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1:48
系滴,据说他老爸还是爷爷和香港交接的事务有关,因此港府和她家很熟,这也是没人敢打她主意的原因,而且一到香港,立刻就进香港音乐元老级人物门下,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0:4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7:}
莱茵
发表于 2010-1-15 21:49
一边打字, 一边吃包子, 一边奶孩子, 我容易么我。 {:5_371:}
DLIII 发表于 2010-1-15 13:57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儿子的血液里流淌着八卦的包子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1:55
所以我觉得那段写得不太可能,说她去东北躲风头我还信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0:4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她第一次去香港,就被香港的媒体毫不留情的用了北姑这个词,她的穿着被说得体无完肌。不过,她还是最后把面子挣回,勾搭上霍家少爷,但她做事又太绝,后来你看到没?她从来不敢去香港了。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1:58
说说这个霍少吧,到底和小郭还在一起吗
霍少他妈好象不太喜欢小郭吧
cindypipa 发表于 2010-1-15 20:4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喜不喜欢她还是得看老爷子的。你狗下霍家老爷子的爱好就知道了。当初儿子娶朱玲玲就是为运动事业做铺垫的。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2:02
先来补下课
大佬的黄昏
―― 霍英东和他的时代
在香港的巨商中,据说只有霍英东出行是不带保镖的。他对自己的传记作者冷夏说,“我从来没有负过任何人。”
10月28日,83的霍英东在北京去世,遗下289亿元的资产,他的官方职务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例属“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他之前,去世的香港巨商有东方海外的董浩云(1911――1982)、新鸿基的郭得胜(1891――1990)、环球航运的包玉刚(1918――1991),在今日的香港,出生于1907年的邵逸夫已近百岁,恒基的李兆基已78岁,永新的曹光彪已87岁,金利来的曾宪梓72岁,连当年被称为“神奇小李”的李嘉诚都快到80岁的寿龄了。如若把视野再放到东南亚的半径,则可以看到,台湾台塑的“经营之神”王永庆已 88岁,澳门的赌王何鸿森 85岁,印度尼西亚首富、三林财团的林绍良 89岁,马来西亚首富、郭氏财团的郭鹤年 83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叱咤风云的一代华裔商人很快都将被雨打风吹去了。
一
跟绝大多数的东南亚华商一样,霍英东出身贫寒。在1920年代,香港还是一个偏冷的小渔港,霍英东出生在一艘逢雨必漏的小渔船上,父母终日捕捞为生。他幸运的是,13岁的时候被送进了当时香港英伦政府开办的第一间官立学校,在那里,他受到了全英式的教育。语言与文化的熏陶,使他成为第一批与西方思想对接的华人少年。
他的创业史也是从最底层开始的,他当过铲煤工、机场苦力、地下机车司机,稍稍有了一点积蓄以后,办起了一家名叫有如的杂货店。他赚到的第一桶金便与倒卖有关,抗战胜利后,政府拍卖战时剩余物资,霍英东借了100元参加投标,拍中一套1·8万元的机器,一转手就赚了2·2万元。从此,他的人生就与贸易勾黏在了一起。
