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瓜迪奥拉连续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凤凰体育特约评论员Carsten Germann作者简介:德国《图片报》知名评论员Carsten Germann,《转会市场》特约分析师,欧洲诸多知名足球杂志特约撰稿人,深入报道足球长达13年,著有多部足球书籍。
44岁的瓜迪奥拉就这样站在安联球场的教练区,愤懑的眼神一如他之前身处欧冠半决赛前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我已经回答这个问题超过两百万遍了!”他操着浓重西班牙腔的德语抱怨道,“我的合同到2016年才过期,我下赛季依然会留在这,就这样!”
倘若一切果真如此,那和英超豪门曼城背后卡塔尔财主的晚饭或许只是友人间的一次普通聚会吧。至少我获得的消息与他本人的官方回答有些出入:我的朋友迪特马尔·哈曼,前欧冠获得者,现今的德国电视台评论员,在英国踢球时积累过一些人脉,按照他的说法,曼城正和拜仁主帅进行“严肃的沟通”。如此矛盾的两方消息,不得不让我进行“严肃的思考”。
不知是否我们对于“严肃”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过高,以至于我们总喜欢把这个带有紧张情绪的词汇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或许瓜迪奥拉本人并没有离开拜仁的意思,抑或这是他在给拜仁高层施压。总之,我们很在意他,在意他的一言一行,甚至还有人对他离开拜仁后的场景也挺在意。上周中三球负于巴萨后,64岁的托马斯·哥特夏克(德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一档无关足球的电视节目中,难得性地谈论起了拜仁,甚至把屏幕上的“第一次”(对于足坛人物的炮轰)也献给了瓜迪奥拉:或许他压根就不是海因克斯的最佳接班人,尤其在前者以三冠王的身份功成身退后。
如果这个例子还不够说明瓜迪奥拉在德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2013年他初到拜仁时的场景:一向对待转会事宜冷静犀利的德甲,在2013年6月经历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媒体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就是瓜迪奥拉。超过240名记者参加了那场在安联球场举办的新帅见面会。一向自恃颇高的德国足球,竟然迎来了一名浪漫主义的西班牙主帅,谁都期望这位神奇的少帅能够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带领拜仁延续辉煌。
所有人都清楚,如此阵容豪华的拜仁,赢下沙拉盘并不是难事,所以2014年的一座联赛冠军奖杯只是德国人的开胃菜。无论胜利或失利,这样一支众星云集的球队,每个人都承受着一定程度上的非议,只有欧冠奖杯才能打消闲言碎语。但显然,瓜迪奥拉并没有完成这一使命。因此从去年半决赛5球大败于皇马开始,关于瓜迪奥拉帅位的挑战就不绝于耳。
终于,西班牙人积蓄的压力在几周前爆发。炒掉为球队工作了37年的老臣沃尔法特,被看作是瓜迪奥拉在为客场输给波尔图找替罪羊。当然更深层次的解读是:瓜迪奥拉想要在本土帮强势的更衣室内树立自己的权威。当然沃尔法特只是“更衣室政治”的一部分,也有不少媒体将焦点对准了德国“神奇小子”格策的处境:22岁的德国队世界杯英雄,3700万的高价引援,竟然有时连个替补位置也捞不到。而即便上场,格策的位置设定也让他踢得像个菜鸟。对阵巴萨的重大比赛,在进攻线明显缺人的情况下,格策竟然在板凳上待了整整87分钟,难道瓜迪奥拉的用人没有问题?
我并不愿意过多讨论换人的问题,如果你对拜仁这两个赛季的比赛稍有研究,你会意外地发现一个有趣且可悲的现象:瓜迪奥拉连续两次在同样的时间节点上犯同样的错误。和上赛季一样,在确保联赛冠军到手后,他战略性地轻视或者说放弃联赛,结果给拜仁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各项赛事四连败(1991年以来的最长连败纪录)。
足球场上,胜利和失败都有自己的节奏,在关键时刻无法一鼓作气、血战到底,很容易让自己从一个极端跌入另一个极端,德国杯输给多特蒙德的比赛是泄气的开始。尽管拜仁最后时刻点球失利,稍有时运不济之借口,但面对状态明显不如前几年的大黄蜂,没有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其实就是拜仁的失败。多特尚且无法征服,何谈巴萨?
我的好友,前德甲球员于尔根·摩尔早在第二回合赛前就不看好拜仁,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巴萨有MSN组合,一旦拜仁强攻无效,很容易给这几名顶级前锋投机成功。事实证明,他的预言基本没有错误。3比2的比分与其说是一场胜利,并不如说是德甲班霸在主场为挽回颜面而所做的垂死挣扎。
造成拜仁无法在6月6日前往柏林的原因不少,恐怕我们这种并非置身于更衣室内的旁观者无法真正了解球队内部的实情。可是当瓜迪奥拉自己也开始表示自己“对新赛季还没有打算”时,联想到他之前所承认的“留任”,我们不得不对拜仁短时间内的运转持些许悲观态度。即便最终留任,在花重金签入几个大牌明星前,或许他也该思考一下自己连续两年在欧冠赛场上所犯下的相同战略性错误。在拜仁,他绝没有失败,但如果想要引领拜仁走向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王朝,他必须适时改变自己的战术,拉玛西亚的那一套打法,似乎在以托马斯·穆勒为代表的德国本土帮眼中,稍有些水土不服。(译/朱渊)
来源:凤凰网 S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