大学同学分到一个走下坡路的国营大企业,几年前下岗,分到街道的一个人才市场做文职,现在每月三四千块。
3. 背景 30%
没有这个敲门砖,每人推你一下,给你写个条子,很难进入热门行业和得到升迁的机会。
4. 其他 10%
其实写了半天,无非是把我们从小到大听到的各种道理又罗列了一遍。但是,有些道理的确要时候才明白。刚毕业时有哪个能看到这么远,现在所谓混得好的同学,也不是有目的有计划这样发展的。在这期间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能改变其生命轨迹。很多都是偶然,这就是命运。
是不是存在回去参与一下的可能性呢。当然。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没问题。但是对于像我们这样人到中年的,则有些困难。要看你敢不敢舍得在德国这十几年大拼争的东西和到国内去低头做人,这是个心理问题。也有点赌博的性质。谁让咱每个手眼通天的亲戚朋友在背后帮一把呢。话又说回来,要是有这么个人能帮一把的话,也不至于在国外混到中年了。我觉得,这不是个人的悲剧,也不应该义愤填膺。而是要接受这个事实,这就是适合你的道路。
至于中国在未来二十年是否还会保持这样旺盛的增长势头,本人不懂,也看不透,故在此不做讨论。望名人指点! 好贴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阿 {:7_424:} hhhhhhhhhhhhhhh 好帖! {:5_363:} 不管在哪里,不管身居何职,自己过得舒心就好 分析的很精确,关系,能力,运气缺一不可啊。。。 恩。。。。不错~{:4_294:} 谁让咱每个手眼通天的亲戚朋友在背后帮一把呢
lz不但有那么多手眼通天的亲戚朋友,还个个肯在背后帮一把。这厉害得不是一点点。 {:5_370:} 楼主是属于哪一类的呀,呵呵 当然!看股市就看出来了。
至于中国在未来二十年是否还会保持这样旺盛的增长势头,本人不懂,也看不透,故在此不做讨论。望名人指点!
不过没有说明,哪类人混得最好阿。
刚刚结束2周的假期,前天回到德国。
已经两年没回国了,这次特意走访了3个北方大城市,组织了三次聚会:
1. 中学同学
2. 大学同学
3. 德国留学时的同学
共计约二三十人,来自不同行业和级别。注:本人在北 ...
ng82si 发表于 2009-9-2 17:3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排序是
研究生同学混得最好。
本科同学混得最差。
中学同学中间。
为什么中学同学胜本科同学_
因为中学同学家境都是达官显贵。
为什么没有胜我研究生同学_
因为我没有来自发达地区。否则研究生同学是比不果的。
同时也说明,现在时代,还是研究生好用。 楼上的,
你是在德国学习的吗?待几年了?
分析事物还这么片面呀, 你还是比较适合回国。 本帖最后由 wey 于 2009-9-2 19:25 编辑
我的排序是
研究生同学混得最好。
本科同学混得最差。
中学同学中间。
为什么中学同学胜本科同学_
因为中学同学家境都是达官显贵。
为什么没有胜我研究生同学_
因为我没有来自发达地区。否则研究生同学是比不 ...
perspectives 发表于 2009-9-2 18: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关于中学同学的优势有道理,中学同学考上本省二本的多,毕业后回家有雄厚的本地资源,在税务,公检法混的不错。
考到北京上海所谓名校的,混的也可以,生活压力比前者要大很多。 好贴! 我认识几个90年代初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基本上都很好的. {:6_399:} 国外有个清静和清闲 不管在哪里,不管身居何职,自己过得舒心就好
volvic0228 发表于 2009-9-2 18:3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在德国混的也只能这样阿Q一下啦 {:5_394:} 就是这个道理。
家庭资源丰厚的,真是一个矿产。
单是几块地,几栋房子,这个外地人追赶起来就辛苦得多。
不过研究生同学也赶上好时代,好行业,挣得也不少。当然自己挣得非常辛苦。
关于中学同学的优势有道理,中学同学考上本省二本的多,毕业后回家有雄厚的本地资源,在税务,公检法混的不错。
考到北京上海所谓名校的,混的也可以,生活压力比前者要大很多。
wey 发表于 2009-9-2 19:2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回国是需要勇气的。 恩,不错!!!
我25岁的时候有个机会回国在一个德国公司做销售工程师,公司名字我就不说了,这里熟人多。是德国总部这边的老板推荐的,跟国内的CEO电话面试了一次,他给我三年的时间,如果做的好,晋升为产品和市场经理。。但暂时给LOCAL合同,年薪自然不能和德国这边比。。我想了很久,最后还是拒绝了,拿了德国这边的一个OFFER。现在做技术,纯技术,虽然也跟国内有些些文件交付上的联系,但已经和市场以及销售绝缘了。。。虽然德国总部在中国也有分部,但国内分部效益不行,长久没有大项目。。
看了LZ这个帖子,我又想到了当年的这个机会,不知道放弃是对是错。。。也许现在往事重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4_294:} 学习 5. 嫁了个好老公
其状态,都很忙。吃喝很多,健康状态不太好,特别是男生。但精神状态很好,很有自信和不经意流露的优越感。
-----------
???????????啥意思啊 楼主说的很真实,其实所有的决定都不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