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si 发表于 2011-11-29 14:45

你上班的地方怎么那么远啊。换个地方住不行吗?
我也在纠结,我知道上班妈妈的痛苦,可是我现在觉得还是上班好。
多多少少有点事业,还是有点成就感的。
我觉得没有工作的女人多多少少会有一点自卑的。
我看到很多没有工作的姐妹们拼命的在找工作,就觉得自己还是幸福的。

Jinzhu 发表于 2011-11-29 16:12

梦醒时分999 发表于 2011-11-29 10: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学校,我觉得这样看你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一般来说,私立的师资力量好,所以那里的孩子的成绩都很好,而 ...

德国私立学校是不能和好学校或师资力量好划等号的, 相反在德国, 私立学校相对没有好名声的

shining 发表于 2011-11-29 17:38

我也是每天要3个小时在路上。。。所以现在开始在我的公司附近看房子了,毕竟,妈妈对家庭对孩子更加重要,老公就让他路上多跑跑,这样妈妈可以顾家多一些。

梦醒时分999 发表于 2011-11-29 18:32

Jinzhu 发表于 2011-11-29 1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国私立学校是不能和好学校或师资力量好划等号的, 相反在德国, 私立学校相对没有好名声的

你说的好学校是指什么啊?
在德国只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德国的教师缺乏,导致很多学科不能在进度内完成,所以家长对公立学校怨声载道的。
但是私立学校,因为薪金好,如果有老师生病,马上可以找到代课老师,每周固定课时,完全有保证的,别的学校我不知道,我们这里的2所私立,小学升高中的升学率是95%,高中升大学也是80%以上的。
请你不要和国内的那种贵族学校或私立搞混好么!

梦醒时分999 发表于 2011-11-29 18:34

”至于德国私立学校没有好名声“就更荒谬了。请问你从哪里听来的?有什么依据么?

lektinol 发表于 2011-11-29 19:57

Jinzhu 发表于 2011-11-29 1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国私立学校是不能和好学校或师资力量好划等号的, 相反在德国, 私立学校相对没有好名声的

是吗?我孩子还小,所以没有绝对的发言权。我只是听说,私立学校,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或是高中,因为学费比较贵,所以每个孩子会得到更多更好的Betreuung。不知道这位MM有什么更多的关于私立学校的消息?

梦醒时分999 发表于 2011-11-29 21:00

lektinol 发表于 2011-11-29 1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吗?我孩子还小,所以没有绝对的发言权。我只是听说,私立学校,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或是高中,因 ...

我参加过几次他们的会谈,因为最近要给孩子择校了,所以比较留意些。但是每个州,每个私立学校都不同的。建议你去当地的学校,好好了解下。

奥莉维亚 发表于 2011-11-29 21:11

如果是来回开车都需要4小时,我觉得这个工作别干了,半职还是比较好找的,还是就近找找吧!如果是做公共汽车及火车,需要4小时,那建议LZ改为开车,如果能缩短到1到2小时之内,就可以继续干。我觉得。。。

lektinol 发表于 2011-11-29 23:05

梦醒时分999 发表于 2011-11-29 2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参加过几次他们的会谈,因为最近要给孩子择校了,所以比较留意些。但是每个州,每个私立学校都不同的。 ...

是啊,看来给孩子择校还得花些时间。我的孩子还小,最近正在给她报名幼儿园,看到有的私立幼儿园,连小学,高中都连成一体的,所以才关注了一下。进来是为了学习学习。而且还有些蒙氏教育,混班制,等等,真是太复杂了。

Jinzhu 发表于 2011-11-30 01:31

梦醒时分999 发表于 2011-11-29 1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好学校是指什么啊?
在德国只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德国的教师缺乏,导致很多学科不能在进度内完 ...

既然说德国的学校, 就要了解德国的教育体制和其发展历程,公校虽然有诸多不足,饱受批评, 但一直是主流,私校是近来才渐渐被注意, 这是和教育产业化分不开,(如英国) 德国的私校都是以公司的形式存在, 而且没有英美私校的悠久传统, 是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 倒确是和现时的中国私校很象的。{:5_319:}
好学校就是要有好的师资力量, 生源好, 升学率高, 这些标准在哪里都一样的!
你可以去看看多少大学毕业生希望能成为公校的老师, 而不是私校的。
在石荷洲是许多成绩不好或不够理想, 才从公校转去私校的, 也是给富人的孩子们多条出路, 有些家庭没有能力支付, 那孩子就不能受高等教育, 直接去接受实用教育了。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与在职妈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