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7 18:05
本帖最后由 stella_0183 于 2014-10-27 17:07 编辑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7 16:20
说是也给中国带来好处,我就想问你们一个问题
当涉及到中国和德国利益的时候,你们会向着谁,维护谁的 ...
你扯到这个有点莫名其妙了吧?
双方合作一定是求共赢
如果一方吃肉,一方汤都喝不上
合作就持续不了,这也不是你我可以操心的问题
另,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老板发工资,员工为老板谋取利益
这个叫职业道德
我们也就一般普通人,指着老板发工资给家里四张嘴巴吃饭
实在没资格做自带干粮的五毛党
你既然有这觉悟,你在德国干嘛?
这个问题我不讨论了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7 18:26
本帖最后由 深知我心 于 2014-10-27 17:34 编辑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7 17:05
你扯到这个有点莫名其妙了吧?
双方合作一定是求共赢
如果一方吃肉,一方汤都喝不上
我在德国干嘛?
我在德国赚德国人的钱!
相比之下,是不是比你们更有志气呢?
快乐船长
发表于 2014-10-27 18:43
请问,哪天调冬季时间啊?
Jessen
发表于 2014-10-27 18:58
服了,深知我心你真能扯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7 19:03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7 15:47
可能是交税,因为外派期间,不在德国上税
BRUTTO就是NETTO,上的是国内税
交税断5年好像是极限
外派可以不在德国上税, 这么好呀?
工资进德国账号也可以不上德国税吗?
是工资自动扣掉, 年底再申报回来还是压根不用交?
drach
发表于 2014-10-27 19:10
德国和中国签过双边税务互免协议
在中国缴税了,在德国就不用缴纳了
但工资啥的要在中国发一部分,在中国纳税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7 19:52
我也想回国了。
在德国干到 team leader 一级,就死活再也升不上去了。 估计一辈子都不可能到部门经理, 尤其对不会德语的我。
我感觉, 如果在德国 再干30年, 也还是这个样子。。。。。。
QCheng1
发表于 2014-10-27 20:38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7 17:26
我在德国干嘛?
我在德国赚德国人的钱!
你怎么赚德国人的钱的?向广大爱国人士介绍下经验吧!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7 20:51
adgjl 发表于 2014-10-27 12:36
这个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职业性质,有些职业和国内根本没关系,第二,什么叫个人发展,每个人看法不同。 ...
我也有不少回国的机会,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国内比较讲究要做管理当领导啊什么的,基本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外派毕竟是短期的,如果长期在国内,钱拿的跟德国估计差不多,但是会操心很多,工作时间也会长很多,虽然手下人会多很多,但是付出和获得未必能成正比,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成就感到底值不值。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7 21:28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7 19:51
我也有不少回国的机会,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国内比较讲究要做管理当领导啊什么的,基本是衡量成功的 ...
如果有纠结,那最好还是别贸然改变现在的状态,精神上破釜沉舟才能更坚定的向前走。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7 21:54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7 20:28
如果有纠结,那最好还是别贸然改变现在的状态,精神上破釜沉舟才能更坚定的向前走。
我是打算回去3,5年先看看,好的话就继续呆,不好的话就回德国,或者去美国也行
我还是喜欢进可攻退可守的生活{:5_387:}
爱吃山楂片
发表于 2014-10-27 23:13
我们中国分公司也有个副总是中国人,跟楼主经历差不多,德国留学毕业工作了几年,然后回国也工作了段时间之后混到我们公司做了副总,我上次回去看到他每天工作非常忙,早上8点到晚上8点是必须的,不知道楼主是什么情况?加班多吗?身体状态怎么样?
great
发表于 2014-10-28 00:09
如果国内能做到外企副总的话,基本可以说到头了,LZ可以无怨无悔了,比很多回国所谓创业或进民企之类难度高的不止一点半点。工作同样时间在德国能做到部门总监已经相当不错了,但对中等规模公司来说职位还至少差两个大级别,时间上来说LZ回国这条路是对的,即使非常乐观的估计,也至少少奋斗10年。
deutour
发表于 2014-10-28 00:44
我想知道,这样地位的,年薪各类补贴待遇加起来7788有500万人民币吗?
