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一下石凉——泸州籍影星的传奇故事
石凉——泸州籍影星的传奇故事
作者:罗宏伟 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0-6-11 14:54:11
http://www.zgtianj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06/20100611151011329.jpg
血性男儿石凉
罗宏伟 泸州晚报记者 初旭 文图
在每个星期三的晚上9点35分,北京卫视的著名品牌栏目《档案》准时播出,这个历史悬疑解密类节目自2009年2月开播以来,就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收视率扶摇直上,而《档案》主持人石凉用那刚劲有力的磁性声音,旁征博引,睿智中不失幽默,文雅中不失通俗地向电视观众解密历史悬疑。谁能想到,这个主演过《浪漫的事》、《危险旅程》、《缉毒英雄》、《缉毒先锋》等几十部影视剧的影视演员、主持人石凉却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今年春节,记者利用石凉回乡探视父母的机会,在一家茶楼和石凉面对面,听他讲述自己的曲折人生。他的人生本身就像一部戏,充满了追寻梦想的传奇故事。
一个爱好表演的“知青”石凉出生于我市蓝田坝原四川石油管理局泸州气矿的石油职工家庭,从小就热爱表演艺术,小学生的时候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就读蓝田中学后就加入了泸州市红卫兵宣传队,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演出,后来考上了“泸州市‘五、七’革命文艺训练班”,跟随泸州市京剧团的名家学习小生。http://www.zgtianj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06/20100611150027786.jpg
少年石凉
一年后,作为“知识青年”的石凉来到了合江县石龙公社义勇大队插队落户,在农村,石凉白天同生产队社员们一起耕田锄地,栽秧打谷,工余时间就给大家来一段当时流行的革命样板戏,为枯燥的生活带来了欢笑,受到社员们的欢迎。当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他那间茅草房卧室的时候,酷爱表演艺术的石凉还对着镜子学表演,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苦读表演艺术书籍,他坚信,凭着自己对表演艺术的执着,总有一天会走上更高更大的表演舞台。
爱上英语
车床结缘1975年12月,石凉内招到位于纳溪的四川石油管理局泸州气矿气田建设大队加工车间当上了一名车工。上班的第一天,师傅彭久源就带他来到车床前,手把手叫他如何“卡盘”、“进刀”、“退刀”,石凉凭着对工作的热爱,以干就要干好的工作态度,不懂就问,常常在车床面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彭师傅常夸这小伙子吃得苦,悟性高。不久,车间进了一台国外的先进机床,面对这个英文标牌和说明的洋玩意儿,从没学过英语的石凉傻眼了,为了尽快掌握这台进口机床的性能,石凉辗转找到泸州气矿熊总工程师学习英语,后来,随着学习的不断进步,程度的加深,熊总工程师已经不能再教他了,就建议石凉随广播英语学习。当时石凉省吃俭用两个月,攒下了30多元,终于买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每天准时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从此,英语开始走进了石凉的生活,不久,半专业化的泸州气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招兵买马,石凉这样的文艺表演人才就自然而然地被上级抽调到了文艺宣传队。在宣传队,他的文艺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既是演员,也是低音提琴演奏员,挤在敞篷的解放大卡车里,每天颠簸上百公里,到钻井队、采气队等油气生产一线,为基层职工摇旗呐喊,加油鼓劲,足迹踏遍了千里四川油气田。尽管每天面临繁忙艰辛的演出任务,但是石凉再忙再累都要每天坚持学习英语。
锲而不舍,如愿以偿1977年,正在随文艺宣传队到一线巡回演出的石凉在合江县委招待所公告栏中无意中看到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此时离高考只有仅仅两个星期的时间了,渴望学习知识,渴望上大学的石凉马上请假回家,面对没有老师指导,没有系统的复习资料的窘境,石凉靠着自己的感觉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高考成绩公布,石凉名落孙山!尽管他已经很努力了,但在短短的两个星期复习时间里要掌握那么多知识是不现实的,这毕竟是高考啊,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的残酷争夺。这一次失败对从小就好强的石凉刺激很大,经过短暂的沉寂惆怅后,不服输的石凉痛定思痛,决心从头再来,发誓要以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刻苦复习,不考上大学决不罢休。