霍英东崭露头角是在朝鲜战争时期。当时中美开战,在美国的主导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实施全面封锁禁运的决议,内地物资空前短缺。香港作为比邻大陆的惟一自由港,尽管受到英国政府的严厉监控,但是仍然是一条最可能的管道。余绳武、刘蜀永在《二十世纪的香港》一书中记录道,“朝鲜战争给予香港人一个机会,就是暗中供应中国内地急需的物资,有些人就因走私而起家,今天可以跻身于上流社会之中。”1995年,霍英东在接受冷夏采访时,第一次亲口承认了当年的作为,他说自己最早是从贩卖柴油开始的,后来做过药品、胶管等等,但是,“绝对没有做军火生意。”那段历史至今笼罩在迷雾之中,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当年有众多东南亚华商,或因为爱国或出于牟利,都积极地从事过向中国大陆偷运物资的活动,印尼的林绍良是最大的肥皂和布匹贩运商,而香港的包玉刚和霍英东则因此被美国政府列入“黑名单”。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段战火情义,这些商人与中国政府结下了深厚感情,为日后的商业往来奠下了基石。
50年代后期,香港步入繁荣期,人口急剧膨胀,商业超级发达,房市、股市“花繁叶茂”,老一辈的港九巨商,其起家大多与两市有关。新鸿基的创始人郭得胜在当年就有“工业楼宇之王”的称号,恒基的李兆基人称“百搭地王”,李嘉诚靠造楼神奇发达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霍英东是最早入楼市的商人之一,他是第一个编印“售楼说明书”的地产商,也是“卖楼花”――分期付款的发明者,正是有了这种销售方式,房地产才变成了一个普罗大众都可以参与的投资行业。在这个迅猛成长起来的大市场里,霍英东纵横跌荡,出入从容,成为盛极一时的“楼市大王”,据称极盛之时,港九百分之七十的住宅房建设与霍家有关。
那是一个让人神往的“香港时代”。整个世界进入二百年以来最长的和平时期,美国经济呈现强大的引导力量,在东亚,中国大陆正陷入计划经济和文化大革命的泥潭之中,日本隆然崛起,韩国、新加坡及台湾等“亚洲四小龙”相继繁兴,便在这种大格局中,香港以它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微妙的政治角色,成为远东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自由港口和金融、物流中心。在这个时代里,一个商人的命运往往是水涨船高,而其事业的格局大小,则与他所从事的行业有很大的关系。在三十多年里,霍英东先后涉足香港房产、澳门娱乐业、船务运输等领域,胆大心细,敢于一搏,在水深洋大处造大船,谋大业,自然成就出一番旁人不及的事业。
二
霍英东是所有香港商人中获得了最高政治地位的人,也可能是中国大陆知名度最高的香港商人之一,其得名并非因为财富之巨,而是其对中国改革事业的投入。
东南亚华商的崛起,一个非常显赫的特点是“政商特征”。菲律宾首富陈永栽靠与政府合办卷烟公司而一时发达,印尼的林绍良更是“红顶商人”的典范,他在印尼独立战争期间,把一个名叫哈山·丁的独立军领导人在家里藏囤了1年多,而此人正是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凭借这层关系,林绍良获得了丁香进口专利权,继而垄断了全国面粉、水泥等行业的专营权。林家资产一度高达184亿美元,在1995年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的第六位。新中国建立后,东南亚巨商千方百计与北京拉近关系,当年便有不少商人将子弟送到北京少数几家高干子弟云集的学校读书,试图以此埋下人脉的伏笔。印尼第二大财团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奕聪便曾将次子黄鸿年送到积水潭中学读书,此人在1992年组建中策公司,倚靠当年积下的同学人脉,大面积收购国营企业,形成了轰动一时的“中策现象”。
跟林、郭等人相比,香港商人则表现得要含蓄很多。不过,因为血脉的浓密及地缘的特殊,其紧密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1978年,中国陡开国门,中央政府曾经希望借助外来资本改造近乎瘫痪的国民经济,然而欧洲国家受经济危机影响自顾不暇,美国资本高调而缓行,日本公司只肯提供二手设备,几乎都不能指望,惟一可以借重的便只有近在眼前的香港商人们了。就是基于这样的形势,邓小平将深圳辟为特区,在华南开设多个开放窗口,而香港商人也不辱冀望,满怀激情,纷纷跃跃欲试。霍英东们的时代在此刻展开新的翅膀。