杨清风
发表于 2014-10-28 07:38
在德国毕业后工作了两年然后被派回上海,到现在也两年了。
看到drach前辈说,回国这几年的经历可以抵山德国好多年,真是感同身受。
在德国总是过着两点一线式的生活,而在这两年里,经历了很多人和事,跟政府高层寒暄问候过,也跟地痞流氓称兄道弟过,放过高利贷,在夜场所迷失过,更在相亲路上自我膨胀过,总想搞个项目创个业捞一笔。
现在总算一切归于平静了,开始考虑将来的家庭生活,职业发展。操心操蛋的事情依旧很多。回德国生活基本上就是个念想,只是希望能多回德出差几次可以跟老友叙叙旧,享受几天清闲日子。
回国还是留德国,没办法说哪边好与不好,看你怎么混,用怎样的心态适应另一种生活。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8 09:45
德国工作9年,回国工作5年,LZ现在至少奔5了吧....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10:20
环游世界。。。原来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活在这种老掉牙的梦想中
shfaye
发表于 2014-10-28 10:24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7 16:25
做二鬼子是一份工作,也许没有那多异议
但很多人把当二鬼子赚本国人的钱拿来显摆,还让下面很多人羡慕不 ...
这就是典型的loser
厥气好重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4-10-28 10:26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09:20
环游世界。。。原来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活在这种老掉牙的梦想中
俺觉得挺好的
虽然不是俺的梦想
但是是俺老爸的梦想
正在慢慢实行中{:5_342:}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8 10:33
shfaye 发表于 2014-10-28 09:24
这就是典型的loser
厥气好重
哈哈,对对对,只要做不上副总的都是loser
你们这些不唱反调的,表达各种羡慕,崇拜,给人家副总舔屁的,就不是loser了吗?
哈哈 有些人真SB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8 10:35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09:20
环游世界。。。原来现在还有那么多人活在这种老掉牙的梦想中
那您准备干嘛?天天上网发帖,过瘾? 哈哈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10:50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8 09:35
那您准备干嘛?天天上网发帖,过瘾? 哈哈
恩,上网是生活的一部分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55
great 发表于 2014-10-27 23:09
如果国内能做到外企副总的话,基本可以说到头了,LZ可以无怨无悔了,比很多回国所谓创业或进民企之类难度高 ...
第一代移民在德国作总监,是小概率事件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56
爱吃山楂片 发表于 2014-10-27 22:13
我们中国分公司也有个副总是中国人,跟楼主经历差不多,德国留学毕业工作了几年,然后回国也工作了段时间之 ...
加班是天天发生的
身体不错,因为每天去健身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57
shfaye 发表于 2014-10-28 09:24
这就是典型的loser
厥气好重
有些人 直接无视比较好 不必什么事情较真 回来久了 早就习惯了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57
kakamaus2007 发表于 2014-10-28 09:00
还是大约2到3万每月吧?
差不多吧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59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7 18:52
我也想回国了。
在德国干到 team leader 一级,就死活再也升不上去了。 估计一辈子都不可能到部门经理,...
你羡慕我每天众人之上
我羡慕你每天享受生活
我之毒药你之蜜糖 而已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1:00
回去的基本都说工作压力大,时间长,但认同感高。还是想问问,为什么国内工作就那么忙呢?
1. 活儿多,一个人当俩人使?
2. 其他同事水平低?
3. 自己不胜任?
4. 无谓应酬太多,工作效率低?
5. 还是其他?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01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7 19:51
我也有不少回国的机会,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国内比较讲究要做管理当领导啊什么的,基本是衡量成功的 ...
国内或外派高管收入肯定高于在德国,即使德国的普通高管,也现在不一定比国内一线城市同等职位高
但不稳定性和劳累也远远大于德国
看你自己抉择吧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11:03
国内企业内人员流动频率如何,多数都是几年跳槽? 跨行业跳槽多不多?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05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0:00
回去的基本都说工作压力大,时间长,但认同感高。还是想问问,为什么国内工作就那么忙呢?
