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19

日本聊斋-----有鬼盗走玄象琵琶---转

本帖最后由 小豌豆回家 于 2011-4-19 17:32 编辑

说个奇妙男子的故事。若要打比方,故事中的男子,就像朵随风飘荡,悬浮在夜阑虚空的云。我们看不出飘浮在黑暗中的云朵,瞬息间形状会有什么变化,但持续注视,却会发现云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形。明明是同一朵云,形状却无法分辨。这正是那样一个男子的故事。男子名为安倍晴明,是阴阳师。据说他生于延喜二十一(公元九二二)年,正是醍醐天皇的时代,不过,他的生卒年和此故事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或许不去判明生卒年为何时,反倒能增添故事的妙趣。总之,暂且不要在意这问题。我打算顺其自然,让故事随心所欲的发展。要叙述安倍晴明的故事,这种写法应是最恰当的。平安时代——是个暗昧尚存的时代,当时有不少人对妖魔鬼怪的存在仍深信不疑。这时代,妖魔鬼怪不住在水远山遥的森林或深山穷谷中,无论是人、鬼、或阴魂,都同时存在于京城暗处,有时甚至会屏气敛息地与人同居一个屋檐下。阴阳师……简单说来,大概可以说是占卜师吧。虽然也可说是幻术师或灵媒,但两者都不够确切。阴阳师懂得观星宿,通晓人相学。不但会看方位,也会占卜,更会画符念咒致人于死地,还会施行幻术。对于人们看不见的力量——例如命运、灵魂、鬼怪之事,都深知原委,并具有支配这些神工鬼力的技术。这是服事朝廷的官职之一,朝廷内甚至设有阴阳寮(在律令制中,隶属于中务省的机关)。晴明本身自朝廷授受了“从四品下”的官位。从一品是内政大臣。从二品是左右内大臣。从三品是大纳言、中纳言。依晴明的身份地位,在朝廷中应该有很大的发言权。有关安倍晴明的事迹,《今昔物语》中记载了几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据说,安倍晴明自幼时便追随一位名叫贺茂忠行的阴阳师习道。而且,从那时起,晴明就显示出其阴阳师的特殊才能了。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0

似乎是一种天才。
《今昔物语》中记载,晴明还是少年时,某夜,跟随师傅前往下京。
下京在今日的京都南部。
一行人乘车自皇宫出了朱雀门,再穿过朱雀大路,直到京城南方尽头的罗城门附近。
从皇宫中心到罗城门,约有八里多的路程。
一行人乘车出发。
《今昔物语》中没说明是什么车,或许是牛车吧。
也没说明为何非得在夜晚去下京,可能是忠行想和老相好幽会。在这个故事中,这种设定比较相称。
晴明也在随从行列中。
忠行独自坐在车内,随从徒步。
包括晴明在内,随从应该只有二、三人。一人牵牛引路,一人提灯照明……另一人应是年少的晴明。书中虽未明记他当时的年龄,不过,可以想象那时的晴明大概不过十来岁。
其它随从可能身着整洁体面的布服,而晴明身上大概是略微陈旧的窄袖裤裙便服,还打赤脚。晴明所穿的,应是他人的旧衣。
虽然身上穿的是旧衣,不过,若是他那眉清目秀的五官,凛然鲜明地焕发与生俱来的才气,的确是煞有介事,架势十足。然而,事实上应该不是如此。晴明的容貌显然很端正,但外观必定跟一般同龄孩童无异,乍看之下,只是个随处可见的凡童。
或许,晴明是个不时有些老成言行的奇异少年。
偶尔,师傅忠行会在少年晴明的双眸中,发现他眼底蕴含着与众不同的才气。不过应该仅只于此,并未大惊小怪。
忠行是经历了这天夜晚的事件后,才首次觉察晴明内蕴的天资。
言归正传。
牛车悠闲的前进,来到京城尽头附近。
忠行正在车内呼呼大睡。
走在牛车一旁的晴明,不经意地望向前方,发现前方有诡状异形的东西。
迎面朝牛车方向走来的那一伙人,不正是青面獠牙的恶鬼群辈吗?
晴明转头望了一下其它随从,似乎没人看得见那批恶鬼。
他赶忙打开牛车车窗,喊:“忠行师傅……”
叫醒忠行后,晴明告知自己方才看见的光景。
醒来的忠行从窗口探头望向前方,果然看见一批恶鬼迎面而来。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0