1978年10月1日,香港首富李嘉诚出现在天安门的国庆典礼上。他是受到邓小平的亲自邀请,来参加国庆观礼的。美联社的记者观察到,李嘉诚穿着一件紧身的蓝色中山装,不无局促地站在一大堆也同样穿着中山装的中央干部身边,天安门广场是那么的大,让这个从小岛上来的潮汕人很有点不习惯。从十一岁离开大陆,这是他四十年来第一次回国,在几年前,他还是一个被大陆媒体批评的万恶的资本家,现在已经成了被尊重的客人。来之前,他给自己定了“八字戒律”,“少出风头,不谈政治,”
回到香港,李嘉诚当即决定,在家乡潮州市捐建十四栋“群众公寓”,他在给家乡人的信中写道:“念及乡间民房缺乏之严重情况,颇为系怀。故有考虑对地方上该项计划予以适当的支持。”他要求家乡媒体不要对此做任何的宣传。两年后,“群众公寓”建成,搬进新房的人们将一付自撰的春联贴在了门上,曰:“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李嘉诚。”此联很快被记者写成“内参”上报到中央,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
李氏举动,在当年并非孤例。80年代初期,大小港商如过江之鲫涌入大陆,成为经济复兴中最为耀眼和活跃的一支,其初战之功,不可抹忘。
1979年1月,56岁的霍英东开始与广东省政府接触,他提出要在广州盖一家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他投资1350万美元,由白天鹅宾馆再向银行贷款3631万美元,合作期为15年(以后又延长五年),这是建国后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高级酒店,也是第一家五星级酒店。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霍英东看裸画,辨政策风标”的小趣事。霍回忆说,“当时投资内地,就怕政策突变。那一年,首都机场出现了一幅体现少数民族节庆场面的壁画(指北京新机场落成时的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赞歌》,作者为画家袁运生),其中一个少女是裸体的,这在国内引起了很大一场争论。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
霍英东建酒店,首先面临的就是计划体制造成的物质短缺问题,“一个大宾馆,需要近10万种装修材料和用品,而当时内地几乎要什么没什么,连澡盆软塞都不生产,只好用热水瓶塞来替代。更要命的是,进口任何一点东西,都要去十来个部门盖一大串的红章。”后来,被折磨得“脱去人形”的霍英东终于想出了一个绝招,他先把开业请柬向北京、广东及港澳人士广为散发,将开业日子铁板钉钉地定死了,然后,他就拿着这份请柬到各个环节的主管部门去催办手续,这一招近乎“无赖”的做法居然还是生效了,工程进度大大加快。1983年2月,白天鹅宾馆正式开业,当日酒店涌进了一万多个市民。
蛇口工业区的首创者袁庚曾经讲述过一个很珍贵的细节。1981年,袁庚受命在蛇口开辟经济特区,某日,霍英东、李嘉诚带了十三位香港大企业家来蛇口参观,霍在酒席间提出,他们对蛇口很有兴趣,能否入股共同开发这块土地?当时,袁庚不假思索地一拱手说:“谢谢诸公,我投放资金下去,还担心收不回来。不敢连累各位。”此论在席间一提既过,再无复议。晚年袁庚曾对媒体很遗憾地谈到,“如果当初允许李、霍的入股,蛇口将被彻底地资本化,或许会获得更大的经济活力。”
这些往事都如秋风中的黄叶,飘摇入土,不复寻踪。其中透露出来的讯息是,在80年代初期,香港商人曾经以十分积极和热烈的姿态投入于大陆的经济复兴运动。他们已经预感到一块比香港要庞大上千倍的商业大地正在隆隆崛起,凭借他们业已聚集的财富、智慧和血缘的优势,将有可能缔造一个更加辉煌的商业神话。然而,后来的事实却意外地峰回路转,这些在自由经济中浸泡长大的商人们,其实对于转型时代的种种商业运作非常的陌生和无法适应。
至今我们看到,香港巨商在大陆的成功绝大多数与不动产有关,在今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黄金地带,很多超级楼宇的主人都是这些港九商人,在制造业领域,甚至是他们十分在行的金融服务业,香港商人鲜有成就者。他们最后选择了似乎是最安全、最具景气特色的参与方式。
