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泡白饭 发表于 2012-5-18 20:20

太牛了

na 发表于 2012-5-18 20:44

计划生育太不人道了,但是中国的国情真的是太特殊了,人口太多的确是隐患,但是这种强制性的办法真的是太残忍了。

皮皮熊 发表于 2012-5-18 21:00

当时还把一外国大使馆官员给打死了,流弹

Lilia 发表于 2012-5-18 21:10

皮皮熊 发表于 2012-5-18 2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时还把一外国大使馆官员给打死了,流弹

我好像记得是那官员一家四口?


受不了这种所谓 血性 的人。{:4_291:}

皮皮熊 发表于 2012-5-18 21:15

Lilia 发表于 2012-5-18 22: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好像记得是那官员一家四口?




那个年代的杨佳{:5_383:}

鱼之乐 发表于 2012-5-18 22:00

ichlieberwth 发表于 2012-5-18 16: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哇,那就更能原谅了,更完美了
可悲,怎么堕胎堕的大人的命也没有了阿

那应该还有个第一胎吧,那孩子太可怜了,爸妈都死了

鱼之乐 发表于 2012-5-18 22:19

田明建的首都枪战风采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加拿大各大电视台突然播出紧急现场直播:“中国首都北京建国门外使馆区附近发生枪战,伊朗外交官和他九岁的儿子当场死亡”。  
  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辆黄色的“面的”挡风玻璃已经粉碎;一辆两节相连的公共汽车浑身弹洞;受了伤的伊朗外交官的孩子在车里大哭大叫;武警和警察在持着枪奔跑;人们抬着伤者急冲冲地撤离。与此同时,叭叭砰砰的枪声不断地爆响着。  
  中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关闭了电视卫星传播,禁止各国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加拿大记者是因为枪战就发生在他们的外交公寓下面,而且是因为他们估计到了中国政府可能采取措施,在中国政府尚未“醒”过来的瞬间,抢在禁令之前转播了现场实况。这才使人们看到了几个珍贵的镜头。  
  国内的新闻媒介全部奉命对此保持沉默。只是当天的“北京晚报”被新华社授权刊登了的一条一百余字的新闻。以致于该报价格暴涨,洛阳纸贵,据说最高的被抬到了原价的五十倍。  
  凶犯系驻守在通县的北京卫戍区三师十二团的中尉副连长,刚满三十岁,来自河南农村的田明建。该人聪明机智,勤恳好学,军事素质极高,特别是枪法出神入化,而且为人精明,处事也算老道。曾被保送西安陆军学校深造,军事技术颇有造诣,特别是枪法,是学员中的尖子。  
  田明建在团司令部任参谋时,深受上司赏识,上下左右的关系也十分圆滑,许多官兵在涉及切身利益的关头,常常托他代为疏通,既然“一言兴邦”,自然也就少不了“一字千金”。  
  一次,某战士重礼贡进,但求事无成,一气之下将他受贿的隐秘曝光,田明建遂被下放连队任职。副连长这个职务,按部队惯例是负责行政管理的,此前不久,一士兵请假探亲,田未批准。该战士平素与田关系不好,知道他借职权之便作梗刁难,与之争吵不休,田盛怒之下,对他拳脚相加。  
  不打人不骂人是部队的纪律,殴打战士更是绝对禁止的。这就成为了轰动军营的事件。田明建停职反省,但一直思想不通,拒不承认错误,并与营团两级主管言语对抗,上级遂决定予以处分,而且,公开警告说:再不悔过,将令其还乡务农。  
  此时又发生的另一件事促成了田的铤而走险。田在农村的妻子曾与其生下一女,像大多数农村子弟一样,他一直盼望妻子能为其生个儿子,他受处分之前他妻子即已怀孕,由于农村严格的计生政策,他一直对部队隐瞒自己老婆怀第二胎的事,受处分后团里检查田的家信,得知其妻怀孕后即通知地方计生办,派人带其妻去乡里作强制人流,结果由于怀孕已近七个月,出了医疗事故,不但孩子(后证实为男婴)没了,连大人也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田明建见似锦前程化作泡影,老婆儿子也没了,顿感心灰意冷人生绝望,他不甘于默默地沉沦,决心采取极端方式呼唤社会的注意  
  九月十九日晚,他请枪库保管员吃饭,并从他手中借了钥匙。他从连队的武器库中取出一支部队刚刚装备不久的八一式步枪和满满六匣子弹。出操之前他把枪藏在检阅台旁边的椅子下面。  
  他又和平时相熟的老乡战友打了招呼说第二天出操他叫卧倒就趴下(事后这几人因发现征兆却未举报受了处分),九月二十日晨,连队出操之际,他像所有因身体不适,度假,调离等而无需参加训练的军人一样,站在旁边观望,谁也没觉得什么意外。谁知,当团政委来到操场上作例行视察时,田明建突然喊“卧倒”然后出枪射击,团政委等四人当场死亡,十多人受伤。军营一时大乱,田明建趁机窜上公路,劫持了一辆过路的吉普车,直奔天安门广场而去。  
  车过建国门立交桥附近突遇红灯,司机趁机将车撞到路旁的树上后弃车便逃,岂料遇上田明建这样的枪手,只一枪就把他撂在那儿再也起不来了。田转身朝迎面驶来的黄色“面的”冲去,出租汽车司机见凶犯朝自己来了,急忙开车门想逃,但,未容他离车,无情的弹雨就盖了过来。紧接着,田明建的枪口转向了路上的行人、车辆和建筑物,一时间血肉飞溅。
  田一下车就被已经接到警报的特警2支队和特勤发现,田与警察在立交桥附近展开枪战,大批武警持枪赶到,企图用强大的火力将凶犯消灭。  
  在绿地草丛中,警察有一人殉职,多人受伤。田以街心交通护栏为掩体,时而卧倒时而半蹲,准确射击,数十名武警竟一时无法靠前。恰在此时,一辆44路公共汽车驶来,如果司机冷静机智,以最大油门全速直冲,本可有惊无险。但哪个司机受过这种训练呢?被横飞的枪弹吓懵了的司机,竟然把车刹在了路中间,子弹成串地飞到车里,乘客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不少早晨上班的人是被从自行车上扫下来的,(死亡17人)。  
  正在这里硝烟弥漫,枪声震耳之际,伊朗大使馆政务秘书尤素福穆汗默德皮什科纳里架车送孩子上学由此路过,一串子弹飞来,尤素福当场身亡,四个孩子中一死两伤。  
  建国门枪战的全部资料所显示出来的田明建的战术动作,在低姿快速前进,利用地形地物,以及沉着冷静对敌方面相当有素养,但是,田明建毕竟只是针对社会发泄不满闹事寻死,没有更慎密的思考和谋略,所以,枪战了一阵之后,便且战且退被军警围困在雅宝路的一块空地上,所带的近两百发子弹将近打光,他便用短点射压制警方火力,田向使馆区逃窜,被射伤后转向雅宝路市场,被逼入死胡同后被火力压制,后来部队狙击手进入使馆区的高楼从背后向他射击,他才中枪毙命……
  事件的发生时间正在国庆四十五周年的前十天,这个事件的发生,使得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的国庆讲话中,不得不加上了“我国一些地方社会治安还有许多问题”这样的话。
  



