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1:17

RT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2 编辑

RT

hauke 发表于 2016-1-6 11:23

我就把话放着,雾霾50年内治不好!

live 发表于 2016-1-6 11:25

无图无真相。要看漂亮媳妇。{:5_332:}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1:3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2 编辑

hauke 发表于 2016-1-6 10:23
我就把话放着,雾霾50年内治不好!
RT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6 11:35

人生赢家快上jpg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1:47

live 发表于 2016-1-6 10:25
无图无真相。要看漂亮媳妇。

跑题了{:5_317:}

fifi 发表于 2016-1-6 11:47

LZ既然在国内如鱼得水又何苦再过来呢。。。。何况现在的德国已经不是原来的德国了

黯然浪子 发表于 2016-1-6 11:55

怕雾霾的话,深圳珠海厦门等等珠三很适合创业和高科技精英 金融人才 等 机会比德国不要多太多啊,生活的丰富精彩程度更是完爆德村,你懂的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6-1-6 11:58

hauke 发表于 2016-1-6 10:23
我就把话放着,雾霾50年内治不好!

俺不想那么悲观
30年吧。。。

live 发表于 2016-1-6 11:59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0:47
跑题了

个人感觉德国的大锅饭福利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发展和创新,这个国家正在走下坡路。

这边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根本无法和国内相比,师资力量缺乏,家长要承担的太多,否则你的小孩就自(放)由(了)成(鸭)长(子)了。

换驾照 发表于 2016-1-6 12:07

我觉得两边都挺好的 。 各有利弊,自己选对自己重要的即可。

klsharp 发表于 2016-1-6 12:08

雾霾这种你往南跑不就得了, 中国又不是只有北京, 上海虽然也有,但是我个人没啥感觉,新年那会刚好在上海, 有两天雾霾黄色警告什么, 报出来200多,我一点感觉都没, 路上看戴口罩的也不多,再往南就更没啥大影响了。

至于治理雾霾嘛,这玩意治不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大规模搬迁重工业,把重污染的企业分散开, 顺带造核电站取代火力发电。大力发展二三线城市,把人口分散开。估计20-30年差不多, 美国人和雾霾斗争了50年了,中国真想治理是由前车之鉴的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2:1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2 编辑

live 发表于 2016-1-6 10:59
个人感觉德国的大锅饭福利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发展和创新,这个国家正在走下坡路。

这边公立中小学的 ...
RT

义仅木 发表于 2016-1-6 12:10

说实话,很怕也很佩服像楼主这样,以这种思路思考解决问题,所有优缺点都列出来放天平上
我还走着原始简单粗暴路线,哪儿有我目前最想要的,就在哪儿

live 发表于 2016-1-6 12:18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1:10
问题是你得先买的起国内的学区房,否则民工小学地干活啊。私立看钱中德都一样

国内没那么差吧,我弟弟小孩只是花了点钱进了一个区里面稍微好一点的小学,学校的教学质量,负责程度比这边强太多了,我孩子在这边上全市前十名的中学,教学质量真是令人摇头,老师经常请假,学校连孩子们的一顿中饭都安排不好。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2:27

live 发表于 2016-1-6 11:18
国内没那么差吧,我弟弟小孩只是花了点钱进了一个区里面稍微好一点的小学,学校的教学质量,负责程度比 ...

我实在忍不住问问非要孩子在德国上学的家长,一份努力一分收获,这道理你懂吗?在德国孩子轻松,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你能为以后这个全球竞争时代孩子将来的工作竞争处境负责吗?你真是为他好吗?

Sky23 发表于 2016-1-6 12:45

推测楼主是典型的气管炎,还不敢说。显然都是老婆的指示,还只字不敢提。

mikegao88 发表于 2016-1-6 12:52

live 发表于 2016-1-6 11:18
国内没那么差吧,我弟弟小孩只是花了点钱进了一个区里面稍微好一点的小学,学校的教学质量,负责程度比 ...

话说回来,德国的中小学好坏是怎么排名的?升学率?口碑?报纸排的?排名高低,学校质量真的差距大么?

mikegao88 发表于 2016-1-6 12:53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1:27
我实在忍不住问问非要孩子在德国上学的家长,一份努力一分收获,这道理你懂吗?在德国孩子轻松,意味着什 ...

听说西方都是在大学开始追赶,过得比国内高三还苦。

live 发表于 2016-1-6 12:54

mikegao88 发表于 2016-1-6 11:52
话说回来,德国的中小学好坏是怎么排名的?升学率?口碑?报纸排的?排名高低,学校质量真的差距大么?

我记得是毕业成绩排名。

schwein1996 发表于 2016-1-6 13:01

和楼主差不多,德国中国各10年的经历,目前又刚回德国

不比较了,说结论,概括一下:

挣中国的钱
在德国生活
来回跑

ichdich 发表于 2016-1-6 13:06

schwein1996 发表于 2016-1-6 12:01
和楼主差不多,德国中国各10年的经历,目前又刚回德国

不比较了,说结论,概括一下:


在德国生活,怎么赚中国的钱呢?

猎户座之夜 发表于 2016-1-6 13:24

瞎折腾

1343607 发表于 2016-1-6 13:27

无图,赞自家老婆漂亮有鸟用

limbo 发表于 2016-1-6 13:38

葱白小小 发表于 2016-1-6 10:58
俺不想那么悲观
30年吧。。。

我估计20年就够了

大西米 发表于 2016-1-6 13:52

本帖最后由 大西米 于 2016-1-6 12:53 编辑

楼主想回德国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垃圾NM

PS: 德国估计撑不了几年就先被自己的脑残NM政策给毁了!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6 14:10

楼主估计也是抛砖引玉想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罢了。。。。

一线城市,工资和职位较高导致跳槽困难,又没有价值较高的房产,所以楼主想工资持平的前提下不如回德国过安静省心的生活。

但是德国在很近的未来会迎来一波社会巨变,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klsharp 发表于 2016-1-6 14:23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1:27
我实在忍不住问问非要孩子在德国上学的家长,一份努力一分收获,这道理你懂吗?在德国孩子轻松,意味着什 ...