“停车!”忠行吩咐随从,“大家快躲到牛车背后,屏住气息不要乱动,绝对不能发出任何一点声响。”
说完,忠行施行法术,让恶鬼看不到牛车与一行人,与恶鬼擦身而过。这夜以后,忠行便时时刻刻让晴明跟随在自己身边。
书上说,忠行将自己所知的阴阳道,悉数传授给晴明。
《今昔物语》中描述:
有如腾出瓶中水。
意思是说,本来将在贺茂忠行这只瓶子中的水——也就是阴阳家之学,原封不动地全部倒入安倍晴明这只瓶子中。
忠行过世后,晴明宅邸修筑在土御门小路以北、西油院大路以东。
自皇宫中心的紫宸殿看来,宅邸位居东北方——换句话说,正是艮位。
艮,鬼门也。
平安京东北方有比叡山延历寺,皇宫东北方有阴阳师安倍晴明宅邸,这种双重构造,当然并非偶然形成。
早良亲王由于涉嫌藤原种继暗杀事件,遭受废太子科刑,平安京的外型与构造,正是为了制止早良亲王的冤魂向桓武天皇报复而设计。
因此,桓武天皇舍弃只住了十年的长冈京,重建了平安京。
然而,这些都是晴明出生前的往事了,与这回的故事没有直接关系。
再度言归正传,回到《今昔物语》。
话说……某天,一位老法师前来造访晴明那栋位于鬼门方位的宅邸,身边跟着两个十来岁童子。
“请问有何贵事?”晴明问。
“在下来自播磨国。”法师回道,“名为智德。”
老法师报出自己的名字后,说明来意。
在下早就极想学习阴阳道。素闻此方面,您是出类拔萃的首席阴阳师。能不能请您教授在下一斑半点阴阳学……
智德老法师向晴明略述如此原因。
……啊哈。听了老法师的来意,晴明心里有数。
此法师必然熟谙此道,故欲考验吾来也……
这法师一定擅于阴阳道法术,因而刻意来试探自己——晴明察觉了老法师的真面目。
……伴随老法师的那两名童子,大概是识神吧。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1

识神,亦是式神。发音是“しきしん”(shikishin),也可念成“しきがみ”
(shikigami)。四国现存的阴阳道流派之一“いざなぎ(izanagi)流”,则称之为“式王子”。
是一种平素看不到的精灵。
谈不上是上等精灵,算是杂灵。阴阳师能够施法使这些杂灵化为识神,并操纵他们,只不过操纵的杂灵程度不一,或下等或上等,完全取决于阴阳师能力。
“原来如此。”晴明边点头,边暗地赞赏,……这老法师的能力还不错。
这位智德老法师带的随从识神,换做只对阴阳道一知半解的阴阳师,绝对无法操纵。
“来意知道了,但是今天凑巧有事,腾不出空来……”
晴明要老法师今天暂且先回去,日后择个吉日欢迎再度赏光。
边说,双手边伸进衣袖悄悄结印,口中低声念诵咒文。
“那么,将择吉日再访……”
老法师搓了一下手,再将手搁在额上,告辞离去。
然而晴明却文风不动,挽着胳膊立在原地,仰望天空。
不久,猜想老法师已经走了二百公尺左右时,又见老法师自洞开的大门走进来,边走边探看可以藏身的门廊或台阶暗处。
老法师再度站在晴明眼前。
“老实说,明明应该一直跟在我身后的那两名童子,突然不见踪影。能不能请您还给我?”老法师说。
“还给你?”晴明装糊涂答道,“我没做什么呀,跟你一道回去的令公子最清楚了。我只是站在这儿而已,怎么可能藏匿两名童子?”
老法师听毕,向晴明俯首请罪:
“对不起,实际上那并非童子,而是我操纵的识神。今天登门造访贵府的目的,是想试探您的力量。我已知自己技不如人,请原谅我。”
老法师不知如何是好。
“喂,你要试试我也可以,不过半瓶醋的技俩可骗不过我……”晴明突然转变语调,得意地笑了一下。
嘴角浮现一抹虽不至于粗俗,却也不怎么高雅的微笑后,低声念诵起咒文。
刚念毕,只见两名童子马上自门外跑进来。
那两名童子手上各自提着酒瓶和下酒菜。
晴明顽皮地说:“我让他们去附近买酒菜。你们让我很愉快,这些酒和菜就带回去吧……”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1

