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ra99 发表于 2010-2-4 00:35

想听听真正牛人的事迹

本帖最后由 alexandra99 于 2010-2-3 23:57 编辑

想听听真正牛人的事迹, 工作怎么好, 什么方向的事业, 什么发展前景, 个人能力到底突出在那些方面,给自己个Vorbild

哪位知道的给讲讲. 不用指名道姓的, 也不想人肉谁, 就是想听听, 开阔下视野, 免得做了井底之蛙...

xzhotub 发表于 2010-2-4 00:42

请自行google 关键字 “万钢”

alexandra99 发表于 2010-2-4 00:46

本帖最后由 alexandra99 于 2010-2-3 23:49 编辑

请自行google 关键字 “万钢”
xzhotub 发表于 2010-2-3 23:4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啊, 我还见过 孟立秋 教授呢.

我是期待大家宣传一下70, 80后的牛人.
50, 60的奋斗已经超过20年的离我们有点远, 类比性不强.

kawima 发表于 2010-2-4 01:15

据说万钢在audi工作的时候也是个混的,实际远没媒体描述的那么好,不过来自小道消息。{:5_388:}

Bonus 发表于 2010-2-4 09:19

本帖最后由 Bonus 于 2010-2-4 08:21 编辑

76的,30岁当上德国大学法学教授。

不是我啊

besting 发表于 2010-2-4 10:13

本帖最后由 besting 于 2010-2-4 10:06 编辑

避免人肉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0-2-4 10:28

我小白一下
说德国TOP3倒是明白
亚琛、慕尼黑、卡鲁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但是德国TOP2到底是哪两家?

欢儿 发表于 2010-2-4 10:30

牛人们肯定特别羡慕我们这样的市井小人

besting 发表于 2010-2-4 10:38

我小白一下
说德国TOP3倒是明白
亚琛、慕尼黑、卡鲁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但是德国TOP2到底是哪两家?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0-2-4 09:2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这个是新的排名?
我上学的时候 1TUM 2LMU 3THK
没亚琛

maggiehuang 发表于 2010-2-4 10:58

国内大学Top2,德国大学Top2
工科,5门外语
23德国毕业,边工作边学2个文科专业。一个已经搞定,一个在做Dipl. Arbeit
工作4年,年入>10w
besting 发表于 4-2-2010 09:1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谁呀?

MAKEUPSHOW 发表于 2010-2-4 12:21

本帖最后由 MAKEUPSHOW 于 2010-2-4 11:26 编辑

当记者敲开郭孔辉教授的房门时,一束鲜花首先跳入记者的眼帘,上面写着“郭孔辉生日快乐”祝福语,他笑着对记者说,前天刚过74周岁生日。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不会相信眼前这位思维敏捷、和蔼可亲的教授已过古稀之年。

  郭孔辉是福建福州人,是一名侨眷,他在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汽车工业惟一的一位院士,中国汽车工业研究领域第一人,郭孔辉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阴差阳错改学汽车专业

  谈到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郭孔辉说,在中学老师的影响下,郭孔辉对航空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195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航空系。然而,由于有海外关系,郭孔辉在大三时被转到了华中工学院汽车拖拉机系,该校后来并入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吉林工业大学前身)。

  对郭孔辉来说,让自己离开喜欢的航空专业简直是晴天霹雳。去了华中工学院改学汽车后,那时班里有30多名学生,大家都背着很重的思想包袱,主要是“祖国是否信任我”。副教务长知道了这个思想问题后,就给大家谈话:“信任不信任都是相对的。关键是你们都很年轻,国家对你的信任要根据你一生的表现,让你的历史证明你是值得信任的,要去创造自己经得起考验的历史。”此后,同学们的情绪平缓了很多。

  “大学四年我念了4个学校,由学航空变为学汽车。”郭孔辉含笑说,正是因为这份不太平静的大学经历,才使他得以和汽车结下不解之缘。当时有一个想法支撑着他,“自己做研究做学问的基础还可以,学习不错,应该在这方面努力,能给国家做点事,这辈子也不白过。”

  多年不懈的努力,郭孔辉早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著名专家,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在汽车系统动力学及其相关领域造诣精深。五十年来他一直不间断地进行着汽车科学技术的系统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曾经主持了多种新型汽车的开发与多项行业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两部专著,同时为我国汽车工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70年坚守汽车工业研究

