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提出的 "2015年中国经济彻底崩溃" 论 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
----
“中国经济正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冰的是楼市、股市,火的却是以奢侈品、高端汽车、收藏品等为代表的高档商品。”在当日演讲中,郎咸平直言“中国经济生病了”,而这个病就是制造业面临的危机。
郎咸平表示,中国将制造业的3大环节--研发设计、渠道物流、以及关键的零配件让给欧美,失去了控制制造业的定价权,而失去定价权后,必将产生制造业危机。
而另一方面,繁重的税、费,企业资金断裂以及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更让制造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
郎咸平认为,中国制造业“生”了投资营商环境全线恶化和产能严重过剩2个“病”,正是“生”了这2个“病”后,本用于投资实体经济的钱转向于高端汽车、奢侈品等。
同时,朗咸平还认为,“目前中国正面临4个危机,即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债务危机和消费危机。第一阶段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危机将首先爆发。”
在郎咸平看来,严重的债务使得银行的危机正在酝酿,而地产行业引导的50几个行业又正在因为调控而危机四伏。
中国制造业将在2015年彻底崩溃 经济危机全面爆发
郎咸平在演讲中断言,中国的制造业危机将会在2015年彻底崩溃,届时,中国的经济危机将会集中爆发。
此外,郎咸平还提到了地方债务危机,认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和“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并列为世界三大危机,这是很可怕的,所有的中国老百姓都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据东方网消息谈到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实际情况时,郎咸平说道:“我们产能过剩多么严重?钢铁21%,汽车12%,水泥28%,电解铝35%,不锈钢60%,农药60%,光伏95%,玻璃93%。而制造这些物质的原材料,包括NDI37.5%过剩,TDI60%,聚乙65%过剩,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这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必然使得中国经济陷入一个长期的萧条。
中国经济的问题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无法解决
早前,郎咸平还在网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据网络导报报导,郎咸平在文章中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绝不是危言耸听、故弄玄虚!他要告诉那些“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国人和官员,今天的中国经济有多危险、多可怕。
郎咸平还认为,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危机视而不见,粉饰太平;更可怕的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制造更大的危机。
郎咸平在文章中说,我经过研究发现,今天中国经济的问题,仅仅依靠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手段,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还应该寻找其他办法。
不会飞翔的翅膀 发表于 2013-8-23 14:30
郎咸平提出的 "2015年中国经济彻底崩溃" 论 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
----
郎咸平说白了就是消费恐惧成名的,他总是放大放大再放大。
当然问题是有的,产能过剩,经济降速,最严重的是我以前提到的影子银行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到2015年没有重大经济改革出台释放改革红利的话,那么经济硬着陆是板上钉钉的了。
所以上海自贸区这个时候出台是一着好棋,可是这个好棋能不能力挽狂澜,不好说。政策还不明朗,等9月底才好初步下结论。
不过上海成为一个金融中心的定位是不会错的了,这也是想归国的金融人才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吧。
房价是不是又要涨了{:5_343:}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3-8-23 14:43
房价是不是又要涨了
就上海来说。这个还真是,首先受益的是周边的房地产。。。{:4_300:}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3:40
郎咸平说白了就是消费恐惧成名的,他总是放大放大再放大。
当然问题是有的,产能过剩,经济降速,最严重 ...
别忘了 内陆还有个重庆两江新区 江北嘴CBD 就是不知道前景怎么样le
不会飞翔的翅膀 发表于 2013-8-23 14:49
别忘了 内陆还有个重庆两江新区 江北嘴CBD 就是不知道前景怎么样le
此新区非彼新区。这个贸易新区跟保税区,加工出口区等等是有本质区别的。
你应该看成金融贸易自由港比较合适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4:55
此新区非彼新区。这个贸易新区跟保税区,加工出口区等等是有本质区别的。
你应该看成金融贸易自由港比 ...
很多人不明白, 上海这个自贸区跟别的有啥不同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3-8-23 14:05
很多人不明白, 上海这个自贸区跟别的有啥不同
把香港往北边搬了1500公里?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3-8-23 15:05
很多人不明白, 上海这个自贸区跟别的有啥不同
我贴一个新闻标题,大家基本就懂了
上海自贸区方案未落地 专家称症结在金融开放
2013年07月31日 13:07
上海自贸区方案未落地,专家称博弈症结点在金融开放
不能想得太乐观,但是也没有太悲观
稳步向前还是可以的
税的问题能解决好,就给很多事行了方便
加勒比海米 发表于 2013-8-23 15:09
不能想得太乐观,但是也没有太悲观
稳步向前还是可以的
税的问题能解决好,就给很多事行了方便
这个跟税关系不大,要是只是解决税的问题,保税区已经做的很好了。参见深圳保税区。
不会飞翔的翅膀 发表于 2013-8-23 14:30
郎咸平提出的 "2015年中国经济彻底崩溃" 论 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
----
郎咸平 = 哗众取宠+伪经济学家+...
