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0 22:07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3-6-20 21:33
不光是屁民,还是个有口臭的

哎哟,嫩倒是心安理得吗,当着太监为皇帝性福操碎了心。哪凉快哪呆着去。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0 22:11

昨日中国银行违约1000多亿,隔夜拆借利率上涨超过两个百分点。今天央行没降存准,看来铁了心要回缩了。亡羊补牢,补点是点。

jimmykingboy 发表于 2013-6-21 23:49

今天极为关键的汇丰6月制造业PMI公布,48点8,较5月后再次低于荣枯线. 新李政府在极为关键的5,6两个月调控中,败下阵来,未能扭转行情。经济危机已经不可避免。考虑德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也将受极大影响。建议找工作的同学做好持久准备,正做中德事务工作的同学也要相关准备。必须指出,我国短时间内唯一可行之路,降息,带动房地产,加上地方政府刺激计划,引发新一轮的房产热和通胀。该计划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但是极易引发政治问题。

习李上台,真是生不逢时,往一边偏点容易引发经济危机,往另一边偏点容易引发政治危机,上周出租车相撞都能引发群体事件,国内似乎到处火药桶,一点就着,纵诸葛再生,也没办法。所以现在这两位就一字决,拖。

现在回头看,胡温二人真是一手好牌玩残玩烂。虽然物质生活水平是在此十年飞跃,但相应错过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所谓生活水平提升亦是打鸡血破坏式经济增长所致,非可循环,例如房地产。08年4万亿计划更是将社会全面带入高速时代,高速涨价,高速腐败,高速堕落。自掘坟墓。

建议逐步转换固定存款以及更换金融机构,稍稍做些应对。

never_say_never 发表于 2013-6-22 17:11

jimmykingboy 发表于 2013-6-21 23:49
今天极为关键的汇丰6月制造业PMI公布,48点8,较5月后再次低于荣枯线. 新李政府在极为关键的5,6两个月调控 ...

不懂经济面的术语,不过有个浅显的问题请教下:

既然房地产只是缓和作用,就是说问题迟早会出来。现在买房的都是贷款一签30年,那么就是说只有希望这30年不要出问题?不然大家全部都套进去了?

这是个典型的玩圆桌手枪的问题,看谁倒霉扣中那颗含子弹的扳机,问题是,要扣30年,可是,桌上的玩家有足够多么?只要一个扣中了,剩下都会被牵连进去,是么?

mo010481 发表于 2013-6-22 17:41

jimmykingboy 发表于 2013-6-22 20:17

never_say_never 发表于 2013-6-22 17:11
不懂经济面的术语,不过有个浅显的问题请教下:

既然房地产只是缓和作用,就是说问题迟早会出来。现在 ...

贷款三十年的多否,据我所知大多数还没有这么长。出问题,套进去的是银行,大部分房产贷款有一个条件,将房产证做抵押。无力偿还贷款可由银行收回抵押物资并进行处理。只恐彼时房价缩水,卖掉房子也还不完。
因为中国改开后社会发展模式大部分是跟香港学来的,所以香港有很多现成案例。金融风暴之前一片繁荣,民间借贷正值火热,这和2012年的中国何曾相似。香港有很多人贷款供楼,金融风暴来后,房价缩水,算来算去,卖了房子也不值那个价,之后就是各种讨债,各种兼职,各种跳楼,各种烧炭。中国人口基数高,影响未必有香港明显,但大城市一定跑不掉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4:15

今日上午,多地工行停办业务。
言犹在耳,退潮的时候。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creditsuisse 发表于 2013-6-23 18:12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星期天国内银行也不上班吧?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8:55

Nikita2011 发表于 2013-6-23 18:34
前2天同业拆借利率飙升兆头不好。银行没钱了,大家都去体现出现挤兑就很可怕

已经不是前两天了。两周了吧都?
这个是央行一手导演的。银行间出现问题还好啦。并经离老百姓还是远了去了。现在的问题是这次银行间出现流动性隐患之后马上就体现出影子银行系统是个大风险。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02

jimmykingboy 发表于 2013-6-21 23:49
今天极为关键的汇丰6月制造业PMI公布,48点8,较5月后再次低于荣枯线. 新李政府在极为关键的5,6两个月调控 ...