1. 活儿多,一 ...
1时间紧 国内客户缺乏时间计划,凡事PUSH很急
2 local员工确实在很多时候缺乏基本常识
3 也许
4 应酬不是主要问题
PS 一个齿轮不可能单独存在
qinjinwen
发表于 2014-10-28 11:06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7 15:47
可能是交税,因为外派期间,不在德国上税
BRUTTO就是NETTO,上的是国内税
交税断5年好像是极限
'不在德国上税, BRUTTO就是NETTO,'
请问这个是怎么实现的 ? 如果雇主在中国没设据点, 只是派员工过去, 钱打到员工德国卡上 , 也可以实现吗?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06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10:03
国内企业内人员流动频率如何,多数都是几年跳槽? 跨行业跳槽多不多?
三年左右 国内合同一般是三年一签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10
qinjinwen 发表于 2014-10-28 10:06
'不在德国上税, BRUTTO就是NETTO,'
请问这个是怎么实现的 ? 如果雇主在中国没设据点, 只是派员工 ...
你得证明你在中国上过税
qinjinwen
发表于 2014-10-28 11:20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10
你得证明你在中国上过税
|你得证明你在中国上过税|
请问这个怎么证明?如果只是一个外派员工全裸派回去, 德国雇主再无其他于中国的关联。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23
qinjinwen 发表于 2014-10-28 10:20
|你得证明你在中国上过税|
请问这个怎么证明?如果只是一个外派员工全裸派回去, 德国雇主再无其他 ...
雇主和你需要提交证明 ,否则税务局会查你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1:30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05
1时间紧 国内客户缺乏时间计划,凡事PUSH很急
2 local员工确实在很多时候缺乏基本常识
3 也许
谢谢回答!看来回去想轻松点儿是不太现实了。大环境造就,难怪每个人都喊忙。是不是来自德国的压力反倒次要了呢?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32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0:30
谢谢回答!看来回去想轻松点儿是不太现实了。大环境造就,难怪每个人都喊忙。是不是来自德国的压力反倒次 ...
德国那边搞好政治凡事多求后方理解, 后方不要起火 不要认为你屈从客户变成叛徒就好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35
另外 千万不要以为国内工作主要就是应酬严格地说 应酬时间比你想象的少得多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8 11:43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32
德国那边搞好政治凡事多求后方理解, 后方不要起火 不要认为你屈从客户变成叛徒就好
你不当这边的叛徒,就当那边的叛徒,反正这种派回国的,总有一面不是人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45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14-10-28 10:48 编辑
德国有的同学不理解为什么那么累 举个例子吧
外派人员都有很多年假,但很多时候 客户的压力使你根本无机会休假,你是华人他们会觉得你更是好说话我有过休假期间被紧急喊开会的事情 我的老板也无可奈何我去年假期已经推到今年 再今年不休 就作废了
即使真的休假,有时候也难得清闲,发邮件不回就打电话 我周末常常接到客户或下属的紧急电话
在中国 学会对客户说NO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 最好的办法是不接电话 但毕竟偶尔有急事..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1:56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35
另外 千万不要以为国内工作主要就是应酬严格地说 应酬时间比你想象的少得多
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时间。
其实还有一个小误区,希望楼主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回去可以孝敬父母这一点。
其实我的比较切身的感受是:
1. 很多父母也都不在北京上海,一年中见面的机会也都不多。国内去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也是得抽出时间来看父母。
2. 父母亲有自己的生活,整天在一起,矛盾一点儿都不少。
只是想说别把孝敬父母和远在德国太多联系在一起。楼主怎么看?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58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0:56
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时间。
其实还有一个小误区,希望楼主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回去可以孝敬 ...
在国内还是有好处 毕竟没有时差 有什么事情说过去就去 大家都容易多了
在德国有急事 你很难当天拔脚就走的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8 12:00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7 20:54
我是打算回去3,5年先看看,好的话就继续呆,不好的话就回德国,或者去美国也行
我还是喜欢进可攻退可 ...