在这一年中,每天清晨,石凉在紧靠单身宿舍的纳溪永宁河边,踏着晨露,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着英语单词,晚上下班后就径直回到宿舍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1978年的高考中,石凉以成绩在当时的宜宾地区都名列前茅的高分,终于被北京外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录取。石凉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既紧张又活跃;既艰辛又快乐中度过。他毕业后,按他在全系第一名的成绩应该留在北京,毕竟,北京是有理想的年轻人机会最多的地方,然而,由于受当时一些陈规的制约,使本该留在北京国家机关工作的石凉被分配到大连理工学院当上了一名法语教师。有着从不服输性格的石凉发誓一定要回到北京。果然,第二年石凉如愿考上了北京中国国际关系学院法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严谨而太有规律的教学工作其实不太适合石凉这种骨子里富含艺术细胞的感性之人。石凉的机会来了,1987年,互派留学生作为中法文化友好交流项目之一,石凉被选派到巴黎第四大学学习。第一次“触电”,却没有露脸在兴奋地等待签证的时候,一个朋友找到石凉,问他有没有兴趣拍电影?一个外国导演正在北京找一个英语很好、会表演的人演一个角色,石凉不假思索地说:“我去试试。”于是跟着朋友来到设在北影厂的电影摄制组。原来,这个电影就是后来囊括奥斯卡大奖的《末代皇帝》,导演就是大名鼎鼎的意大利人贝尔托鲁齐。经过试镜,无论石凉的外形和表演及英语,贝尔托鲁齐都十分满意,他要石凉演的是婉容的情人,这个角色戏份不少。但是这个戏必须要拍3个月,而石凉半个月后就要去法国学习,他不得不谢绝了贝尔托鲁齐的邀请。http://www.zgtianj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06/20100611150231176.jpg
石凉签名http://www.zgtianj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06/20100611150338944.jpg
向泸州老乡问好
说来也巧,第二天,石凉在北京大学食堂吃饭时候,没想到又碰见了贝尔托鲁齐,他兴奋地和贝尔托鲁齐打招呼,贝尔托鲁齐也舍不得眼前这位优秀的人选,他对石凉说:“小伙子,我喜欢你,我这里还有一个军官的角色,我只占用你3天时间可以吗?”石凉高兴得和贝尔托鲁齐拥抱。于是,《末代皇帝》就成为了石凉第一次演的电影,可惜,尽管石凉的表现没有让贝尔托鲁齐失望,尽管贝尔托鲁齐因此还给石凉加了戏份,然而,电影在进行后期制作的时候,由于剧情的需要,贝尔托鲁齐忍痛剪掉了石凉的角色,最后只在演职员表上用英文留下了石凉的名字。至今,石凉谈到此事时,还不无遗憾地惋惜:“当时我还是该留下来演婉容的司机。”
第一次留学法兰西
愤而转学很快,石凉来到法国,成了巴黎第四大学的学生。课程都是由法方安排的,由于低估了中国留学生的水平,法方所安排的课程都是石凉在国内的时候就学过的。第一天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对石凉来说味同嚼蜡,感到很浪费宝贵的学习时光。漫长的两个小时过去了,当看到法方老师对中国学生的傲慢和轻视时,性子烈的石凉再也忍不住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那位老师说:“你的课我都可以来教!”说完就毅然走出了教室,永远没有回头。石凉认准一个死理儿,我是来学知识的,不是来混时间图虚名的。因此,他转学到巴黎第五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贸易法专业学习,终于,这次如鱼得水,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着知识的甘露,快乐地享受学习生活。
第二次留学法兰西
走上演艺生涯1988年,石凉在巴黎完成了学业,回到了祖国,他放弃国家统一安排工作的机会,先后在北京的一些大公司做过导游、市场经理、律师等。1989年,石凉第二次来到巴黎路桥工程学院攻读MBA。在上学期间,久违的艺术细胞又在他的身体内开始活跃起来了,他1.83米的身高,即使在巴黎这样一个西方人的大都市也是引人瞩目的,还有他那棱角分明的五官和非凡的气质,这些优势使巴黎的广告公司开始来找他拍广告,有时候也在一些影视剧里跑龙套。他当时觉得玩玩就算了,但是时间长了,他觉得表演还是挺有意思的,它能给自己带来激情和创作灵感,每演一个角色,好像就体验了一种人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游走在不同的人生中间,生活充满了挑战和激情,后来就更加喜欢上了表演。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1995年,法国著名大导演布瓦雷正在筹拍一部电影《守护神》,剧中云集了法国名演员,但饰演反派一号的演员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个演员一要亚裔面孔,二要精通法语。眼看将要开机,布瓦雷都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正当着急的布瓦雷无奈地准备专程去中国找这个演员的时候,有人给他推荐了在巴黎上学的石凉。当石凉匆匆地来到布瓦雷面前的时候,布瓦雷用导演犀利的目光审视了面前这个沉静的年轻人十几秒钟后,眼睛大放光彩,拍着石凉的那坚实的大臂说:“小伙子,这个角色就是你啦!”石凉在这部戏里饰演的是一个黑帮老大,和他演对手戏的男一号是法国著名喜剧演员、绰号叫“大鼻子情圣”的德帕迪约。石凉没有让布瓦雷失望,他在戏中的出色表演为影片增辉添彩,相得益彰。
