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32

这是金导的那枚,好象和前面那个一样
http://digi.pchome.net/2003/1/15/chunxun1042689042PICT1068.JPG

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34

火车路过的乡镇....
http://digi.pchome.net/2003/1/15/chunxun1042689118PICT1077.JPG

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36

我们乘坐的朝方列车继续往前,人们都安静下来,说不上是归国心切,大家都在享受行驶在冬日阳光照耀下异国原野的列车上那份和煦的情调,跟随我们的安全员兼导游-金导也打瞌睡了:p
http://digi.pchome.net/2003/1/15/chunxun1042689482PICT1079.JPG

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39

回程很顺利,居然没有因为停电而耽搁。

此时不知各自想着什么:confused:
http://digi.pchome.net/2003/1/15/chunxun1042689577PICT1080.JPG

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42

谢谢诸位的支持,照片上完了,这两天还想逐渐再写点其它心得出来

在朝鲜走到各处很大的一个印象就是干净,他们整个民族就是很苛求干净的,无论在乡村还是城镇,进入居室必须脱鞋,平日家中由女性主持家务,每天花很大力气维持家中的干净整洁。再则就是朝鲜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社会风气离开牺牲环境来赚钱这点还很远,平壤是国家的首都也是对外的招牌,所以环境尤其维护得好,水可以生喝;每人绿地面积58平方米;大气无污染;几乎没有玻璃幕墙建筑,不会造成光气污染;交通车流稀少....

对于朝方刻意安排的旅游路线也早有心理准备,而且本人向来也没有放着别人努力经营的好的地方不看而偏要挖丑恶面的习惯。我还是比较喜欢去体验一个地方光明的一面,而且切身体验了朝鲜之游,尽管时间短暂、行程刻板,但总免不了和当地人有所交往,人和人只要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哪怕他们是在撒谎,说得多了也总会显露出来蛛丝马迹,而且大家都是一个制度下出来的,很多西方老外不能理解的或者总是带着他们价值标准来看待的东西,在我们面前反而能看得比较客观和真实。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朝鲜,去看一个弱国、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排压的袖珍军事强国,即便他们自我粉饰得再好,但对于身临其境得人来说总能感觉一二。而且我们车行乡间,哪怕是在平壤,只要注意观察也总能在一定程度上还刻意修饰以本来面目,我也悉心向同行几位非常熟悉朝鲜情况并有上百次前往朝鲜的人的请教,结合自己的感触,总体感觉朝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现在糟糕的反而是国际形势对朝鲜的不利。人民总是无辜的,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也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斗争,所以作为一个前去旅游的中国平民,即便是到过了这个国家,也很难说情是非曲直,毕竟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国家也很难从根本上了解清楚。我眼中的大部分朝鲜人民未必没有其它国家的人幸福,我还感觉我的童年尽管大家都很穷,老师也很严格,也根部不能想象自己家长会为了体育课达标过于严格跟学校打官司,但我个人认为当时的人未必就比现在的不开心。


在回到新义州的火车上光顾着打盹和站在车厢连接处出神看风景了,后来就没有再想着拍照。实际回来的一路上的景象和我国北方差不多,只是房屋比较朴素,没有国内要么很破落要么很爆发的样子;可能是冬天的缘故,田野里面没有什么耕作,看上去很荒芜;有时车窗旁一晃而过一群人在军演的样子。
从小只要一到学校放假就会外出晃荡,最喜爱的就是坐火车,如果得一个好天,而且列车员一时疏忽车门不是很严的话,那我就会在连接处的车门边站上很久,光听着轮轨的节奏和车厢外面景象飞逝就会觉得很惬意。
从平壤回来的列车上我就又有了一次这样体验的好机会,同样久违又熟悉的节律声,向若的窗外风景,但心里不经意间总要提醒自己此刻是在另外一个国度,一切应该都是陌生的....