完全赞同,现在地球越来越小, 以后全世界的人都是在一起竞争,我完全无法理解父母拼命让小孩来德国学习以求轻松的想法。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除非你家小孩智商180, 否则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1-6 14:30

为啥就没人懂很多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导孩子有独立的思维,比任何一个所谓的什么重点学校都好!以前上学的人,别人成绩好都是从来有主动学习的观念!这些其实都在家里面的正确引导

kurtting 发表于 2016-1-6 15:54

c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8:24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1-6 13:30
为啥就没人懂很多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导孩子有独立的思维,比任何一个 ...

你有孩子吗?按照你的想法教育成功了吗?如果是,能介绍下经验吗?这样空泛的说,书上已经很多了。当年按照卢梭埃米尔教育出来的孩子都成了废人。如果你成功了那必须写本书。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8:31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1-6 13:30
为啥就没人懂很多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导孩子有独立的思维,比任何一个 ...

再加几句。学习好的孩子确实有很好的所谓学习观,但是形成原因很多,不见得和家庭教育有关,也不见得无关,一家兄弟姐妹学习好坏的都有。重点学校确实有优势,不可否认,因为师资力量以及学习环境。当你身边的同学都能毕业的时候你觉得自己也应该肯定毕业,而当你身边的同学都不及格的时候,你就觉得不及格很正常。事实就是这样,有的家长以为孩子成功了,是自己教育的成功,就有点太自大了,可能你只是运气好。而且话说回来了,成绩好以后就能成功吗?这些都要盖棺定论的。不是家庭教育不重要,而是说不要全指望家长。

yuxiaopeng 发表于 2016-1-6 18:57

刚看了一个抢小学学区房的帖子,有兴趣的可以回去折腾一下,我岁数大了,实在折腾不动了。

和本坛大多数人一样,我在国内接受的基础教育,当初也是好学生,至少也考上大学了,可是最后还是来德国念书了,并且仍旧没有很多德国同学成绩好。这些比我成绩好的德国同学就是在楼上几个嗤之以鼻的“轻松”环境下接受基础教育的。

只要我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并且比我当初成绩好,我就满意了。即少了很多折腾,而且孩子还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何乐而不为?

rufeng154154 发表于 2016-1-6 19:00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1:27
我实在忍不住问问非要孩子在德国上学的家长,一份努力一分收获,这道理你懂吗?在德国孩子轻松,意味着什 ...

孩子就算学会很多东西,但是人生为什么非得辣么苦,从小被逼着一直学一直学,成年又被逼一直工作工作,就为了过什么成功人士的日子?

rufeng154154 发表于 2016-1-6 19:05

楼主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的漂亮老婆同意你的人生计划么。。。。比如现在在她最美丽的韶华在德国相夫教子?等她人老珠黄让你回国去嗨?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9:21

本帖最后由 neuruppin1 于 2016-1-6 18:31 编辑

rufeng1541542016-1-6 18:00
С ...

照这么理解全中国的孩子将来都是成功人士?呵呵。我只能说,相对以前封闭的德国可以制造出很多壁垒来保护自己的年轻人,让他们轻松逃避竞争的时代在未来几年就会一去不复返了。所有的优越感经验都作废了,面对现实吧。你不努力,就会没饭吃。德国大锅饭的时代结束了。如此,而已。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9:24

本帖最后由 neuruppin1 于 2016-1-6 18:28 编辑

yuxiaopeng2016-1-6 17:57
С

你受基础教育是在几十年前,你把自己和母语学生比,你把自己和学校的学霸比,这都是时空错乱的。你怎么保证孩子能考上大学?你怎么保证毕业能找到工作?未来的几年就不一样了,德国不再是以前的德国了。现在这一代在德国的华人大概就是最后的受益者了。

yuxiaopeng 发表于 2016-1-6 23:05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8:24
yuxiaopeng2016-1-6 17:57
С



我的孩子在国内也无法保证一定能上大学。

我觉得,都大老远跑来德国念书了,然后喷德国教育怎么怎么糟,中国教育怎么怎么好,早干嘛去了?

ichdich 发表于 2016-1-7 00:16

yuxiaopeng 发表于 2016-1-6 22:05
我的孩子在国内也无法保证一定能上大学。

我觉得,都大老远跑来德国念书了,然后喷德国教育怎么怎么糟 ...

赞,此话有理!

schneiderei 发表于 2016-1-7 00:24

楼主着归去归来又归去,真心叫一个折腾!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3:11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3 编辑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1:27
我实在忍不住问问非要孩子在德国上学的家长,一份努力一分收获,这道理你懂吗?在德国孩子轻松,意味着什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3:24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3 编辑

rufeng154154 发表于 2016-1-6 18:05
楼主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的漂亮老婆同意你的人生计划么。。。。比如现在在她最美丽的韶华在德国相夫教子? ...
RT

drach 发表于 2016-1-7 03:47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2:24
老婆同意,德国满街有帅哥让她看,还能把孩子带成帅哥美女。在国内也是带孩子,最后带出两个穿松垮的校服 ...

德国满街有帅哥让她看,还能把孩子带成帅哥美女{:5_371:}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08:45

yuxiaopeng 发表于 2016-1-6 22:05
我的孩子在国内也无法保证一定能上大学。

我觉得,都大老远跑来德国念书了,然后喷德国教育怎么怎么糟 ...

