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
本帖最后由 fizza 于 2010-3-21 01:26 编辑杂交
通常,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交配。这是从遗传的角度来说,在分子生物学上把两条单链DNA或RNA的碱基配对称为杂交。
遗传学中经典的也是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把通过生殖细胞相互融合而达到这一目的过程称为杂交;而把由体细胞相互融合达到这一结果的过程称为体细胞杂交。
http://baike.baidu.com/view/107223.htm 本帖最后由 fizza 于 2010-3-21 01:31 编辑
原位杂交的基本原理
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核酸分子单链之间有互补的碱基序列,将有放射性或非放射性的外源核酸(即探针)与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待测DNA或RNA互补配对,结合成专一的核酸杂交分子,经一定的检测手段将待测核酸在组织、细胞或染色体上的位置显示出来。为显示特定的核酸序列必须具备3个重要条件:组织、细胞或染色体的固定、具有能与特定片段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即探针)、有与探针结合的标记物(曾呈奎等2000)。
几种原位杂交技术
1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
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3 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4 原位PCR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2990.htm 本帖最后由 fizza 于 2010-3-23 08:11 编辑
荧光原位杂交
FISH(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被检测的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靶DNA与所用的核酸探针是同源互补的,二者经变性-退火-复性,即可形成靶DNA与核酸探针的杂交体。将核酸探针的某一种核苷酸标记上报告分子如生物素、地高辛,可利用该报告分子与荧光素标记的特异亲和素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经荧光检测体系在镜下对待测DNA进行定性、定量或相对定位分析
http://baike.baidu.com/view/667327.htm
ISH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用已知碱基序列的特异DNA片段作为探针,并标记上不同荧光素,在组织切片、间期细胞及染色体标本上与靶核酸进行DNA-DNA原位杂交。因所形成的杂交体带有荧光素。故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得克萨斯红(Texasred)、罗丹明(rhodamine)及其衍生物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etramethyl rhodamine isothiocyanate,TRIT)等。该方法简单快捷,但信号较弱.敏感性较低。间接法使用非荧光物质标记的探针。如生物素或地高辛等标记探针,再通过亲和连接或免疫反应带人荧光物质来检测杂交体的存在。因为有杂交信号放大作用,从而增加了杂交的敏感性。也降低了实验成本。故间接法FISH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
http://www.uscnlife.cn/web/page/news8550.htm
对于利用rRNA的荧光原位杂交来说,如下原因可导致较低的荧光信号强度:
较低的细胞核糖体含量
较低的细胞周边的通透性
较低的目标序列可接触性(由于rRNA的折叠产生的构象,有些位置与rRNA分子内其他链或其他rRNA或蛋白紧密接触,从而使探针无法和目标序列杂交)
为检验细胞中的目标序列是否容易被探针杂交,及测试最佳杂交温度,可利用“克隆荧光原位杂交”(clone-FISH)进行试验:将rRNA基因结合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中表达,构成核糖体,再用荧光标记的探针杂交。
FISH可与流式细胞术联用,对特定荧光标记的细胞进行计数或者分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