确实,本人多年关注朝鲜也是从电视新闻中偶然几次影出平壤现代化的街道和优美的城市景象而起的,长久以来对于书本、小说、报章乃至时下盛行的网络媒体中有关“朝鲜”这个字眼的段落特别敏感,自己搜集阅读的有关报道和文集也很多了,而且由于长期身处澳洲,也能从当地的报道中市场接触一点有关朝鲜的内幕新闻,包括这次和中国很有关的“杨斌”事件内部的揭露也是很有深度的。只是,只是这一切都是外部的新闻,也许我本人乃至绝大多数在这里关心朝鲜的网友们实际并不真正很在乎有关朝鲜的政治性、灾难性的东西,包括现在,我觉得朝鲜对我们吸引就在于走近、走入以后点点滴滴很真实的对当地人民、建筑、现状的感受,毕竟朝鲜是非常独特的国家,神隐是她最吸引人的源泉,所以本人并没有把报章上看到的一些东西拷贝到帖子里面,也不想加以不辨真假的评述,起码在这里我很想告诉并展现给大家的是我亲眼所见的一点朝鲜,哪怕是片面的,但这也算是个切入点,一个我个人真实的并切身去寻求到的结合点。在这里我并不追求对朝鲜描述的新闻性、标准性、权威性,我所想表达的就是个人的一点感性!













霍!周末酷热,去beach晒了晒,而且家里猫也慢,因而周末没有进这个帖子看看,想不到已受如此关注,看来朝鲜真是很多人关心的热点

自觉很欣慰能向诸多关心朝鲜而没有去过朝鲜的网友展示了我个人的游历所见。照片是我的游记,从具体的社会、人文、风景等层面上讲述作为一个中国旅游者去朝鲜所可能有的一些见闻。为此,我之所籍就是我争取到难得的回国机会,更有在上海好友Jenny、maggie尽力为我联系旅行社、Jerry的在朝鲜方面突然宣布提前闭馆时为我及时以数码方式搞定身份证明和办证照片(他到现在还不肯收印照和快递的钱),以及同行好友tong的多方协调。因此所得的这些照片也是对朋友们的一种回馈吧。
基于这些原因我并不想把贴子变为大家抄帖其它个到各处有关朝鲜新闻和小道消息的会杂地,也请那些很有政治批驳意识的网友们高抬贵手,这些照片从拍下到帖上来,颇为不易,诸多网友也看得不易,请不要把这里作为实事政治的论坛来把我的照片和解说当作您的一个对立面先树立起来,然后再狠狠鞭打,用的而且是从其它地方抄来的大段“战斗”檄文。如果有人习惯抛砖,那现在网上成千上万的论坛中每天有大量有关朝鲜的评论帖子出现(到新浪、强国、西路等论坛去看看,针砭朝鲜的文章到处都是),我想这些地方更加适合。

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43

匆匆一游拍到的东西是一方面;大家从网上各处看到的又是一方面。这里我再谈谈我在朝鲜看到、听到的但没有拍下来或者拍不下来的另一方面吧。

火车停在新义州车站时有穿得很破烂的儿童向着这车上的人乞讨,他们做出的是喝水的动作,估计是讨矿泉水瓶子。小孩对游人和环境的变动很敏感,始终难于用相机捕捉;
在大家眺望新义州广场时,站台的正下方有个塑料布搭成的小摊(和平壤火车站前那个一样),朝鲜方面见我们围观的人多了就下去呵斥着迁走了;
车站外停着的军车和老解放牌一样,吉普车也和老北京吉普一样,但当晚我们赶夜路时路上看到的货车都是很高级的日本载重车,车头顶端有一排3~5个绿色指示灯;
我们的客车离开新义州火车站20分钟内还能收到国内的手机信号,当然手机是不允许带入的;
朝鲜和我国一样车辆靠右行驶,而我们全程乘坐的客车车门靠左,方向盘靠右,正宗的日本二手车;
10号夜晚客车从新义州开出几次看到反方向的路上黑压压一群人站着,前面停着一辆大卡车;
妙香山青年宾馆的饭厅没有暖气,但服务员照样穿着夏天的装束,很是厉害,不过服务还算周到,要添饭、汤时大多不要我们说就送来了;
高速公路上几乎没有车,不过靠近平壤车就多起来些,行人也比较多;路上小车大多很高级,奔驰很多,城市里面客车也看上去比较新,据我估计这和那些高级货车一样是外国援助和日本以物资形式给予的战争赔偿;

