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5:12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5-1-12 15:08
如果把什么问题都想清楚了,调查清楚了,计划好了,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嫁来德国。

此一时彼一时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要是谁都能预料,好多人连留学都不来了

将错就错,也未必不可
负负得正{:8_491:}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5-1-12 15:14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5:12
此一时彼一时呀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要是谁都能预料,好多人连留学都不来了


我觉得是风水轮流转。。。。。。

不过回去看历史的话,历史中的中国经济上去以后经常要过很久才能转回到外国来。。。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5-1-12 15:35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5-1-12 15:54

Aquaspirit 发表于 2015-1-12 14:44
为什么要养老院安排呢?只要自己身体好,就可以想做什么做什么啊。

你去很多咖啡馆看看,早餐时间和 ...

对,身体还好,自己能照顾得了自己生活时,一般不会进养老院的。养老院也分Pflegestation,和betreutes Wohnen,后者除了能就近得到养老机构必要的帮助,生活的自由安排度很高。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5-1-12 15:59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4:54
+100000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强求孩子对中国一定要有根的意识
如果他们将来觉得,德国文化更契合,更喜 ...

我觉得不管什么人,不管在哪里,与出生成长生活的地方契合是最重要的。固然人经常也有寻根的意念,但这完全是一种个人精神世界的需要,不是标准。融入生活环境,但保持开放心态,比寻根更重要。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6:09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5-1-12 15:59
我觉得不管什么人,不管在哪里,与出生成长生活的地方契合是最重要的。固然人经常也有寻根的意念,但这完 ...

你说的很透彻,这个话,我心里是这个意思和理念
但是说不出来,说不清楚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5-1-12 16:10

埃尔伯特 发表于 2015-1-12 15:05
要体会一种语言的精髓,真谛,自然是要学的深入,到这个国家去生活。但是一种语言是否有美感是有一定的标 ...

那么你说说你的语言有美感的标准,并且普及一下你这标准是谁制定得好吗?不要“好像”,好像这词看着可不大不大靠谱啊。你说你不太喜欢为了论证自己就贴链接或解释,那就是说,你这断言就是没打算靠谱啊。人固然也常常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但是如果自己的生活体验太单调太窄太浅,那谈出来的东西也会有相应的特点。

饮食方面,好美食的人,在哪里都能发现和享受美食,而不是拘泥于一个特定的口味,而且我发现,好美食的人可以吸收融合别人的特点转化为自己的,以此创新,别说人在德国,国内很多没出过国的,都会吸收西方烹调经验,丰富自己的美食世界。要说介绍,胃口不兼容的人,他就只好那一口,那我介绍了也没用不是。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5-1-12 16:16

stella_0183 发表于 2015-1-12 15:34
我长辈里有个老人,爱养鸽子,家里条件好,住别墅
花园里一大鸽笼
还训练,参加各种比赛


我去年回国,跟我舅妈一起去公园看跳舞,感触真挺多的,我发现人到老了闲了再培养爱好也不晚,但只要有个爱好,会有很多乐趣。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5-1-12 16:17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5-1-12 15:39
这个帖子放在工版还差不多,因为这里很多人,基本已经回不去了。

这很难说啊,有的时候机会说来就来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 发表于 2015-1-12 16:18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5-1-12 16:08
如果把什么问题都想清楚了,调查清楚了,计划好了,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嫁来德国。

计划不如变化快
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查看完整版本: 最近论坛里所有回国的帖子都大大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