真是无语。你来德国上小学了?你生活在几十年前?你时空静止了?整个一个逻辑混乱。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08:49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2:24
老婆同意,德国满街有帅哥让她看,还能把孩子带成帅哥美女。在国内也是带孩子,最后带出两个穿松垮的校服 ...

我没看见国内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更不认为将来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教育是多方面作用力的集合,不是单靠搬到德国上学就能解决的。算了,不说了,看来是触动一些人的敏感神经了。要做总有理由,不做总有借口,只是单纯针对教育说说,不是要劝你回国。值不值得看自己喽。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08:50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2:11
因为我理解的教育不是指考试成绩好坏,而是懂得怎么生活,冷暖自知,掌握生活和艺术技能,分析生活中问 ...

你完全可以在国内也实现这些,不要一味的怨怪社会。

em.rica 发表于 2016-1-7 08:57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2:11
因为我理解的教育不是指考试成绩好坏,而是懂得怎么生活,冷暖自知,掌握生活和艺术技能,分析生活中问 ...

写得不错 我也是这么想的 孩子快乐成长就好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9:05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3 编辑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07:50
你完全可以在国内也实现这些,不要一味的怨怪社会。
RT

无极 发表于 2016-1-7 09:35

赞同 lz,   只有真正两边跑两边工作生活的人才能理解!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0:11

本帖最后由 klsharp 于 2016-1-7 09:26 编辑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2:24
老婆同意,德国满街有帅哥让她看,还能把孩子带成帅哥美女。在国内也是带孩子,最后带出两个穿松垮的校服 ...

笑死了,帅不帅好看不好看一大半是天生的好嘛,国内哪个小孩不是穿校服长大了, 你再去陆家嘴看看哪个女的穿的比德国人土。国内虽然不能说引领潮流,但是潮男潮女也多的是

SOFTSKILL是不错, 既然你问背元素周期表有啥用,那我想问问会弹琴会踢球在工作中又有啥用。搞艺术你以为就轻松, 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没听过? 而且就算你搞艺术,到最后多少人也还不是去坐办公室做一个设计师?,而且艺术体育这类, 更是对天赋有极高要求, 每天练琴10个小时的小孩多了, 有几个能成为郎朗, 每天踢球踢10个小时的小孩也多了, 有几个能成为梅西,都不说梅西了,有几个能进入本国最高级别联赛? 到最后还不是绝大部分沦为体育老师或者健身教练

懂得人情世故更得回国啊, 人情世故欧洲比中国淡的多的多的多,就德国这种长大了把父母往那一扔自顾自生活叫懂人情世故?

你就是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想把小孩培养成欧式帅哥,呵呵, 去领养吧

alen3x 发表于 2016-1-7 11:05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1-6 13:30
为啥就没人懂很多其实教育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教导孩子有独立的思维,比任何一个 ...

完全同意 国内教育是被逼的 小孩自己不想考大学就卖卖肉有什么不好如果自己开心 中国家长就是会操心太多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1:14

iamamajia 发表于 2016-1-7 11:18

楼主,我就是来给你的观点点赞的,顺便讲几个我朋友圈的例子,都是生活在慕尼黑的。

Paar 01:双方都是德国中小城市长大的,大学都在德国读的,女方中国工作过1年。目前两人都30出头,英语很好,总年收入在13万左右。人很smart,也很nett, 懂生活,有风度。

Paar 02:双方都是维也纳长大的,大学都在维也纳读的,女方有过伦敦某大学交换生经历。目前女方30出头,男方36,英语都是母语水平,总年收入在18-20万。人也很smart,也很nett, 非常懂得享受生活,有风度。

Paar 03:女方中国某省会城市长大及读大学,男方德国某中小城市长大,双方都是奥格斯堡大学毕业。目前女方30出头,男方是公务员,35岁。女方德语非常棒,两人英语水平也都不错,总年收入在10万左右。两人也都nett,比较懂生活,挺有风度,思想挺深刻。

类似Paar 03 的还有几对,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家庭年收入都介于10-15万。女方都是80后,国内一或二线城市长大受教育的,从小到大都是好学校里的好学生。对下一代教育所持观点基本与你类似: 有机会选easy或middle模式的话为什么不选呢?成年后能做一个自立及自由生活的人显然比只做一个良好运作的人要有趣些吧。

最后祝你一切顺利。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1:27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1:27

出国和留学那么多年,也真是白经历了。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1:4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3 编辑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09:11
笑死了,帅不帅好看不好看一大半是天生的好嘛,国内哪个小孩不是穿校服长大了, 你再去陆家嘴看看哪个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1:44

iamamajia 发表于 2016-1-7 10:18
楼主,我就是来给你的观点点赞的,顺便讲几个我朋友圈的例子,都是生活在慕尼黑的。

Paar 01:双方都是 ...

谢谢:-)

bottlemann 发表于 2016-1-7 11:49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0:40
以偏盖全。大上海陆家嘴圆圈天桥不具有代表性,德国即使在乡下,也能看到帅哥美女。而且帅哥美女靠的是范 ...

Agreed. 国内学那么多那么辛苦不是因为有用,而是因为竞争激烈需要人为提高难度来选拔。其实在绝大多数课程上用得大部分精力都是白费得,以后根本用不上。
对于以后具体得工作上来说都是专注一个小方面,不一定比外国人强。

live 发表于 2016-1-7 12: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成长,但是当我自己的孩子上了中学以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因为德国中学教育根本就是外松内紧,谁要幼稚的认为孩子不用用功苦读,可能马上就会吃大亏,对孩子以后的人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我孩子的很多德国同学都在上课外补习班,这边学校和老师和国内相比责任心太差,孩子自觉性差一点的(特别是男孩),成绩马上差得一塌糊涂,整个班级各种考试的成绩也是惨不忍睹。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2:09

live 发表于 2016-1-7 12: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对,国内中学基本靠学校的老师,这边中学依然是靠补习班。除非天才型的,一般聪明的孩子都得上补习班才行。
另外小学四年级的分流,也是搞笑。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2:2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3 编辑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RT

live 发表于 2016-1-7 12:23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1:09
对,国内中学基本靠学校的老师,这边中学依然是靠补习班。除非天才型的,一般聪明的孩子都得上补习班才行 ...