对霍英东来说,慈善和体育成为他在大陆最大的投资领域。据最新的披露,他先后投入了40亿元用于各类慈善事业,这在各位巨商中应名列前茅。他对于祖国体育事业的热衷更是让人津津乐道。1974年,中国想要重返国际奥委会,便请动时任国际足联执委的霍英东帮忙,霍多次往返国际奥委会总部以及相关国家之间,四方斡旋出力颇多。为了奖励奥运夺金,他专门设立基金会,宣布向每名金牌选手馈赠一枚重达一公斤的纯金金牌,单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就颁出奖金3259万港元。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年事已高的霍英东竟激动得夜不能寐,深夜索性跳进游泳池里去“降温”。
三
霍英东一代人的财富敛聚,大多历经惊险,为时代左右,受时间煎熬,如火中取栗。因而,其进退往往慎独有序,眼光毒辣而在于长远,其一生所染指的行业,往往只有一两项而已。及到晚年,桑梓情结日重,便把大量精力和大笔金钱投注于家乡的建设。邵逸夫和包玉刚对家乡宁波从来不忘关爱,李嘉诚对家乡潮汕的投资也算得上不遗余力,在东南沿海的各个侨乡行走,四处可见香港人建的学校,造的医院,开的工厂。霍英东祖籍番禹,在生命的最后十八年,他把很大精力放在了番禹最南端的一个叫南沙的小岛开发上。
这是一个面积为21平方公里的小岛,若非霍英东,至今仍可能沉睡于荒芜之中。从1988年开始,霍英东就发誓要将之建成一个“小广州”。这位以地产成就霸业的“一代大佬”显然想把自己最后的商业梦想,开放在列祖列宗目力可及的土地上。这也许是老一辈华人最值得骄傲的功德。据称,在十多年里,只要身体状况许可,每逢周三他必坐船到南沙,亲自参与各个项目的讨论,资料显示,从1988年到2004年8月,霍英东参加的南沙工作例会就多达508次。他修轮渡、建公路,平耕地,先后投入40多亿元,以霍家一己之力硬是把南沙建成了一个滨海花园小城市。
霍英东的南沙项目在商业上曾被认为是一个“乌托邦”,十余年中,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在一些年份,甚至还有“霍英东折戟南沙”的报道出现。他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也颇为别扭,霍英东基金会顾问何铭思曾记录一事:某次,讨论挖沙造地项目,南沙方提出挖沙费用需每立方20元,霍英东一楞说,“你们有没有搞错?”他知道,如果请东莞人来挖,是8元一方,请中山人来挖,是10元一方,政府的人嘻笑着说,“是呀,我们是漫天价。”何铭思记录说,“霍先生咬紧牙根,似乎内心一阵愤懑,兀自颤动不止。我跟霍先生40年,从未见他对人发脾气,当日见他气成那样,可见受伤之重。”霍也曾对人坦言,“自己一生经历艰难困苦无数,却以开发南沙最为呕心沥血。”但是,尽管如此,这位号称“忍受力全港第一”的大佬却始终不愿放弃。在2003年前后,霍英东更是大胆提出以南沙为依托,打造粤、赣、湘“红三角”经济圈的概念。其视野、格局之大,已非寻常商人所为。
这些庞大的设想,至今仍是蓝图,“南沙情结”可能是霍英东这一代商人最后的传统。事实上,千百年间,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际遇,而所谓“江上千帆争流,熙熙攘攘,皆为名利往来”。名利场从来是一座诺大的锻炼地,人生百味陈杂,世态凉热无常,待到金钱如流水从指缝间川川淌过之后,即便是再铁石的人都不会无所感悟。霍氏晚年执著于南沙,却可能已超出了牟利的意义,而更多的带有济世的情怀了。
四
大佬乘鹤去,黄昏与谁看。
记得十余年前,第一次去香港。导游带我游历港九各地,常常指着一个建筑物告诉我,这是某某人的别墅,这是某某人的大厦,这是某某人投资的楼盘等等。在这些名字中,霍英东被数次提及,在太平山腰的某处小楼前,导游神秘地说,这是霍某人当年存放武器的仓库云云。
我每每感慨,这些名字和传说垒堆在一起,便赫然叠成了一部厚重而充满了神奇气息的香港史。就在这一介弹丸渔村之上,因时势因缘际会,无数平凡人等,从草根崛起,遇光而生,随风见长,平空造出一段轰天大传奇,至今仍余音缭绕,绵绵不绝。
霍英东平生读书无多。有一回,他问传记作者冷夏,“《厚黑学》是不是一本书?”还有一次,冷夏告诉他,毛泽东偏爱古书,特别是《资治通鉴》。霍问,“这本书讲什么的?”从这两个细节可知,霍英东基本不读书。这一辈人从贫贱和战火中赤脚走来,从来鄙弃文人,信仰勇武和权力,以直觉行商,以情义交人。早年搏命钻营,纵横政商,铁腕弄权,无所不用其极,晚年看淡贫富,重情爱乡,古道热肠,祈望以善名留世。
近一两年来,霍英东很喜欢听香港词人黄沾写于1991年的《沧海一声笑》:“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天知晓。”
