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lorn 发表于 2009-10-14 15:39

广西发展木薯可再生能源研究

本帖最后由 forlorn 于 2009-10-14 17:17 编辑

随着世界矿物质能源的枯竭,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的生物质能源燃料酒精已列入我国能源发展规划。作为生产燃料酒精原料之一的木薯,经济价值突显。广西旱地和坡地适于发展木薯生产,发展空间比较大,如果充分开发土地资源,改良木薯种植技术,提高木薯亩产;开发木薯产品深加工,带动木薯产业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会使广西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因此,研究木薯可再生能源不但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也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木薯加工燃料酒精经济分析

   生产酒精的原料主要有粮食类、薯类和糖蜜。其中用木薯生产酒精与其它作物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木薯是非粮食农产品,且对土质的要求低,耐旱、耐瘠薄,符合“不争粮,不争(食)油,不争糖,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指基本不适合种植粮、棉、油等作物的土地)”的国家粮食发展战略,同时用于发展燃料酒精也很符合当前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二)用木薯生产酒精最具有经济性,详见下表数据
http://www.dolc.de/forum/attachments/09101416388c0b0cda5d80af67.jpg

二.广西发展木薯可再生能源潜力

(一)木薯种植潜力

1、目前种植情况

   广西木薯种植面积长期在300万亩~400万亩之间徘徊,不利于加工业的发展和规模效益的提高。按照自治区的规划和要求,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荒山荒坡、低产果园,在桂中、桂西和桂南建立木薯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争取用3~5年的时间,使广西的木薯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以上,为加工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并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展甘蔗生产一样,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民群众种植,大力引进和推广良种,进一步提高木薯单产和种植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种植木薯的积极性。据统计,广西2006年木薯种植面积600万亩,总产量近800万吨。

2、种植潜力

      广西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区。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夏长冬短,雨、热丰富而且同季,十分有利木薯等农作物的生长。全国适合种植木薯的土地面积大约有29.67万平方公里,而广西就有11.40万平方公里,近一亿八千亩,位居全国第一位。如果深挖生产潜力,用全区2500万亩荒坡旱地种植木薯,并全部推广优良品种,可年产鲜薯2.5亿吨。

(二)燃料酒精加工潜力

1、目前燃料酒精发展状况

      2001自治区发改委与广西桂孚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联合研究木薯原料生产乙醇经济性分析课题,2003年结题,研究表明:木薯生产燃料酒精直接成本可控制在2500元/吨的范围内,课题还说明2500元/吨的乙醇同时可作为生产乙烯、丁醇等各种化工产品的原料。自治区发改委还与广西石油公司联合进行燃料酒精应用市场调查,分析结果认为广西发展燃料酒精基础最好。

      自治区木薯乙醇项目布局精神:“十一五”期间,以南宁为中心,东南西北中各布一个乙醇生产重大项目。中部重点推进广西杨森公司木薯深加工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产能30万吨,总投资20亿元;南部重点推进广西新天德能源公司木薯综合开发二期工程,产能30万吨,总投资20亿元;东部重点推进已由自治区发改委批准的10万吨木薯特级食用乙醇项目;在北部或东北部与华润集团、中石化、中石油等著名企业合作建设3个大型乙醇项目,产能90万吨,总投资60亿元。以上每个项目要求配套建设一个20万亩以上的高产木薯种植示范基地,5个项目建成后,产能160万吨,共计100亿元。

2、广西发展木薯生产燃料酒精的潜力

      据科学估算,广西的木薯资源如果充分利用可年产鲜薯约2.5亿吨,每年约生产3500万吨燃料酒精,和现在年产4800万吨原油的大庆油田相比,产能比其1/2还要多!这等于一年半生产了一个大庆油田。从国际能源价格的走势看,未来国际原油价格将在每桶50到150美圆之间波动。木薯生产燃料酒精的边际成本是每吨2500元,在国际原油价格降到每桶50美圆时也能保本。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未来汽车工业还有大发展,私家车数量会逐年递增,燃料油价格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可能还要继续上升。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市场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估计成品油价格会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预计未来成品油价格最高可达到10000元/吨左右,燃料酒精价格也会到10000元/吨,广西仅木薯生产燃料酒精这项产值就近3500亿,是广西目前总产值的一半还多。

三.目前广西发展木薯可再生能源存在问题

1、认识问题。

      长期以来,木薯往往被认为是低效、低值的农作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使得全区木薯种植面积在300万亩~400万亩之间徘徊。要发展壮大木薯产业,必须解决认识问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木薯产业的发展。

2、种植问题。

      广种薄收、良种率低、栽培水平不高是木薯生产长期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对木薯产业的不重视,广西木薯良种培育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工作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全区木薯生产的良种率长期在20%左右,远远低于水稻、玉米、甘蔗等其它主要农作物90%以上的水平,而且种植的良种没有一个是广西培育的,更谈不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因此,推广普及良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已经成为广西木薯产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3、科研问题

      缺乏科技支撑是广西木薯产业长期做不大的原因之一。一是从事木薯品种培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的力量薄弱,使广西的木薯生产既没有自己培育的当家良种,也没有精耕细作的技术,导致木薯种植的经济效益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也不高。二是木薯加工层次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短。

4、环保问题

      与制糖等加工行业相比,木薯加工业的三废处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总体上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大大制约了木薯加工业的发展,但南宁市制糖业在2004年底已解决了污染问题,可以给木薯加工业提供借鉴的经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采用循环经济加治理的模式,使在未来几年内彻底解决木薯加工业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可能。木薯优良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在不减少其他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木薯未来的生产还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其他作物种植无法企及的。