如果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那自然是最好的,有机会先回去几年看看情况吧,俺建议最好趁早,趁现在时候精力和身体条件都允许折腾,早点回去体验。
qinjinwen
发表于 2014-10-28 12:07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0:23
雇主和你需要提交证明 ,否则税务局会查你
能说具体一点吗?什么证明?因为雇主也不清楚。
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你怎么处理的。都在国内?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2:07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8 11:00
如果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那自然是最好的,有机会先回去几年看看情况吧,俺建议最好趁早,趁现在时候精力和 ...
基本没有退守的机会,回来了 就做好十年二十年内别想回去的准备
我大致想退休前再在德国找个普通职位混退休吧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8 12:23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07
基本没有退守的机会,回来了 就做好十年二十年内别想回去的准备
我大致想退休前再在德国找个普通职位混退 ...
我也是你这个想法,如果回去了基本就不打算再返回德国了,对我来说更喜欢国内的生活环境。
这几句话是针对那位朋友说的,她有更多的选择。{:5_310:}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2:27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14-10-28 11:30 编辑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8 11:23
我也是你这个想法,如果回去了基本就不打算再返回德国了,对我来说更喜欢国内的生活环境。
这几句话是针 ...
外籍在一线城市 只要有足够经验 高职位不是大问题,工作许可也不会是什么问题
生活环境国内也就那样吧,我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很后悔, 曾经有一段感觉除了收入外没有什么是支持我继续坚持的理由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8 12:35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0:56
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时间。
其实还有一个小误区,希望楼主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回去可以孝敬 ...
我同意LZ说的,现在国内铁路和航空交通方便,如果真有需要,不管再晚当天基本可以赶回去,如果人在德国,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我感觉从你说话的口气看,现在你父母身体一定是很健康的,但是年纪越大,需要被照顾的可能性就越大,未雨绸缪。
xianwubo
发表于 2014-10-28 12:37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27
外籍在一线城市 只要有足够经验 高职位不是大问题,工作许可也不会是什么问题
生活环境国内也就那样吧, ...
我倒不是说的自然环境,饮食环境什么的,我知道这些地方跟德国比,国内肯定有差异。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愣神的时候也可以听懂广播的新闻,这是我所希望回去的原因。也许也是因为个人语言学的不好,融入的不好,感觉在德国缺少我想要的东西。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3:06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贴...信息的交流和正常心态的讨论. 谢LZ.
因为面临LG以后或者说全家的发展,
想请教下,
1)你家孩子上的是国际学校, 英语, 如果以后回德国, 你是怎么考虑的?
2)很多家庭都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留在德国, LZ回去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的原因, 然后可以给家庭更多的积累, 还是更多的是你个人事业发展和个人成就感, 人上人的考虑, 还是其他的原因?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3:10
刚看到, LZ 说10年20年的打算, 那基本上孩子以后是去英语国家读书了?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14:34
qinjinwen 发表于 2014-10-28 10:20
|你得证明你在中国上过税|
请问这个怎么证明?如果只是一个外派员工全裸派回去, 德国雇主再无其他 ...
所有Entsendung都会备录在案,不用担心雇主会把一个人全裸送回去。 建议研究一下我之前发过的链接,那是DVKA最新的政策规定。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5:04
老驴同志
上海有个德国学校,德国政府资助的,据说教学质量还很好,貌似学费也比什么美国学校便宜,
北京也有,德国学校都是德国政府投资的,当年打地基时时施罗德直接到场的
师资也都是德国的教师拿外派合同过去的,不是在国内随便请人的
教学进度是按照Thueringen System的
不过孩子得德国籍才可以上,不是德国护照的孩子不收
好像也有听说一种是父母有一方是德国籍的就可以,这个需要再核实下
学费大概是一个人一年10-12万RMB左右,国际学校有些比这个贵一倍
生源比这边一些公立学校好,基本都是外派家庭子女,不像这里有些学校土人好多
老驴同志
发表于 2014-10-28 15:17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4:04
老驴同志
上海有个德国学校,德国政府资助的,据说教学质量还很好,貌似学费也比什么美国学校便宜,
...
