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04
发表于 2013-1-30 17:59
亲眼见过一位中国人被拒。卖主亲口告诉买方,我不卖给您了。
房子当时还没卖出去,由于中国人多次的讲价,对方被弄得非常不耐烦,断然拒绝了。
讨价还价有个度,和个人的沟通方式,有没有降价的幅度都有关。
曾碰到过一位经纪,他说他碰到的中国人买房都讲价。
贞爱
发表于 2013-1-30 18:41
270304 发表于 2013-1-30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亲眼见过一位中国人被拒。卖主亲口告诉买方,我不卖给您了。
房子当时还没卖出去,由于中国人多次的讲价, ...
老外也讲好不好,买我家这个讲了三万瑞。是波斯那边的
müller
发表于 2013-1-30 23:55
本帖最后由 müller 于 2013-1-31 00:00 编辑
看这个邮件,看这个德语水平估计也是个外国人吧!
müller
发表于 2013-1-30 23:57
der_die 发表于 2013-1-30 13: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遇到过一个中介更可恶,约了两拨人同时看房,然后告诉我说谁先拿出银行可以贷款的证明就给谁,结果我让LG ...
这个真是可恶!{:5_311:}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1-31 00:20
本帖最后由 凌波不过横塘路 于 2013-1-31 01:24 编辑
jingnan 发表于 2013-1-30 15: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买大件,名牌家具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下价,但来回拉锯3到5次以上就过了。
这有什么过的,卖方也可以在第二次就拒绝再讲价。
你碰到了一个缺乏职业素质的Makler,和一对缺乏职业技巧的卖家具的Berater,怎能简单把责任推给作为买方的中国人。 买房是大事儿,当然要最大程度把涉及到的问题都搞清楚,如果对Makler和卖家可以完全信任,德国还要什么保护买方利益的法律啊,那更不会出现买卖纠纷官司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3-1-31 00:22
march 发表于 2013-1-30 1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算不算歧视啊?应该已经可以告他了吧。。。。
这典型的歧视啊,只是能不能告,去哪儿告,倒是不清楚。
270304
发表于 2013-1-31 00:47
贞爱 发表于 2013-1-30 1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外也讲好不好,买我家这个讲了三万瑞。是波斯那边的
我们买房子也讲价钱了,我们周围的德国邻居大部分都讲价了,房子这么大的事当然要了解清楚,讨价还价,理所应当,我想说的只是一个度的问题,有诚意买,对方有降价的空间,愿意做成这笔买卖,当然希望能便宜的价格买下。如对方已明确不降价,仍死缠烂打,让对方非常厌烦,就是另一回事了。
huntt
发表于 2013-1-31 01:05
这个人如果去淘宝做客服,估计一天下来就疯了
pidi
发表于 2013-1-31 09:16
huntt 发表于 2013-1-31 01: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人如果去淘宝做客服,估计一天下来就疯了
同意。脾气太大,不适合做服务业。
老屯
发表于 2013-1-31 10:22
本帖最后由 老屯 于 2013-1-31 10:26 编辑
事情可能是另外一样。
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可以想象的。
很多很多年前,有一次,在食堂吃饭的时候,一个人来问我办家属探亲的事情。
我夫人刚来过,所以,对这些事情,还是很清楚的。于是给那个人详细的讲解了我知道的所有的事情。
过了几天,在吃饭的时候,又遇到那个人在和别的人热烈的讨论同样的问题。
我相信,在当时那个很小的圈子里,我是对这件事情最清楚的一个。而且,我已经毫无保留的,把所有的信息,事无巨细,都告诉了他。
一种被人不信任的感觉,让我的脸当时就白了。
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另外一个例子,也是一个中国人,向一个实验员询问一件事情,问完了,一转身,又向另外的一个实验员询问。第一给被询问的人当时就炸了。
看完这封信,我立即就想起这两件事情。
很显然,这位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处于对人不信任的心理,把同样的问题,同时提个几个不同的人。
我是一个做事情非常用心,也非常认真的人,我确切知道,我做的是什么事情。德国人也是这样的人,对于我来说,别人这样对我,是一种不信任,一种不尊重,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德国人可能更敏感,他们是一个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骄傲的民族(我也一样)。
诸位,在这里,有很多中德家庭,你们一定要注意,这些文化上的区别。我知道有这样的中国人,因为忽视这些差异,最终,在她的家庭里,完全的失去了尊严,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