——若真如此写来,故事也许比较有趣。不过,《今昔物语》中没这么描述,只说两名童子跑回来而已。
老法师心悦诚服,兴奋得脸都红了。
“虽说自古以来操纵识神并非难事,但我未曾见过有人能藏匿别人操纵的识神,可见您的力量确实非凡。”
老法师坚持要当晴明的入室弟子,并写下名牌递给晴明。
一般说来,术士绝不会亲笔写下自己的名字,交给同样是术士的人。这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交给对方。
《今昔物语》中与晴明有关的记述还有一段。
话说某天,安倍晴明出门拜访住在广泽的宽朝僧正。
很多年轻的贵族子弟、僧侣,都趁机向晴明搭话。由于大家早就听闻有关晴明的种种风声,谈话内容自然都集中在法术上。
有人直截了当的问他:“听说您能操纵识神,那么您也能操纵识神杀人吗?”
“一开口就问人家专业的奥义,你也太冒失了吧。”晴明可能还故意横眉竖眼地瞪视提出问题的贵公子。
看到公子眼里害怕的神色,内心得意洋洋,再微笑说:
“不,想杀人没那么简单。”
待公子安下心后,或许又加一句:
“不过,倒是有很多方法。”
另一位公子插嘴问:“那杀只小虫应该很容易吧?”
“哦,没错。”
晴明回话时,庭前刚好有五、六只蛤蟆跳来跳去。
公子又问:“您能杀其中一只吗?”
“当然能,我能杀它,可是……”
“有问题吗?”
“我的确能杀那只蛤蟆,杀了之后,却无法让它复活。无益的杀生是造孽……”
“拜托,请表演一次就好……”
“我也很想看看。”
“我也想看!”
“我也想看!”
年轻公子与僧侣全聚集过来。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1

姑且不论与晴明有关的谣传是真是假,大家感兴趣的不外乎晴明的法术。好奇心令他们双眼炯炯发光,想实际瞧瞧法术到底有什么威力。对他们而言,如果晴明百般推托,不当场施法,其实也无所谓,反而可以留下“那男人有名无实”的话柄。
晴明瞪了大家一眼,嘀咕一句:“你们真是造孽。”然后伸出右手。
洁白手指夹住垂落屋檐下的新绿柳叶,漫不经心地摘下。
随手抛出柳叶后,口中念念有词。
柳叶飞往空中,轻飘飘飞舞而下,落在一只蛤蟆身上。刹那间,蛤蟆立即粉身碎骨,一命呜呼,碎肉和内脏四处飞溅。
《今昔物语》中描述:
众僧见状,皆惊魂失色,战栗不已。
家中无人来访时,晴明似乎经常使唤识神。
明明家中不见人影,但板窗会自动闭合,即使无人动手,大门也会自动关上。
晴明四周似乎会发生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杂然翻阅其它有关晴明的资料,可以发现不少类似智德法师与蛤蟆等事的记载,看样子,晴明好像很喜欢用法术吓人。
吓人似乎是他的乐趣。平日一本正经装模作样,其实也有孩子气的一面。
以下只是我的想象。这名为安倍晴明的男人,虽在朝廷做官,却不拘小节、马马虎虎,对民情物理了如指掌。
高个子,肤色白皙,眉清目秀,是相当俊俏的美男子。
当他衣冠楚楚、举止风雅地在宫中悠然漫步,所有女人一定都七嘴八舌地盯着他。
想必也收过几封来自贵族女子、写满柔情密意的情书。
在朝廷处事圆滑、八面玲珑,不过偶尔也会表现出狂妄粗鲁的态度。
“喂!”——很可能一不留神就这样称呼天皇。
嘴角时常挂着文质彬彬的微笑但有时也会露出卑劣笑容。
由于阴阳师是特殊的职业,他不但必须精通邪门歪道的暗事,又由于身在宫中,更须识礼知书。
中国古诗大略都能背诵,和歌才华更不用讲了。至于乐器,琵琶或者笛应该也相当熟练。
我想,平安时代是典雅的黑暗时代。
此刻,让我开始来讲述这位男子的故事。他宛如随风飘荡的云朵,超然自逸地飞舞在雍容文雅且惨恻的黑暗世界中。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2

