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onsnow 发表于 2009-10-16 13:53

一些关于政府单位位置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orionsnow 于 2009-10-16 17:35 编辑

一些关于政府单位位置的问题

1 他没有写这个工作是多少限期的。 我原来的stufe 能不能转移过去?

只写了
Vollzeit; Teilzeitbeschäftigung ist möglich
befristet nach Wissenschaftszeitvertragsgesetz

这个法律具体是什么内容?
是不是就是和那种常见的 teamleader 或者 j.prof. 的合同是一样的, 那种3年然后最多延长三年那种的?

2 国立机构有读habilitation 的机会么? 还是说要挂在附近的大学里头?

3 东德的政府部门社会保险好像有很多种阿不和西德一样只有一个,但是好像补贴的都没有西德多。

4,敏感数据部门无限期合同是不是要德国籍或者长居? 以后去美国,或者回中国会不会有麻烦?

5,东柏林生活水平怎么样?和斯图慕尼黑比一样的钱是不是能好点?

这个提问雇主问体草稿。

谢谢

pattonoriental 发表于 2009-10-16 13:59

以前有个柏林的位置,去了柏林待了2星期,完全不适应,感觉柏林太脏太乱,就走了

pattonoriental 发表于 2009-10-16 14:05

1。befristet nach Wissenschaftszeitvertragsgesetz 那肯定是有限期的了。
2。应该要挂大学,这应该是司空见惯了。
3。东边绝对的钱上肯定是少点,不过房租开销便宜(其实好房子也不便宜),最后剩的钱可能差不多。
4。德国籍的话回国估计麻烦点。干嘛要德国籍,真正要保密的地方,你这种临时换国籍的也还是进不去的。
5。生活水平不知道,质量我看是要下降。我反正是不会愿意住柏林。当然也有人喜欢,说柏林多姿多彩。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10-16 16:10

本帖最后由 orionsnow 于 2009-10-16 17:49 编辑

1。我知道是有期限的,我就是想知道是不是和大学一样是3+3

2。habilitation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要,反正回头还可以自己折腾。

3。有没有具体消费数字阿?

4。嗯,我以前申请美国位置的时候,很多的位置都是要美国公民才能申请,我这个专业和生化武器原子弹都没有关系的。不知道美国人为啥这么臭屁。另外我听我同事说德国政府部门的长期位置 beamte 是非常难获得的。 他说他是德国人都没有拿到,他觉得对于外国人来说肯定更难,不过他没有说必须是德国人才能做这种话。德国人没有这个臭毛病就好。我就是怕他们以后逼我全家换国籍。

5。传说柏林早上起来可以买包子吃。想往阿。

TT2000
2007-06-24, 16:14
德研究机构推出德国主要城市排名情况


  近年来,德国投资环境一直是德国朝野、企业及新闻媒体讨论和关注的焦点。最近,科隆德国经济研究所咨询公司受"倡导新社会市场经济论坛"和德国《经济周刊》的委托,对德国人口最多的50个城市就"生活水准"和"经济活力"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分别进行了排名。为贯彻"走出去"战略,帮助企业尽可能了解德国主要城市状况及投资环境,现将该机构的报告综合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德国大城市比较研究的目的
  报告认为,城市的质量与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休戚相关,互为唇齿。对德国人口最多的50个城市进行比较,旨在创造一种标准,促进城市间的竞争与发展。只有在竞争的环境里才能够进行革新和创造,消除和改变僵化和停滞不前的局面,推动德国亟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


二、大城市比较的方法
  报告在对最新的统计数字和问卷调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得分情况对50个大城市进行了生活水准和经济活力两大类排名,并将两者得分综合到一起,推出了大城市综合排名榜。
  研究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大多是2003年或2002年最新数据,许多尚未公开。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是在2004年2月进行的。经济活力指数则综合了 1998年至2003年的经济和城市发展情况。此外,为了更好地说明各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报告从六大方面对这些城市逐一细化考评,其中生活水平排名中归纳了68项内容的分析结果,活力排名中归纳了41项。考评的六个方面包括:
  富裕程度(收入和所得税)
  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和就业率)
  投资环境质量(劳动力成本、生产率、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
  经济结构(人均GDP、经济潜力和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社会现状和社会经济结构)
  地方财政(公共预算、人均负债)


三、城市排名情况
1、综合排名
  根据研究结果,慕尼黑在德国50个经济中心城市中位居首位,法兰克福以微弱差距紧随其后,斯图加特、美茵兹和杜塞尔多夫分列3至5位。居最后几位的城市均来自东部的新联邦州。哈雷在德国50个大城市中居末,200个积分中只得了64.5分。莱比锡和柏林仅比前者稍好,分列倒数第2和第3位。综合排名中最差的原西德城市是卢卑克,列第43位,新联邦州中最好的城市是德累斯顿,列第40位。
  综合排名集中反映了德国各大城市1998年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当前各地投资环境的状况。
附表1:德国50个大城市综合排名