四、解决建议

1、提高对木薯经济的认识

要大力发展广西木薯产业,在思想上必须有以下认识:

(1)广西缺油、少煤、无天然气生产,为加快生物质(木薯)能源产业发展,广西按照“良种+良法+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抓好良种推广和综合利用,推进广西木薯优势区域化、产业化,打造中国最大的生物质再生能源基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丰收。 

(2)木薯粗生滥种、耐旱耐贫瘠、与主要农作物不争地的生物特性,使之在广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广西干旱贫瘠的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6%,其中有相当多的旱地和干旱贫瘠的荒山荒地,除了种植木薯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种植效益之外,别无它用,而且广西尚有约3551.78万亩适宜开垦为耕地的土地面积。此外,大量的荔枝、龙眼、李果、菠萝等低产果园也可改种木薯。广西木薯种植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是全国最大的木薯种植区。木薯与甘蔗一样,都是广西独具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都在60%以上。由于广西不少地区有种植木薯习惯,主产区的群众已种植多年,生产经验比较丰富,种植技术水平也比较高,接受新技术的意识也比较强,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群众基础和生产条件。

(3)木薯产业是市场化比较充分的行业,只要加以扶持和引导,就有可能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市场洗礼,木薯加工企业和广大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基本具备了发展壮大的市场基础,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有可能做大做强。

(4)能源短缺,油价飙升,为木薯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发展生物质能源也就成为我国能源的发展战略和重要措施。这为以木薯为原料的燃料酒精生产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若按在汽油中掺人l0%燃料酒精计算,在国内全面推广使用酒精-汽油混合燃料,每年需要生产的车用酒精就将近2000万吨,而且今后还会大幅度增长。按美国、巴西等国家燃料酒精使用情况看,我国的燃料酒精达到这些国家的使用标准,按目前我国汽油用量,燃料酒精就要达到5000万吨。考虑到经济发展,我国未来的燃料酒精用量可达到一亿吨。而目前我国的酒精年产量只有250万吨左右,其中大多数还是食用酒精,因此燃料酒精发展潜力巨大。

2、建立技术研究机构,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要重视和加强对木薯产业的科技投入。设立专项研究资金,动员和鼓励全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投入到木薯良种培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中去,全面提高木薯种植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大对木薯加工燃料酒精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投入,鼓励广大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及精细化工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投入到木薯制造燃料酒精为中心的木薯循环利用应用研究中去。不断开发出超附加值的新产品,延长产业链,着力提高木薯加工燃料酒精的经济效率。

3、建立地区联合,协调区域发展

   要充分发挥广西木薯产业的发展,要做好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在未来乙醇汽油的市场中,争取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广东的市场,充分发挥广西木薯产业的优势,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广西形成地区能源中心,由现在的能源输入转变为能源输出,形成能源强区。

4、搞好规划,协调木薯产业链整体经济效益

   提高木薯可再生能源的效益,关键在于从木薯酒精产业化和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高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典型示范、正确引导,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循环经济规模。

(1)推广木薯地套种西瓜、花生、南瓜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稳定原料来源。以西瓜为例,套种西瓜每亩可收获3000斤,按0.6元/斤计算(现行价),农民可收入1800元。

(2)延长生木薯生产周期,降低原料成本。建立木薯原料基地,引进、繁育早、中、晚熟期木薯品种,延长鲜薯收获期,同时推广高产、高含淀粉木薯良种,提高木薯质量,确保以鲜木薯为原料占生产用料的70%以上。

(3)选择最佳种植优势区域。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温适宜,是木薯最佳种植区域,该区域10℃以上年积温达6500℃以上,年10℃以上气温天数在280天以上,该区域木薯具有单产达到3吨的潜力,木薯质量较好,木薯平均含粉量比其他区域高1~2%,广西的木薯种植面积四分之三以上都在这些区域。

五.结论

   矿物质能源的枯竭,必须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为广西发展木薯产业提供了契机。广西如果抓住这个机遇,做好产业调整,部署好木薯制造燃料酒精为中心的产业发展,不但会带来1000多亿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上千万个就业岗位,联动经济效益可达3000亿,带动经济总量增加20000亿。是广西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这不但使广西的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而且为国家粮食稳定、能源保障做出了贡献,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王耀钰   广西大学商学院)

forlorn 发表于 2009-10-14 15:49

Cassava is the third largest source of carbohydrates for human food in the world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ssava

全世界有8亿人将木薯作为主要营养来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木薯

forlorn 发表于 2009-10-14 15:54

Cassava roots and leaves cannot be consumed raw because they contain two cyanogenic glucosides, linamarin and lotaustralin. These are decomposed by linamarase, a naturally occurring enzyme in cassava, liberating hydrogen cyanide (HCN).Cassava varieties are often categorized as either "sweet" or "bitter", signifying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toxic levels of cyanogenic glucosides. The so-called "sweet" (actually "not bitter") cultivars can produce as little as 20 milligrams of cyanide (CN) per kilogram of fresh roots, whereas "bitter" ones may produce more than 50 times as much (1 g/kg). Cassavas grown during drought are especially high in these toxins. A dose 40 mg of pure cassava cyanogenic glucoside is sufficient to kill a cow.

forlorn 发表于 2009-10-14 15:55

塊根未煮熟或氰酸(cyanic acid)未完全分解前就拿來食用,內含的毒素會轉化為氰化氫 (hydrogen cyanide)。
輕者噁心、嘔吐、下痢、昏眩;嚴重者呼吸衰竭而死亡。還可引起甲狀腺腫,並會傷害視神經和運動神經等。

forlorn 发表于 2009-10-14 16:07

一亩等于666.667平方米
一公顷等于14.9999993 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发展木薯可再生能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