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个立志贴,如何规划你的博士科研
本帖最后由 wulagui 于 2011-4-29 19:46 编辑首先做个说明,这是一个讨论贴,讨论的主题是:为什么读博?读博以后的出路在哪?如何规划自己的博士生涯。
现在转入正题:
我,曾经在国内有着一份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在标榜为“权利部门”的事业单位享受着公务员一样的待遇,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那么,我为什么会选择出国读博,而读博之后的出路又在哪里?先不要着急知道答案,因为这也令我常常思索却难得其终解的问题。
前几天读到一篇长篇大论:Why doing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 原载于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 该文对欧美国家大规模培养博士生而却不提供足量的教授职务的管理模式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并将博士生们的“钱途”说得相当黯淡。结合我个人的情况,三年的时间我觉得并不能算浪费时间,因为如果我不出去的话,那就不是浪费时间的问题了,而绝对是在浪费生命。因为非常确定的一点是,在那种事业单位,你永远只能充当一个小职员的角色!现在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将来会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干的内容却不会发生丝毫的改变,就是每天被那毫无任何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劳动而无聊着。干活儿好的话未必是件好事儿,因为那样你将成为永远干活儿的那个人。所以勤奋在这里没有意义,相比之下更有意义的内容是学会察言观色,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学会做一些有违自己本心的事情,而为的仅仅是在20年后谋求到大概一个副科长的职位吧。
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而且这也应该不是大多数年轻人所期望的生活。我想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我想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我想以后可以做管理,哪怕是技术管理。所以我选择了出国读博。也许这并不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但这的确是我当时所能调用资源内在最佳配置下的唯一出路。幸运的是,我成功申请到了奖学金,并最终来到了法国读博。到现在也才三个半月的时间,一切刚刚开始的样子。当然,如果在国内不读博的话,也会有很多出路,这就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了。现在的问题是,读博的出路在哪里?
前天在导师家里做客,席间师母问我以后想不想成为大学教授,我说想是当然,但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教职,然后就顺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导师。他的回答很干脆:The number of your papers, ….er, and also what quality of the journals. 虽然他没有细讲,也不好细讲,但我相信他所采用的策略应该与 A Phd is not enough 一书中的作者差不多,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快出论文多出论文”以更容易得到Tenure,而到职位稳定,基金充裕的时候,再潜心搞一些研究,发些有影响力的论文,多参加些国际会议,以为自己在这个领域树立名声。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我想既然都有人出书了,这应该就是学术界的某种潜规则吧。
博士,多发论文;然后到更牛的学校做博后,主题还是发论文;然后寻找教职,无论外国还是国内都好了,因为能在国外找到的毕竟是少数。这应该是一种出路吧,想必也是大多数博士博后们所期望的一种出路。最终的结果是成为大学教授,或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或带学生,拉项目,管基金。无论哪一种吧,应该算是博士生们的一种正统的归宿吧。
除了进入学术界,那么另一种相对应的选择就是进入工业界了(当然这里的定义也不是很明确,研究所就算在学术界里,研发部门就算在工业界里吧)。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但之前听过很多讨论,大多是关于博士生应该不应该进入工业界的。而我觉得,起码对我而言,没有应该不应该。因为读博士的本意就是为了帮助自己在社会竞争中增加获取成功的砝码,而教授本身也只是成功的一种形式,换一种形式,就可能成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技术负责人。所以我觉得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定位,将来是做技术,还是管理。
但一个现实问题是,相比于同龄的本科/硕士来说,新毕业的博士应该说在几乎任何方面,从技术到社会经验上,都占不到什么便宜。那么如何在公司站稳脚跟,如何做好技术,并最终完成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型,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且或许是当前博士教育体系中一种缺失的东西。但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博士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造力肯定要比本科硕士强,如果对某些情商方面加强培养一下的话,还是有可能在短期内弥补这种差距,并最终实现超越的。当然现在也仅是在纸上谈兵,还是希望能多听到一些在工业界得到成功转型的博士的故事。之前我看到的是一个例子是:一个在德国读机械工程博士,博士毕业后在当地做销售,然后做管理,现在坐到某跨国公司中国总裁的位置。而且我所了解到的我们这个行业一些工业公司的管理者,很多人都有Dr的头衔,这应该是对“博士生不适合进入工业界”的一种有力驳斥!
除了进入学术界与工业界,当然还有很多选择,比如创业,抑或经商,在我看来,这也都是“可为之”的事情,只是需要更大的魄力与勇气,冒更大的风险而已。
综上所述,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我觉得自己将来的出路主要有两条。
第一, 为了将来进入学术界,博士期间要争取多出一些成果,然后毕业后可以申请去北美顶级高校做博后,然后开始攒文章攒人品,在机会成熟的时候,到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混个教职(如果可能的话),不能的话,那就只有回国找教职了。
》 如果不能在履历中展示出非一般的学术经历,如学校,文章,甚至导师,我觉得在学术界混一定会非常累的,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成立??当然并不定都要去北美的牛校,这个只是我个人的偏好。
第二, 第二,进入法国的工业界,开始攒经验攒资历攒社会阅历,争取混进管理层。
》 关于如何进入工业界,我的观点是,就看你怎么包装简历了,一般对方的招聘启事中都会有“要求”的,我觉得一般博士还是足够满足那些对硕士甚至本科的基本要求。然后就是面试技巧什么的,这些基本都可以在短时间进行集中训练而得到显著提高的。
就我个人来看,以后还是要回国发展的,这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可能是5年,也可以是10年,甚至更长,问题的关键是:当你回国的时候,是否都已经准备好了。
资历比较浅,上面只能谈谈自己的想法。这里希望大家,尤其是那些有经验的前辈们来谈一谈:博士的出路在哪?如何规划自己的博士生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 Last edited by robiwang on 2010-12-29 at 11:01 ]
作者:qzs1984-1 No paper, no money, no career 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进来
短短几十年,想干啥干啥
没那么长时间让你尝试所有的可能,不管干什么都会面对选择,选择了尝试了就得了,没啥可比的 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好像对发paper一直不急,因为老板没有发文要求,师兄师姐们毕业的时候也都没有文章,原本一直想趁着这几年多学点东西多读几本书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想法太理想化了。
好像身边的博士同胞们都想快点拿个学位回国,而自己好像不care快点毕业,每天都在玩,享受生活,花在专业上的精力太少了,太堕落了。
大家的情况怎么样? 你所有的规划都得有老板的支持,否则一切都是神马浮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