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11-4 00:16

commu 发表于 2010-11-4 00:16

本帖最后由 commu 于 2010-11-4 00:18 编辑

王菲的复出巡演和{:5_342:}赵雅芝的SHOW场还有一种诠释是ENJOY工作状态。

为了钱是王道

commu 发表于 2010-11-4 00:17

回复commu

哦 打错了 是 "凄惨"

我打字好慢~~你们大家怎么都那么快
thecolouroflove 发表于 2010-11-4 00:1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因为你思考, 我们挑刺{:5_347:}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11-4 00:17

commu 发表于 2010-11-4 00:19

{:5_385:}

linxuan_toni 发表于 2010-11-4 00:19

好几个月了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11-3 23:58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看着包还蛮挺的

又觉得新买了才会摆着拍照呢{:5_367:}

linxuan_toni 发表于 2010-11-4 00:20

我也转一篇

十八岁,有些人已走了很长的路

“这封信写给不知名的你或妳。

现在的你或刚进大学校园,或仍等待一关又一关的学测,好进梦想中的校园。然而,二○○八年九月源自华尔街的金融海啸,让台北或高雄的你,开始迷惘未来。四年后人生什么样?十年后世界又是何种风貌?

十八岁,有些人已走了很长的路。

十八岁,林语堂也刚离开福建鼓浪屿,前往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林语堂本是福建漳洲旁小村落龙溪的「土孩子」,改变他一生的,是父亲从小给他的国际视野。破落的龙溪乡下,有位长老教会的牧师,自小以中英文自学教导他的儿子,并谆告「长大定要念世界一流大学。」自幼起林语堂即离乡寄读鼓浪屿中小学,一个动乱的中国,一个看起来毫无希望的乡下孩子。他忍受了童年的孤独,藉由一块偶然开放的钢琴之岛(鼓浪屿别名),与世界悄悄连结。他的同学里有英、法、葡、西…各国领事小孩,林语堂没为他的孩提时期留下太多纪录,唯一惦记在心的是父亲的话,大海的另一边是另一个世界,「要读世界一流大学」。林语堂后来实践了父亲的梦想,先留美于哈佛,再留德。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华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作家,其作《生活的艺术》(Importance of Living)连续登「纽时」榜首五十二周,文字行云流水,语带幽默。严苛地说,他的文学造诣比不上同一时代的沈从文、鲁迅、张爱玲甚至辜鸿铭,但他在世界文坛地位远远超越同辈,只因他拥有的世界观,尤其以英文书写的能力。

十八岁,霍金还在足球场上奔驰;他没料到数年后,自己即将罹患肌肉萎缩症。就读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班时,他的脑神经已开始明显受损,一天比一天不会说话,一日比一日手脚萎缩,直至我们今天看到的「怪物」。蜷曲于特殊设计的轮椅,霍金二十五岁后只能透过合成器发音,与世界甚至宇宙沟通。十八岁时的他,及时抓紧了青春,满街追逐「女生」、踢足球;他一生相信,这世界最大的谜就是「宇宙」与「女人」。往往阅读完爱因斯坦的物理著作,左手一搁,右手就拿起王尔德的「败德」文学,探勘那女人究竟怎么回事。

十八岁,巴菲特已卖过口香糖、二手高尔夫球、爆米花…买进股票,赚了一笔又赔光…并且当过送报生。他不喜欢杆弟类的劳力工作,但热爱送报生的生涯。他拥有一条送《华盛顿邮报》的路线和两条《时代先锋报》的路线,两报立场一左一右。每天送报前,他总是同时阅读支持罗斯福与反对罗斯福的新闻论点,然后沿途「一个人工作,自己想通某些事」,除非那个路段「有只恶犬」。巴菲特出生于一九三○年八月,算起来他娘怀胎时正巧一九二九年十月大股灾前后;更倒霉的还在后头,他十一岁某个星期天,一家人刚做完礼拜开车返家,广播突然插播「日本袭击珍珠港」,车上一阵骚动。从收音机巴菲特得知二次大战就此开启,更大的灾难要来了。巴菲特的父亲是他心目中的「大人物」,为了反罗斯福,还曾绝望地投入一场必输的众议员选战。母亲会弹管风琴,但平时只要一开口,对孩子尽是负面攻击语言。巴菲特传记作者发现他常大谈自己的父亲,或「父母亲」,但绝不单独提到「妈妈」。他的友人则回忆,巴菲特自小蒙受母亲的语言羞辱,这是他长大后既需他人安慰,也冷静无情的动力。一个没有太多爱的孩子,对世界拥有很多梦想,但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巴菲特而言,如果母爱都不可信赖,长大后谁能轻易信赖?冷静看「财报」,一切「眼见为凭」。这是股神的童年故事,时代与家庭让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过分早熟,但也学得五十岁的人都学不到的人生智慧。

十八岁的你是健康的,而世界的经济是生病的;十八岁的你是青春的,而台湾的政治是衰老的。
十八岁,学学林语堂,爱你生长的地方,了解你受教的文化,但别被故乡拴住一切,勇敢地往前走,往更大的世界探索。
十八岁的你,学学巴菲特,把童年的遗憾当作人生历练,愈唠叨的妈愈能历练冷静抗压的投资之神。
十八岁的你,学学霍金,及时享受青春的美好,人生有太多不测,别尽苦恼华尔街发生什么事,抓住青春的尾巴,热爱你的生命。
十八岁的我,发生中坜做票事件,世界正历经第一次石油危机。卫生纸遭囤积,色拉油也被厂商炒作,涨了十倍。上厕所擦屁股都是番奢侈,今天想来,还真觉有趣。
我最遗憾的是十八岁前没把英文学好,无能以英文书写;没环游世界,趁年轻闯荡天涯。最高兴的是大一念民法亲属篇,知道女人一嫁,什么都没,并预知法律不适合我,毕业后早早转行。

欣羡年仅十八岁的你或妳。”

转载自:陈文茜专栏:给十八岁以下的你(2009-01-15)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0-11-4 00:22

你爱吃青椒吗 发表于 2010-11-4 14:58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