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a04 发表于 2010-3-27 17:52

哈哈 估计LZ 都后悔 发这个帖子了
这个问题 其实还是比较个人的
每个人的状况不同 环境不同
孩子的性格不同
决定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答案
不过 很高兴 知道还有一个同样为此问题困惑的妈妈

wwwww 发表于 2010-3-27 18:26

wwwww 发表于 2010-3-27 18:27

zimmer28 发表于 2010-3-27 18:29

说点搞笑的我老大班上流行剪子包袱捶
我家老大把大改成xing,shang,song
wwwww 发表于 2010-3-27 18:2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德国人不是也这么说。
说事讽刺中国人的京剧,所以这么叫的。

wwwww 发表于 2010-3-27 18:32

大帅 发表于 2010-3-27 20:03

同意,德国人其实就是葡萄酸,包括对中国的态度也是这样。
国人有钱了,他们心里那个不舒服啊, ...
往事 发表于 2010-3-26 10:5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有钱就如何?文化跟上了么?穷的就剩钱了。。。让人舒服?山寨,毒奶,地沟油让你舒服么?

大帅 发表于 2010-3-27 20:07

那都是葡萄酸,你问他现在给你个绿卡让你移民美国去不去,立马拍屁股走人了。
我那些同事,一天到晚冷嘲 ...
yueyuan 发表于 2010-3-24 09:1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美国绿卡,没人白给不拿的,说美国的德国人中国人都酸酸的
韩寒----
如果我告诉他们,其实我是上帝,不好意思说了你们热爱的家乡几句不好,我被你们用生命捍卫自己家乡的行为感动了,我现在可以奖赏你们重新投一次胎,我估计那些人八成“嗖”一声就生美国去了,剩下的全是正犹豫哪个欧洲国家比较好的。

倍倍 发表于 2010-3-27 20:44

本帖最后由 倍倍 于 2010-3-27 20:49 编辑

国内的教育有那么可怕嘛?
德国这边的孩子自由是自由,可不见得就真的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规划,这需要有人启发,学校教育以及老师在这方面没有家庭父母的影响大~
要我说,楼主不用考虑太多,这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得必有失~ 要是我的话,决定回国就在宝宝幼儿园入学这个年龄回去;要是留德国,就请家教,让孩子学得扎实~ 看报道德国南部80%以上的学生都有家教呢~
好像偏题了。。。。归属感。。。

大帅 发表于 2010-3-27 22:27

国内的教育有那么可怕嘛?
德国这边的孩子自由是自由,可不见得就真的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规划,这需要有人 ...
倍倍 发表于 2010-3-27 20:4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身边几个北大清华的?你问问他们国内教育失败不失败。
北大清华理科班有几个能上完的???几乎全班上不完就去美国了

MystarAmelia 发表于 2010-3-27 23:30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很感兴趣的话题。

说说我身边的例子:

第一个是4年前夏天,2006年德国世界杯,意大利夺冠。我住的地方也有不少義大利人,喇叭狂鸣夜夜狂欢,意大利国旗四处飘扬。我们公司台湾合作公司的老板正好在这里,一起吃饭时他说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他说,对他而言,最难过的是他的子孙辈没有归属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他的大儿子11岁去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来又修了MBA,曾在国内的时候由于工作关系有过短暂接触,所以有点了解他说话的背景。他说,很可悲,他的子孙没有一个可以值得欢呼的国家,他们自然不是美国人,但是也完全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很多年前我曾经很幼稚很激动地告诉他,中国申奥成功了,真值得庆贺,他说与我无关呀?我才醒悟过来,确实,他是台湾人)。因为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永远不可能有机会为自己的“祖国”欢呼。

第二个是公司的技术总监,已经63岁了,伊朗人。十几岁的时候就凭实力获得了免费德国留学的机会,在德国上了大学,和德国同学结了婚,就留在了德国,自然也是德国护照。自己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完全是行业的顶尖人物,薪酬社会地位都不低。他从来没法认同自己是德国人,由始至终他都是“外国人”,auslander。 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在国内技术指导工厂,他甚至常说他是“半个中国人”,因为伊朗文化和中国文化源渊,更能互相理解。他说,如果不是因为老婆女儿在这里,他们都是典型的德国人,他以后退休就要去中国生活。

再一个例子,还是公司相关联的,英国人,也是60几岁,有lord的头衔,家在林子深处,有劳斯莱斯,至少也够得上upperclass了。现任妻子是中国人, 有个漂亮的小女儿。一次聊天中提及孩子将来的教育问题(我们家爸爸也是英国人,不过是普通百姓而已),他明白说,估计还是中国的环境更适合,因为孩子在英国可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歧视”---英国人的阶级观念,歧视是含蓄的却又是根骨子里的。

说德国人对美国人的态度问题,确实时常听到评论,说美国人多么的无知幼稚,还曾以为德国人很看不起美国人。去年, 我们美国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和他老婆回德国,时间比较长,因为女方的母亲生病了。他们去美国大概不过四五年前。我问同事说“难得回来这么久,平时那么忙,离家远,应该很激动吧,当然妈妈生病不是让人愉快的。”同事很激动地说“不,我想回美国,真想明天就走,那里才是我的家!”

我一直比较庆幸女儿长得很中国,深栗色头发栗色眼睛,回国的时候不会一眼被人指出“外国人”,因为我不希望她在哪里都是“外国人”。在未来的一两年里,回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虽然国内教育有这样那样的弊病,话说回来,我们都过来了,也不见得比欧洲人差。想像力创造力可能有局限,却也受惠于脚踏实地的勤奋努力;说死记硬背的教育,中文汉字如果不死记硬背还真没法学,看看周围想学中文的外国人听听他们的感慨,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得说,死记硬背对于学习中文是利器。而且,同样,受惠于死记硬背打下的基础,现在学习德语也一样,一两遍看到听到就能够记下,死记硬背功不可没。

不管在哪个国家,孩子的教育一部分是学校,更多的是家庭,作为家长真是任重道远呀。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查看完整版本: 让孩子在德国成长,妈妈们有没有想过归属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