国内前段时间也是风气不正,老师该上课教的故意不教,让孩子们上缴费的补习班以便牟利,听说现在要好转一点。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2:26

live 发表于 2016-1-7 12:23
国内前段时间也是风气不正,老师该上课教的故意不教,让孩子们上缴费的补习班以便牟利,听说现在要好转一 ...

以我们湖北为例,老师上课不是故意不交,而是很难针对每个人的不足来施教。
该说的知识点都会讲,就看如何通过练习来融会贯通真正掌握。跟50个人上课和跟10个人上课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yuxiaopeng 发表于 2016-1-7 12:27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是这样的。学习本来就是个苦差事,即使是天才,不用功、不吃苦也是不行的。但至少德国的孩子们国内的孩子们那么大的压力,而且我相信在学习中得到快乐的德国孩子比中国孩子要多得多,而且也不会出现高考刚结束垃圾桶里就慢慢得都是教科书这种情况,而后者才是教育的失败。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2:28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16-1-7 11:29 编辑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02:11[/siz

wuxiaojie 发表于 2016-1-7 12:28

上海的房价今年肯定比德国高了,市区1000万房子排队等着抢

live 发表于 2016-1-7 12:34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1:20
你说的德国中学的情形也是实际情况,对小学四年分流我也认为太过极端,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按蒙氏教育 ...

不是教育理论差别的问题,而是这边公立学校师资匮乏,学校和老师不负责任的问题。
去年我孩子班上,老师经常请假翘课,然后学校还放假腾教室给abi考试,本身课时就不多,这样一搞就更少了,很多家长都有意见。
再说中午吃饭的问题,这么大一个全柏林排名前十的学校,没有自己的食堂,午餐外包,然后也没有专门给学生留吃饭时间,很多时候,孩子们只有15分钟时间吃饭,但是餐厅离教室又很远,所以很多孩子只能放弃午餐。
这些基本的问题都解决不好,教育理论再好有什么用。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2:40

rufeng154154 发表于 2016-1-6 18:00
孩子就算学会很多东西,但是人生为什么非得辣么苦,从小被逼着一直学一直学,成年又被逼一直工作工作,就 ...

读书只是为了不受穷挨饿。。。。距离什么成功人士还差得很远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2:42

yuxiaopeng 发表于 2016-1-6 17:57
刚看了一个抢小学学区房的帖子,有兴趣的可以回去折腾一下,我岁数大了,实在折腾不动了。

和本坛大多数 ...

能在这里大学毕业的华人一代,如果母语也是德语,可以秒杀比你成绩好两个档次的德国人。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2:45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1:42
能在这里大学毕业的华人一代,如果母语也是德语,可以秒杀比你成绩好两个档次的德国人。

依据是什么?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3:24

我又从中读出一个信息,楼主一家应该不是一线城市本地人吧。 北京或上海的中学,区重点水平以上的,都是秒杀这里文理高中的。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3:41

很多人还是在德国教育出来的孩子有没有竞争力存在疑问。这个问题需要放在德国和世界两个平台上看。 德国大学毕业生在德国就业是没有太大困难的,他们的中学大学强度也已经和德国的职场和工作强度对接了。 但更大的世界舞台上,德国教育出来的有多少竞争力已经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中国的教育模式,瞄准的并不是宽松就业环境的欧洲,而是激烈竞争环境的亚洲和美国。 所以中国学堂里面成功的孩子可以毫不逊色的在任何一个欧美国家生存下去,硬实力摆在那里无法撼动,只有部分本来就是国内成绩糟糕或者软实力不行的才打道回府了。

这里生活的华人家庭如果有忧虑,那就是对孩子接受德国教育后,如何摆到更大的世界舞台上有竞争力产生怀疑。

只有一辈子认定德国,也认为孩子不去其他国家生活的,才会对德国教育比较坦然。。。但目前来看,持这个倾向的华人家庭越来越少了。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3:45

live 发表于 2016-1-6 11:18
国内没那么差吧,我弟弟小孩只是花了点钱进了一个区里面稍微好一点的小学,学校的教学质量,负责程度比 ...

柏林的教育出了名的不行,南面要好很多。我比较过不同州的同年级考试题目,难度
差别蛮大的。而且学习紧张程度也差很远。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3:52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2:24
我又从中读出一个信息,楼主一家应该不是一线城市本地人吧。 北京或上海的中学,区重点水平以上的,都是秒 ...

问题是,中学阶段需要搞成这样吗?
中学阶段搞的如此,大学阶段就不想学了。这真的好吗?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4:04

bottlemann 发表于 2016-1-7 10:49
Agreed. 国内学那么多那么辛苦不是因为有用,而是因为竞争激烈需要人为提高难度来选拔。其实在绝大多数课 ...

世界任何国家的教育,不管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会学很多“没有用”的东西, 但是你觉得没用,实际上却是在锻炼思维, 拓宽视野。 而且说难听点,大学以前学的那点东西也就是常识而已, 你看看现在有多少人被“一氧化二氢”骗, 有多少人孜孜不倦的跟你普及“外国人不用微波炉”, 说白了就是, 没常识!

