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脚步 发表于 2012-3-16 08:38

银行员工卖储户资料 导致3000万存款被盗

银行员工卖储户资料 导致3000万存款被盗
犯罪分子得到银行客户的收入、详细住址、手机号、甚至职业和生日等信息,筛选出最有可能的六位银行密码
摘要:昨日,央视3·15曝光多家银行等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出售客户信息,造成受害人损失3000多万元。
央视记者:你觉得个人征信报告泄露会有怎样的危害,怎样的后果?(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不会有什么后果,也没有什么影响,也不会有什么危害。

昨日,央视3·15曝光多家银行等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出售客户信息,造成受害人损失3000多万元。
据报道,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以每份十元或几十元低廉价格大肆向犯罪分子朱凯华兜售客户信息,以牟取私利。朱凯华得到的信息包括银行客户的收入,详细住址、手机号、家庭电话号码,甚至背后的职业和生日等等,正是因为这些信息,朱凯华筛选出最有可能的六位银行密码。其中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胡斌向朱凯华出售个人信息300多份。中国工商银行客户经理曹晓军通过中介向朱凯华出售高达2318份。(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这些年来,个人信息泄露时有发生,个人信息泄露之后都有怎样的后果?
央视调查,2011年2月14日,家住上海浦东陈小姐通过网银登录账户,原存有4000余元的招商账户,余额仅剩85元。陈小姐的这张银行卡一直随身携带,密码只有她一人知道,卡上的钱怎么会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类似储户失窃案屡屡发生,涉及招商银行、农业银行。银行卡转账的时候都有短信通知,受害人为什么没有收到?警方发现作案人极其狡猾,进入网银把账户的钱划走,利用银行对水电费和煤气费不通知,先开通了水电煤气费。而要完成这样的操作,除了银行卡号,必须要有账号、密码,作案人又是怎么知道密码的?

嫌犯U盘藏有50万个机动车信息
上海市闸北区公安分局在江西南昌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缴获的U盘让警方大为震惊,里面储藏了50万个机动车信息,这么多如此详细的个人信息,他是从哪里获得的?
他交代:他首先在网上从一个重庆人手里购买了大批上海市机动车车主信息,车主信息里面有的带身份证,有的不带,但是看你如何整理。依照车的档次,朱凯华整理出带有身份证卡号的车主名单,这些人成为他作案初步目标。

如何获得这些人的银行卡信息?朱凯华在网上寻找专门贩卖个人信息的人购买信息。朱凯华得到的信息,包括车主在浙江省内银行的银行卡卡号和账户余额,而个人征信报告中包含更为相近的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客户的收入,详细住址、手机号、家庭电话号码,甚至背后的职业和生日等等,正是因为这些信息,朱凯华筛选出最有可能的六位数号码。之后朱凯华逐个进入网银,进行编辑,造成受害人损失3000多万元。

什么人在出售这么详细的个人信息
究竟是什么人在出售这么详细的个人信息?(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胡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核员,向朱凯华出售个人信息300多份。他通过中间人拿到朱凯华要求查询的人员名单,打印出来以后再扫描好发给他。
曹晓军,中国工商银行客户经理,仅他一人,通过中介向朱凯华出售高达2318份的个人信息。他在工行有一个跟银行接口的征信查询系统,帮朱凯华查出来,查出来再通过邮箱传给朱。
在采访当中记者问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你觉得个人征信报告泄露会有怎样的影响,怎样的危害,怎样的后果呢?”这位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地说:“不会有什么后果,也没有什么影响,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我国2009年通过刑法修正案,专门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另外,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据央视报道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银行员工卖储户资料 导致3000万存款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