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kai226986 发表于 2011-4-29 10:02

Ueberlegen美国读博士的风险

在美国大学里教书的经历,让我对留学这件事颇有感触。考虑留学时,或许很多人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打算。在一眼能看穿30年的当下,给生活加点儿波澜,加点儿不确定,加点儿模糊的星光。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并没有清楚的规划。美国,去了再说!于是,去美国读书本身就被很多人错误地当成一个正当的职业来追求。

  三五年之后,书读完了,突然发现读书其实是个短命的职业。如果毕业的那天还没有另一个真正的职业在等着自己,这时的焦虑和恐慌,恐怕比准备留学考试更让人无法忍受。考试的时候,只是一张白纸,输了就输了,没有什么了不起。可在美国念完了书,不管拿的是什么学科的什么学位,这张写满了英文的纸,已经有了年轮和汗水,去留之间,已经有点儿输不起了。

  那些对将来的职业稍许有过规划的中国留学生中,相信很多都扯着头发纠结过:博士要读还是不要读?我这里用经济学的理念来计算一下投入、风险和收益。

  读博士最大的投入是青春。在美国拿个博士学位,短则三四年,长则七八年。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一年能抵过去的几年,更别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国内经商的同学,一年赚着10年的钱。因为保养得宜,加上春风得意,10年过去了,还像昨天那么年轻。而在美国读博士的,这几年青春都要实打实地在图书馆或实验室度过。增长的知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早生的白发。同学赚的可都是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可以用来玩漂移的宝马,或者要保姆浇花的别墅。很多人觉得不值,也有很多人为你觉得不值。

  读博士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是读不出来。读博士不像硕士。美国的硕士虽然要读两年,是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两倍,却很好读出来。不过,美国几乎不把硕士看成一个正经的学位,当然MBA除外。比如,我们系的硕士不用资格考,不用开题答辩,最后的毕业答辩也不对公众公开。硕士一般被看成一个过渡学位。只有博士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哪里挺不过,就在哪里倒下。

  我们系的博士资格考要关起门来,闭卷考3天。第一天考理论,第二天考方法论,第三天考专业知识。等到第三天考完,一般人的状态就是,用鞭子抽他也无法再抽出一个单词来,因为所有能想到的他都已经写出来了。通不过的,有些是英语太糟糕,3天的卷子答下来,更是云遮雾罩,让导师无法给及格。有些人是实在容量不足、储备有限,不够3天的料。但是在做学问上栽跟斗,再惨也还在情理之中。

  读博士另外的一个风险,与学问做得如何无关,而是与文化有关。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有千万种不同,文化的陷阱小则让你处处受制,大则能直接把人送进监狱,甚至送人性命。懂文化要比懂学术难得多。学术很直白,文化则很含蓄;学术很逻辑,文化则很无厘头。博士要读出来,有时候入乡随俗比悬梁刺股更重要。

  读博士的终极风险是找不到工作。拿到美国的博士入学通知书时,很多人同时攥着美国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这份沉甸甸的奖学金除了每月可领的助教助研的薪水,还免掉了昂贵的学杂费。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也有三五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这个博士也还算读得风光。好不容易读出来却找不到工作,情何以堪?理科工科的博士,工业界还能消耗一些。文科的博士,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通常只能去高校。但是高校职位非常有限,加之终身制让七八十岁的老教授还活跃在教学研究一线,要等一个这样的高校职位,简直和查尔斯王子等当国王的难度相当。中国留学生读文科博士的少些,很多美国人却乐此不疲,根本不把投入收益放在眼里。

  如果读博士的收益仅仅是一个终端学位,而这个终端学位让原本或许有潜力成为款哥款姐甚至款大爷的人成了失业人员——不仅仅是在美国失业,还可能在中国失业,成为终端“海待”,那么,这个博士,是要读,还是不要读?

dingnan 发表于 2011-4-29 13:21

{:3_244:}

sinawo 发表于 2011-4-29 18:25

说白了你就是纠结钱啊
如果想赚钱的话还读啥博士
但是不读博士你就有赚钱的门路了吗

陆白 发表于 2011-4-29 18:39

我觉得讲得很实际,除非你真的是对科研有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跟充分思考,可以不计代价去做学问,而实际上我认识太多人不过是为了混个学位,找教授套磁的时候口口声声多有兴趣多有兴趣,其实都是些空洞的套话,拿到题目也没什么概念,做个一年半载才慢慢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典型过去“先结婚再恋爱”的模式。这样的人就不要久结于LZ所谓“实用主义”的论调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4-29 19:13

中国那么穷,多数家庭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当然赚钱要紧

Arbeitssuchende 发表于 2011-4-30 02:55

要真有那份赚钱的天赋,18岁开始卖茶叶蛋,到了38岁就能请人造原子弹了!