也不能怪上一届啦。他们也是怕出现debt deflation才跟着一起玩QE的。现在也不一定就一定要死。反正紧一阵松一阵说不定还能喘上气来。反正都这地步了,内忧外患,听天由命了。
但是如果像你说的在宽松的话,只是把定时炸弹再拨个时间,增加爆炸的规模而已。就像Gross最近说的,现在需要的是一个structural solution,而不是monetary solution。这个不仅适用中国,基本使用各国。当然日本基本死定了这回。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08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6-23 19:10 编辑

Nikita2011 发表于 2013-6-23 18:34
前2天同业拆借利率飙升兆头不好。银行没钱了,大家都去体现出现挤兑就很可怕

都是裸泳,不是一家,而是四大行全部。
积重难返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轮不到咱去操心。
我关注这个不外乎就是不让自己的辛苦钱成废纸而已。
反正我自家全换美元了,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呗。
搞笑,国内银行还忽悠我妈买理财产品。星期六还一天几个电话的催。
现在脑子进水了才去买理财产品。

美元兑人民币掉期直接高开1680个基点。银行要疯了,外资都跑光了。
汇金出手托市,买了几千万股四大行,新华保险。不过根本托不住。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13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02
也不能怪上一届啦。他们也是怕出现debt deflation才跟着一起玩QE的。现在也不一定就一定要死。反正紧一阵 ...

无解之局。早死晚死都一样。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13

never_say_never 发表于 2013-6-22 17:11
不懂经济面的术语,不过有个浅显的问题请教下:

既然房地产只是缓和作用,就是说问题迟早会出来。现在 ...

假如说你首付了100万,贷款300万买房子。结果房市崩盘到房子值200万了。但是你贷款加上利息还要还400万,你会违约么?正常人都会吧?然后大量违约。而且这里不光是民用住房,还有政府开发项目,商业开发项目。结果就是各种坏账爆发。结果银行已经把这些未来还钱的现金流打包做成证券了。这些证券被很多其他银行和基金持有。既然钱没了这些证券业违约了。买了这些债券的人希望未来得到钱的本来这下啥都没了。不管是表内坏账还是表外证券的的持有。总之就是银行一定是没钱了。既然银行没钱了,必须会减少贷款。很多企业得不到短期流动性,就算商业模式再好,在能赚钱,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失业,然后很多人买的基金已经赔了,就是说存款的投资也受影响。没人花钱了。反正就进入恶性循环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政府每次开一枪发现自己没死,就不敢再开第二枪,而是去再搞一把只有一颗子弹的手枪。在然后一直这样侥幸下去。可是桌子上已经堆了一堆还有一颗子弹的手枪。总有一天需要再去把这些手枪射完的。现在的选择是继续去搞新手枪还是清台,把桌上手枪打完,然后听天由命了。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21

本帖最后由 fridayshow 于 2013-6-23 19:27 编辑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13
无解之局。早死晚死都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我还想趁着人傻钱多坑满地坑赶紧回去干几年金融也呢,只是先作为留德华pimp一下我的简历。。。。要是真搞砸了我就哭死了。。。整个赌错了。。。
我最近跟我大学一起玩乐队的同学聊天。。此人2年前从美帝回国在国内在做地方政府债务的证券化。并苦口良心的告诉我,赶紧tm回来。3年之内,好坑一定都被沾满了。我还琢磨着赶紧回去占一个呢。。。真要砸了,莫非要在德国做一辈子中产阶级么。。。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21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13
假如说你首付了100万,贷款300万买房子。结果房市崩盘到房子值200万了。但是你贷款加上利息还要还400万, ...