一个人,有没有水平,或者借用LZ的说法,“范儿”, 不是看他长得怎么样,穿的怎么样,而是看他的谈吐, 思维的逻辑性, 和知识量。这些大部分都是从基础教育中获得的。为啥受过教育的和没受过教育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就是这个差别。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4:04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这个我同意。德国的教育只是看似轻松,而实际上并不轻松。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
绝对要花一番工夫,好成绩哪里是可以轻轻松松获得的。真的放松自己,考试立马
见颜色。这里的老师就是上个课,其它不管的。你要学就学,不学拉倒。所以德国
这里念书,自觉和懂得自我约束很重要。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盯,没有办法。但是
我倒不怪学校,因为我觉得教育孩子首先是家长的责任,其次才是社会和学校。学
校只要做到授好课就可以了。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4:07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2:24
我又从中读出一个信息,楼主一家应该不是一线城市本地人吧。 北京或上海的中学,区重点水平以上的,都是秒 ...

我也觉得, 就从LZ说的“只要想学,都能学得会”, 就能看出LZ估计不是个学理科的,学理科的都会有清晰的感觉,就是人能学会的东西和天赋有很大关系。

而且不明白LZ口口声声德国的范式哪看得,德国那范,在欧洲都是被法国人英国人嘲笑的。。。国内现在年轻人品味和见识上都完全不输德国人,而且这些年轻人,都是穿着校服长大的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4:10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2:52
问题是,中学阶段需要搞成这样吗?
中学阶段搞的如此,大学阶段就不想学了。这真的好吗?

反过来考虑,连切菜都不会的厨师,就直接上灶台炒菜了,这样好么?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4:11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1:20
你说的德国中学的情形也是实际情况,对小学四年分流我也认为太过极端,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按蒙氏教育 ...

你对德国教育的了解和理解还太浅。孩子在德国上学,家长尤为重要。因为国内部分
老师承担的责任,在德国是转加到父母身上。孩子10岁就上中学了,10岁的孩子有
几个懂得自己要求学习知识?男孩很多要10年级以后才会懂得自觉。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4:12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0:27
我绝得你完全理解错了楼主的意思,楼主指的搞艺术,会弹琴会踢球是作为兴趣爱好,是孩子愿意就让他学,虽 ...

国内一样能学, 只要父母不压制, 小孩学兴趣爱好一点没问题。就怕父母逼着小孩去学他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就比如LZ提到让小孩去学古典乐器, 我就问问是小孩自己提的还是他作为父母的意愿?

背元素周期表又如何,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事是你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 理工学科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世界法则的理解, 你看现在多少人迷信各种毫无常识的谣言, 就是当年理科学得太差。不然这种谣言根本没有存在的土壤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4:14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2:24
我又从中读出一个信息,楼主一家应该不是一线城市本地人吧。 北京或上海的中学,区重点水平以上的,都是秒 ...

你先看看这里文理中学特别是拜仁州的作业考试内容再来下这种结论吧。
我自己是一线城市重点中学出来的,真没觉得这里文理高中的教育要求这么低。比
国内容易些是真的,但是说秒杀过份了。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4:23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3:14
你先看看这里文理中学特别是拜仁州的作业考试内容再来下这种结论吧。
我自己是一线城市重点中学出来的, ...

你看看后一个帖子,我认为德国这里的深度和广度超过国内,但是,这只体现在课本上,从学生消化接受程度来说,德国中学跟中国学校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4:30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3:12
国内一样能学, 只要父母不压制, 小孩学兴趣爱好一点没问题。就怕父母逼着小孩去学他根本不喜欢的东西, ...

其实楼主想要表达的可能是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兴趣爱好方面,德国这里孩子享受到的平均资源比国内高得多。只要想培养,总能想办法请到一些不错的老师指点。 而国内呢,也有抓孩子兴趣爱好的,但是一拥而上,能不能请到靠谱的老师都成问题。楼主可能感觉国内竞争太激烈,所以无力去和别人争这方面了。

另外,每周课时的减少也是实打实给了德国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兴趣爱好。

现在的问题是,楼主想要孩子接受这里的宽松教育环境、培养兴趣爱好,然后数年后又回到中国参与竞争洪流。。。。这个可能不是什么好的方案。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4:31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3:10
反过来考虑,连切菜都不会的厨师,就直接上灶台炒菜了,这样好么?

倒不是这样。
以数学为例,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啥中学要学立体几何。
再说物理,力学中学有必要搞那么难吗?在数学知识不配套的情况下,很多简单的东西,非要搞那么复杂。而且高一以前的学生很少具备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三年之后,学同样的东西会事半功倍。

总的来说,教育应该是在适当的时间学适当的东西。中国教育把内容提前很多来教,早几年会,事半功倍有什么可骄傲的?个人认为中学阶段应该加强中文教育才应该。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4:37

本帖最后由 klsharp 于 2016-1-7 13:43 编辑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3:30
其实楼主想要表达的可能是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兴趣爱好方面,德国这里孩子享受到的平均资源比国 ...

我觉得没啥,我自己小时候的兴趣都是自学的, 一开始喜欢航模, 攒了钱自己买自己拼,不会上色自己去买了航模杂志自己研究, 之后喜欢五子棋,自己去网上棋牌室和人家下, 自己买了棋谱研究, 棋牌室里碰到胜率80%以上的大牛死拉着人家教。。。至于踢球打球这类更是野路子,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就行

如果只是兴趣爱好不求结果的, 现在网上资源比以前更丰富更容易获得,普通的老师没问题。。。你说的教师资源什么是想求一点发展的,比如找个好的钢琴老师是为了考级加分甚至日后成长为真正的音乐家。

兴趣爱好范围太广泛,除了专业性比较强的比如艺术类,其他大部分兴趣爱好普通老师完全够了,甚至不用老师, 只要混进圈子, 自然会有好心的前辈指点。关键在这个爱好是不是真的小孩自己要的,现在国内都是逼着爱好, 听说跳舞的以后身材好,逼着小孩去学芭蕾, 听说会点乐器的以后气质好, 逼着小孩去学钢琴小提琴, 听说会下棋的脑子好,逼着小孩去学围棋象棋。。。这才导致国内一方面老师资源不够,一方面小孩根本不快乐的原因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4:40

xianwubo 发表于 2016-1-7 14:40

本帖最后由 xianwubo 于 2016-1-7 13:43 编辑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7 11:20
你说的德国中学的情形也是实际情况,对小学四年分流我也认为太过极端,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按蒙氏教育 ...

