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的儿子住在德国,不认识亦舒(转)
【am730訊】德國《注意柏林》(achtung berlin)影展一齣參賽紀錄片,近日引起香港及全球華人熱議。導演兼主角蔡邊村(Choi Bin Chuen)拍攝《母親節》(Mother's Day),紀錄其尋找生母的經過和心路歷程。他最後一次見母親在11歲,寄給對方的信件也從未有回音,他的母親不少香港人也知其名,但沒有人知道她有一個叫蔡邊村的兒子,她就是香港著名作家亦舒。蔡邊村在香港出生,現居德國,他拍過4部短片及紀錄片,《母親節》在香港、柏林和溫哥華取景,人物包括其繼母、朋友、女兒、女友和已經去世的父親蔡浩泉,還有父親和亦舒的共同好友、著名作家西西,影片在去年完成,上周三最後一天於影展上映。曾參演其作品《宮保雞丁》的陳思宏(Kevin Chen)看了該片後,日前在其Facebook張貼了一篇文章,揭露蔡邊村在片中尋找的母親是亦舒。文中指蔡邊村只在年幼時見過亦舒一次,且印象模糊,只記得那天亦舒買了機械人給他,兩人去看《鐵金剛》電影。根據《母親節》的簡介,蔡邊村似乎在近年才知自己的母親是亦舒。他說自己最後一次見母親是11歲,之後從雜誌看到一篇文章,見到一個名字與他出世紙上母親一欄的名字一樣,始知自己母親是倪亦舒,是香港知名作家,她寫的小說在任何書店的書架上都可看見。他認為對於已有一名女兒、44歲的自己來說,去尋找已65歲的母親並不算太遲,他有一籮筐的問題要問她。
蔡邊村幻想自己見到母親的一刻,可能會說:「你好,是我。蔡邊村,你的兒子。很久不見,我們可以見面嗎?」他想到母親可能拒絕見面,或者說「已等你的電話很久,我們一起去吃點心,我知市內有一間很好的店子。」在現實中,蔡邊村終究沒有與亦舒相認。看了該片的陳思宏寫道,「最後他在溫哥華,非常意外地拍到了,不回他信件的媽媽。那是個極大的巧合,卻非常短暫。亦舒找到了。但亦舒依然是亦舒,那位曾是無數人崇拜的作家。她沒有變成蔡邊村的母親。」還表示過程真的非常巧合,為該片賣個關子。據悉,蔡邊村最後以象徵的方式,與不存在的母親,在溫哥華度過他渴望已久的一天。陳思宏指,蔡邊村以女兒在柏林學校的表演結束,以表達自己對愛的了解,去諒解那不願意存在的母親。 这是真的吗。。。各种好奇心,各种问号。。。 俺也很好奇。。。 看过一些亦舒写的书,同样也是各种好奇 看过倪震写的回忆录,她确实是有个儿子失散在外面的哦。 Joy2000 发表于 2013-5-3 15: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过倪震写的回忆录,她确实是有个儿子失散在外面的哦。
精彩的一生阿,我很羡慕 姑姑亦舒,曾在随笔集<<寒武纪>>中提到我的童年 ,说我是「典型香港幸福新生代」。
我童年愉不愉快,且不说它;但记忆中的姑姑,却从来不快乐。
某年,我念小学,爸妈过了台湾探祖父母,长途电话回来,著亦舒来家找个印章盖支票汇款。找不到,「绝顶聪明」的姑姑就自然想起「绝顶顽皮」的震侄;印章,自然唯我是问。 案情简单,不认,用点刑便成,藤条没头没脑打了一顿,臭小子却还口硬。
我其实没充好汉,不知多想招认免打,可惜没动过那印章,供得了人,交不了赃;一场毒打,延续著遥遥无期的夜。
火了的姑姑,像著了魔,愈打愈歇斯底里,渐渐,「绝顶聪明」的震侄在哀号中领悟到,原来失控的姑姑打的己不是自己。姑姑眼中,只燃烧著对世界的不满;自少家贫、少年反叛、早婚产子、离婚反目、怀才未遇,种种不如意,都随著满天藤影狠狠发泄出来,化作侄子的一身血痕。从那刻起,我才知道姑姑是如此的不快乐;「走荆棘路的长辈」,是如此的不平衡,如此的愤世嫉俗。
那可真是一场轰烈的鞭打,几小时总有吧。哭著的佣人虽老,也看得出这刻的亦舒惹不得。最後,还是赶来的姨母捱了几藤,好歹抱开。两姑侄一个做打、一个做捱,竟然痛得无分轩轾。後来父母回港,找到印章;姑姑没事人般,只字不提,事情也不了了之。
祖父母盲婚哑嫁,性格迥异,却能厮守终老;姑姑亦舒,十多岁便出走结婚,生下小朋友;可惜,几年便离婚收场。「凡事必须付出代价」,姑姑多年来都有「阴影」,人怕出名猪怕肥,怕小表弟有天会上门要钱。 除了怕儿子,姑姑又恨母亲。
祖母笃信基督,脾气好得不得了,就是单眼皮、厚嘴唇,样子没祖父精致。一群子女,祖母最疼姑姑,操心之余,深以女儿为傲。可惜,姑姑一直恨自己像祖母,不像祖父。後来亦舒突然漂亮起来,就颇有削肉还母,划清界线的意味,也看得出她就是不要像祖母的决心。
人面全非,脾气依旧。有次姑姑在二叔家发疯,把全屋东西扔到地上,厮打著不还手的哥哥时,我又看见了毒打我的亦舒。我的伤早愈了,她的心可还淌著血。样子变了,人,仍是不开心。
姑姑开心,还是这几年的事。四十多岁时,她人工受孕,用命搏了个女儿回来。老蚌生珠,疼惜得不得了,为了女儿,更移民去温哥华。
有次和小表妹打保龄,小朋友晦气,不断把球抛起,任它轰然落地。我见途人侧目,劝她停手,慈母亦舒却笑著骂我bully (欺凌)她女儿。我望著样子和祖母一模一样的小表妹,又看看从心底满足出来的姑姑,刹那间感动起来。 「绝顶聪明的孩子多数绝顶顽皮,多吃几顿板子,理所当然」?俱往矣。要说「幸福新生代」,还看今朝。我和音讯全无的表弟,算是老几? 注意"早婚产子,离婚失意"
"怕小表弟上门。" 新的天空 发表于 2013-5-3 15:41
精彩的一生阿,我很羡慕
从倪震的回忆看,觉得她是有点心理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