这首歌用粤语唱来,别有一份难掩的沧桑,特别是在落日时分,独对婉约而寂寥的维多利亚港时
cindypipa
发表于 2010-1-15 22:03
喜不喜欢她还是得看老爷子的。你狗下霍家老爷子的爱好就知道了。当初儿子娶朱玲玲就是为运动事业做铺垫的。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0:5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还真有道理,老爷子喜欢足球,体育
{:5_384:}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2:04
{:5_322:} {:5_315:}
你还真有道理,老爷子喜欢足球,体育
{:5_384:}
cindypipa 发表于 2010-1-15 21: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xiaowla
发表于 2010-1-15 22:10
她第一次去香港,就被香港的媒体毫不留情的用了北姑这个词,她的穿着被说得体无完肌。不过,她还是最后把面子挣回,勾搭上霍家少爷,但她做事又太绝,后来你看到没?她从来不敢去香港了。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0: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听说她还 跟成龙大哥翻脸了,{:5_389:}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2:11
你还真有道理,老爷子喜欢足球,体育
{:5_384:}
cindypipa 发表于 2010-1-15 21: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儿子们各有分工
今年初,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2004年全球富豪榜,现年82岁,有“红色”资本家之称的霍英
东以14亿美元身家,位列第406位。
在霍氏集团里,1946年出生在香港,美国加州大学毕业的长公子霍震霆是媒体中曝光最多的霍家成员,不但继承了父亲的造船产业,还是他的体育事业接班人。2001年,他参加北京奥申委的工作,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
2004年9月,40多位香港父子兵团大亨进京。出现在兵团团长霍英东身边的,却是一个外界知之甚少的霍显旋,一时间引起了民众的广泛猜测。霍显旋到底何人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霍英东从未对他那些年近不惑的二代公子们公开评价。而且据说,他的儿子直至现在都只能通过户口,从集团领取定额花费。
老三霍文芳早就被传出是继子,因此在家族事业中一直少见作为。四子霍震宇倒是聪明能干,但因为专业的关系,一直在高科技产业独自打拼。
在众多兄弟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老二霍震寰,不仅外形酷似其父,他也因头脑精明,踏实肯干而被父亲的老部下称道。名校毕业主修财会的他同时继承了其父敏锐的经济头脑和为人朴素的作风,现在不仅一人兼任有荣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霍英东基金会的副主席、霍英东集团的董事总经理,还刚刚接棒成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在霍英东荣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之后,为让父亲能更好地处理国家大事,霍震寰在许多方面独当一面,堪称最得力的助手。
有意思的是,虽然霍英东给人的感觉是对权力下放非常谨慎,给子女的空间要比香港其它富豪少得多,但霍家二代在对外的表现惊人的一致:都是低调而且扎实。细看来,霍家兄弟3人的分工也的确称得上各取所长。
霍英东长孙霍启刚、霍震霆、霍老太、朱玲玲、霍启山出席授勋仪式(左起)
富家公子多豪情
1978年,年仅18岁的香港最美丽的港姐朱玲玲下嫁32岁的霍英东大公子霍震霆。朱玲玲婚后全面脱离娱乐圈,两人育有三子:霍启刚、霍启山、霍启仁。