推荐LZ看看德国电影,Frau Müller muss weg! 然后也许你会对德国中小学教育有个新的认识。
另外,LZ忘记考虑德国目前最受太后宠爱,“德国的未来”,不容触碰诋毁的群体,众多阿拉伯和北非难民对家庭和小孩的影响了。
如果LZ是希望来总部增加些资历,方便回去直接渡劫升仙。老婆希望来德国体验下欧洲风情,方便游玩。两位几年后过完瘾了就回国继续生活,建议还是不要拿自己孩子的未来冒险了。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4:48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3:40
在国内的学习竞争压力下,孩子哪里还有时间去学兴趣爱好,有多少家长认为放学踢球半小时还不如做奥数题呢 ...

那是“很多家长”,你不这么做不就行了? 没哪个学校逼你一定要做奥数吧。

死记硬背的事情国外教育没有? 日后工作生活中也一定会有,为啥就不能让小孩死记硬背? 而且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 你觉得是死记硬背, 别人可能觉得是水到渠成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4:50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3:31
倒不是这样。
以数学为例,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啥中学要学立体几何。
再说物理,力学中学有必要搞那么难 ...

第一次看到这里课本没有立体几何我也比较惊讶。 这东西纯属是锻炼脑子加进去的,至于除了杀死脑细胞外有没有其他效果不好评判。

高中物理缺乏数学工具是中国课本普遍现象,像受力分析法这些东西,德国课本是没有的,所以他们只能停留在最简单的场景而无法深挖,这也是导致他们大学力学课里面经常弯弯绕绕走不出来。

除了文盲,国内中文教育我认为已经足够,你让一个美国高中的ABC回来,我可以保证他无法听懂初中语文课上的分析内容。 中文越复杂,越讲究遣词造句,越会增加这个社会的整体运行成本。 还不如简单、干净、流畅的西文来得方便。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4:58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34
不是教育理论差别的问题,而是这边公立学校师资匮乏,学校和老师不负责任的问题。
去年我孩子班上,老师 ...

我孩子上的小学就有自己的餐厅,现在中学也有。但现在中学餐厅里吃的午餐也是外
包的,是外面的餐饮公司送来的,质量倒可以。小学午餐的质量比较差。学生午餐
还是挺重要的。他们老师的确是常常请假,课就放了,这点很不好。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5:06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5:10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3:50
第一次看到这里课本没有立体几何我也比较惊讶。 这东西纯属是锻炼脑子加进去的,至于除了杀死脑细胞外有 ...

说到底,中国初等教育是为了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准备的,在我看来并不是好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导致的结果大部分本科生不愿学习,大学本科教育的失败。
那种大学本科是人生第一名片更是无稽之谈。高考优秀表明应试能力高,或者智商高,并不代表知识高。恰恰有用的知识大部分是本科阶段学习的。

在德国如果不想学习医科这样的限制专业,ABI并不是选拔性考试。自然不用搞那些练脑子的东西。用心读本科比啥都强。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5:12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4:06
学校是不会逼孩子不踢球多做题,但是高考制度摆在那里

高考制度和奥数没一点关系, 好像奥数加分也早没了吧,我国内就是读数学系的,哪怕数学系里玩过奥数的都没几个,只有一个是奥数全国拿过名次的。 而且同学里兴趣爱好多了去了,更不用说现在国内更看重这个了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5:22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5:31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4:22
我说的奥数只是举个例子,本意是有那半小时时间踢球,还不如多做做习题多背几个单词

那是家长的问题, 你给孩子半小时玩不就完了?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事情, 小孩没考前三名就哭爹喊娘的有,小孩完全放养的也有, 家长自己控制的度,既然你不想小孩那么累,也可以啊。 到时候高考完了直接去英联邦国家读个大学不就完了?

说到底还是家长的执念,又想小孩不辛苦,又想小孩长大了高人一等,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5:34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4:10
说到底,中国初等教育是为了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准备的,在我看来并不是好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

“中国教育”更加偏近于一种应试制度,教育本身反而成了附加承载的内容。 中国大环境下,恐怕找不出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制度来取代这种应试制度。

但中国教育还应该另外开一条途径,帮助不适应这种制度却又确实有天分的人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5:37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4:22
我说的奥数只是举个例子,本意是有那半小时时间踢球,还不如多做做习题多背几个单词

奥数这东西,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家长热情高都想看看自己家的是不是神童,大多数孩子从中学开始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东西了。学校和老师会选材,你不是那块料,去几次就不要你了。

41884429 发表于 2016-1-7 15:42

你说的我基本都认同。你这条路走得我觉得也很不错!没在国内工作过,虽然德国目前工作挺不错的还在上升期,不过已经着手考虑回中国的机会了,感受一下两边才好对比。有个问题,这一来一去的,从手续阿,签证等方面来说,会有困难么?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6:06

我觉得国内的家长如今也要看的。现在条件富裕的家庭并不怎么硬逼孩子整天学习,
而且比较注重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多才多艺健康成长。条件普通的家庭则是希望孩
子能学习成绩优异,将来提升社会地位。我有个同学前些年买了上海静安区最好小
学旁边的学区房,孩子也的确很优秀,我同学盯得也很紧。她告诉我说孩子班上同
学的家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中产家庭,出于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将来的期望,在市
中心的一流小学买了学区房让孩子报户口,这种家庭都是逼孩子学习还有奥数钢琴
的。还有一种就住在市中心的有钱人,这种家庭不怎么逼孩子学习的,因为他们已
经站在了社会高层,占有了很多资源,为下一代条件都创造好了,孩子读书一般些
也没关系。

