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ysissi 发表于 2013-2-6 09:33

minmin1226 发表于 2013-2-5 22: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道理貌似永远在他们那边,这样是不行的。我找了律师咨询,他先帮我写了封信,但是是我的署名,算是调解信 ...

不知道律师的费用怎么收啊?我们没律师险。我昨天跟银行说了,让她们帮着把转走的钱转回来,但我怕到时好收到V家的罚款和起诉书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2-6 10:11

这个就是经济上说的成本论,当很多事情处理起来的成本比较高的时候(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钱成本),很多人就会放弃处理,听之任之。 很多电信公司就是抓住这点进行营销的。把东西便宜卖给你,然后把更改资费的条款之后发送给你,你如果嫌麻烦没有阅读和反对,就有可能上套了。

kidkudo 发表于 2013-2-7 13:18

本帖最后由 kidkudo 于 2013-2-7 13:31 编辑

跟德语有毛关系,德国人一样中招

关键是竞争乏力,你爱签不签,几个供应商轮流玩而已

德国的服务行业可谓一塌糊涂,尤其是电信这块。从08年开始并购,现在就3家独大

这种情况拿到国内或者日本,简直不可想象

另外德国是有必要修改合同法的条例了,空子让这些运营商钻的到处都是

papafisch 发表于 2013-2-7 21:14

原来德国的电信运营商这么黑。。。。。

minmin1226 发表于 2013-2-7 23:08

本帖最后由 minmin1226 于 2013-2-7 23:13 编辑

alysissi 发表于 2013-2-6 09: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律师的费用怎么收啊?我们没律师险。我昨天跟银行说了,让她们帮着把转走的钱转回来,但我怕到时好 ...

你去店里也调解不成吗?我们亏在没有实体店的。想去上门砸场子都不行。

minmin1226 发表于 2013-2-7 23:10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2-6 1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就是经济上说的成本论,当很多事情处理起来的成本比较高的时候(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钱成本),很多 ...

还以为德国不会用这么低级的骗术,现在看来,咱们国家的骗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作为教科书了。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3-2-8 07:44

minmin1226 发表于 2013-2-7 23: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以为德国不会用这么低级的骗术,现在看来,咱们国家的骗术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作为教科书 ...

这类营销手段的始祖是美国人和日本人。。。。。。中国和德国也就是借鉴而已

alysissi 发表于 2013-2-8 15:58

所以以后尽量避免签合同类的,网络没办法,尽量一直用下去别贪便宜换另一家,省了昆的麻烦唉

kissyoyo 发表于 2013-2-9 19:31

註冊一個web.DE的郵箱 開過1次 發過4次警告信 最終要受130歐
害我給goupi 公司寄了掛號信 好好研究德國人的法律信 去找了一趟律師

kissyoyo 发表于 2013-2-9 19:32

以後再也不在網上留真實地址了。。。。。。。。。跟姓名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在德国生活,你幸福吗?今天你被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