就是因为绝大多数人(这里涉及到全世界的人民)都没有这份天赋,所以大家都要靠上大学,包括不断的进修自己,来取得一份稳定并且薪水尽可能高的工作。你要觉得学位没有用,18岁开始卖茶叶蛋,到了88岁可能还得靠卖茶叶蛋为生

pattonoriental 发表于 2011-4-30 03:01

穷啊,赚钱啊,固然重要,但是多少算够?难道一生就在追求钱?

kaikai226986 发表于 2011-8-6 20:19

pattonoriental 发表于 2011-4-30 0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穷啊,赚钱啊,固然重要,但是多少算够?难道一生就在追求钱?

挣钱养家哈

kingd 发表于 2011-8-6 22:06

pattonoriental 发表于 2011-4-30 0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穷啊,赚钱啊,固然重要,但是多少算够?难道一生就在追求钱?

先温饱,后小康

kaikai226986 发表于 2011-12-4 22:39

kingd 发表于 2011-8-6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先温饱,后小康

richtig..

money_job 发表于 2011-12-4 22:52

俗话说,英雄不论出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钱+权能证明您的身价,而所谓的学历,不过一张纸罢了,不论哪里印的,也不能换钱,更证明不了啥。

最后问您一句,您开啥车?呵呵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2:55

不少博士眼界比天高,水平哪怕是自己最厉害的那块却很局限。 我在德国认识最nb的几个硕士都是直接放弃教授推荐读博,直接上班了。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3:03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1: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少博士眼界比天高,水平哪怕是自己最厉害的那块却很局限。 我在德国认识最nb的几个硕士都是直接放弃教授推 ...

德国认不认美国的硕士?还是只认欧洲的?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3:07

有了工作,还要啥学位啊
要是我,找到工作了,博士读不读都无所谓了
当时读也是因为经济危机了工作不好找,先读博缓冲一下,现在job market好了,根本没心思读书了
应该进入job market找工作看看
读博不一定为了拿个学位,读博可能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读过经济危机,顺便维持自己的visa,要不短期内没找到工做,visa还到期了,不就悲剧了么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3:09

本帖最后由 乐水鸣佩环 于 2011-12-4 22:16 编辑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了工作,还要啥学位啊
要是我,找到工作了,博士读不读都无所谓了
当时读也是因为经济危机了工作不好找 ...

说实话,在德国很多人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读博被这个头衔给拖累得。

这个表面聪明的做法,实际上人人都能想得出来,但是长远来看,第一让你读博分心,第二也损失了最佳进入企业的时机。 你要是在三心二意的情况下还能读个NB的博士出来,那说明你更适合搞科研,可惜多数拿到学位后的中国人不会多么想做科研,都想着拿头衔做敲门砖敲开管理之路的大门。 要是读个吊儿郎当的博士出来,找工作难度反而比硕士毕业那会更高,到时候年龄经验全面不占优势。抱着上述想法的,非常容易在读博期间进退两难,而博士也会越读越辛苦。往往是第一年春风得意,第二年前路漫漫,第三年形势严峻。

读博,最后读出来还是要找工作的,不然一样回国。所以这并不是化解找工作的风险,而是推移了找工作的风险,越往后退年纪越大,到时候要转身,就更难。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3:34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实话,在德国很多人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读博被这个头衔给拖累得。

这个表面聪明的做法,实际上人 ...