这部由法国大导演、影星们拍的《守护神》公映后,在法国影坛引起了一番轰动,同时,石凉的东方面孔开始慢慢进入了法国观众的视野。接着,石凉的片约不断,先后主演了《黑狗》、《金色藏红花》、《双重身份》、《春天的孩子》、《太平洋珍珠》、《曼哈顿善神》等二十多部法国影视剧和舞台剧,成了法国影坛最受影迷喜欢的华裔演员。这期间,石凉邂逅了旅居巴黎的以主演电影《牧马人》而蜚声我国影坛的著名影星丛珊,共同热爱的演艺事业和同在异国他乡的境遇,使他们的心慢慢地走到了一起。
落叶归根,走向事业辉煌雄伟的凯旋门挡不住游子的相思;奔涌的塞纳河冲不走赤子的乡情。树高千丈,落叶归根。2000年,大雁南飞的季节,石凉和丛珊毅然放弃了法国的舒适生活环境,双双回到了祖国。回国的当年,石凉正好碰上杨亚洲导演的电影《家园》,于是毛遂自荐做了男主角,这部电影正好在2001年9月10日上映,第二天美国就发生了“9.11”时间,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了,这部电影也因此没人在意,气得杨亚洲导演恨不得杀了本.拉登。不久,他就和姜文、宁静等演员共同拍摄了陆川导演的电影《寻枪》,接着,主演了《危险旅程》、《当关》、《家园》、《爱比死更冷》、《首席执行官》、《烂漫的事》等多部影视剧,慢慢地被国内观众所熟悉和喜欢。近年来,又主演了《缉毒英雄》、《缉毒先锋》、《死亡列车》、《鉴真东渡》、《三峡情缘》、《南京,南京》、《密战》等电视观众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去年2月份,北京卫视新开设一档节目《档案》,邀请石凉主持,果然,石凉不负重望,《档案》已经成为北京卫视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
一个慈祥的父亲在记者采访石凉时候,他十多岁的儿子woody拿着一把刚买的吉他在那里调试,石凉不时用慈祥的目光父子俩基本上是用法语交谈,虽然记者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从他们的眼神和语气中感觉父子情深。woody是个很帅气的孩子,既像石凉又像丛珊。石凉的一个影迷在网上留言说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离异?其实,人的感情是最复杂的,婚姻原本就没有谁对谁错。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婚姻就像是一双鞋,不管在别人的眼里有多么好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穿在脚上才最清楚。http://www.zgtianj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06/20100611150437898.jpg
父子情深
看到woody依偎在父亲身旁像模像样地弹着动听的吉他曲,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陶醉在音乐中的样子,我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他有同样非常疼他爱他的爸爸妈妈。
石凉的泸州情节石凉说,二十多年来,无论他在北京的王府井,还是在巴黎香榭丽舍道,都没有忘记自己是泸州人他的艺名石凉就是怀念家乡的写照。小时候,住在蓝田气矿大院的石凉和小伙伴们爱到长江河滩上捉螃蟹,这是他们在那个精神和物质生活匮乏年代的最开心的事情。阳春三月,当石凉和小伙伴搬开一块块冰凉鹅卵石后,那肥大笨拙的螃蟹就成了伙伴们的战利品,既解馋,又很有趣味。有一天他在河滩找螃蟹时看到一块很大的五颜六色的长方形鹅卵石,他好喜欢,于是把这块好看的鹅卵石吃力地背回了家。到了夏天,由于当时没有电扇,聪明的小石凉就把这块石头放在床上,晚上抱着这块凉丝丝的石头睡觉,好不惬意。多年以后,当他事业有成,住在有中央空调的豪华宾馆时候,他都还忘不了从长江河滩上搬回家的那块石头。那块石头让他不能忘本,那块石头让他常常想起美丽的家乡泸州。从此,他的艺名就是石凉。http://www.zgtianji.com/Article/UploadFiles/201006/20100611150514490.jpg
石凉与作者之一罗宏伟合影
说起家乡的美食,什么腊肉、牛肉面、荤豆花、黄粑、麻辣鸡等等,石凉如数家珍,他每次回泸州就首先去吃一碗牛肉面解馋。回北京时大包小包的行李都是都是土特产。石凉动情地说,虽然他离开了泸州,但他很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每当从电视上看到家乡的建设取得了新成就的时候,他也为之自豪和骄傲。作为演员,他非常希望能接拍到泸州题材的影视剧,以后一旦知道有泸州题材的影视剧就努力争取扮演角色,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本文未经本人审阅)相关链接 演员石凉简介:
