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行情下贷款经验总结
本帖最后由 tommi 于 2012-9-4 10:32 编辑引文
早在两年前就被当时"优惠"的利率(当然是相对中国)吸引,在以单位15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寻找了两个月无果的情况下,以一份8w的Bauspar合同为第一次尝试划上句号。LZ很明白,好房子跟好好姑娘一样是要需要耐心等待的。
时间来到了2012年5月,LZ自己都没想到距离第一次尝试仅仅一年的时间,行情又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几乎都是买房的利好消息。原以为那份Bauspar 3,4%的贷款利率是拣了大便宜,谁曾想一时间10年期利息绑定的贷款都在3%一下。LZ凭着多年机会主义的敏感决定不再等待。好姑娘也是要追求的。于是LZ行动了。买房,找工作,谈恋爱有一个共性, 那就是缘分到了, 挡都挡不住。于是LZ在理想的地段用理想的价格找到了理想的房型。wohnung就wohnung吧, 反正在LZ的城市Haus就像范冰冰, 她看上你了, 你都不敢要。
于是"恋爱关系"(预定)很快确定。这里着重讲贷款。所以对这个"姑娘"不多做描述。一张斗智斗勇的好戏即将上演。 本帖最后由 tommi 于 2012-9-4 13:33 编辑
作战方针
首先要说的是LZ是个大钱挣不到,小钱绝对不缺的主。日常消费的精打细算仅限于扫两眼塞到信箱里的打折广告,还基本上是过目就忘。聚沙成塔在LZ眼里实在是苦逼哲学。不过既然大钱挣不到,那么在花大钱的时候去省钱就成了LZ的生活指导思想之一。所有价格超过2000欧元的商品LZ都会不遗余力的去争取优惠。当然光靠力气是远远不够的,在充分比较选择了卖家之后,LZ都会使出杀手锏--厚黑学。此本领一定要活学活用,精明和无赖有时候只有一线之隔。用好了自己得利卖家心服口服,用不好,也没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一个方针的确立和对一个技巧的掌握使得LZ在和银行较量的时候占据强大的心理优势。内心强大了,还有什么做不成的。
情报学
在买房这种一生也许只有一次的重大事件面前面子是微不足道的。记住你上辈子不欠任何银行或者中介销售钱,这些人倒是对你的腰包念念不忘。想仅仅凭着跟你拉拉家常,在你面前做几道小学数学题就赚走你一年的工资。基本上把这些人想成卖拐里的赵本山,这态度就对了。当然有很多中介也不是那么烦人的,甚至于招之来,挥之去,但不管他如何表演,一个原则,不管你们的谈话有多尽兴投机,即使你们成了生死之交,不要马上做决定(签字)。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类似优惠即将结束之类也就当个笑话听听就好,这年头有种东西基本可以拿去当柴烧,底限。
在了解了贷款的流程和基本概念以后,就可以去
1. 你的Hausbank
2. interhyp或者Dr Klein
要一份报价(要且仅要)。从后面两家可以完全通过电话和邮件就得到一个unverbundlich的报价。不见面不但可以省时省事,还可以减少你被忽悠的风险,因为在电话里你不能签字!找Hausbank的理由就不用说了,找后面两家原因如下:
有人会说中介挣钱最容易,都是空手套白狼。这话没错。即使在德国如此实在的国家,想躺着挣钱的人也肯定是不计其数。但interhyp和dr klein还是有点小区别,虽然人家也是躺着挣钱,但是人家有文化。这两家原本其实是不折不扣的软件公司,产品是银行的数据管理系统。随着客户越来越多,银行的那些事也被这些掌握数据的琢磨透了。突然间这两家公司发现,我们甚至比银行自己都了解银行产品,而且我门手上攥着一堆银行的老底。于是出于利益最大化原则,这两家便摇身一变,成了参与者。
具LZ了解这两家因为有软件垄断的技术优势,报价是可以反映市场行情的,而且在德国他们几乎无所不在。有了这份情报,你了解了敌人。那么在进攻之前,你还必须了解自己。 platzhalter platzhalter platzhalter marker 有意思,听lz慢慢讲 mark mark 写得好有意思,还是很专业。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