不好意思,点评的时候部分文字丢失了。
我打过电话咨询过上海的德国学校,他们表示愿意接受有父母有永居但未入籍的孩子,前提是父母需要去上海教育局开个证明,表示孩子无法更上公立学校教育进度,准许去国际学校上学。有朋友拿到了这个批准文件。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5:34
回楼上两位, 谢谢你们的信息....德国学校我知道啊...之前LZ说的是国际学校, 所以我以为他家孩子上的是英语的...我不觉得德语学校叫做国际学校.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5:46
本帖最后由 stella_0183 于 2014-10-28 14:48 编辑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4:34
回楼上两位, 谢谢你们的信息....德国学校我知道啊...之前LZ说的是国际学校, 所以我以为他家孩子上的是英语 ...
我个人觉得德国学校很好啊
国际学校有些都成了贵族学校
国内有钱人,能买单就送进去
孩子在里面,攀比心比较严重
别的不说,去年还是前年
某国际学校孩子的冬假就是集体从北京飞去瑞士滑雪
每人交9万,我觉得有点过了。。。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6:13
我的重点问题还是想让LZ 回答一下的.
很多家庭都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留在德国, LZ回去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的原因, 然后可以给家庭更多的积累, 还是更多的是你个人事业发展和个人成就感, 人上人的考虑, 还是其他的原因?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6:33
Blanc
您误解啦...我不是说国际学校好, 德国学校不好...我只是说, 国际学校是英语授课的, 只是对于语言而发的问题... 另外, 我原来在中国工作的德国公司里的德国人孩子都去德国学校的, 学生多, 都不一定有名额.
这样啊,我误会了,不好意思啊
好像我听说现在德国考ABI可以用英文考的
或者说,国际学校英文ABI的,德国可能也承认的
所以,如果国际学校出来的娃,应该今后也是可以接轨到这里的
我认识几个高管,就把孩子转去国际学校的,因为他们将来准备去美国工作
相信将来政策也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的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6:49
不好意思啊LZ
在你的帖子里滔滔不绝
我实在是很怀念那段岁月啊
见证了国内的发展变革
对我们全家都很有意义,无悔啊!
老驴同志
发表于 2014-10-28 18:14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5:33
Blanc
您误解啦...我不是说国际学校好, 德国学校不好...我只是说, 国际学校是英语授课的, 只是对于语言而 ...
对不住好心的楼主,继续歪下楼。
研究过上海许多国际学校的大学录取情况。如果单从考入大学的知名度来看,这些正宗的英文授课国际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去了英美澳加的二三流大学。我个人觉得德国瑞士的大学就教育质量和国际上的实际认可度而言不比英美澳加的二三流大学差,如果考虑下学费差异,德国学校还真是个不错的选者。
Ronalchuan
发表于 2014-10-28 18:22
多谢lz!
daiquiri
发表于 2014-10-28 18:52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07
基本没有退守的机会,回来了 就做好十年二十年内别想回去的准备
我大致想退休前再在德国找个普通职位混退 ...
就像你说的,派回去的合同一般是3年一签。我有些朋友是曾经派去中国的德籍员工,三年后合同到期回德国,都说想继续留在中国,但是现在特别难,一般都不续签了,管理层派到中国去的也越来越少了。LZ怎么能保证十多二十年都在中国呢?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19:09
俺还是很看好德国中国的,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幸运,三分天下的格局,俺就占了两边,不管以后局势咋变,都能游刃有余灵活应变。
目前打算是在德国继续奋斗扎根,尽量把在德国的根基打得越稳越好,再看两边发展形势,如果以后能找到跟LZ类似的机会落叶归根是俺目前能想到的最理想的方式,不过这至少是10年20年后的事儿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接着上下而求索,且待且看且行且珍惜{:5_355:}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19:21
adgjl 发表于 2014-10-27 11:23
客观地说,除了个别甚至极个别例外,第一代移民的中国人的语言很难胜任管很多人的部门经理。不管你信不信, ...