二水无月初,源博雅朝臣来到安倍晴明宅邸。水无月是太阴历六月。相当于现代七月十日又过几天。梅雨期还没结束。连续下了几天雨,今天罕得放晴。不过,倒也不是阳光灿烂的晴天,只是天空泛白得像贴了一张薄纸。清晨时分。湿润的树叶和花草光鲜动人,空气沁凉如水。源博雅边走边观看右方晴明宅邸围墙。那是大唐建筑式围墙。胸至脸部高之处有雕饰,上面是唐破风式装饰屋瓦。令人联想起寺院围墙。博雅身上是圆领公卿便服,脚下是皮靴,由鹿皮制成。空气中飘浮着无数比雾气还细微的水滴。光是走在其中,衣服便会吸进水气而变重。源博雅朝臣——身分是武士,左腰佩带长刀。看来年约三十六、七岁,行步和举止虽流露出武士特有的粗枝大叶,容貌却不粗犷。长得一副老实样,表情却无精打采。脸上显得闷闷不乐,胸中似乎怀有忧虑。博雅立在大门前。大门没关,门户大敞。往里头探望,可以看见庭院。满院子的应时花草青翠繁茂,还残留着昨晚的雨滴。简直像一座破庙——博雅的表情如是说。庭院虽还不到荒野的地步,却看得出几乎从未修整。这时,一阵甘美香味飘进博雅鼻腔。博雅立刻明白个中道理。原来,草丛中有一株高大的老藤树,茎上有一串迟开的紫藤。“不知晴明真的回来了没有……”博雅喃喃自语。虽然深知晴明那任由花草树木自由从生的作风,但这庭院似乎也太不像话了。博雅叹了一口气,突然发现一个女人从正房走出来。明明是女人,身上竟然穿着狩衣。女人来到博雅面前,微微颔首请安:“恭候光临。”是个二十出头、鹅蛋脸的漂亮女人。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2

“你在等我?”
“吾家主人说博雅大人大概快驾临了,吩咐我出来迎客带路……”
怎么知道我会来?博雅不明所以地跟在女人身后。
木板房间上铺着榻榻米,晴明盘腿坐在榻榻米上,望着博雅。
“来了?”晴明开口。
“怎么知道我会来?”博雅问道,同时坐到榻榻米上。
“我叫人去买酒,那人回来告诉我,说你正往这边走。”
“酒?”
“前些日子出了一趟远门,回来后很想喝京城酒。你呢?怎么知道我已经回来了?”
“有人通知我,说晴明宅邸昨晚点灯了……”
“原来如此。”
“最近一个月你到底去哪儿了?”
“高野。”
“高野?”
“嗯。”
“为什么突然去高野?”
“有件事我想不通。”
“想不通?”
“也不是想不通,是突然想到一件事,所以去高野找和尚聊了一下。”
“什么事?”博雅问。
“说出来也无妨,可是……”
这两人年龄相仿,但晴明看起来比较年轻。
不仅年轻,五官也很端正。鼻梁高挺,嘴唇红得犹如浅浅含着胭脂。
“可是什么?”
“你是个老实人,可能会对这话题不感兴趣吧。”
“别说废话了,到底是哪方面的事?”
“咒啦。”晴明回说。
“咒?”
“我去跟和尚聊了一些有关咒的事情。”
“聊了些什么?”
“比如说,‘何谓咒?’这类的问题。”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3

