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yong
发表于 2011-7-13 09:53
是啊,这个学中文真是细水长流,但是成果还是看得见。我家小妞桌子底下转了半年,终于也开始咦哩啊啦了。昨天在家里还指着认字卡,让我认字,最后她自己居然记住了"火"{:5_387:}。
Xiaolan
发表于 2011-7-13 13:44
本帖最后由 Xiaolan 于 2011-7-13 21:38 编辑
一直等天气预报,希望天气好转,但现在看上去期望得泡汤。
现在大家认为下周天气好在烧烤也行,我就给院长打个电话,下周再借烧烤炉。
这周六照常上课
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7-13 21:04
回复 907# 老倔驴
呵呵,好有爱的照片啊,生动再现了我们中文俱乐部活动的情景呢!{:5_394:}
以往上课的景象历历在目,不知不觉已经快半年了。孩子们都长大了,中文水平也一点点在提高。能看到小朋友们的成长和进步,是我们做家长的最感到欣慰的事情。中文教育这方面,有大家一起学习,有个进度参照着,真的比自己在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随便学学效果好得多,孩子们一起学也更有乐趣一些,真的非常荣幸加入了这个小集体。
随着孩子们的长大,他们的德语水平会一天天提高,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小朋友们的中文水平也会有可喜的进步。{:5_381:}
yongyong
发表于 2011-7-15 10:06
我这里有自己打印的 "四五快读 第一册",这次回国买了书,以前打印的没用了,扔了可惜,哪个妈妈需要的?
尚盈盈
发表于 2011-7-15 10:14
回复 914# yongyong
我要。刚刚给你电话,你没接。明天你去吗?带给我吧。
PS, 笠翁对韵不能下了,哪个妈妈麻烦再上传一份吧, 要带拼音的。谢谢。
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7-15 10:51
在网上找到了《笠翁对韵》的pdf版本,还有mp3音频,需要的妈妈可以下载。{:5_363:}
笠翁对韵.PDF(注音版)
上: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443877.html?from=isnom
下: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443878.html?from=like
笠翁对韵mp3: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01331.html
yongyong
发表于 2011-7-15 11:24
回复yongyong
我要。刚刚给你电话,你没接。明天你去吗?带给我吧。
PS, 笠翁对韵不能下了,哪个 ...
尚盈盈 发表于 2011-7-15 11:1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哦,刚才在打电话。明天去的,我来接你,10点左右。书我带过来给你。
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7-18 08:25
本帖最后由 琥珀蝴蝶 于 2011-7-18 10:00 编辑
我来写一下上周六的教学笔记吧。
2011年7月16日 多特蒙德中文俱乐部第十八期 活动笔记
今天参加中文俱乐部的有6个小朋友:Tim、杉杉、牛牛、小馨、小小、妞妞。
首先诵读了《笠翁对韵 十五 删》,之后杉杉妈还为大家做了讲解,配了精美的图片。
儿歌部分大家一起学习了《剪指甲》。学汉字环节在我们细水长流地不断努力下,已经进行到了《四五快读》的第二册,今天Tim妈带大家学习了8个新的汉字:会、见、早、雪、鸡、绿、黄、青。
休息时大家吃了牛牛妈带来的西瓜,很甜很好吃,牛牛妈为了切西瓜手指还负伤了,这里代表组织向你表示慰问,呵呵。
休息过后,大家一起学习了两首唐诗: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以及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由于这周小兰家有事没来,该环节由老倔驴领读。小朋友们基本做到踊跃朗读甚至背诵了一遍,都很有进步。
之后小小妈又给大家讲了《小黑鱼》的故事,非常生动有趣。
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7-18 08:26
本帖最后由 琥珀蝴蝶 于 2011-7-18 10:26 编辑
下期内容预告: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第十九期
一.诵读《笠翁对韵 下卷 一 先》
二.儿歌《分糖》
小熊分糖,大大方方,
一人一颗,分得光光。
小猴分糖,抓住不放,
一颗不给,客人走光。
三.“四五快读”:鱼、做、飞、跑、要、吃、鸟、他
四.古诗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小池》宋 杨万里 (国内小学语文课本 一年级)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五.故事 《找到一个好朋友》 (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
琥珀蝴蝶
发表于 2011-7-18 08:31
to 老倔驴:
上周六你和Tim妈提到的那套书正好我家里有一个游戏是它这个系列的,我帮你看了一下名字,是“Wieso? Weshalb? Warum?”,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网上搜搜看。
{:5_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