石凉 ,籍贯中国四川泸州,身高:1.83 米 。生期:3月7日 。学历:法国语言文学学士、文学硕士 、MBA工商管理硕士。北京世纪新瑛文化经纪有限公司签约演员、北京电视台(BTV)《档案》栏目主持人。
国内电影作品:《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饰演男二号宋君复(教练);《救我》 饰演男二号(心理学教授) ;《县令黄马褂》饰冯记德;《寻枪》 饰演 反一号 周小刚(奸商);《首席执行官》饰演 男一号 凌敏(企业家);《南京南京》饰演管理员 ;国内电视电影作品:《爱比死更冷>饰演 男一号 陈启生(刑警); 《家园》 饰演男一号叶天航(教师);国内电视剧作品:《故乡的云》饰演男一号 简牧风(科学家);《鉴真东渡》饰演 男二号荣睿(日本僧人);《生死线》饰演 反一号 林志祥(黑老大);《缉毒英雄》饰演 男一号 吴光林;《缉毒先锋》饰演男一号 陈浩东(缉毒警察);《血色白桦》饰演 男一号 黄剑虹(警察)等。
此人前一段时间主持btv档案节目,外语还不错,就是比较装,但履历实在是,,,,,,,,,,
中国人在外国混有那么容易么{:5_389:}
石凉:从“英雄”到“小人物”2003年04月28日09:43:09 北京青年报 姜薇
北京电视台播出的《危险旅程》(原名《偷渡客》)今晚收官。因为有旧将王姬、曹桂林、沈涛和音乐人刘欢的再次加盟,人们也就把这部电视剧很自然地称为《北京人在纽约》的姊妹篇,而剧中惟一的“新鲜血液”也就男一号国际刑警丁国庆的扮演者石凉。谈到这次《危险旅程》中的表演,他给自己打了60分。而此时,石凉又投入了杨亚洲的新戏《浪漫的事》,与倪萍演对手戏。
《危险旅程》直面了“偷渡客们”在旧金山的辛酸和血泪,从人性的角度揭示了偷渡这一勾当的罪恶。石凉对记者说,在《危险旅程》中他饰演的是与蛇头作艰苦斗争的英雄式人物,在去年的献礼影片《首席执行官》中,他饰演的同样是一位在商场上不可战胜的英雄式人物,但是两个英雄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在西方社会金钱美女诱惑下的英雄,一个是国内改革开放的英雄。
石凉认为,多年的留学生涯,让他对人物把握得比较准确。石凉1978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在大学任教数年后赴法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而后他又弃商从艺,在巴黎的“法美电影戏剧学校”进修、演戏。在旅居法国的多年时间里,石凉拍摄了一系列影视作品,后来国内良好的创作氛围吸引着他回到了国内。在国内的短短4年时间里,石凉先后主演了《家园》、《寻枪》、《当关》等影视作品。《寻枪》中的周晓刚、《首席执行官》中的凌敏,都是个性鲜明的形象。
http://cimg.163.com/movie/0304/28/sl.jpg
杨亚洲的又一部20集电视剧《浪漫的事》近日在北京开机了,在剧中与倪萍合作的就是石凉。这是一个一位母亲与三个女儿的故事,通过三个女儿不同的婚姻状态折射出现代感情生活的变化。从简单的剧情不难看出,这是杨亚洲继《空镜子》后的又一部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对此,杨亚洲坦言:“走平民化道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小人物是我一贯的风格。我觉得生活化和艺术创作之间度的把握最为重要,小人物怎样拍出大胸怀,平常的事物怎样拍得不平庸,要靠创作人员对作品的理解与度的把握。我希望拍出老百姓喜欢并且接受的作品。”
石凉和倪萍出演剧中的大女婿和大女儿,一对曾经恩爱但最后走向分手之路的磨难夫妻。剧中,石凉饰演的大女婿嗜烟成性,上街买烟致使自己的孩子被拐,引发了整个家庭和这对夫妻之间的矛盾。
当记者问到他和两位女演员合作的不同感受时,石凉说,王姬是一位非常感性的演员,演戏特别用心,反应也很快,和她合作尤其入戏。谈到和倪萍的合作,石凉笑笑说:“虽然我和倪萍是第一次合作,但是彼此之间还是很默契的,拍摄的过程也很愉快、顺利。”他还说倪萍性格非常温和,这种温和也被她带入了戏里,让配戏的人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合作气氛很好,戏怎么演都是商量着来。
这个电视剧没看过,难道是加强版的《北京人在纽约》{:5_389:} {:2_231:} 这蓝的看起来很眼熟啊{:5_339:} 这蓝的看起来很眼熟啊
王小兔 发表于 2011-5-9 18:0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很像邻居的二大爷,又像童鞋的三姨夫{:5_387:} 很像邻居的二大爷,又像童鞋的三姨夫
weder 发表于 2011-5-9 18: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4_290:} 很像邻居的二大爷,又像童鞋的三姨夫
weder 发表于 2011-5-9 18: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4_282:} 很像邻居的二大爷,又像童鞋的三姨夫
weder 发表于 2011-5-9 18: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4_297:}介哥们儿悲催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