多么痛的领悟 发表于 2016-1-7 16:42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0:30
你不要低估我党,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治理雾霾的决心和意志哦

帖子写的很真实,我也同感。说德国人际关系简单的,只能说没有混到那个复杂的层级吧。。呵呵。。 的确,作为中国人,在德国公司玩政治玩人际你真的玩不过人家的。
关于气候治理,英国当年不知道花了多久。。历史会重演的,要对我大天朝有信心,不管50年还是80年。。

多么痛的领悟 发表于 2016-1-7 16:48

fifi 发表于 2016-1-6 10:47
LZ既然在国内如鱼得水又何苦再过来呢。。。。何况现在的德国已经不是原来的德国了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腻的。来回待,不是挺好么。
而且,人家回来德国生活也许是中国老婆意思呢,撒娇卖萌的说:你也带俺体验一下德国生活嘛。人家就是想去遭罪嘛。。。 你反问为什么回来,我不太懂。就好像,楼主天天吃鲍鱼,忽然也想吃点德国青菜了。。

Leannbaby 发表于 2016-1-7 17:34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1:09
对,国内中学基本靠学校的老师,这边中学依然是靠补习班。除非天才型的,一般聪明的孩子都得上补习班才行 ...

搞错了吧,国内现在幼儿园都上补习班了,上中学不补习?

熊熊家族 发表于 2016-1-7 18:08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3:12
国内一样能学, 只要父母不压制, 小孩学兴趣爱好一点没问题。就怕父母逼着小孩去学他根本不喜欢的东西, ...

这个要点赞!

妖言惑众的微信转帖拦不住啊~~~~~~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2

无极 发表于 2016-1-7 08:35
赞同 lz,   只有真正两边跑两边工作生活的人才能理解!

哈,好像只有你们俩是两头跑。本人也是跑了十几二十年了。而且是一来二去再来再去,慢慢体会吧。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4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恶性丛林法则是什么?没经历过啊,是指什么?高考吗?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5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真真的就是这样。所以说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哪都不变。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5

alen3x 发表于 2016-1-7 10:05
完全同意 国内教育是被逼的 小孩自己不想考大学就卖卖肉有什么不好如果自己开心 中国家长就是会操心太多

你肯定还没孩子。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7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1:09
对,国内中学基本靠学校的老师,这边中学依然是靠补习班。除非天才型的,一般聪明的孩子都得上补习班才行 ...

这个问题讨论了得有十几年了吧,还是没变化。10岁,太早了。对男孩子不公平啊。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1:07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4:10
说到底,中国初等教育是为了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准备的,在我看来并不是好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

对于中国国情来说,高考制度已经是最公平的了吧。不然哪来的凤凰男的问题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1: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毕业生竞争能力绝对不比中国大学毕业生差。不过我个人感觉也不一定准,欢迎拍砖。

这也侧面说明,中国那种高压式的中小学教育最后没有起到关键作用,反而耗费了孩子的美好童年。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1:14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0: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 ...

中国最大的教育问题是大学!所以中学毕业出来读大学还是不错的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1:15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0: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 ...

再加一句,作为高校教师,本人确实觉得中国的大学教育非常成问题。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22:23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0: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 ...

德国小孩没压力是因为德国社会贫富差距小, 很多家庭看小孩不是那块料早早就放弃了,读个AZUBI出来一样能活,中国压力大是因为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大,所有家庭死都要让小孩上大学。只能靠高考来刷人。所以才让你有“德国小孩小时候不努力也能读大学啊”的错觉, 归根结底是德国很多小孩自觉自愿的放弃读大学的机会。

但现在的现实是德国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 德国大学现在入学人数在爆炸,而且这个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德国现在社会再走下坡路, 以后大学毕业生和AZUBI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德国小孩也会越来越苦B, 除非家长和小孩真的无欲无求,小孩大了一辈子当KASSE都无所谓。

现在这个世界有几大事实无可辩驳
1. 全球化加速人才交流
2. 贫富差距在拉大,虽然赤贫减少了,但是有钱人更有钱,而且中产阶级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
3. 全球资源根本不够全人类一起享用

看明白大家自己决定该怎么教育小孩吧。。。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3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41884429 发表于 2016-1-7 14:42
你说的我基本都认同。你这条路走得我觉得也很不错!没在国内工作过,虽然德国目前工作挺不错的还在上升期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35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xianwubo 发表于 2016-1-7 13:40
推荐LZ看看德国电影,Frau Müller muss weg! 然后也许你会对德国中小学教育有个新的认识。
另外,LZ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46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2:24
我又从中读出一个信息,楼主一家应该不是一线城市本地人吧。 北京或上海的中学,区重点水平以上的,都是秒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49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3:07
我也觉得, 就从LZ说的“只要想学,都能学得会”, 就能看出LZ估计不是个学理科的,学理科的都会有清晰的 ...
RT

41884429 发表于 2016-1-8 10:16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1:30
手续肯定是相当的麻烦啊,特别如果中德合同来回换的话,社保问题得好好研究下,要不就放弃一边

这样啊,那看来决定之前还是要好好想清楚啊。顺便说一句~老乡,你好!!

明天晴 发表于 2016-1-8 10:35

hauke 发表于 2016-1-6 10:23
我就把话放着,雾霾50年内治不好!

上面评论亮了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8 10:43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1:46
我是北京土著,看着身边不少同学卖了家里的100多平大房子,然后去换30平学区房就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 ...

