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f 发表于 2010-4-8 12:28

对了, 我记得LZ不是拒了HW去了家乡某通讯设计院么??

wey 发表于 2010-4-8 19:00

楼主在HW的面试写得很生动,HW的人事居然也能问通讯专业问题。

drach 发表于 2010-4-9 06:11

楼主在HW的面试写得很生动,HW的人事居然也能问通讯专业问题。
wey 发表于 2010-4-8 19:00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人事加技术部门一起面试{:5_383:}

happysteine 发表于 2010-4-9 09:22

这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但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认同也是基于了解和信任的,这不是吃几顿饭就能建立起来的,这需要上下级对你有长期的了解,如果你能同德国人毫无障碍的交流,同他们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这点还比较容易达到
drach 发表于 2010-4-5 04:4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说到点子上了, 对外国人来说,如何跟同事和领导之间建立信任感决定了在这个公司的前途.
语言只是手段,如果掌握得好,自然建立得就快. 加上个人专业技能和性格,各个方面都能让德国人认同, 才有升值的可能. 否则就是被人当成螺丝钉.
国内所谓的关系, 说到底就是一个信任, 这种人和人之间的纽带不是光靠吃饭就能建立的.

drach 发表于 2010-6-4 17:22

更新了一下{:5_383:}

drach 发表于 2010-6-4 17:24

说到点子上了, 对外国人来说,如何跟同事和领导之间建立信任感决定了在这个公司的前途.
语言只是手段,如果 ...
happysteine 发表于 2010-4-9 09:2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我就是这个意思{:5_383:}

面粉团团 发表于 2010-6-4 17:45

为什么我没有看到最上面的那个塔尖的方框,那里藏了个啥?

强烈要求晒工资单!{:5_371:}

sjqu 发表于 2010-6-4 17:50

管理企业的秘诀是让下面的人看到希望,但是又很难往上升。

Mr.5 发表于 2010-12-10 02:10

前段时间忙一个大型会议,每天休闲时间不超过1小时 前段时间又去巴厘岛放松了下,所以一直没更 ...
drach 发表于 2010-4-4 17:47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牛人啊!


    {:5_370:}

orionsnow 发表于 2011-7-6 12:41

顶下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7-6 12:49

lz回国前在德国工作过多久?

Benghazi 发表于 2011-7-6 13:58

职能,职位,职称的分离与综合,这个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国有企业里,也已经做的很好了,后来说要砸破大锅饭,非要自己跳出去下海,现在又来搞企业管理这一套。。。。中国人真他妈爱折腾。

无论你搞出什么完美的系统,人都有办法来不满和搞破坏。。。所以最重要的是,你使用什么来保证你的系统被执行?钱,威权,义气,理想,主义?

其实我现在觉得,什么现代企业制度都不适合中国人的管理,中国人最适合的还是水浒梁山那一套,排个座次,拜个大哥二哥,然后每个人一个称号,每个人一个传奇,每个人一队兄弟。有酒喝酒,有肉吃肉,所有的规范都来自于微妙的权衡和博弈。

drach 发表于 2011-7-8 18:43

就是这个帖子{:5_371:}

andras_gkf 发表于 2011-7-10 11:28

dongdong916 发表于 2011-10-19 13:51

学习

smartcho 发表于 2011-10-19 17:57

深刻

Abendtiger 发表于 2011-10-20 13:12

本帖最后由 Abendtiger 于 2011-10-20 13:12 编辑

国人是否能上去, 有很多因素, 实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方面我们中国人基本不差, 但同时中国人一贯安于现状不敢去争论去抢不显示霸气, 其实到哪一样,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2007年时公司提市场部经理, 老板提德国人, 结果我说提他那我干什么, 以后所有项目报价,技术方案他作,商务谈判他来主谈???   后来市场部的头变成我, 当然, 那个德国人自己觉得资格老然后跳槽走了. 2009年时,同样公司老大想用股份来激励大家卖命, 同时老的Prokurist到年龄退休, 连财务总监一起三个Prokurist,同样发挥去抢去争的作用, 又照样进入公司5人核心系统.

当然, 我们就一50来人的工程公司, 也许没有代表性, 但我觉得, 首先要自己有进攻的姿态去抢, 去觉得非我莫属, 然后才能形成杀气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作为外资公司外资管理层的一点体会,和诸位探讨(6月4日晚间更新部分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