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14

[转贴]伴我成长的香港流行乐坛25年

还记得小时候躺在宁静的夏夜,躺在平房的楼顶,顶着满天繁星,在月色中听着"关不掉的收音机"的情景,
是时,蛙鸣时起时伏,犬吠远近相闻,
空气中间或会有牛粪的味道,
心是宁静的,一如月色下的池塘,凝露的荷花。。。

我们是听着香港流行乐长大的一代,
我们比起现在的孩子要幸福许多。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15

香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其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过大量哙炙人口的名曲,影响著一代又一代成长中青少年。如果你看见过一些四、五十岁的妇女便如当年少女时一般尖叫著观看自己当年的偶像如许冠杰、罗文的演唱,对香港乐坛的历史會有更深一些的感性认识。想就本人所认识的范围内为香港乐坛写一个小传,希望帮助只懂得有限几年香港音乐的朋友们提高一下认识。其实最近的五年是香港乐坛史上最差的五年。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香港乐坛,是一个"外来语言"统治的年代,国语歌和英语歌占主导地位,民族小调和英美式流行曲大行其道。出现的用本地话粤语演唱的歌曲多由粤剧腔改编而成。而真正意义上的当代流行乐的兴起,得从温拿乐队和许冠杰说起∷
  
  一、香港当代流行歌的创始
  
  温拿五虎

温拿乐队(Wynners)的前身Losers乐队在失败的尝试後解体,几名Losers的成员认为乐队名称不祥(失败者),改名"胜利者"并邀阿B(钟镇涛)加盟,成立温拿乐队。温拿乐队一开始也是以演唱英语歌为主,代表作为《L-O-V-E love》、《Sha La La》。後来以英美流行曲的风格为基础填上粤语歌词,唱起粤语歌。《钟意就钟意》、《玩吓啦》等红遍香江。他们以青春、前卫(比如喇叭裤,齐肩发)的造型赢得了年轻人的纷纷仿效,一时间"夹BAND"(组建乐队)成为流行的新鲜事物。温拿的崛起标志著香港乐坛有了属于自己的流行歌,属于自己的偶像,他们深刻地影响著七十年代中後期的一代香港年轻人。1978年温拿乐队宣布解散,其成员各自发展,并相约每五年再聚一次发行一张大碟。他们实现了诺言,其中1988年即解散十周年之时推出的专辑最有影响,《千载不变》打入当年的十大金曲。单飞後的温拿成员在香港演艺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谭咏麟成为香港乐坛第一人;而温拿的主音歌手钟镇涛也走红歌影两栖;彭建新虽成就不如上两位,但以其独特的乡村风格也在乐坛获得一定的地位;陈友则在电影界成名,从演员到执导都颇有成就;只有叶志强较少继续在演艺界露面。

[ Last edited by 地主 on 2005-4-20 at 21:17 ]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16

许冠杰

许冠杰被誉为香港当代流行歌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推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许冠杰早年组过乐队,唱过英文歌,并随其兄许冠文一起主持过电视节目。许氏兄弟的电影在七十年代中後期至八十年代初红极一时,票房屡创新高,《最佳拍档》至今仍保持香港电影观看人数的纪录。许冠杰1974年推出的首张粤语专辑《鬼马双星》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1976年"买到要抢"的经典大碟《半斤八两》标志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许冠杰是一位音乐奇才,他的作品能收能放,挥洒自如。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可清楚地分为俚、雅两类,尤以前者意义重大。这些以粤语白话创作的歌曲嘻笑怒骂,站在普通人民的立场褒贬时事,用语风趣幽默,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如《半斤八两》借打工仔之口道出社會低层人民的艰苦,《十个女仔》则尖锐地对片面追求时髦、唯利是顾的女孩进行讽刺,《加价热潮》更是直接对物价飞涨宣泄不满,《学生哥》正面对学生进行劝喻,要求他们用心向学,《揾野做》以一则寓言式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劝说世人应自食其力、努力奋斗。而他以文艺腔创作的歌曲则承袭我国古典诗词风格,因而诗味十足,每个歌词都是一阙小诗,令人爱不释手。《梨涡浅笑》、《夜半轻私语》深得宋代婉约词风韵,《铁塔凌云》(其兄许冠文作词)是一阙爱港名作,《浪子心声》和《天才白痴往日情》的中老庄思想用典雅文字和温婉曲调演绎,真令人惊叹流行歌的发展的空间之大。據说东南亚某公司曾向许冠杰购买《天才白痴梦》几句歌词的版权作广告之用,每一字付元一千。许冠杰是缔造当代香港流行歌的最大功臣,也是这个流行乐坛的第一位天皇巨星,许多後辈歌手都自称是在阿SAM的歌声中长大的,视阿SAM为偶像。在许冠杰的影响下,大批歌手转而唱起粤语流行歌,同时另有一批新秀崛起,香港乐坛的春天正在到来......