我觉得有可能是国内的人精全都去学理工科了,到了国外全给科研做贡献了,不可能削尖脑袋往管理层爬。如果这些人精一开始就想做中高层的话,未必就做不到。
很多被淘汰下来的倒是很想做Manager,但又受制于个人能力{:5_339:}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9:22
daiquiri 发表于 2014-10-28 17:52
就像你说的,派回去的合同一般是3年一签。我有些朋友是曾经派去中国的德籍员工,三年后合同到期回德国, ...
三年后再签两年,还是有希望的
但的确今年形势特别不好
新一届想发展民族企业
对外企各种政策紧了,开始卡了
有些德国学校老师外派合同有,都拿不到签证
国内就这样,行情一波一波
五年后必须回德国,想一直留那里只能转本地合同
不然现行政策下,没有其他可能
或者有本事跳槽,继续谈外派合同
这个很难,极其少,要有本事也要有机会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19:41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7 20:54
我是打算回去3,5年先看看,好的话就继续呆,不好的话就回德国,或者去美国也行
我还是喜欢进可攻退可 ...
能去美国待个几年很不错滴,这买卖只赚不赔哈{:5_343:}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19:47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4-10-28 09:26
俺觉得挺好的
虽然不是俺的梦想
但是是俺老爸的梦想
哈哈,这也是俺妈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中
俺老爸是宅男,俺随了俺爸{:4_297:}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19:52
深知我心 发表于 2014-10-28 10:43
你不当这边的叛徒,就当那边的叛徒,反正这种派回国的,总有一面不是人
这个世界不是1/0世界,做不到左右逢源只能说明自己水平不行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20:01
marketkey 发表于 2014-10-28 10:56
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时间。
其实还有一个小误区,希望楼主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回去可以孝敬 ...
我也这样觉得,我的很多同学即使回去的,很多也都不和父母住同个城市,也就逢年过节回家看看
fusion
发表于 2014-10-28 20:39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07
基本没有退守的机会,回来了 就做好十年二十年内别想回去的准备
我大致想退休前再在德国找个普通职位混退 ...
这个大致挺难实现,快退休了或者说进入Alterschutzen的年龄,再德国但凡有工会的企业都不敢雇这种人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21:08
版主还不加精华啊。这个thema,天天被讨论,这个帖子里提供了很多相关的技术层面的信息以及各种想法的交流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8 21:25
mwa 发表于 2014-10-28 11:07
基本没有退守的机会,回来了 就做好十年二十年内别想回去的准备
我大致想退休前再在德国找个普通职位混退 ...
我比较好奇,按你的计划,你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在德国准备怎么交啊,自费交吗,还是完全不交{:5_389:}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8 21:26
说是海归人数一年就过30万, 现在竞争也很强。
外派合同可遇而不可求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21:45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8 20:26
说是海归人数一年就过30万, 现在竞争也很强。
外派合同可遇而不可求
我们95年在国内时
好多德国人根本不要去外派
觉得中国落后,条件差啊
老外想喝咖啡,都很少,只有速溶的
住的条件也没现在好,三里屯的一期外交公寓算是顶级了
就是宽敞点,啥设施都没有
只有友谊商店里能买到点进口商品
97年我买婴儿一次性尿布都得通过使馆朋友帮忙带我去使馆区商店买
所以那个时候的外派待遇是超级好的,就这样还很多人不要去
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各种条件都越来越好
外派成香饽饽了,不过待遇已经比过去差多了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23:04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4-10-27 12:30
我觉得到了一定层面就不是光语言的问题了,语言是表象,更多的是文化背景。可能人家说的你都明白,但就是 ...