影子银行要完爆了。可怜的是直接风险都在一心想保值的大妈手中捏着。
一般人不知道他们买的银行所谓高收益,保值的理财产品就是影子银行的风险资产。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24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21
影子银行要完爆了。可怜的是直接风险都在一心想保值的大妈手中捏着。
一般人不知道他们买的银行所谓高 ...

我也觉得,08年范过一次错了。。。那时候我已经有幸参与过一次组织救援国内某商业银行了。。这帮人简直要不就是道德风险问题,要不就是too simple, some time naive
没想到后来消停几年有再度上演。这回要在受害者方体会一次了。。。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26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21
当然不一样了。我还想趁着人傻钱多坑满地坑赶紧回去干几年金融也呢。。。。要是真搞砸了我就哭死了。。 ...

现在回去有点晚了,反正不是好时候。金融业要死一批。
你看外资都扯呼了,高盛,苏黎世,淡马锡。
就没有没跑的了
玩金融就是玩钱,没钱了,怎么玩?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32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26
现在回去有点晚了,反正不是好时候。金融业要死一批。
你看外资都扯呼了,高盛,苏黎世,淡马锡。
就 ...

没啊, 德意志还在力排众议使劲往中国钻呢哦。。。中国金融市场现在还是非洲,有着广袤的草原和成群的驼铃(请想象赵忠祥老师的声音)。目前正在慢慢开始现代化,开始学着玩衍生品市场。这都是百万亿级别的游戏。懂得人都基本都在海外。所以还是有些坑需要人填的。具体可以和国内做这些的朋友有机会谈谈。观点肯定有熊的有牛的,但是我觉得不管经济咋样,只要这市场开放了,肯定有的玩。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3 19:38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3 19:32
没啊, 德意志还在力排众议使劲往中国钻呢哦。。。中国金融市场现在还是非洲,有着广袤的草原和成群的驼 ...

德国的银行,有时候蠢的我有点不可思议。参见Commerz Bank,Deutsche Bank
不过他家很怪的,不知道底气哪来的。
当年四大行引入战略投资的时候没见出手,
现在人家都逃了,出来说Keine Spur von der China-Panik。我是理解不能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4 10:50

本帖最后由 fridayshow 于 2013-6-24 11:00 编辑

早上起来一看。。。今天上海又跌了5%。。。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央行是不是可以适时收手了。

青草地 发表于 2013-6-24 11:02

现在是全球经济脉脉相连,所以中国有问题,危机的到来,处理不好,战争就必然是解决危机的最好的方式!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4 12:01

青草地 发表于 2013-6-24 11:02
现在是全球经济脉脉相连,所以中国有问题,危机的到来,处理不好,战争就必然是解决危机的最好的方式!

不太认同,时代不同了。

maodun 发表于 2013-6-24 12:38

青草地 发表于 2013-6-24 11:02
现在是全球经济脉脉相连,所以中国有问题,危机的到来,处理不好,战争就必然是解决危机的最好的方式!

美国和欧洲搞自由贸易圈不就为了摆脱和中国还有俄罗斯脉脉相连嘛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5 13:50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6-25 13:54 编辑

我真是无语了。李克强丢人丢大了,堂堂一国总理,政治局常委啊,经济学博士!被银行稍微逼了逼就慌不择路的自宫做了太监。。。
唉哟哎,
眼巴巴指望着他办点改革的实事。比光绪还不如,至少人家百日维新。{:4_290:}

好吧,说不好人家本领高,龟息大法,先缩阳回头再处理四大央行那帮孙子。

反正太好玩了,这个星期最搞笑的事。

老湿不给力 发表于 2013-6-25 14:01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5 12:50
我真是无语了。李克强丢人丢大了,堂堂一国总理,政治局常委啊,经济学博士!被银行稍微逼了逼就慌不择路的 ...

咋了?央行出手了??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5 15:43

老湿不给力 发表于 2013-6-25 14:01
咋了?央行出手了??