  1935年,郭孔辉出生在福州一个华侨之家。郭孔辉的祖父早年冒险出洋,凭着勇敢和智慧创下了可观的家业。后来父母、弟、妹都相继出国,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众所皆知的香格里拉饭店就是其祖辈产业之一。 几十年来,家人多次劝他出国继承家业,将生意发展壮大。两个弟弟之后相继去了香港,而郭孔辉却自己一直没有出去,选择一个人守在国内。

  “我对自己的专业非常有兴趣,出去就是要做生意了。可能国外的生活是比国内好,但我比较重视自己的事业,既然做了就要做出个结果来。”郭孔辉认为,既然从事了研究,就得出个成绩。天天做研究,琢磨课题是他的兴趣所在。

  郭孔辉说:“受国家教育几十年,总觉得去海外做生意,是去做资产阶级接班人,这条路完全是条邪路,不是正道。”

  中国汽车需要核心技术

  在谈到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时,郭孔辉说,这次的经济危机对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现在各国都很困难,而我国竞争力的增强。我们国内汽车的产量和质量都在提高。“竞争力更体现在自主创新,我国现在整个自主品牌方面进步较快,包括奇瑞,吉利,长城,也包括长安的一部分也是自主,现在质量都提高的很快,老百姓也在逐渐认可自主品牌汽车,市场销售量也是很好。汽车企业的利润也一直在提高。比起美国三大汽车厂商,我们是有利润的,虽然不多,但还是增加的。” 郭孔辉相当看好国内汽车业发展。”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收购一些国外的比较先进的零部件厂,逐渐变成国产化的东西。缺某样东西,我们逐渐会有的。自主开发的创新的产品也在不断发展,我国的汽车业很有希望。”

  “传统汽车还是缺不少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底盘的自动变速箱等,这些专利都是国外控制,是遏制我们发展的瓶颈。而且我国目前汽车业在材料工艺上的瓶颈不少。所以现在传统汽车搞不过别人,就绕着走,搞电动车。我国电动车发展跟别国差不多,差距小,这种思路很危险,绕过传统瓶颈,“弯道超越”这种概念可能会误事。”对中国汽车业充满信心的郭孔辉也目前国内汽车业“弯道超越”倾向表示了担忧。

  “对于国外的技术,我们要消化吸收创新。不能光靠买人家的技术,也不能靠合资。我承认刚开始时合资有一定好处,但我们搞合资的时间太长了,依赖了二三十年,自己一点技术不掌握。” 郭孔辉形象地比喻:这种依赖性的合资就像抽鸦片,鸦片可以入药,抽完后精神抖擞,觉得很有活力,但要是抽上瘾了,就一天一天衰亡,等着死亡。

  “竞争赵激烈,我们自己要创新,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走。也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长久立足汽车市场。”

  多为国家培养一些人才

  谈到今后还有什么规划和愿望,郭孔辉笑着说,自己是院士,没有退休年龄限制。现在还在带学生,吉林大学同时在学的博士硕士有六十多位,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大学校等都有自己的研究生。

  郭孔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吸引着学生。他把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快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他眼里,现在能够多培养一些学生,也是尽到自己对国家的一份责任。

 
  在今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即,对祖国一往情深的郭孔辉深情地说,“一心就想国家能够振兴起来,能够像毛主席说的,自立于民族之林,不再受外国人欺负,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国富民强。”

  这也是郭孔辉代表的许多华人华侨的衷心愿望。(人民网记者 常红 杨牧)

  郭孔辉简介

  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35年生。吉林大学校双聘院士。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1991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调吉林工业大学任副校长,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吉林省暨长春市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专家协会会长,吉林省暨长春市科协副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操纵稳定性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辆动力学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美国密执安大学运输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际太平洋汽车工程第五届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世界汽车工程学会(FISITA)第25届年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机械部长春汽车研究所总工程师等职。

  郭孔辉是我国汽车行业著名专家,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在汽车系统动力学及其相关领域造诣精深。在轮胎力学、汽车动力学以及人—车闭环操纵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最早把近代系统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科学研究的学者。在汽车振动与载荷方面系统的具有开创性的著述在国内外都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我国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制动与驱动稳定性以及轮胎力学等学术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五十年来他一直不间断地进行着汽车科学技术的系统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曾经主持了多种新型汽车的开发与多项行业重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两部专著,同时为我国汽车工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