霍震霆夫妇个性却似乎不合拍。朱喜欢打扮,跳舞、打高尔夫球样样精通,但却不喜欢应酬,圈内好友只有叶倩文一个。霍震霆则没“情趣”得多,生活以老父霍英东为中心,交际的朋友都是达官贵人。严谨的家规让朱十分不惯。
二公子霍震寰的夫人陈琪琪同样是位红遍天的演员。1981年,两人结婚后,陈琪琪同样即时息影,并育二子一女。
自古豪门多“情种”,身为富豪世家的第三代,霍启刚、霍启山兄弟俩在2004年内新闻频传,先是老弟霍启山和内地女星章子怡传出绯闻;之后,老哥霍启刚又被曝出了和“跳水公主”郭晶晶有关的报道。
霍启山1983年出生,英国商业管理学士。现在香港中环一间投资银行工作,今年刚满22岁。霍启刚1979年出生,以中学全A的优异成绩考入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和管理学学士
雨思思
发表于 2010-1-15 22:23
本帖最后由 雨思思 于 2010-1-15 21:28 编辑
这个评论搞笑,呵呵{:5_396:}
作者:无欢不作 回复日期:2010-01-16 01:24:48
以我这个旁观者看来,估计事情是这样的。
赵姨娘就是个老鸨,一帮所谓的女星闺蜜就是她手里的红牌,毕竟女明星没有几个不是暗娼,也有人从了良还要再下海的,比如那个抛夫弃子的。高级会所就是她家的那什么院,当然幕后老板就是三爷。这个会所除了提供社交场所,还是个权钱交易,钱色交易,权色交易的地方,功能跟古代妓院差不多,只是上了档次。
国际章的行情眼看着不如以前了呀,老鸨和红牌都急了,怎么办呢?就炒一下行情吧,这也是商家惯用的伎俩。先是炮制出张曼玉订婚,引得一帮狗仔闻风而动。巧的是订婚宴设在国际章她家楼下,更巧的是章散步散到记者们的眼皮底下去了。然后更更巧的就出现了泼墨的一幕。这个事件如果没有经过精心的策划,哪来那么多巧合啊?要真想黑国际章,为什么不把墨泼到她身上去,效果不是更好,难道他们有什么不敢的,可见他们还是装逼。
接着,洪大妈大嘴一开,不小心又被当枪使了,引出了赵姨娘,经过赵姨娘的嘴,就亮出国际章的所谓行情了,有妇之夫富商A为了追她出手大方,又送项链,又送耳环,送了两个亿,这就是嫖资肉金了。这两个亿有没有先不论,要说送首饰哪有送房子阔气啊,可是偏偏说送的是首饰,叫人没地儿可查去。然后,又把个美国佬拿出来说事,火上浇油。国际章这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小三这回事儿,因为那个冤大头根本就是他们炒出来的。
这些虚虚实实,就是要显出国际章的身价行情来,也暗示说国际章现在很缺钱,要靠做点生意,卖点泰国货过日子,谁要是愿意也可以收她做小三,别被她所谓的片酬名声吓退了。赵姨娘通过这件事,也是在向自己的老爷邀宠,显示她虽然人老珠黄,还是很能折腾的。国际章经过这么一炒作,终于登上了久违的娱乐头条,也为她将来能否从良上岸找了个路子。接下来,这事儿就会渐渐平息下来,直到下一个炒作出现。
===========
此话正解,话说一路看下来我唯一记得的就是要泡国际需要花二亿,这个是不是就是她们要的效果呢。而且还可以另外证明不是被米国猴子上过了就没有国内男银要了。
Azzd
发表于 2010-1-15 22:24
本帖最后由 Azzd 于 2010-1-15 21:26 编辑
更相信那种说法,就是章利用了和赵姨娘的关系,拿叶家大旗捞金,但那笔钱和那件事是叶家不愿或不能做的,现在有人拿这件事给叶家带来了麻烦,所以由赵姨娘出面划清界线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18:4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一种可能:小章确实通过赵婶搭上了叶大淫, 章确实被叶上了, 叶爽歪歪之后满嘴跑火车许了诺给小章答应办事. 小章信以为真, 漫天欢喜出去找钱, 心想着, vivi, 你这抠门的猴屁股, 看老娘没有你也能轻松做能源巨头给你看看! 于是从富商ABCDEFG那里拿了一大笔钱, 富商A 只是其中一位. 没想到A 给小章的2亿是挪用公款, 冒死罪弄到的钱. 这笔钱有可能被小章贪了, 也有可能确实已经交给叶家了, 本来正准备运作等着分红呢,结果A出事了, 酷刑之下交待贪污挪用的2亿给了章. 章自己不敢抗, 马上招供钱给了叶家做生意. 如果这2亿是哪个傻X 商人生意钱也就没事了, 可偏偏是挪用公款的2个亿掉到叶手里. 所以叶家赶快派出个挡死的赵大婶和小章撇清关系.不管叶家拿没拿到这2个亿, 先把小章这个巨星推出去挡着.