2、生活水准排名
  慕尼黑之所以在综合排名中位居首位,主要是由于其生活水准的排名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在满分100分中,慕尼黑赢得了78分,并因此从综合的角度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德国城市。斯图加特、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美茵兹分列2至5位。
  排在最后几位的主要是来自新联邦州的城市,即哈雷、莱比锡、柏林、马格德堡和罗斯托克。新联邦州中排名靠前的是德累斯顿,列第36位。排名结果印证了东德城市与西德的生活水准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富裕程度、劳动力、社会结构等方面慕尼黑均处于首位,得分明显高于平均值,大幅领先于其后的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这对其生活水准排名起了决定性作用。收入高、缴税能力强、失业率低、就业年龄段居民比例高等使慕尼黑拥有了良好的社会结构。
  在经济方面,慕尼黑只列第三位。法兰克福和杜塞尔多夫居前两位。经济方面主要衡量居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业人员收入、经济结构的质量、研发服务领域的从业人数、新成立企业和破产企业比率等。
  在投资环境因素中,慕尼黑也仅列第三位。法兰克福和杜塞尔多夫仍居前两位。投资环境优劣的评判标准是生产率、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城市密度与费用水平等各项指标有机平衡的程度。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和慕尼黑排在前列即表明,这些城市成本费用高的劣势可通过较高的经济增长能力和其他潜在优势予以祢补。
  在公共财政项下,主要考虑的是城乡就业、居民缴税能力和负债情况及地方财政的自有资金和投资比率。在这方面,慕尼黑仅列第24位,处于中游水平。杜塞尔多夫和明兴格拉德巴赫列前两位。
  在生活水平排名中列后10位的城市各方面得分都较差,只有投资环境和公共财政方面表现稍好。排在最后几位的主要是来自新联邦州的城市,即哈勒、莱比锡、柏林、马格德堡和罗斯托克。新联邦州中排名靠前的是德累斯顿,列第36位。埃尔富特在投资环境方面列第16位,罗斯托克列第24位,成本因素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排名结果印证了东德城市与西德的生活水准仍存在较大差距。
附表2:德国50个大城市生活水准排名

3、经济活力排名
  法兰克福在生活质量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二,主要得益于其经济发展指数明显领先其他城市。尽管受到股市大跌、新经济及银行危机的冲击,这座美茵河畔的枢纽仍是德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斯图加特、不来梅、弗莱堡和卡尔斯鲁厄分列2到5位。
  法兰克福主要在富裕程度和结构两个方面得分领先。在劳动力市场因素方面,法兰克福只列第11位,在公共财政方面列第12位,而其投资环境因素列第2位。
  在经济活力排名中,哈雷、柏林、莱比锡、马格德堡和罗斯托克等东部城市仍排在最后。研究中同时惊人地发现,1998年以来,德东部城市在经济活力方面没有任何改善,吸引力逐渐减弱,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形势不断恶化。这进一步表明,缩短东西德之间差距的进程基本停摆,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了。经济活力排名最好的东部城市仍是德累斯顿,列第40位,而首都柏林甚至列倒数第二位。
  报告显示,各大城市在经济活力和生活水准两项排名中的位次差别较大,关联系数仅0.58。50个城市中只有法兰克福、威斯巴登、美茵兹、斯图加特和卡尔斯鲁厄一直保留在前10位内。慕尼黑在经济活力排名中只居第13位,表明其在处理新经济危机、进行结构调整方面不甚有力。卡塞尔、不莱梅、弗莱堡、奥登堡和多特蒙德几个城市上升势头良好,其经济活力排名明显好于其生活水准排名中的位次,其在生活水准排名中居于21至32之间。经济活力排名中的最大输家是化工城市莱沃库森和路德维希港及伍珀塔尔和索林根。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活力排名中的各个单项得分名次比生活水准排名要混乱得多。没有一个城市在所有的6个方面都挤进前10名,而在每个方面都有一些意外:法兰克福赢得了富裕程度和结构两项,奥登堡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得最好;不莱梅投资环境因素领先其他城市;美茵兹在经济能力和经济结构方面得分最多;波恩地方财政改善得最好(包括乡镇就业发展)。
  生活水准排名第一的慕尼黑,由于其在劳动力市场发展和投资环境因素及地方财政方面的得分处于中游,在活力排名中落到了第13名。
附表3:经济活力排名