顶尖的特种兵身手

    巷战,起码有三件不可或忘的要领,即:一,正面对敌,背有依托;二,敌众我寡,凭险据守;三,弹勿虚发,留有后备。田选择半自动步枪而非冲锋枪是对的。. 建国门枪战的全部资料所显示出来的田明建的战术动作,在低姿快速前进,利用地形地物,以及沉着冷静对敌方面相当有素养.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好莱乌警匪片中,以及各国特种部队纷纷仿效的单手换弹匣的漂亮动作就是在这一天由田明建介绍给世界的.这事充分表明我军装备的八一式步枪的优异性能。当时整个北京的警方,被田明建八一式步枪,压在马路上,不敢抬头。一名警察由于抬头过高,当场被一枪击中,造成颅内重伤。此事也表明我国当时警察部队由于没有手语,造成现场混乱,各单位互相喊话,暴露目标。事实也证明,当时北京没有一支专门的特警部队,最后不得不靠部队的狙击手,击毙田的是他所在部队自己的人。

鱼之乐 发表于 2012-5-18 22:19

我想说,他的行为和去年oslo的brevik没区别,只不过动机不同而已,都是滥杀无辜

Cino 发表于 2012-5-18 22:35

鱼之乐 发表于 2012-5-18 2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想说,他的行为和去年oslo的brevik没区别,只不过动机不同而已,都是滥杀无辜

这段资料之前没看到。滥杀普通老百姓的人是混蛋,不粉他了。

鱼之乐 发表于 2012-5-18 22:44

本帖最后由 鱼之乐 于 2012-5-18 22:44 编辑

Cino 发表于 2012-5-18 2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段资料之前没看到。滥杀普通老百姓的人是混蛋,不粉他了。

我是看到这个名字上google找的
至于为什么有人崇拜他,主要是因为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好莱乌警匪片中,以及各国特种部队纷纷仿效的单手换弹匣的漂亮动作就是在这一天由田明建介绍给世界的.这事充分表明我军装备的八一式步枪的优异性能。当时整个北京的警方,被田明建八一式步枪,压在马路上,不敢抬头。一名警察由于抬头过高,当场被一枪击中,造成颅内重伤。此事也表明我国当时警察部队由于没有手语,造成现场混乱,各单位互相喊话,暴露目标。事实也证明,当时北京没有一支专门的特警部队,最后不得不靠部队的狙击手,击毙田的是他所在部队自己的人。

XDM1步枪的后坐力有多大,XDM1步枪是1964年中国根据苏联的AK47步枪改版而来,他的很多地方没有太大的改变,尤其是强大的后坐力没有得到完善,举例:如果你用XDM1步枪枪拖顶住你的头部,然后开枪,结果:要么脑震荡,要么当场死亡。 这鸟人居然可以单手换弹夹……??也就是说他可以用一只手加自己的臂膀控制住后坐力……?

不过我觉得他是个滥杀无辜的杀人狂,虽然在作战上他很麻利,但是现实生活毕竟是现实生活,不是CS
我从头看到尾,就发现他在玩真实版的CS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刚发现个人才,中国的007,可惜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