经济不但不会崩溃还会继续增长 咱国家普遍来说生活, 科技,等方面的水平 和美国, 欧洲还有很多差距的, 所以就经济上来说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 经济发展目前会减缓决不至于崩溃,毕竟人美国和欧洲经济都没崩溃那轮到我们来崩溃啊. 郎就是 哗众取宠 危言耸听 看看主流一点经济学家的分析 然后自己判断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3:40
如果步子太慢,那这个自贸区的意义就不大了。上海可是想到2020年建设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在李克强两任内 ...
讨论来讨论去 你是不是心痒打算去上海捞笔钱 然后回德国养老 咋打算的啊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4:11
这个跟税关系不大,要是只是解决税的问题,保税区已经做的很好了。参见深圳保税区。
我觉得是全国都有税的问题
多少外资今年在中国的项目都撤资了,计划几年的项目都改到别的亚洲国家去了
所以我觉得一下子异军突起不太可能,一点点来吧
只把一个地方搞好了,要么周围拖后腿,要么周围被榨干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8-23 15:40 编辑
加勒比海米 发表于 2013-8-23 15:23
我觉得是全国都有税的问题
多少外资今年在中国的项目都撤资了,计划几年的项目都改到别的亚洲国家去了
...
很多外资撤资跟这个关系还真不大,总体来说是成本的问题。尤其是利润低的来料加工企业,在房租高企,用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中国组装向周边东南亚以及非洲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不只是外资企业这么做,很多中国企业也在这么做。无他,成本的问题而已。不过基于中国本地市场的外资投资是不会撤离的,比如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化肥制药企业等等。这些企业不仅不会跑还会加速扩张跟国内企业争夺市场。
而外资中的日本企业的退出就更纯粹一些,就是政治原因,没什么其他的。
这次的上海贸易港的目标并不是吸引这些来料加工出口型企业,所以关系不大。
其实就上海来说,做一个自由金融港的目标才是政府想做的,说白了就是山寨伦敦,扶持金融业。
就长期来说,制造业在中国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产业升级在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以及科研体系下不说不可能也是难于上青天的。
这跟国家有没有心扶持无关,而是体制问题,可以参见中国足球。
但是金融业没有这个问题,那么扶持金融业的发展就是一个目前来说比较好的招数。
金融,搞很多高盛 ,吃光中国人名?
56978 发表于 2013-8-23 15:48
金融,搞很多高盛 ,吃光中国人名?
我觉得你过于偏激了。就像你说金钱是罪恶一样,这是很可笑的。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4:31
很多外资撤资跟这个关系还真不大,总体来说是成本的问题。尤其是利润低的来料加工企业,在房租高企,用 ...
支持你大部分说的
不过我还是觉得不要太快,容易抻着
恕我愚钝,我还真没有明白,这个东西对学金融的回国为什么是个机遇?马上有百万年薪还是怎么回事情?难道又是传说中的“看长远”?
文科博士 发表于 2013-8-23 16:04
恕我愚钝,我还真没有明白,这个东西对学金融的回国为什么是个机遇?马上有百万年薪还是怎么回事情?难道又 ...
百万年薪在国内金融业还真不少,至少比制造业容易。
跟钱直接打交道就是这样的。当然金融业的压力也比制造业要大,这个是行业的普遍现象。
扶持上海金融业发展,金融中心国际化需要大量的金融专业人才。这个就是最大的机遇
而且上海这个自贸区是非常特别的,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了。
他不叫上海自贸区,全名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本帖最后由 56978 于 2013-8-23 17:05 编辑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5:52
我觉得你过于偏激了。就像你说金钱是罪恶一样,这是很可笑的。
我也觉得你太过激了,好像搞金融就是财神爷,老百姓家家按个印钞机。
金钱是好的,就看是在高盛的口袋里还是希腊人的口袋里。金融是服务业,金融大发展,人民大遭殃。金融占基地皮的100%,人名就去吃风。
本帖最后由 56978 于 2013-8-23 19:22 编辑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6:12
百万年薪在国内金融业还真不少,至少比制造业容易。
跟钱直接打交道就是这样的。当然金融业的压力也比 ...
中国华尔街,中国人名头上的另一座大山?
nicuocuo 发表于 2013-8-23 11:42
这种要政策的东西,每个城市都会,世界金融中心。。。不出意料的话今年年内另外几个所谓的自贸区就会批, ...
对,如果搜搜股市,看看新闻,上海仅仅是开头,很多城市会跟进,比如天津,广东。
上海表面风光,其实中国金融中心就只有北京。只是这里很多人不愿意承认。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4:00
不过我觉得难啊,根本来说两个人是有很大的路线矛盾的,要改革还是不要改革的,怎么改。
说白了,李克强 ...