4、区域比较
  以上结果已经显示了东西之间的差距。如把这些城市按地域划分成四个区域,则南北差距和东西差距都十分突出。各个区域内城市的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南部(黑森州、莱法州、萨尔州、巴符州和巴伐利亚州诸城市)比西部(北威州各大城市)、北部(石荷州、汉堡、下萨克森州和不莱梅各大城市)及东部(东德各大城市和柏林)在生活水准方面明显领先。
  活力排名结果中,南部城市整体上仍保持领先,而北德和西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北德城市主要是在劳动力市场和公共财政方面的得分超过了西德城市。
  东德地区城市明显居后,且差距可能仍在扩大。但这些城市高素质就业人口的比例较高、劳动力成本及城市负债率尚低,是其发展的希望所在。


五、主要城市分析
(一)慕尼黑
1、慕尼黑的优势
  工资收入:慕尼黑人均收入居德国首位,达12406欧元,比法兰克福多1500欧元。慕尼黑五分之一的就业人口是高级人才,相应收入较高。
  失业率:慕尼黑2003年9月的失业率为7.7%,在全德所有大城市中最低。原因是慕尼黑的经济结构均衡,近100家大型企业总部设在慕尼黑,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就业人员比例较高。慕尼黑就业人数自1998年以来一直呈增长趋势。
  企业中心:94家大型企业的总部设在慕尼黑,居德国之首。柏林不到慕尼黑一半,大部分东德大城市甚至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所谓大型企业指德国排名1000以内的企业(下同)。
  经济结构:手工业、工业和的服务业都比较发达,使慕尼黑的失业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万多家高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是慕尼黑现代经济结构的保障。二战后"缺煤少铁"的劣势如今变成了优势。
  居民增长:在人口的增长速度方面,慕尼黑在排名中列第二位。慕尼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而众多的博物馆、古堡宫殿和艺术设施也给其增色许多。
  培训岗位密度:在德国城市中,慕尼黑的培训岗位密度最大,为109.9%,呈供大于需的局面。
  高级人才:慕尼黑每5个就业人口中就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同样居德国城市之首。索林根20个就业人口中才有一个大学毕业生。
  周围环境:由于许多公司无力在市内发展,所以市郊一些城镇如Freising和Erding迅速崛起,已发展成为慕尼黑经济的火车头。市郊的居住质量也吸引着市内居民,市郊的失业率因此更低。
  社会和失业救济:按居民数量衡量,慕尼黑领取社会和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最少。每100人中只有4.5人依靠国家救济。卡塞尔领取社会和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几乎是慕尼黑的3倍。
2、劣势
  行政机构:慕尼黑居民中公务员的比例最高。每3人中就有1人任职于城市管理机构。慕尼黑市正采取措施,降低这一比例。
  租金:慕尼黑的住房租金全德最高,平均每平方米近20欧元。办公楼租金只有两个城市高于慕尼黑。
  债务:慕尼黑市民人均负债3500欧元,列德国大城市之首。今年新增债务高达6.63亿欧元。
(二)法兰克福
1、优势
  工资收入:法兰克福人均工资收入为10824欧元,居第二位。1998年以来,收入增加了18.7%,增长幅度同样列第二位。专业人员平均收入达30722欧元,居德国城市首位。
  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是欧洲的金融中心。欧洲央行就位于美茵河畔。法兰克福股市交易所是继纽约和伦敦之后全球第三大交易所。此外这里还有315家银行,其中177家是外国银行。亚洲发展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世界银行也都在法兰克福设有办事机构。
  投资环境:工业、手工业、贸易和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使法兰克福受益匪浅。在市区,化工业是最大的工业部门。莱茵河-美茵河区域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法兰克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73700欧元,居全德城市首位。
  就业增长:在就业增长方面,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只有卡尔斯鲁厄好于法兰克福;在排名前5的城市中,只有不莱梅的失业率下降幅度高于法兰克福。
  现代科技:法兰克福生物和转基因技术企业发展迅速,相关科研基础设施十分完善,而且成立了新的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服务业:法兰克福除了众多的金融服务机构外,还有许多著名新闻媒体和出版机构及发展迅速的网络供应商和市场营销公司。
  债务:法兰克福居民人均负债3340欧元,列德国城市第四位。最近5年法兰克福大幅削减债务,人均债务下降了近1200欧元。在这方面只有波恩做得更好。
2、劣势
  犯罪率:法兰克福是德国第四大危险城市。每10万人中就有15000多起犯罪案件。机场和展会人员集中的地方偷窃和诈骗行为超过平均数。但犯罪率呈下降趋势,这方面法兰克福在所有城市中做得最好。
  管理机构:法兰克福公务员太多,每100人就有2,2人在管理部门工作。
