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花心和出轨
情感研究中,对于情感的依赖关系也根据亲子关系被分为了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我们先看一下婴幼儿的依恋关系:
安斯沃思为研究母婴依恋的个别差异(1978)建立了一个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程序(见下表),这一程序用于10-24个月的儿童,因为这时是婴儿表现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的敏感时期。
“陌生情境”实验程序
次序 人的出现 情境变化
1 母亲,婴儿 进入房间
2 母亲,婴儿,陌生人 陌生人进来,加入母婴情境
3 婴儿,陌生人 母亲离去
4 母亲,婴儿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去
5 婴儿 母亲离去
6 婴儿,陌生人 陌生人回来
7 母亲,婴儿 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去
每段时间均为3分钟,如果婴儿过于痛苦,3、5、6段可以缩短,而4、7段有时可以延长。按照此法进行检测,安斯沃思把依恋划分为3种类型:a型:回避型(20%),b型:安全型(60%-65%),c型:焦虑型(15%),三种类型的行为特征如下:
2.1 安全型(b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与母亲接近,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同时时常与母亲进行远距离或近距离的交往。寻求母亲分享他们的玩耍,母亲离开时,表现为不安,有的甚至哭泣。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立即接近母亲,并迅速缓解悲哀和不安,恢复平静继续玩耍。对陌生人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怯生,在母亲的鼓励下,也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
2.2 回避型(a型) 焦虑-回避
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情感淡漠。与母亲在一起时,多数时间自己玩耍,很少理会母亲;与母亲分离时,悲伤程度小,能专心做自己的事,当母亲回来时,不积极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抱他时会挣脱或身体移开,主动回避。
2.3 焦虑c型)焦虑-抵抗
这类婴儿对母亲离开非常警惕。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与母亲保持身体接触,母亲离开后极端痛苦,但当母亲返回表现出焦虑情绪。他们一方面寻求与母亲接触,同时在母亲亲近时又生气地拒绝,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他们平静下来。对陌生人表现出退缩、难以接近的现象。
在在三种依恋类型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为不安全性依恋,是一种消极、不良的依恋。依恋的性质取决于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和对婴儿的关心程度。如果母亲能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作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反应,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则不能。因此,作为母亲是否对婴儿敏感、有爱心,对婴儿安全依恋的形成至关重要。早期安全依恋的形成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这应引起父母的足够的重视。
这些和母亲有不同依恋关系的孩子长大之后和自己的恋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请看下表:
记忆
在安全型的人的记忆中,他们的父母总会在身边,很温暖,有爱心。
回避型的人的记忆是他们的母亲很冷漠,拒绝他,总不在身边。
焦虑型的人则记得他的父亲很不公平。
态度
安全型的人有自信,很少自我怀疑。别人喜欢他,他也相信别人,他认为别人都是可靠的,好心的,喜欢帮助人,直到不好的经历让他接受教训为止。
回避型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认为别人都不诚实,不可信。他们缺乏自信,特别是在社交中。
焦虑型的人则认为他们对环境和自己的命运没有什么控制权,觉得很难了解别人和预测别人的行为,所以别人的行为使他感到困扰。
目标
安全型的人会努力与她所爱的人建立亲密关系,想办法在依赖与独立间建立一个平衡点。
回避型的人让自己与所爱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把自己的成就看的比亲密关系更重要。
焦虑型的人抓着别人不放,他们一直害怕被拒绝,他们不愿意他们所爱的人自主或独立。
痛苦管理
当安全型的人不高兴的时,他们会承认自己心情不好,他们会想办法利用这个压力情景去获得有建设性的结果。
回避型的人不向别人袒露心事,他们不告诉你他不高兴,他们也不表现出愤怒或承认自己很愤怒。
焦虑型的人到处诉说他的压力和愤怒,但是当被威胁时,他又马上缩回去,不敢吭声。
照顾别人
安全型的人比较会照顾他的伴侣,他们不但比较亲密,而且较知道对方的需求。