为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近日央行已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已回稳。6月25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已回落至5.83%,比6月20日回落592个基点。随着时点性和情绪性因素的消除,预计利率波动和流动性紧张状况将逐步缓解。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5 23:45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5 15:43


这个怎么错了?我觉得做的很好啊
即起到了警告的作用,又在崩溃边缘把银行间市场拉回来。早就说过这肯定是要紧一下送一下。打一棒给个萝卜的
结构性调整只能慢慢来,你还真要一把逼死几家杀鸡给猴么?谁有把握这样能收得住?
我觉得现在这手段是最实际和风险最低的。时间点选的也很好,6月6没宽松。前天股市崩溃开始宽松。好多做了手脚的中小银行肯定都吓死了。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6 08:15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6-26 08:34 编辑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5 23:45
这个怎么错了?我觉得做的很好啊
即起到了警告的作用,又在崩溃边缘把银行间市场拉回来。早就说过这肯定 ...

这种时候市场博弈就是玩俄罗斯转轮。比的就是谁比谁狠。中国经济现在就是要下猛药,保一批,丢一批。人家刚子弹入枪膛,你就缩了。足够证明一点,你的抗压能力太弱了,开了这一例,以后的悬崖还多着呢。缩了一次就会缩第二次。跟你较劲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个一个围绕着经济利益抱团的从上到下的政治集团。你不够强势的话次次都会被绑架,赢面不乐观。

何况现在要做的一切根本就是推倒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越早引爆那么责任反而越轻,责任都扔给上一届就好了。你拖一拖,拖的越久,小手越冰凉。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人诚不欺我也。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6 10:44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6-26 08:15
这种时候市场博弈就是玩俄罗斯转轮。比的就是谁比谁狠。中国经济现在就是要下猛药,保一批,丢一批。人 ...

你说的是对。中国的金融改革一直推行不了,而且新问题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力度不够。每次都是出现成效就收手。但是关键问题是,如果不收手接过经济因此崩溃,没有人愿意负这个历史责任。最终历史中只会留下骂名。朱总是这样,李总估计也不愿意承担这个历史责任。温总就不说了。。
而且纵观中外历史,哪个力推改革公然挑战现有利益集团的改革者最后有很好的结局。没触动利益集团的不算。这个风险老大们估计也要考虑

fridayshow 发表于 2013-6-26 12:00

转载一文.   @卢瑟经济学@是最近国内流行的类似于货币战争类的不好说正不正确罗不逻辑的经济学书籍.但我个人觉得比货币战争水平高了去了要. 至少本文就不错写得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飙升是金融危机的第一步,这是《卢瑟经济学》之《纸牌大厦》中的内容。

商业银行玩的是十个坛子两个盖子的游戏。吸收2亿存款,放8亿贷款。于是,存款总数达到10亿,贷款总数达到8亿。8亿贷款按期顺利偿还的话,存款又会回到2亿。如果贷款放出去收不回来,那么贷款就会变成坏账,存款总数则不会消失。这时,如果有人提款的额度超过2亿,银行就会倒闭。

理论上,储户从甲银行提款,迟早还要存入银行系统,比如乙银行。所以,当甲银行无法应对的时候,甲银行可以向乙银行求助。这种银行间互相借钱的行为,就是同业拆借。最短的只借一个晚上,就是隔夜拆借。银行之间借钱也要交利息,利率随行就市。在中国,这个利率就是shibor利率。

问题是,如果乙银行现在也遇到类似的情况,那么甲银行就很难借到钱,因为乙银行不但不能借钱给甲银行,而且自己也需要借钱。甲乙银行彼此争着借钱,同业拆借利率就会上涨,甲银行和乙银行的资金缺口越大,就越会提高利率吸引资金。从整个银行行业来看,shibor利率暴涨,就意味着整个银行系统内部资金极度紧张。

这时,对企业来说,一下子面临两难的局面,一面是订单消失,一面是银行催缴贷款。为了保住企业,大量相对次要的资产,比如房产和股票就会被抛售。当所有人都试图挤出去的时候,所有人都挤不出去。这时,任何资产都卖不掉,只能大幅跌价。

