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滴泪 发表于 2009-9-18 13:38

和平年代, 勿忘国耻, 永记"九一八", 振我中华.

本帖最后由 最后一滴泪 于 2009-9-18 15:03 编辑

在“九·一八”事变78周年之际,9月18日9时18分,吉林省长春市上空鸣响防空演习警报。

 当日拉响的防空演习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部分。警报从9时18分一直持续到9时41分,整个过程长达23分钟。 

记者在长春市文化广场看到,当警报声响起时,正在这里军训的1700多名吉林大学新生,停止了训练,脱下军帽,向国旗行注目礼,每个人的表情都很凝重。此外,许多行人也停下匆匆的脚步,一些行驶的车辆也停驶鸣笛,有的汽车还插上了国旗,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

 据介绍,每年的9月18日鸣响全市防空演习警报是长春市的惯例,以此来铭记“九·一八”事变,警示人民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勿忘国耻"

最后一滴泪 发表于 2009-9-18 13:40

本帖最后由 最后一滴泪 于 2009-9-18 14:45 编辑

中新社长春九月十八日电 (记者 吴兆飞)二00九年是“九·一八”事变七十八周年,在九月十八日这一天,吉林省长春市用鸣响防空警报的方式提醒民众勿忘国耻。保存有大量当年日本侵华罪证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也从即日起对公众免费开放。

  九月十八日上午九时十八分,刺耳的防空警报声覆盖了整个长春市。警报声起,很多路人便停住脚步。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间隔七分钟,整个鸣放防空警报的过程至九时四十一分结束。

  长春市曾是当年日本侵华炮制的伪满洲国的首都,如今在这里还保留有许多日本侵华的遗迹和罪证。在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的宫廷旧址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当天上午也推出许多纪念活动。

  该博物院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从十八日起,将长年免费对公众开放。这座建成于二00六年九月十八日的陈列馆,收藏有大量的文献史料。其中仅“勿忘九·一八”展览,便展出一千多件实物和一千多幅图片,并有十四个专题的原始音像资料,其中有大约超过三分之一的史料、实物,都是征集自日本。

  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副院长赵继敏介绍,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从十八日起免费开放,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珍爱今天的和平。(完)

最后一滴泪 发表于 2009-9-18 13:44

本帖最后由 最后一滴泪 于 2009-9-18 14:51 编辑

九一八事件始末: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


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

    柳条湖位于沈阳内城以北2.5公里处,在沈阳站与文官屯站之间,关东军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爆破地点,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较为偏僻,便于行事;二是距东北军北大营较近,便于诬为中国军队破坏,也有利攻击。

    18日22时20分,炸药点燃,一声巨响,震荡长空,炸毁一段路轨。以爆炸声为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日军,便向预定目标攻击,同时沈阳站附近的日军大炮向北大营猛烈轰击。23时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义给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第一份电报,谎称中国军队在沈阳北部北大营西侧破坏了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中两军在冲突中。接到电报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参谋长三宅光治、参谋石原莞尔等人紧急研究对策,一致认为此时是诉诸武力的“绝好机会”。本庄繁当即决定,按照预定的计划,迅速将主力集中到沈阳,先发制人,“惩罚”中国军队,占领东北三省。

    19日凌晨1时30分至2时之间,本庄繁向关东军下令:驻辽阳第二师,驻公主岭独立守备队第一、第五营等迅速开往沈阳,攻击该地中国军队;驻长春步兵第三旅准备进攻长春。同时,还向驻朝鲜日军求援。最后,本庄繁将他的命令及战况正式报告给军部。为了便于指挥,19日凌晨3时30分,本庄繁率领关东军司令部火速赶往沈阳。


日军占领沈阳城(资料图片)