章子怡应该是一向做事很用心的. 她虽然不干净脸皮厚,但是她还是非常珍惜她取得的成就的. 如果叶没有许诺给小章些什么, 章子怡应该不敢去融资. 不管怎么样她的身份在那, 不是说拿个2亿想消失就消失掉的. 这点小章肯定已开始就很清楚. 我觉得小章是这场闹剧终最大的受害者.她轻信了叶, 也万没想到拿到手的钱是公款. 如果案子调查清楚了谁也没法帮忙抗挪用2亿的罪, 即便是叶家, 所以这时候A富商先供出小章, 随后赵大婶被叶家指使出头撇清关系并且整死小章.
这回看看本山大叔能否拉小章一把.
冰凝月色
发表于 2010-1-15 22:30
6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0:0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贤这是六哥,这个六是哪儿来的啊?家里兄妹排第六?
雨思思
发表于 2010-1-15 22:33
还有一种可能:小章确实通过赵婶搭上了叶大淫, 章确实被叶上了, 叶爽歪歪之后满嘴跑火车许了诺给小章答应办事. 小章信以为真, 漫天欢喜出去找钱, 心想着, vivi, 你这抠门的猴屁股, 看老娘没有你也能轻松做能源巨 ...
Azzd 发表于 2010-1-15 21:2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道理,小章抱着鱼死网破的心理。怪不得小章她哥也威胁赵姨妈说,陪她一起死。。。。。。。{:5_391:}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2:59
这个是的,要不她年年上春晚?还海外独唱音乐会?
她又不算唱得非常好的
而且一把年纪,也没结婚一直单身
这种都是有花头的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0-1-15 13:0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她结婚的,还有个儿子。老公好像是作曲的。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3:02
她结婚的,还有个儿子。老公好像是作曲的。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1: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当然个女的比较聪明,名利双收。还找个乌龟当了老公。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3:07
这又是哪一出{:5_355:}
昨日记者从某知情人士处得知,这位焦点人物A先生确实存在,他是一位郁姓富商。此前,采访过赵欣瑜的记者只肯透露以下信息:经历曲折的上海富豪,白手起家,在江苏发迹,现在是上海某国际大酒店的老板。而网络上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这位郁先生现年40岁左右,浙江象山人,上世纪90年代移居香港,他曾花巨资收购上海某国际大酒店。而郁先生的履历也完全符合“白手起家,在江苏发迹”的描述:他初中未毕业就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本是当地一家针织厂的普通工人,后涉足基建和房地产市场,是一位“神秘的浙商”。
根据赵欣瑜接受《完全娱乐》周刊的采访时透露,09年章子怡和A先生的关系被A先生的老婆发现了,“A先生的老婆发现A和章的关系后开始怨恨赵欣瑜,埋怨她为什么要给自己老公介绍这么一个明星朋友。”
据网络资料显示,郁的妻子很神秘。据当地人称,郁当年追老婆时,天天到宁波大学门口送花。“郁初中都没有毕业,本来只是当地一家针织厂的普通工人,但是胆子很大,头脑很灵活。而他的老婆是那个年代的女大学生,聪明能干,之后不知如何,取得大量银行贷款,也随之渐渐发家。”在当年“风起云涌”之际,这位郁夫人更是做了不少人脉方面的工作。
muri 发表于 2010-1-15 13:2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什么乱七八糟的,如果他四十多岁,当年他老婆上大学也就18、19岁的年纪,那么就是二十多年前。
那时候宁波大学有么?宁波大学是前几年宁波几所高校—还都不是一本—合并成为宁波大学的。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3:09
真的啊
那这么说tw还真是有个性啊
记得看过一个报道 她说不太想当明星
看来是不想淌混水啊
smileface3838 发表于 2010-1-15 13:3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汤唯是温州人。她家不会那么没有钱的。章是北京人,但是出身很普通。
温州人有钱的还是很多的,而且不显露
至少这点上汤可以去追求艺术,而章就要多卖肉。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3:12
汤唯是温州人。她家不会那么没有钱的。章是北京人,但是出身很普通。