这时,那些没有偿债压力的资产所有者,为了避免自己的资产贬值,蒙受损失,也会开始抛售资产持现。于是,进一步加剧资本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和资产价格的下跌程度。

银行资金紧张到一定程度,有些小银行就会开始停止支付,也就是说储户难以提现。或者储户在该银行开户的账户中签出的支票,难以兑现。这时,就酝酿挤兑风潮。一旦挤兑风潮开始,储户就会大规模从银行提现,然后整个金融危机一发而不可收拾,央行就是大规模向商业银行放贷也已经来不及了。全社会进入大规模的结账状态。这是金融危机的第二步。

理论上只要没有印钞权,就是英格兰银行也曾经被挤兑。(类似的情况还有美联储在上世纪70年代被挤兑黄金。)现实之中,大多数国家往往会开动印钞机,挽救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银行。

在此期间,大量外国资本会外逃,导致本国银行资金进一步紧张,加剧危机。另一方面,资本外逃必然用本币兑换国际货币,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是黄金,二十世纪中叶以后是美元。这时,如果资本项是开放的,允许在一定额度下本币自由兑换外币,就是本国央行开动印钞机,也无法拦住外逃的资本。(美联储可以印美钞,却无法印黄金,这就是美联储被挤兑的原因。)于是,本币在国际市场上必然相对国际货币贬值。这是金融危机的第三步。

大规模的本币贬值在短期内必然造成本国债务负担激增,进口原料价格飙升,出口商品价格下跌。许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的企业会发现自己的销售货款无法购买原料,生产被迫中断。当然,也有企业会盈利。但是,盈利的企业显然不会把自己的利润分享给亏损的企业,于是经济必然出现猛烈下滑。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数国家都会打肿脸充胖子,用本国的外汇储备购买外逃资本抛售的本币,试图稳定人心。这时,本币的汇率会阴跌,甚至相对稳定。同时,央行的外汇储备会不断下降。相当于外国资本在从央行取钱。这是金融危机的第四步。

一旦央行的外汇储备下降到一定程度,就要难以维持相对稳定的本币汇率。央行要么向其它国家求援,要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这时,这些组织就会把这些求援的信息公之于众。于是,央行陷入本国公民大规模换取外汇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让求援国陷入困境,才好提出苛刻的贷款条件,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贯做法。这是金融危机的第五步。

经过剧烈的下跌以后,本国资本大幅度贬值,外国资本回来廉价收购购这些资本。完成产权关系转移,这是危机的第六步。与之类似,那些持有现金的国内资本利用金融危机大规模兼并同行,完成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最关键的一步。这是残酷的零和博弈,许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后,本国资产所有权大规模变更,本国经济一片萧条,失业率飚升,社会动荡,百废待兴。为了获得国外市场,刺激经济复苏,增加就业,某些国家主动贬值本币。许多出口型企业从此复苏,许多借外债购买设备和原料的企业陷入困境。盈利的企业挤垮、兼并陷入困境的企业,这是金融危机的最后一步。

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一种,为什么所有银行都会在同样的时间内钱紧的具体原因不是一篇博文能说清楚的。简单地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任何扩张行为结束之后,只要全社会消费水平没有达到扩张以后对应的高度,必然面临危机。政府可以用政府消费替代民间消费,但是政府本身难免陷入债务危机。货币淤塞在少数人的手中,债务背负在其它社会成员的身上,当货币和债务的堆积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出现金融危机。一部分人要抛售手中的资产偿还债务,另一部分人用手中的货币廉价收购资产。这就是信用货币的湮灭,类似化学实验中酸碱中和的行为。只要存在资本扩张,就必然出现产权转移,金融危机是一种剧烈而集中的产权转移行为。这是,那些存量货币就会被调动起来,它们被调动起来的原因是为了廉价捡便宜。

央行可以印刷本币,却无法印刷外币,可以用通胀为代价挽救银行,却无法保住本币的币值。只要存在外来资本,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就难免会出现本币贬值的现象。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这是怎么了,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出台。中式债务危机将要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