这个不冲突,一个在前边搞经济改革,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在后边分配利益,维持各个阶层的稳定。
其实不管在任何国家,都是利益阶层分得大部分的剩余价值,广大劳动人民分得的总是小头。中国人民相对来说又更期待安稳,只要保持住现在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倒退,不会有大的变数。
上海利用外资的尝试吗,我还是感觉肯定会搞,但是头几年脚步不会走的特别快,还要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
本帖最后由 xianwubo 于 2013-8-23 20:57 编辑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14:05
你这个可能把定位混淆了。新加坡不是用来做加工出口挣钱的,而是用来掌管钱袋子的。在新加坡做贸易结算 ...
这个我知道,新加坡没有自然资源,没有人力资源,不可能加工立国的,只能搞金融。
我感觉上海目前的目标可能是类似于香港的自由贸易区,金融方面完全放开可能不会,两位总们肯定会尽力避免东南亚金融海啸这类的风险。
俺感觉就中国周边国际环境,自然和人力资源储备,技术实力等方面还是应该坚持制造业立国的路子。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应该控制在一定的作用范围内,只有新加坡,日本或者冰岛这类缺乏资源的地方,才会被迫选择金融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xianwubo 发表于 2013-8-23 20:46
这个我知道,新加坡没有自然资源,没有人力资源,不可能加工立国的,只能搞金融。
我感觉上海目前的目 ...
金融业是发达经济体都要选择的道路,美国,英国,日本,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8-23 21:48 编辑
王国聚会所 发表于 2013-8-23 20:42
对,如果搜搜股市,看看新闻,上海仅仅是开头,很多城市会跟进,比如天津,广东。
上海表面风光,其实中 ...
北京的金融中心跟上海有什么好比的,股票交易是在上海,期货交割是在上海。我知道四大银行总部都在金融街,不过上海的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明显要优秀的多。不然为什么不选择在天津而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港?
至于跟进,这里有一个先发的优势。就比如90年代改革开放,在深圳首先设立保税区,虽然后来还有好几个保税区,但是深圳有先发优势下,所以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发展上,其他的保税区都难望项背
北京唯一的优势就是四大行总部设立在北京金融街,其他的没有任何的优势。
而上海在长三角,做大企业的金融配套服务这个优势是北京比不上的。
上海在资本市场、外汇交易市场和黄金交易等国内金融市场建设方面更有优势,
北京市至今没有一家全国性的交易机构(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和黄金交易所等),如何做一个现代国际金融中心?
顶多因为国务院在北京,可以称北京为金融政策制定中心。
xianwubo 发表于 2013-8-23 20:46
这个我知道,新加坡没有自然资源,没有人力资源,不可能加工立国的,只能搞金融。
我感觉上海目前的目 ...
领土小可以在东南亚找生产基地啊
aquapower 发表于 2013-8-23 20:27
北京的金融中心跟上海有什么好比的,股票交易是在上海,期货交割是在上海。我知道四大银行总部都在金融 ...
上海能先拭,的确说明上海帮的势力太大了。但是事实上吃独食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天津后发动作也已经上报,很快天津也会成立。
而北京的优势确实独一无二的,就是政策的制定,中国不能用常规看,而必须结合政治,至于股票市场,中国股市你自己敢信吗,看看前两天的波动就一目了然了。
本帖最后由 aquapower 于 2013-8-24 13:04 编辑
王国聚会所 发表于 2013-8-24 11:11
上海能先拭,的确说明上海帮的势力太大了。但是事实上吃独食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天津后发动作也已经上报, ...
我感觉你跑弯了,中国有中国的现实,可是如果你要做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那么没人管你中国特色不中国特色。就像你要加入世贸,你就要改变中国那一套,比如放开农业进口。如何定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请自己参照纽约,伦敦。
北京撑死了可以做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上什么影响力都没有,怎么做国际金融中心?
你什么时候见过彭博社报道北京金融的?至于金融政策,制订出来又不是只给北京执行的,跟金融中心能有毛关系。
而且国际金融中心有且只能有一个。美国有纽约,英国有伦敦。
层级往下降,区域金融中心是可以做的。你硬要玩双城记,最后就是谁也做不大。
应该让市场来决定金融中心,上海历史上就是远东的金融中心。这个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了。外资银行百分之六十都是进驻上海,剩下大部分都在香港。
这次自由港,李克强很明确的定了一个基调,要改革不要政策。李克强还是打了一张好牌的,这样能够突破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还有外管局等的层层利益重围,从外部做大金融业,倒逼内部金融僵局的改革。上海股市为什么起不来,就是因为权贵阶级操控。从乌龙指证监会的态度就看出来了,光大至今未说明资金来源,二百多亿超出自由资金一倍多。其他的证卷商都是心照不宣。证监会的处罚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