[ Last edited by 地主 on 2005-4-20 at 21:19 ]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19

二、电视剧歌曲风行的时代

七十年代中後期到八十年代中期,是香港电视剧的黄金时代,香港最经典的电视剧绝大多数是在这期间拍摄的。电视剧的风行捧红了一大批演员,象周润发、郑少秋、汪明荃、无线五虎将等,成为了香港演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而随著电视剧的的红火,它们的主题曲和插曲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为最流行的曲种,一批著名的歌星就是在唱电视歌曲中走红的。而相信国内大多数朋友和区区在下一样,正是通过这些电视剧了解和熟悉香港的人情风俗,以及由此开始接触粤语歌曲的。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20

郑少秋

郑少秋以其正气、英俊的形象在电视剧中一直扮演各种英雄和侠客。他在歌曲的代表作是电视剧《楚留香》、《倚天屠龙记》、《轮流转》等的同名主题曲,他不仅是那段时期最红的影星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歌星之一。直到九十年代,他仍以《笑看风云》、《岁月无情》等优秀电视歌曲继续他在歌坛的长青树地位。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劲秋"(意即非常厉害,有人写作"劲抽"),據说便是典出郑少秋∷因他以"劲秋"来命名自己的演唱會而广为流传。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21

汪明荃

汪明荃也是一名当红影星,她在电视界的代表作是《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这两部电视剧的同名主题曲同时也是汪明荃歌曲的代表作。汪明荃在香港演艺界被尊称为"阿姐",是与她的资历分不开的。和郑少秋一样,她也是以演老粤语片出身,历经了香港艺坛的风云变换。汪明荃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她也经常以节目主持人(香港称"司仪")的身份出现在艺坛内外各大活动中。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22

关正杰

关正杰的身份没前两位那麼显赫,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并不演戏。但他是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歌手之一,是乐坛颁奖礼上的常客。他的代表作是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两首主题歌《万水千山纵横》、《两忘烟水里》和《天籁...星河传说》(记不清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了)及《大地恩情》等。在谭咏麟走红之後,关正杰开始淡出歌坛。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23

叶振棠

叶振棠最为国内人熟悉的是他是《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主唱者。相对于关正杰,他的歌手生涯要长得多,近年他演唱了亚视几部重头戏的主题曲,重新活跃起来。他的代表作还有《苏乞儿》的主题歌《忘尽心中情》及《戏剧人生》的同名主题曲。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24

叶丽仪

《上海滩》的神奇走红帮助叶丽仪在香港乐坛成为最受欢迎的歌手之一,在当时也是一位阿姐级人物。但她的其它代表作并不多,《黑女侠木兰花》和《笑傲江湖》比较有名。

地主 发表于 2005-4-20 20:25

张德兰

张德兰是童星出身,初名张圆圆。代表有《神雕侠侣》的插曲《情义两心坚》、《何日再相见》,如《相识也是缘份》、《愿君心记取》、《网中人》、《鸡公仔》也是著名作品。她与汪明荃、沈殿霞、王爱明并称当时艺坛的四朵金花。张德兰擅长抒情小调,她是八十年代初最受欢迎的女歌手之一。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伴我成长的香港流行乐坛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