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cl 发表于 2011-4-15 01:33

德国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德国从北部到南部,从工矿到乡村,到处都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连绵不断的森林,开阔的草地,无污染的风力发电大风车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无不体现着由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祥和与恬静。但事实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急于改变战后落后面貌,积极发展经济,也曾忽视环境保护。莱茵河沿岸企业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严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莱茵河里都能显影。那么德国的环境是怎么变好的?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是怎样培养起来的?环保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如德国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所说:“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是通过惨痛教训而逐渐形成的” 。 [1]
本文就德国环保的历史、现状及成功经验做了简单的剖析,并试图从中得到某些启示,从而为我国的环境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德国环境状况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德国工业陷入了瘫痪状态,百业待兴。由于德国为工业国家,因此恢复工业、发展工业成为重新振兴德国经济的首要任务。在美国的帮助下,德国工业发展迅速,冶金业与化学工业尤其突出,出现了举世闻名的鲁尔工业区。鲁尔河两岸的多特蒙德、波鸿、埃森、杜依思堡等城市依据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采煤、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但是当大多数西德人都是怀着希望和自豪感关注着经济奇迹般地发展时,他们的生活环境却悄悄发生着变化。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经济的发展对土壤、空气、水的污染日益严重,70年代初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工厂林立,高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每年770万吨;工业污水横流,环境质量急剧恶化,河流、湖海等水域中的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以莱茵河水为例,原来水中有200多种鱼类,可是到了70年代初只剩下80多种;矿山在过量开采,地面植被严重破坏,废渣、尾矿堆积成山,垃圾堆放场的垃圾滤液对周围土壤、地下水造成了污染。严酷的现实,震惊了德国人。他们不得承认,经济的腾飞所花费的环境代价太过巨大。
自60年代起,保护环境的呼声日渐高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日趋完善。在科技界与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受到严重创伤的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与改善。
今天的德国,是世界上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空气洁净,河水清澈,各种水动物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在环保技术领域中,也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它充分地体现在水与空气的污染控制、消除中。例如在1990年与1994年之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了9.5%,这在整个欧洲是最佳的成效,其减少的原因部分是在工业生产系统中消除燃烧褐煤,使其排放量得到减少;而更重要的是将燃煤电站改为燃烧天然气,这使日常家庭生活与商业活动中的排放量进一步减少了。在同一时期,二氧化硫的污染水平在实际上亦有所下降,水污染的控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在易北河中水银污染量减少了80%。德国也是世界上废物焚烧技术的领先者。当前的预测已表明到2000年这方面市场约占70亿德国马克。专家们指出,直接焚烧炉(不循环)是项主要技术,其它的生产过程诸如液化床或高温分解(废物干馏),成为实际上更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其市场前景被专家看好。
二、德国环保成功的经验
德国是世界上对环境污染治理最早且成绩显著的国家之一。在德国的8000多万人口中,直接与间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大约有200万人,德国的环境高新技术产品在全世界领先,德国环保产业在其国际贸易中的比重约占18%以上。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用法律确定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标准
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手进行环境立法工作,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环境保护系统,把环境保护的法规进一步扩大到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德国早在1935年颁布了《自然保护法》,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法律则是开始于二战之后。 从70年代开始,西德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有1972年的《垃圾处理法》,1974年的《控制大气排放法》,1976的《控制水污染防治法》,1983年的《控制燃烧污染法》.... 1986年建立了联邦及各州的环保局,接来1994年把环保责任写入基本大法。目前全德国大约有8000部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欧盟还有400个法规。这么多的法规,以至于没有人能够全部了解,政府部门大约有50万人在管理环保法律。德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环保法律很完善,对环保的经济投入也很大。经过长期的努力,德国环保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在交通方面,通过使用无铅汽油减少污染。目前德国无铅汽油使用率几乎达到100%,而且欧盟范围内汽车都要安装一个三通调节催化器,使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日益减少。氮氧化物大约降低了50%,虽然汽车从1970年的1500万辆增长到了1995年的4000万辆。
为了减少噪音,德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包括把居民区定义为交通安宁区,在有标志的区域内汽车、飞机、机器都要降低噪音。另外日常生活中有一个“蓝色天使”标志告知消费者在购物时哪种产品、机器和器具噪音小。
为保护海洋在内的水域,德国颁布了《废水征税法》,大力减少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与养料。市民也要交纳较贵的水费和污染费,我的德国主人菲格勒夫妇家一年支付500至600马克的水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