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yi
发表于 2012-6-24 14:23
liebelilian 发表于 2012-6-24 15: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还想找你去呢,我妈过来3个月,7月底走。胖胖9月份上幼儿园了,终于熬出来了
我现在在北部呢,我妈妈7月中过来,我在他们过来前1,2天回去。呵呵!到时候倒是可以考虑怎么见面。
doladola
发表于 2012-6-24 14:39
还有,在中国,身价千万不是什么难事阿,北京上海随便两套房就身价千万了,当地人基本上都是如此。
theseus
发表于 2012-6-24 17:10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M可能没有看完我写的,我现在不想回去,从整体回去的人的情况来看,目前回去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时间,基 ...
楼主的想法还是对的,国内回去的话,较高位置薪酬还是不错的,中层甚至以下的海归或是外籍基本没什么优势了。
不过另外一点,不知道楼主是否考虑过,就是除了工作,还有一个子女的问题。
我认识的国内的朋友,也有像你说的,在国内现在工作生活都很好,房子车子都有。但是他们现在有些也在考虑投资移民,为的是拿国外绿卡,将来旅游方便,另外主要是孩子将来也能多个选择,在国外受教育读大学。而且觉得国外人少竞争少,小孩成长读书就业压力也少些。
我觉得很多人留在国外,可能自己一辈子也就工薪阶层,但是希望给下一代一个比较好的起点吧。
wini
发表于 2012-6-24 17:22
yiyi 发表于 2012-6-23 0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进入大学后,下一个门槛就是过Vor,过Vor这个拦了不少人。曾经有人对我说,你要是能毕业,我就 ...
自此知道了,每个回去的人都有自己的说法,千万比去接人家的短。
这句话深有体会。在这边认识不少人,结果三三两两都回去了,有完成,有没完成的。不过最后都是断了联系。或许人家不想让人揭老底吧。
wini
发表于 2012-6-24 17:33
yiyi 发表于 2012-6-23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看法倒是不一样,其实这代表了中国的环境对于人的一个取向问题。在中国有一个能力是社会能力,这个能 ...
这段话真是无耐的表示赞同啊。
看过那些毕业了,甚至没毕业搞假文凭回去。就凭着那些不着调的嘴皮子居然比老老实实读出文凭回去的人混得好。单纯的人还是在这边吧,回国搞不过的。
Toffiffi
发表于 2012-6-24 20:28
yiyi 发表于 2012-6-23 1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算是见证了留德大潮的开始到结束吧!
膜拜!
感叹!
谢谢你的这个帖子,也祝你自己创业成功!!!
Toffiffi
发表于 2012-6-24 20:31
菠萝鱼 发表于 2012-6-23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楼主发的是技术贴。很有宏局观有深度的帖子。期待你也分析分析现状和将来。
是的,同感。分析的有深度。同期待你也分析分析现状和将来。
yiyi
发表于 2012-6-24 21:12
关于现状和未来也前面也说过一个大概的预测,就是如果现在35岁以上的在国内没有房子和特别深的背景的人就不建议回去了,可以在这边在好好的沉淀一下,等到有好的位置再说。对于那些情商比较高,对国内那套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考虑进入这边的中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中企对于外国人和国人的态度不一样,对外国人的态度要比国人好。 基本上他们是用在国内对待员工的态度来对待这里的中国员工,(不论是什么国籍 )已经在德国企业里习惯了尊重的人是否能受得了,是个问题。所以在这些企业里,社会能力和国内需要的是一样的。
yiyi
发表于 2012-6-24 21:16
doladola 发表于 2012-6-24 15: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在中国,身价千万不是什么难事阿,北京上海随便两套房就身价千万了,当地人基本上都是如此。
所以我说04,05回去的那批还算是不错,我的朋友当时90W买了套房子,现在已经500W了。 他本身不是上海人,但是现在回去的,就比较麻烦了!
ann_l
发表于 2012-6-25 08:49
messe123 发表于 2012-6-23 1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大约是1992年到2012年吧,从邓小平画圈儿开始大发展,春天的故事里唱的,开始第一次大涨工资,90年 ...
这是20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