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aisy
发表于 2015-8-22 06:39
dechin 发表于 2015-8-22 07:32
放弃吧,300米太近了,以后孩子就等于要天天在和难民的接触下成长了,那样的话,还不如回国发展呢。至少 ...
2公里太夸张,现在乡下的每个村,城市里的每个区都要接收难民。2公里内没难民营,那估计没有地方住了。几百米内不要有难民营,视线里不要看到难民营,或者尽量不要跟他们在一个学区。
two steps
发表于 2015-8-22 07:26
昨天看到的新闻连接是这里
http://www.wz-newsline.de/lokales/kreis-mettmann/ratingen/cdu-will-verantwortung-fuer-fluechtlinge-ans-land-abgeben-1.1956637
我理解CDU说的Erstaufnahmeeinrichtung是难民首次落点的接待处,每个难民不会长期呆,但长期会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来这里等待分配
Verwaltung的计划则是建成在今后5年能安置250人的难民营。
不管哪个方案,这个地方现在的地价肯定会受影响。
limbo
发表于 2015-8-22 07:29
和你一样 现在在处在关键决定阶段 被难民这个问题搞得上下不安啊。。。。你这200米有点儿太近了。。。。不关窗户估计都能闻见
echo828
发表于 2015-8-22 08:07
看到有些人的回复,觉得很恐怖,观点那么偏执,比有的德国人还nazi
HANK85
发表于 2015-8-22 08:39
买的Bergstr.那边新盖的Wohnung? 离着铁路挺近?
小板凳
发表于 2015-8-22 08:50
two steps 发表于 2015-8-22 08:26
昨天看到的新闻连接是这里
http://www.wz-newsline.de/lokales/kreis-mettmann/ratingen/cdu-will-verantw ...
现在真的心理很难受,多谢提醒
z.sun
发表于 2015-8-22 09:04
本帖最后由 z.sun 于 2015-8-22 10:10 编辑
本地一个区域去年发生好几起撬门入室盗窃案。跟德国人聊天讨论此事,德国人总结说:此前那边有四排政府的福利房,安置本地的低收入者。那些人跟周围住民并无交流,大家各有自己活动区域,井水不犯河水。住民们心里轻视藐视低收入者,但面子上从不表现出来,有时还会帮助他们,比如放些旧家具玩具自行车在门口让低收入家庭捡去。低收入者们对住民们的歧视和帮助也心知肚明,两个阶层的孩子们从来不在一起玩。低收入者中有盗窃惯犯,但是兔子不吃屋边草,从来不在自己住宅附近作案。同时他们还通过他们的社交网络来保护周围住民,禁止其他惯偷来本地作案。现在因为福利房老化,同时政府重新规划,低收入者们被分批迁居他处,他们的势力范围也转移了,此处居民没有他们的庇护,各种小偷纷纷前来探险开发了。一些老住民反而怀念低收入家庭在的那些日子,大家和平共生。现在想想真是"塞失马,焉知非福"?
选择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注意一下,尽量避免跟他们的孩子上同一个学校,无法避免的时候就尽量不在同一个班级,小学以后就自然分流了。
mascarpone
发表于 2015-8-22 09:30
z.sun 发表于 2015-8-22 10:04
本地一个区域去年发生好几起撬门入室盗窃案。跟德国人聊天讨论此事,德国人总结说:此前那边有四排政府的福 ...
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呢,跟之前看的一个纪录片差不多,说有栋楼住着领救济的人,好多有酗酒打架什么的问题,可是再没钱也不在家门口的那家小酒馆欠钱和闹事
sisifly
发表于 2015-8-22 10:39
HANK85 发表于 2015-8-22 09:39
买的Bergstr.那边新盖的Wohnung? 离着铁路挺近?
铁路边上绝对不能要.
多事之秋
发表于 2015-8-22 11:57
z.sun 发表于 2015-8-22 10:04
本地一个区域去年发生好几起撬门入室盗窃案。跟德国人聊天讨论此事,德国人总结说:此前那边有四排政府的福 ...
我们之前Wohnung的邻居就是很奇怪,德国人,警察来找了好几次,不知道什么问题,但里面混居了好几人,不是一家的,有天半夜还来敲我家门,让我们报警说她老公干嘛的。。。我们胆战心惊住了好几年,其实平时见那家人还挺和蔼可亲的,或许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