MAKEUPSHOW 发表于 2010-2-4 12:23

汽车领域中国首席专家,香格里拉集团继承人,中工院院士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0-2-4 12:24

汽车领域中国首席专家,香格里拉集团继承人,中工院院士
MAKEUPSHOW 发表于 2010-2-4 11: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lz要听新一代的
80后~{:5_387:}

jiejiedog 发表于 2010-2-4 12:28

我知道汉堡有一个牛人,可以说是传奇人物,他老爹是周恩来的战友,他文革的时候在对外办工作,因为斗争问题叛逃出国,到了埃及,后来到德国,成为汉学教授。他写了一本自传,我圣诞时候拜读了一遍。他的经历已经不是用牛可以形容了,绝对的传奇!

obeseburro 发表于 2010-2-4 12:30

列这些资料出来有何意义?

看着如此光鲜,那基本上不属正常人,即使真有,那就膜拜下。

不过每个人有不同的生活模式,有得到必有失去。

obeseburro 发表于 2010-2-4 12:31

看到什么类似大牛的资料鸡皮疙瘩就掉一地...

xzhotub 发表于 2010-2-4 14:59

据说万钢在audi工作的时候也是个混的,实际远没媒体描述的那么好,不过来自小道消息。{:5_388:}
kawima 发表于 2010-2-4 00:15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无故攻击污蔑领导,是要付法律责任的!

mwa 发表于 2010-2-4 19:48

牛人没有,牛肉一大坨啊
那个朗盛的刘峥嵘算牛肉不 如果不算算运气的话,
我知道几个教授是中国人,算牛肉不
再不算 我知道一个做生意专卖2手设备的山东人 经常1个厂一个厂的向中国倒腾设备

wey 发表于 2010-2-4 19:50

江绵X
—— 江泽民的小儿子,听说以前在斯图加特混过。

wey 发表于 2010-2-4 19:52

讲收入的话,在德华人最牛的人群应该是 :

----- 中餐馆老板

xzhotub 发表于 2010-2-4 19:57

讲收入的话,在德华人最牛的人群应该是 :

----- 中餐馆老板
wey 发表于 2010-2-4 18: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终于有人说了我的心里话,他们才是我的偶像!

德国小市民 发表于 2010-2-4 21:20

讲收入的话,在德华人最牛的人群应该是 :

----- 中餐馆老板
wey 发表于 2010-2-4 18: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94:} {:5_394:}

xxhui 发表于 2010-2-4 23:21

5# Bonus


uni freiburg

bbbinbin 发表于 2010-2-4 23:23

德国学科rank1研究所master,doctor,全是1.0,只有一门1.3
工作4年
超大规模公司金融技术领军人物
房,车

就身边的,我个人觉得挺牛的了

blue_onyx 发表于 2010-2-4 23:27

我听说过一个,是朋友的男朋友。据说学BWL的,毕业后从事投资顾问,第一年的年薪外加分红过10万。毕业平均分1,3。精通英语,日语还说得很好。

jiejiedog 发表于 2010-2-4 23:29

讲收入的话,在德华人最牛的人群应该是 :

----- 中餐馆老板
wey 发表于 2010-2-4 18:5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不是,那是辛苦钱。
牛的应该是做进出口贸易的。

jiejiedog 发表于 2010-2-4 23:32

德国学科rank1研究所master,doctor,全是1.0,只有一门1.3
工作4年
超大规模公司金融技术领军人物
房,车

就身边的,我个人觉得挺牛的了
bbbinbin 发表于 2010-2-4 22:2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咱们学校能出金融技术领军人物?

kawima 发表于 2010-2-4 23:33

我觉得每个人手指都有长短,那些牛人我们也没必要去比,还不如说说身边的一般人,如何经过努力,最后有了好出路,这样对我们学习更有参考价值。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0-2-5 00:11

我老乡,挺年轻的,文化程度不高,本来是开车送货的
现在是德国某大型超市集团最大的供货商之一

jiejiedog 发表于 2010-2-5 00:55

我就说说我以前城市的一个牛人把,福建人,在蛇头的组织下几乎是靠步行,花了9个月穿越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到达德国最西面的城市,是个80后。符合楼上说的“经过努力,最后有了好出路,这样对我们学习更有参考价值。”{:5_370:}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想听听真正牛人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