我觉得这个还是工作经验问题,倒是可以通过学习弥补的,各种客户见多了,自然就知道他们的路数了
最近俺越来越觉得德国人在虚伪和势利这方面一点都不落后国人{:5_392:}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23:33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8 20:26
说是海归人数一年就过30万, 现在竞争也很强。
外派合同可遇而不可求
很多是刚毕业的毕业生,有多年工作经验回流的还是少数
chaos030111
发表于 2014-10-28 23:34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22:04
我觉得这个还是工作经验问题,倒是可以通过学习弥补的,各种客户见多了,自然就知道他们的路数了
最近俺 ...
{:5_377:}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都差不了太多。。。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4-10-28 23:48
limit 发表于 2014-10-28 22:04
我觉得这个还是工作经验问题,倒是可以通过学习弥补的,各种客户见多了,自然就知道他们的路数了
最近俺 ...
利字当头,大家都是人么
所以我特别反对神化德国,好像只要是德国人,马上就是上帝下凡似的~~话说上帝不是耶稣他爹么,耶稣和德国人也八竿子打不着吧~~~扯远了
客户和客户还不一样,真得是企业不同,年林不同,背景不同,性别不同,走的路数不同~~~~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2:22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4-10-28 20:25
我比较好奇,按你的计划,你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在德国准备怎么交啊,自费交吗,还是完全不交
外派工资在德国发 不存在养老金问题 医疗公司办理了国际医疗
如果将来转成local plus ,一般德国的养老金会自己交,但公司会给全额报销
国际医疗公司继续会承担
原则上local plus的费用和expat并无大不同,缺点就是如果失业 因为断了社保,那么可能回德国不可以立刻领失业金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2:26
qinjinwen 发表于 2014-10-28 11:07
能说具体一点吗?什么证明?因为雇主也不清楚。
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你怎么处理的。都在国内?
在德国工作,社保是由公司负责的,
社保= 养老金 +健康保险 +失业保险等
外派合同是和总部签约的,所以没有这个问题,社保还是维持在德国的原有单位
如果将来转local plus,合同会转到中国和中国分公司签约,那么养老金需要自己交,然后公司报销
健康保险公司会继续给负担国际医疗保险
就还剩下失业保险,外籍人员一般在中国不能参加失业保险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2:27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4:34
回楼上两位, 谢谢你们的信息....德国学校我知道啊...之前LZ说的是国际学校, 所以我以为他家孩子上的是英语 ...
一般都是国际学校的德语部
现在很多国际学校针对不同国籍儿童有不同的语群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2:29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8 18:22
三年后再签两年,还是有希望的
但的确今年形势特别不好
新一届想发展民族企业
对的,这个是中国法律,硬性规定的,外派五年最多,必须转为本地合同
当然 local plus其实和原来的待遇没啥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同学看到一些德国人拿着所谓中国本地合同,但依旧一年补贴工资七七八八,有人民币一二百万的原因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24
fusion 发表于 2014-10-28 19:39
这个大致挺难实现,快退休了或者说进入Alterschutzen的年龄,再德国但凡有工会的企业都不敢雇这种人
从事较长管理职能的话 其实年龄界限越来越模糊 甚至年级大更加有优势
40岁做老总会有人怀疑,60的老总很多人会认为很正常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25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5:13
我的重点问题还是想让LZ 回答一下的.
很多家庭都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留在德国, LZ回去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的 ...
德语学校其实环境也还好吧,老师都是德国派遣过来的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26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2:10
刚看到, LZ 说10年20年的打算, 那基本上孩子以后是去英语国家读书了?
没想很多, 也许将来大一点孩子会回欧洲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28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5:13
我的重点问题还是想让LZ 回答一下的.
很多家庭都是因为孩子的原因留在德国, LZ回去最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的 ...