  房租:法兰克福办公楼租金全德最高,平均每平方米20.5欧元。住房租金也高居第四,平均每平方米9欧元。
(三)斯图加特
  斯图加特在生活水准和经济发展两项排名中均列第二位,在综合排名中居第三。
1、优势
  失业率:斯图加特是德国失业率最低的城市之一,2003年9月的失业率为8%,只比慕尼黑稍逊一筹。最近几年,斯图加特长期失业人口减幅达9%,只有两个城市在这方面好于斯图加特。
  经济:斯图加特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工业生产基地。共有7.5万人在宝时捷和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厂及其他汽配企业工作。机械和电子也是斯图加特的优势产业。
  工资收入:全市居民人均收入10500欧元,居慕尼黑和法兰克福之后列第3位。其中,惠普和IBM的专业人员收入较高。
  培训机会:斯图加特提供的培训机会仅次于慕尼黑。传统上,这里众多的大企业就特别重视对年轻员工的培训。
  企业中心:斯图加特是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博世和宝时捷等,总数达27家,居德国第7位。
  高级人才:斯图加特近五分之一的就业人员是高级人才,列各城市的第3位。研发领域的就业人员方面,斯图加特甚至与纽伦堡并列第一。有18所高校为斯图加特培训后备人才,斯图加特管理技术学院是德国最大的MBA教育基地。
  社会和失业救济:斯图加特只有5%的居民需要国家救济,列第5位。
  高效警察:斯图加特的犯罪侦破率非常高,达61%,只有奥格斯堡和纽伦堡略高。
  问卷调查:企业对斯图加特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对市政府的工作最为满意。
2、劣势
  行政机构:斯图加特城镇公务人员过多,每100个居民中就有2.7人任职于政府机构,在德国列第6位。
  租金:斯图加特房租较高。住房租金平均每平方米9欧元,只比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慕尼黑略低。办公楼租金平均每平方米9.5欧元,德国只有5个城市高于斯图加特。
  未完成中学学业人数:斯图加特有很多中学生没有完成中学课程,在中学教育方面斯图加特得分仅列第36位。
(四)柏林
  在德国50个大城市的综合比较中,首都柏林得分奇差,仅列倒数第三。其中,生活水准排名列倒数第4位,1998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排名中,柏林甚至排在倒数第2位。
1、优势
  行政机构:与5年前相比,柏林城镇公务人员明显减少。现在每100个居民中公务人员人数比1998年减少1人,减幅列第3位。
  中心城市:柏林是德国的政治中心。除政府和议会外,还有众多的协会、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设在这里。德国东部其他大城市中几乎没有几家大型企业的总部落户,而柏林却有是46家,在全德城市中居第4位。(详见附表4)
  租金:柏林房租比较便宜,住房租金每平方米平均不到6欧元,在德国只有11个城市的房租比柏林便宜。但柏林的办公楼反而较贵,每平方米约9欧元,列前10位以内。
  企业注册:欧盟东扩使柏林受益颇深,许多新成立的企业在柏林登记注册。目前已经有18000个工作岗位依赖于对东欧的出口。在成立企业的意愿方面,柏林居第9位,比较靠前。
2、劣势
  工资收入:在各城市中,柏林人均收入最少,平均约6300欧元,1998年以来几乎下降了14%。
  失业率:近五分之一的柏林人没有工作。2003年9月时的失业率达19 .8%,列第45位。哈雷更差,失业率高达21.3%。此外,柏林的失业率自1998年以来增加了2.5%,使柏林在就业发展方面仅列第48位。
  问卷调查:在经济开明度方面,柏林只列第47位,政府管理机构的声誉列倒数第2。调查得分方面,柏林列第43名。
  国内生产总值:柏林人均产值为22736欧元,低于德国大城市的平均水平(33600欧元),仅列第44位。
  债务:柏林人均负债3550欧元,仅比不来梅低些。1998年以来,柏林人均债务增加了700欧元。
  犯罪率:柏林是德国最危险的城市。每10万居民中有17200起犯罪行为,是德国犯罪率最高的城市。
附表4:德国排名1000以内的大型企业在人口最多的50个城市的分布情况




  驻德国经商参处
vBulletin 3.6.2, Copyright ©2000 - 2009, Jelsoft Enterprises Ltd.

orionsnow 发表于 2009-10-16 16:27

http://www.dolc.de/forum/viewthread.php?tid=1029656&highlight=%B0%D8%C1%D6%2B

50 m^2small WG,242 euro.   

i guess it would be around 440 for 100 m^2?

ElberEis 发表于 2009-10-18 12:57

如果是政府位子,那么从2008年4月开始,东西德的TVOD标准已经拉皮,所以收入差距不存在了。当然,社会环境是差些。所以房租相对要便宜不少。

concrete 发表于 2009-10-18 13:17

政府位子有哪些?

concrete 发表于 2009-10-18 13:17

比如说?

庄十三爷 发表于 2009-10-18 13:22

扫大街的,开火车的,托儿所阿姨,小学老师,这些很多都是的。

concrete 发表于 2009-10-18 13:34

本帖最后由 concrete 于 2009-10-18 14:47 编辑

9# 庄十三爷

都是好工作呀!!!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些关于政府单位位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