那要看你如何定义这个“进入企业得最佳时期了”,经济差的时候,你自己硕士毕业,对你自己来说是最好时机,但是整体大环境导致这是个很差的时机,但是经济好的时候,你自己没读完书没有学位呢,对你自己来说是个差时机,但是问题是市场对人才需求大,你用自己的硕士学位都能找到工作了,你也不需要博士这个头衔,也不需要做高技术或者管理层,找个硕士的工作就好了,撑死也就是比其它刚毕业的硕士大2岁,2岁差别没那么大的,人家问你硕士毕业这两年干吗了,你就说自己搞科研了,用一个硕士学位在一个研究所里签了个researcher的合同,写了两篇学术论文,把自己的理论知识搞的更扎实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了,一点都没浪费时间,那些刚毕业的硕士,不就是年轻2岁么,他们25,我27,别看申请的时候大家都是硕士头衔,专业领域他们肯定是没有优势的。要是碰上一个27的硕士,大家头衔一样,年龄一样,人家是2年的业界经验,咱是2年的学术经验,那就拼本事拼运气了。

不过有一点你说的我很同意,就是博士是痛苦的,对想进工业界的博士,是进退两难的。所以要赶紧找工作,要进早点进,要退早点退,不要再逃避了,当初逃避风险也不是自己想的,因为经济差,被逼的,都是无奈啊。

two steps 发表于 2011-12-4 23:43

牛人读不读博都是牛滴。
不论是说读了博的都是牛人, 还是说牛人是不会去读博的,都有些极端耶。。。。。。。。。。

fuchslica 发表于 2011-12-4 23:44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了工作,还要啥学位啊
要是我,找到工作了,博士读不读都无所谓了
当时读也是因为经济危机了工作不好找 ...

genau,学位不算多大个事儿,还是拿个签证,生个孩子划算。

Watzmann 发表于 2011-12-4 23:49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实话,在德国很多人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读博被这个头衔给拖累得。

这个表面聪明的做法,实际上人 ...

问题是很多做研发的部门没有博士头衔就等于没有上升空间。

two steps 发表于 2011-12-4 23:53

fuchslica 发表于 2011-12-4 2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genau,学位不算多大个事儿,还是拿个签证,生个孩子划算。

俺也脚得读博是生孩子的好机会。
俺们城市很多中国女博士都意识到这点了。 根据中餐馆老板娘的八卦,去年一年她眼睁睁的看到7,8个中国女生生孩子,都是读博的 {:5_383:}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3:55

two steps 发表于 2011-12-4 22: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也脚得读博是生孩子的好机会。
俺们城市很多中国女博士都意识到这点了。 根据中餐馆老板娘的八卦,去年 ...

他们都是多大生的孩子?过30了么?好生么?抛的还是顺的?产后恢复得怎么样?

two steps 发表于 2011-12-4 23:58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都是多大生的孩子?过30了么?好生么?抛的还是顺的?产后恢复得怎么样?

不清楚, 没8那么细。。。。。
再说你问的这个跟读没读博没关系呀。。。。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3:59

本帖最后由 乐水鸣佩环 于 2011-12-4 23:00 编辑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要看你如何定义这个“进入企业得最佳时期了”,经济差的时候,你自己硕士毕业,对你自己来说是最好时机 ...

对一个可以在学校找到博士位置的人来说,在工业界找到位置的可能远较之更大。 所以“经济形势差”这个条件,本来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 全世界经济每时每刻都在波动,但那是大环境的影响,对个体和局部地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永远是滞后于这个大环境或者受影响很小的。

很多人临时为了解决签证走上读博士这条路,但是越读越痛苦,根本原因不是他们才智不够,而是这个决定过于仓促,各方面准备都有所欠缺。看德国人读博士,多数人从小就已经喜欢上了自然或者工程科学,读博是一个长久以来反复权衡计划过的决定。相比之下,国人这些个决定都是短短半年,1年内的仓促决定,当作救命稻草来用,当然仓促下很多该需要做的准备都显得不足。 殊不知当时为了某个原因读博,也会因为同样的原因放弃读博,最后空耗的是自己最宝贵的青春。

2年是不多,但是同样行业两年内的位置可以从缺人到饱和,同样的两年某些人可以有机会进入某些大项目,轮到自己才刚入行根本无法接触到这些机会,入行越早还是越好,不然只会感觉始终走在别人后面“两年”。2年对企业来说意义不大的学术价值(纯entwicklung部门例外,专业还得对口,研究深度还得可比)是没有办法和两年实打实的工作经验和人脉积累直接比较的。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5 00:06

本帖最后由 乐水鸣佩环 于 2011-12-4 23:07 编辑

Watzmann 发表于 2011-12-4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是很多做研发的部门没有博士头衔就等于没有上升空间。

第一,真心要做研发的,那是非常推荐去读博士的,对你个人发展和学术发展都有好处。 第二,真以为是博士头衔就在研发部门有上升空间的,可能那个书又白读了。 一个必要条件不要当作充分条件。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5 00:13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一个可以在学校找到博士位置的人来说,在工业界找到位置的可能远较之更大。 所以“经济形势差”这个条 ...