回避型的人则是保持距离,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堆放需要照顾。
焦虑型的人正好相反,他们不会照顾别人,他们是强迫性的照顾,不管对方要不要都一直在给,使对方透不过气来。
性和处理问题
安全型的人会避免一夜情或露水鸳鸯型的性行为,他们认为没有感情的性没有意义。
回避型的人则比较赞成随意性交,他们喜欢没有感情的性。
焦虑型的女性常会卷入暴露狂,偷窥及性虐待的丑闻中,而焦虑型的男性性交次数会比较少。
整体情感态度
安全型的人很容易跟别人亲近,他依赖他人或他人依赖他都不会使他感到不舒服。不担心被人抛弃,或别人跟他太亲密。
回避型的人跟别人太近亲会觉得很不舒服,不自在。他很难完全相信别人或让自己去依赖别人。当别人给他很亲密时,他觉得紧张,他的情人常希望他能跟他更亲密一点,但他做不到。
焦虑型的人希望和别人亲密,但是他发现别人不怎么情愿跟他亲密,至少比他希望的疏远。他常担心他的情人不是真的爱他,不想跟他在一起。他很想跟别人完全结合在一起,但是这个想法常常把别人吓跑。
母亲和孩子的依恋关系至关重要,为了建立一个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妈妈尽量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陪在孩子的身边,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及时的给孩子以回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量不要在早期过多的把孩子扔给别人抚养。任何爱都无法和母爱相比的。但是有些孩子天生就属于难抚养类型的,这种孩子的妈妈会比别人更累。没有办法,谁让我们选择了做母亲呢?只是当孩子无法和我们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的时候也不要怪自己,毕竟我们能改变的只有50%,还有50%来自于孩子的遗传基因。他天生是比较难教养的孩子,我们只要尽力的爱护就好,没有必要非强求自己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和自己是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也许你小的时候妈妈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和你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那么不要紧的,我们可以在长大之后,找个安全型依恋的人结婚就好了。安全型的人跟别人亲密相处时很自在,他们不太担心这段关系会不会成功。他们对婚姻也比较满意。因此要有一个稳定的婚姻就让两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一起。不过当我们一方是回避型或者焦虑型,只要另一方是安全型的,我们的对婚姻也算是比较满意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找个安全型的人结婚来弥补小时候的创伤。小月就是找了个安全型的丈夫,所以他们的婚姻还在继续。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重新建立自己的观念,改善自己在婚姻中的依恋模式。
要想孩子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先做个好妈妈。
但记得应该还有一个混合型。 与其研究这个,还不如提高自己 shybel2014 发表于 2014-11-19 12:37
与其研究这个,还不如提高自己
没办法,我就是对很多东西感兴趣。
其实这种情感反应类型也不是什么新的东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但有人把它和防止花心和出轨联系在一起,对我是个新和有趣的角度。
贴出了,也许对某些人有启发呢。 这个帖子挺好,我一直觉得孩子性格和妈妈的关心程度还是有关系的。
不过发到宝宝园地也不错呀!{:5_335:} Longlongtimeago 发表于 2014-11-19 14:27
这个帖子挺好,我一直觉得孩子性格和妈妈的关心程度还是有关系的。
不过发到宝宝园地也不错呀!
你帮转吧。
我自己没孩子,所以很少去宝宝园地。
几年前,一个情路坎坷的朋友看心理医生,开始了解这个,她和我聊天的时候提到这个分类,
觉得挺有道理,对照到自己身上,多多少少会有点问题,对感情的情绪反应也不总是安全理性型,
所以就更有兴趣看下去。
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好大的影响,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关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和他人的幸福。 人的本性各不同,道德观念不同。要花心的人就是花心,防不住滴! 看完发现自己是焦虑型,怎么办 好运 发表于 2014-11-19 20:21
看完发现自己是焦虑型,怎么办
这个,不要紧张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其中某种或者多种类型的症状的,
其实是可以学习克服的,也是这个研究的意义。
你可以自己去找相关的资料看疗法。
很多人不知道这种心理问题,然后在每段关系中出现重复性的行为,每次都
以差不多的方式毁掉关系。这就是我那个朋友的问题,后来她就找了心理医生。
匿名者 发表于 2014-11-19 14:36
你帮转吧。
我自己没孩子,所以很少去宝宝园地。
小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婆身边,如果老辈很关爱的话,那么应该对宝宝的性格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