“咒不就是咒吗?”
“话虽这么说,可是我突然想到有关这问题的答案。”
“想到什么?”博雅追问。
“嗯……例如,咒的意义很可能是名。”
“什么名?”
“喂,博雅,别急。好久没一起喝酒了,来一杯如何?”晴明微笑着问博雅。
“虽然不是请我来喝酒,不过人家请喝酒我不会拒绝。”
“别这么说,陪我喝吧!”晴明拍了一下手掌。
房外马上传来布帛摩擦地板的声音,旋即出现一位双手捧着盘子的女人。
盘子上有酒瓶和酒杯,酒瓶内似乎已经盛好酒。
女人先将盘子搁在博雅面前,退出房后,捧出另一盘子搁在晴明面前。
然后,女人在博雅酒杯内斟酒。
女人斟酒时,博雅一直凝视着她。
这女人也身着狩衣,但与方才出来迎客的不是同一人。年龄也是二十出头,丰满的嘴唇和白皙的脖颈,散发撩人的魅力。
“怎么了?”晴明问,博雅正目不转睛望着女人。
“她不是刚刚那女人。”
听博雅如此说,女人微笑着行了个礼,接着为晴明斟酒。
“是人吗?”博雅问道。
博雅的意思是,这女人是晴明操纵的识神,或是其它东西。
“想试试看吗?”晴明说。
“试什么?”
“今晚让她们潜到你房间……”
“别开玩笑了,无聊!”博雅回说。
“干杯吧!”
“干!”
两人饮尽杯中酒。
女人再度斟酒于空杯子里。
博雅注视着女人,叹了口气,自言自语:“每次来,每次都搞不清楚。”
“不清楚什么?”
“搞不清楚这栋房子里到底有多少人。每次来都看到新面孔。”

小豌豆回家 发表于 2011-4-19 16:23

“何必想那么多。”
晴明说毕,伸手向盘子上的烤鱼下箸。
“是香鱼吗?”
“早上有人挑来卖,就买下了。是鸭川香鱼。”
香鱼长得相当肥,也相当大。
用筷子戳取热腾腾的鱼身时,戳开处还冒出一股热气。
敞开的房门外,庭院尽入眼帘。
女人起身退席。
博雅借势又重拾话题。
“再继续下去,刚刚那有关咒的话题。”
“刚刚讲到哪里?”晴明喝了口酒装傻。
“别卖关子啦!”
“举例来说,你认为这世上最短的咒是什么?”
“最短的咒?”博雅想了一下又说,“别让我想,晴明,你说吧。”
“嗯,这世上最短的咒正是‘名’。”
“名?”
“嗯。”晴明点点头。
“例如你是晴明、我是博雅这类的‘名’?”
“没错。其它如山、海、树、草、虫等,这些名称也是咒的一种。”
“我不懂。”
“所谓咒,简单说来就是束缚。”
“……”
“要知道,名称正是束缚事物本质的一种东西。”
“……”
“如果这世上有无法为其取名的东西,表示那东西其实什么都不是。也可以说根本不存在。”
“你讲的道理很难理解。”
“……再举个例来说吧,博雅是你的名字,你和我同样是人,但你是受‘博雅’这个咒所束缚的人,而我是受‘晴明’这个咒所束缚的人……”
可是,博雅还是一副无法理解的表情。
“如果我没有名字,是不是代表我根本不存在于这世上……”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聊斋-----有鬼盗走玄象琵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