事实上不是,有时候还真是博士比找工作好申请,读书是最快出国的方式
要是能直接拿个非德国的学位来德国找工作的话,那事情倒简单多了,大家也都不用在德国读书了,拿个国内的学位直接过来找工作好了
所以找博士的职位比找工作职位要容易很多,起码面试的公司想你人在德国了,起码不用长途跋涉给你报销机票了
所以站在个人角度,你说不定会做出和当事人一样的决定的
这个决定不是最好的,但是绝对不是最差的,反而是个综合考虑的权宜之策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5 00:13

{:5_312:}lz一会考虑读博成本,一会考虑应聘汉莎空乘参加Ausbildung,这个跨度确实还是蛮大的。。。

LKT 发表于 2011-12-5 00:19

我最近也在纠结这个问题。
之前一直也倾向于工业界,排斥读博。想着,读博,有要好多年,读完了,还要工作个几年才能从容回家,好漫长,整个青春就耗这里了;再就是,我成绩不是那么好看,所以,总觉会没教授要我。
后来找工作,稀里糊涂拿到了读博的岗位也拿到了一些企业的岗位。然后,自己想,再咨询别人,特别是国内的长辈。得到的结论是要是留德国就直接工作,要是想回国发展,还是读个博士好,就选择了读博。
我找的工作岗位都是研发,而且搞的东西和读博的方向项目基本都一样。决定了读博之后就想,到底是学校,估计要压力小些吧;然后,既然搞的东西都差不多,读博和工业界搞科研估计也差不多都算是点经验积累吧;然后读博要是读下来多个头衔,工作的话,钱多点,可以早点回家。
乱七八糟写点~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5 00:23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事实上不是,有时候还真是博士比找工作好申请,读书是最快出国的方式
要是能直接拿个非德国的学位来德国 ...

市场需求和位置数量决定了,一个在德国毕业拿德国大学毕业证书会流利德语的中国人,相比读博来说要更加好找工作。 你因为并不完全属于这类情况,所以从学术走更加容易找到解决居留问题的Lösung。

直接拿非德国学位的在这里找工作,难度系数可以乘以3或者更多。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5 00:23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1-12-4 2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z一会考虑读博成本,一会考虑应聘汉莎空乘参加Ausbildung,这个跨度确实还是蛮大的。。。

主要这两个息息相关啊
问问那些在美国读博的,有几个是热爱学术,真正想留在专业领域做学术的,大多是为了出国为了移民,出国和移民的方式很多,可以读书,可以投资,可以直接找工作,可以跟外国人结婚,等等等等,可是我们发现自己没钱投资,外国又不认自己的学位,也不愿意花钱请我们过去面试,又不认识外国人可以跟我们结婚的,选来选去,只能读书,读书只是一种手段,让我们快速拿到签证,可以出国,只要人到了美国,一切皆有可能,可以找工作,可以嫁人,所以读书是我们出国的敲门砖
在美国的人,我觉得都是这个动机吧

但是如果有些人,在美国或者德国,读了硕,有继续读博,他们和我情况不一样,因为这时他们人已经在德国了,不需要通过博士拿到德国的通行证了,这些人,我想要么是对学术有兴趣,要么就是在职读的,边工作边读书,要么就是找不到工作又不想回国,所以只能读博,等经济好了再找工作

fuchslica 发表于 2011-12-5 00:25

guoz100 发表于 2011-12-4 2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都是多大生的孩子?过30了么?好生么?抛的还是顺的?产后恢复得怎么样?

点评 guoz100你怀了?!!几个月了?!发表于 半小时前

55555555,就是米有怀上啊,所以也懒得读了,还是工作算了{:5_382:}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Ueberlegen美国读博士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