留在国内主要是因为自己属于擅长组织协调管理 长于政治 的特点得以发挥
收入也是一个大考虑 回国派驻,应该一年的积蓄是德国的好几年吧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30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8 20:26
说是海归人数一年就过30万, 现在竞争也很强。
外派合同可遇而不可求
外派现在非常难,我毕业第二年就考虑外派,换了好几个雇主,做了很久的亚洲项目,才得到的 总之也是熬了八九年...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31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14-10-29 03:35 编辑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4-10-28 22:33
很多是刚毕业的毕业生,有多年工作经验回流的还是少数
刚毕业回国,一般没有机会得到外派合同,
首先外派一个基本条件就是非中国国籍个别能力强的可以放宽到长期居留 这也是符合中国本身法律要求
其次,外派的成本非常高, 一般的岗位也是德国的三倍以上的费用,所以派过去基本都从事较为重要的职位 否则 一般不会用这么大价钱雇佣一个没什么经验的员工
drach
发表于 2014-10-29 04:35
总之LZ这步棋走的非常对
很多人都是外派艰苦地区,熬几年,靠打熬升上去再平调回总部,LZ这个属于财全两收,还回到了资本主义花花世界{:5_332:}
LZ是做哪行的,中国区公司是负责产品销售还是工程服务还是研发?说不定以后还有合作机会{:5_377:}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47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14-10-29 03:48 编辑
drach 发表于 2014-10-29 03:35
总之LZ这步棋走的非常对
很多人都是外派艰苦地区,熬几年,靠打熬升上去再平调回总部,LZ这个属于财全两 ...
汽车电子行业 目前偏产品本地化 属研发和销售 花花世界还谈不上, 目前尚处于hardship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4:56
本帖最后由 mwa 于 2014-10-29 04:21 编辑
Blanc 发表于 2014-10-28 12:06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贴...信息的交流和正常心态的讨论. 谢LZ.
因为面临LG以后或者说全家的发展,
1 德语学校
2 经济和职业发展原因 和成就感无关,
其实主要是觉得年级到了中年的所谓危机感 技术人员40肯定已经老了 但50岁的总经理属于年轻的, 其实所有65岁以下的外企总经理都是猎头定点挖掘的对象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5:31
有同学问是否回国前入籍,不是外派回不回去,外籍儿童如何读书
我个人经验是 至少家里需要有一个人已经入籍,如果不是外派,最好先一人回去稳定了再说
外籍儿童可以借读
还有问题问36可以回去不
我感觉36还是63不是关键,取决中国是什么职位等着你 如果是中国区总经理 63也不算晚
但一般地说 我觉得国内给个普通的经理位置 而且还不是外派的话还不如继续呆在德国
sutterluety
发表于 2014-10-29 07:08
deutour 发表于 2014-10-27 23:44
我想知道,这样地位的,年薪各类补贴待遇加起来7788有500万人民币吗?
5百万,你认识很多人可以一年赚这么多吧。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7:26
sutterluety 发表于 2014-10-29 06:08
5百万,你认识很多人可以一年赚这么多吧。
没那么多
zhiga_xi
发表于 2014-10-29 09:27
看病你是去国际医院还是中国本地的?
大西米
发表于 2014-10-29 09:46
LZ国内空气不好的问题怎么解决?还有以后父母养老的问题?一直保留德国国籍留在国内??
fusion
发表于 2014-10-29 10:43
mwa 发表于 2014-10-29 03:24
从事较长管理职能的话 其实年龄界限越来越模糊 甚至年级大更加有优势
40岁做老总会有人怀疑,60的老总很 ...
恩,那是那个职位的老总在德国都是有限期合同,所以年龄就无所谓了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4-10-29 10:59
大西米 发表于 2014-10-29 08:46
LZ国内空气不好的问题怎么解决?还有以后父母养老的问题?一直保留德国国籍留在国内??
选择任何地方都有利有弊的
也别想太严重,至少当年SARS的时候
德国大使馆,各国大使馆都是发出通知召回雇员
那个时候,好多高级住宅区都一下子空掉
而现在,没有发过一次通知
所以注重空气就留德国,觉得可以克服就考虑那边
十全十美的事不可能存在
qsyxch
发表于 2014-10-29 11:15
小牛拉车 发表于 2014-10-27 12:32
而且那时候 rmb 值钱,现在的9万也就那时候6万的购买力了
可是这时候的6万,也就那时候的3万的购买力了,一前一后差了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