温州人有钱的还是很多的,而且不显露
至少这点上汤可以去追求艺术,而章就要多卖肉。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2:0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钱归有钱,卖肉起来也不含糊。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3:16
谢贤这是六哥,这个六是哪儿来的啊?家里兄妹排第六?
冰凝月色 发表于 2010-1-15 21:3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才看见打错了,是四,一说是他家他是老四,也有人是因为他演过一个什么片,因为里面的角色就一直被这么叫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3:18
她第一次去香港,就被香港的媒体毫不留情的用了北姑这个词,她的穿着被说得体无完肌。不过,她还是最后把面子挣回,勾搭上霍家少爷,但她做事又太绝,后来你看到没?她从来不敢去香港了。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0:5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她就是做人不给自己留后路那种,登墙拆梯子,这样的人摔得最后是最惨的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3:20
她就是做人不给自己留后路那种,登墙拆梯子,这样的人摔得最后是最惨的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2: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被她踩过的男人,这下肯地是暗中叫好了。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3:23
被她踩过的男人,这下肯地是暗中叫好了。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2:2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继续关注,看看最后是个什么结果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3:25
继续关注,看看最后是个什么结果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2: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等明天卓伟的爆料吧。
冰凝月色
发表于 2010-1-15 23:25
她就是做人不给自己留后路那种,登墙拆梯子,这样的人摔得最后是最惨的
CindyamMain 发表于 2010-1-15 22:1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ZZY登墙拆梯子,她得罪霍家少爷了?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3:27
是呀, 原配夫妻, 看起来却象母子辈分。 更何况在外交场合, 别国的夫人们, 就算外貌一般, 也是衣着光鲜昂首挺胸, 可是我们的第一夫人, 看起来无精打采, 就象要随时倒下。
女人呀, 不管什么年纪什么地 ...
DLIII 发表于 2010-1-15 15:5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江的老婆会很多种语言
她生病过,然后落下后遗症了
江从上海帮上来,这个女人不可能没有帮过
而且她家世好像很好的
女人居然也这么说。男人还知道提倡糟糠之妻不下堂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3:59
邵逸夫和包玉刚对家乡宁波从来不忘关爱
金利来的曾宪梓72岁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5 21:0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大陆以外的宁波帮,尤其海外,还不止吧
芯蕾
发表于 2010-1-16 00:25
{:4_291:}
多来米发索拉
发表于 2010-1-16 00:26
碰个杯吧,2000啦~{:5_325:}
因为我爱你
发表于 2010-1-16 00:27
大陆以外的宁波帮,尤其海外,还不止吧
nightdream 发表于 2010-1-15 22: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当然不止,这说的只是香港那个弹丸之地而已。
ruth
发表于 2010-1-16 01:23
mark
崇拜自己一下,忍着一阵阵肚子痛,竟然把搂爬完了.
希望这次是真的阵痛,不是咋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