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刘宝瑞就是相声行当百年不遇的天才,他天生就是吃相声这碗饭。假如我们仔细回味一下,什么叫大师?大师的相声就是,你十年前听会笑,你现在听会笑,你20年以后听你还会笑。在他们相声里,凝练的是对人生,对世界,对人与人关系的理解,而不简单是个笑话,无论时代更迭,有些东西始终是不会变的:幽默感,逻辑性,语言美。刘宝瑞的相声几者兼备。
侯宝林最厉害的地方是,他是一个相声时代的真正缔结者。他规范了相声的语言,形式,甚至内容本身。这使相声成为一种可以规范化学习的科学。评价相声甚至也有了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当然这同样是以侯宝林的天赋为依托的,他对语言的运用绝对可以说字字珠玑,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反复细微的思考。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正是侯宝林为相声直到今天的发展规范了一个定势:科学严谨,短小而精悍,内容向上。(这种想法,我认为:侯大师是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的绝对执行者)但有意思的是中学课本里收录的刘宝瑞的作品,而非侯宝林。可以说,侯宝林所定义的现代相声,时至今日,唯有冯巩可以说是集大成者,而且他人都已陷于没落。这显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侯宝林所设想的现代相声之路,需要天才的创造力,需要一个甘于寂寞,隐忍的天才。可惜这种人如今都在别的行业里奋斗,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变化,是侯宝林大师当年所不能设想的。规范相声的同时,这种创造力的缺失,使相声的魅力在不知不觉中却被扼杀,趋于没落。精英相声是不现实的,相声本身必须适应表演者的真实情况,相声演员只是演员,不是精神领袖。
最后,说说马三立。他的作品,我觉得都是老年之后的,我才喜欢听。但我从来不认为他属于大师级,他顶多也就是个老匠人,随着经验的增长,语言的运用和对台感的把握开始如火纯清。
对我来说,马三立说的是典型的天津相声。怎么说呢?----马三立太市井,太平民,逗乐你就是终极目的。刘宝瑞,侯宝林的相声可以说字字考究,结构大气恢宏,力图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看法在不知不觉中赋予一笑。他们不是为了逗乐观众而说相声的,他们说相声,总是试图把自己的东西通过相声传递给听众。马三立,的相声总体还是练地摊的水平,登不上大雅之堂,无论语言上,还是思想境界上。可以说他的幽默只是幽默,却没有优美的味道。
我想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
刘宝瑞的相声,是一个优雅的贵族,赋予语言优美的浪漫气息和理想,是语言的艺术。
侯宝林的相声,是一位伟大事业的奋斗者,贫民的故事却带着王者之风,给人以光明。
马三立的相声,是座墓碑,只是相声,原来那个相声,有时令人缅怀,但却不会留恋。 lz的评价有点极端,不过个人也喜欢刘宝瑞,怎么说都不为过,呵呵。 喜欢刘宝瑞,大师级的相声人物,可惜了! 最伟大的单口相声大师 本帖最后由 lorelei 于 2010-3-22 08:05 编辑
顶刘宝瑞,不过马三立我也喜欢。。侯宝林“柳活”使得真好
感谢楼主的链接 刘宝瑞的单口百听不厌 回复 9# anna
太好了,还能下的说。
粉鸡冻,谢谢~! 全球塑料网 aaab2b.com
static/image/common/sigline.gif
全球塑料网 aaab2b.com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