    9月18日夜,日本在沈阳的驻军只有独立守备队第二营和第二师的第二十九团,人数仅几千人。柳条湖事件发生后,日军连夜向沈阳增兵。驻扎在铁岭的部队,于19日凌晨4时到达沈阳,配合第二营于5时30分占领北大营。与此同时,驻扎在海城和辽阳等地的第二师所属部队及师长多门二郎也于19日凌晨5时抵沈阳,与原来驻在沈阳的第二十九团一起行动,6时30分占领沈阳内城。然后该师又与独立守备队采取联合行动,向距沈阳10公里的东大营进攻,日军南北夹击,东北军和讲武堂学员不战而退。中午12时许,日军占领了这个东北军的第二大营。由于东北军绝大多数部队执行了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一夜之间,日本侵略军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沈阳城。东北边防军长官公署、辽宁省政府、兵工厂、飞机场及一切重要军政机关和东三省官银号等悉被占领,所有驻省城的军警均被缴械。仅沈阳兵工厂,即损失步枪15万支,手枪6万支,重炮。野战炮250门,各种子弹300余万发,炮弹10万发,东三省航空处积存的300架飞机,尽为日军掠去;其唯一的金库所存现金7000万元,亦被洗劫一空。

    9月18日夜里,关东军在南满铁路沿线展开了全面攻势。19日,日军攻占南满、安奉两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图、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沟邦子等地。19日凌晨4时,日军向长春发动总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后在吉林军署参谋长熙洽“毋须抵抗”的命令下含愤撤退。当日22时许,长春陷落。

    蒋介石、张学良拱手让敌东北大好河山转瞬沦陷

    9月6日,张学良电令驻沈阳北大营旅长王以哲:“中日关系现甚严重,我军与日军相处须格外谨慎。无论受如何挑衅,俱应忍耐,不准冲突,以免事端。”同日,又电臧式毅、荣臻称:“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参谋长荣臻命令北大营驻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驻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第七旅,8月间即预感到日军要采取行动,旅长王以哲专程到北平请示张学良。张学良说:“蒋指示暂不抵抗,准备好了再干,一切事先从外交解决;……遇事要退让,军事上要避免冲突,外交上要采取拖延方针。”王以哲根据这一方针,决定对于日军的进攻,采取“衅不自我开,作有限度的退让”的对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全军退到车山嘴子附近集结,候命行动”。这样,不抵抗主义,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下达,贯彻比较彻底。结果造成大片国土轻易地落入敌手。满铁的土木建筑公司经理神谷仙次郎在日记中,夸耀日本侵略军进攻“北台(大)营的战争,创造了世界战争的记录,敌人有1.2万人,而关东军用650人即以1/20的兵力,战斗7小时,就把它攻占了”。沈阳的陷落,也并不是日军攻陷的,基本上是从敞着的大门开进来的。当日军进攻北大营时,沈阳城门大开,荣臻和臧式毅会商应付办法,认为日领事馆已经说了日军不进城,“如果进城,吾方即闭城门,日军亦可用炮击毁,不若开城听其如何”。果然。日军一炮未发,便从敞开的城门进入城内。


    事件爆发后,蒋介石仍令不抵抗。目居北平的张学良一夜之间十几次致电南京蒋介石请示,均不准抵抗。蒋指示张学良:“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绝对抱不抵抗主义。”在这种不抵抗政策下,拱手让敌,使东北大好河山沦于敌手。

水库小混混 发表于 2009-9-18 13:57

先拿下地板再说

Trois 发表于 2009-9-18 13:59

{:5_394:}

稀饭啊稀饭 发表于 2009-9-18 13:59

占位~~~~~~

海底精灵 发表于 2009-9-18 14:00

检讨中~我没有意识到今天{:4_287:}

稀饭啊稀饭 发表于 2009-9-18 14:01

泪泪~~~~~我错了~~~~~~原谅我吧。。。。。{:5_334:}

最后一滴泪 发表于 2009-9-18 14:02

泪泪~~~~~我错了~~~~~~原谅我吧。。。。。{:5_334:}
稀饭啊稀饭 发表于 2009-9-18 15:0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你从现在开始把学会的都忘记就可以了 {:5_327:}
开玩笑的~ 了解敌人就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敌人!!! {:5_327:}

狮月娘 发表于 2009-9-18 14:04

谢谢泪泪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及时{:5_335:}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和平年代, 勿忘国耻, 永记"九一八", 振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