朝鲜铁路是标轨,和中国的一样;线路多为单线,电气化程度很高,只是停电的话铁路上就“静悄悄”了;
当地电源电压和中国一样,220V,只是电压不稳定,还经常停电,我们入住的羊角岛宾馆有110v电压供应;插座也和中国一样;带数码相机的人们不必担心电源问题,不过为了防止断电,最好用快充,电池多备点总是好的;
虽然现在冬天朝鲜闭关,但没有重大事情的话每年4、5月份会开放;从今年开始中国游客将可以凭护照去签证,以个人方式去朝鲜旅游;
总总迹象表明朝鲜正打算进行比较大的改革,去年7月的工资、物价和汇率调整就是个信号,所以这次我没有选择去韩国、越南,而是很迫切的去了朝鲜,为得就是眼见现在这样的朝鲜。经济发展的成果容易看到,但朝鲜这样如此封闭的和控制严格的社会却难以得见,而且这种“独特”性肯定会在政治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很快瓦解的。

在车上问过金导有关饥荒饿死人以及一夫多妻的事情,也许是这样的问题游人问多了吧,他很淡然的回答,前几年确实很困难,在某些偏远地区确实发生过饿死人这样的事情,但现在困难过去了.....金导游的官腔和拖音很重。
窥豹一斑,灾害时既然能饿死人,那有没有人吃人那就不必再怎么推究的了。中国也经历过同样不堪回首的一幕啊

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44

有关一夫多妻的问题,金导承认在战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战争中男性牺牲过多,急需妇女多生育来弥补缺口,据说志愿军中也有很多人被留下参与人口生产的
现在几代人过去了,人口问题已成为历史,但是朝鲜现在还是人口稀少,所以他们非但不实行“计划生育”,而且还鼓励生育,生得多了还有“英雄妈妈”的荣誉。金导还特地介绍了平壤妇产科医院。
有关男女平等问题金导是这么说的,在朝鲜很鲜明的一点就是男主外、女住外,女的尽管也参加工作,但主要的担子在男的身上,妻子在家包揽一切家务。他还说,如果哪里有男的象上海男人那样主动要做家务,会被家人当作耻辱,认为男人不该管这些事情。金导有几次为了解答很多游人有关柴米油盐价格的问题而向LP打听有关数据时都遭到LP回绝,认为他管这些事情就是对她的不尊重。当然金导的收入大部分是交给LP的,比较她操持家里一切,不过我们追问下来,他的私房钱还是有点的,而且LP也知道。


虽然男女地位问题对于一个民族和社会来说有其本身的习惯问题,但毕竟不是其中每个人都完全认同的,有关这些我也和张导在晚上一起饮酒时聊了些。张导20多岁,在外国语大学读了5年中文,又当了2年通信兵,复员回来到了平壤国际青年旅行社当导游兼翻译,但作为实际的社会年龄来说她是很年轻、纯真的,这点在我们看来已经很难得了。在同一个团里面我们总和几位说得来的团友在一起,晚上我们也总喜欢约几位中方和朝方的导游出来饮酒、聊天,面对我们张导固然有女孩的矜持和碍于工作纪律的约束,但说道个人问题羞涩之余还是很坦白的。他们这些和中国游客接触多的朝鲜人都知道国内现在的一些社会情况,有关“彩旗飘飘”的新潮语言比我还懂,我问张导有关她对男女分工的看法,她则和直爽的告诉我她到现在还不找男友的原因就是她希望有平等的男女相处,大家一切做事情,而且她绝对受不了一个男人在她的背后有什么“彩旗飘飘”的事情,她知道要找到投契的男友这件事情急不来。


我们也向导游打听了我们是否能出外自由活动,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不过据中方领队说,游客自己出去的话,身后总有人跟着,以“保证安全”。当然我们要出去的话不会做什么,只是看看而已。只是我们这次车途磨难较多,路上耽搁很多时间,每每回到宾馆歇下的时候已经完全天黑了,不像夏天顺利的团,总有很多白天自由的时间。而且我们下榻的羊角岛宾馆在岛上(就相当于长沙桔子洲头相对长沙市区的位置),到市区要走挺长的黑路,叫出租车的话每公里相当于几十人民币,所以摸黑出街的想法相对在宾馆里面和导游聊天、聚会的机会就黯淡很多了,在平壤仅有2的个晚上我们大多是和朋友们在宾馆顶层餐厅度过的,期间,我一个人则把宾馆的大小店铺、书局、邮局逛个遍。

从朝鲜寄信到国外不是那么方便,和导游们留了通信地址之后他们往往告诉我们,收信容易,但寄出来就很困难。
在妙香山青年宾馆寄张明信片到中国,邮资连做工很不怎么样的明信片要13元人民币。
在平壤羊角岛宾馆,以上邮寄明信片的价格是7元,到英国、美国是8元多,到澳大利亚是10元超过,为此我很是不解,用e文和邮局女负责人笔划半天,告诉他们朝鲜离开澳大利亚的距离要比英国近很多,而他们也没有给我很好的解释为何到英国的信反而便宜。
好在寄信地址能用中文或英文,而最终国内收到明信片的时间要比寄到英、澳的晚很多天(中:3星期;英:2星期)。

茄子 发表于 2003-1-25 02:45

同很多去过朝鲜的感觉一样,朝鲜的民房确实象毛坯房。乡村的砖房因为质地关系,看上去开可以些,而城镇的居民楼,包括平壤的居民高楼,从老远看就是毛坯房,房屋的外帖面几乎都是光板水泥,表面不光粗糙,而且起伏不均,很多地方钢筋也露在外面。
与之相对应,政府办公用房和公共建筑设计、建造不禁美观、有气势,而且工艺质量也比较好。整个平壤是在战后的瓦砾中由当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帮助重新规划建设的,道路和绿化余量很大。其它我们所到的开城和新义州显示不是这样,最多和中国的普通县镇相似,房屋和市政建设简陋而比较整洁。

朝鲜普遍缺电,以至于到了夜晚整片国土漆黑一片,平壤的大部分地区也不例外,只有万寿台、主体纪念碑等标志性建筑和标语牌有射灯照耀,不过晚上10:30后就关灯了。平壤大街上有路灯,但是灯不开,行人和车辆完全借助路上的车灯看路,还好居民家里大多有电灯,虽然每个窗口中灯火黯淡,但还能照亮房间,每间房的墙壁上几乎都挂着“二金”的胸像,别无它物。
很奇怪入夜后马路上的人不少,大家黑压压一片在大路上来去匆匆,也不说话,寂静出奇,而且路上各种人都有,放学的小孩、学生、成人,都三三两两,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几次晚上我们离开宾馆去吃饭,在路上都是看到的这种景象。老远开来的车辆开着大灯,斜斜的投射出路边和路中川流的行人的影子,突然车一拐驶向其它方向,街上又是漆黑一片。
平壤有很长的有轨电车线路,入夜这些线路上照样有车运行,大家也许可以想象,在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车顶的高压电辫子会时不时产生耀眼的电火花,宽阔的街道上漆黑一片,两旁的居民楼高大而相隔较远,这样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里不断反射着雪亮的电光,极象有人在打闪光灯。着也许是平壤特有的夜景吧。
平壤的夜很黑很沉,我们去的几天天很好,夜晚银河就非常清晰地铺洒在苍穹,满天群星璀璨,丝毫不逊我在青藏高原上看到的。

Sweetcandy 发表于 2003-2-4 11:44

真是辛苦了,好像我自己也去了一次朝鲜。
不过,看了他们国家的景色,我更是觉得咱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可贵了。
值得骄傲,自豪。

ibelieve 发表于 2003-2-5 17:48

真是辛苦你了!

你替我们玩了一遍!

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在PCHOME论坛里看到的一个网友去朝鲜的一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