那信息也能对上,就算你是一线出来的,你也不在家乡工作,不然很难想象要回到德国有足够的理由。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8 11:02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8 11:14

klsharp 发表于 2016-1-8 11:23

本帖最后由 klsharp 于 2016-1-8 10:29 编辑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1:46
我是北京土著,看着身边不少同学卖了家里的100多平大房子,然后去换30平学区房就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 ...

那只能说你那土豪表哥傻到不行, 有3000万的资产根本不用考虑小孩的教育问题, 直接扔澳洲随便混个文凭出来就行了, 但凡我认识的读书不行, 家里又做生意的,基本都是这个路数, 澳洲文凭混完,回国借助父母的人际网络一年随随便便年薪50W+, 长的不是太二的再找个富二代老婆强强联合,脑子坏了才和一群屌丝一起玩命考复旦交大。当年我读高中那会一朋友, 家里就有钱,高一考试从来没及格过, 高二开开心心就去澳洲了, 随便考了个大学随便毕业了回到上海,现在年薪70万。 自己手头还有点杂货, 那油水就说不清了。以后还要继承爹妈的产业,呵呵,你说这样的有必要去抢学区房吗?

真正拼命想让子女读个好大学的是中产阶级, 眼光已经看到上面千万家产的, 可惜自己没那能力,或者当初起点太低, 只能寄希望自己小孩去实现。 而到了千万以上的, 只要小孩不是二到离谱, 保持这个社会阶层轻松加愉快。

klsharp 发表于 2016-1-8 11:24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8 10:02
我同意,德国人的着装在欧洲来说土是土了点,但是德国人的那股正气,眼神里透露出来的自信和坚定是国人 ...

我也是醉了,你们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把,还有正气? 再说下去德国人都是超脱俗尘的存在了

encantado 发表于 2016-1-8 11:58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8 10:02
我同意,德国人的着装在欧洲来说土是土了点,但是德国人的那股正气,眼神里透露出来的自信和坚定是国人 ...

德国人非常注重外表,以貌取人的程度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并不代表他们有什么正气和自信。我上学的时候一开始也觉得周围的同学很有自信,但是深谈之下,发现大多数这样的人,其"自信"的资本都不是能力和内涵,而是简简单单的无知与自大。之后的同学,同事,上级,一次次地印证了这个感受。

irvine 发表于 2016-1-8 12:01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1:35
在哪里都是冒险啊,没有冒险,哪里来的大航海时代和西方世界的大发展,我喜欢我们老板总说的一句话:, ye ...

冒险要有后盾啊。财务自由了爱怎么折腾都行。

irvine 发表于 2016-1-8 12:04

我的观点是,无论孩子在哪里接受教育,家长是最重要的。

德国太松,那就家长紧一点。中国太紧,那就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压力。一味把教育问题扔给学校是不行的。

xianwubo 发表于 2016-1-8 12:06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1:35
在哪里都是冒险啊,没有冒险,哪里来的大航海时代和西方世界的大发展,我喜欢我们老板总说的一句话:, ye ...

你老板不是德国人吧?{:5_310:}
我见到的基本都是there is maybe risk, i do not like it, stop。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13:39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5 编辑

xianwubo 发表于 2016-1-8 11:06
你老板不是德国人吧?
我见到的基本都是there is maybe risk, i do not like it, stop。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13:41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5 编辑

irvine 发表于 2016-1-8 11:04
我的观点是,无论孩子在哪里接受教育,家长是最重要的。

德国太松,那就家长紧一点。中国太紧,那就家长 ...
RT

sophie2016 发表于 2016-1-8 14:24

楼主还是满幽默的

熊熊家族 发表于 2016-1-8 15:19

irvine 发表于 2016-1-8 11:04
我的观点是,无论孩子在哪里接受教育,家长是最重要的。

德国太松,那就家长紧一点。中国太紧,那就家长 ...

正是。家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很重要。

熊熊家族 发表于 2016-1-8 15:26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习不会太差。我个人觉得也没有必要非得去抢什么学区房,当然也不能进那种风气不好的学校。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具体看。我觉得我孩子在一个一般般的学校能保持大概上游水平就可以了。好点的学校中游也不错。关键不能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负担,让成绩变成打击自信的利器。如果有可能进更好的学校,也量力而行。孩子有这个好强心就如她愿,不愿意不强制。对于文化教育,我的原则就是,在孩子小时候绝对做好引导(没做好这点是父母自己的失职);在孩子想学的前提下尽量努力为他创造可能的物质支持,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匮乏,这样孩子也才懂得珍惜。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把自己小家庭搞好了,孩子才能更好懂得和过好这一生。

QCheng1 发表于 2016-1-8 20:14

klsharp 发表于 2016-1-8 10:23
那只能说你那土豪表哥傻到不行, 有3000万的资产根本不用考虑小孩的教育问题, 直接扔澳洲随便混个文凭 ...

你千万这条线划得太低了。如果算上房产,北京上海超千万的家庭太多了,两套像样
点的房子价值就有千万了,这种只能算中产吧,和有钱还差老远了, 这种阶层的孩子还
是需要自己努力的。

klsharp 发表于 2016-1-8 23:07

QCheng1 发表于 2016-1-8 19:14
你千万这条线划得太低了。如果算上房产,北京上海超千万的家庭太多了,两套像样
点的房子价值就有千万了 ...

真的住千万级房子的家庭,多半手头还会另有千万的其他资产, 不然早把房子换了干点别的去了,当房奴的都是工薪阶级, 房子撑死了买买四五百万的封顶了。就上海现在来讲, 四百万是个分水岭,四百万以下是刚需房,大概80到100平左右很多。老百姓咬咬牙拿两代人的积蓄付个首付勉强能买,四百万以上的就算不错的家庭了。要么是高薪要么就是做生意的人买。

QCheng1 发表于 2016-1-8 23:12

klsharp 发表于 2016-1-8 22:07
真的住千万级房子的家庭,多半手头还会另有千万的其他资产, 不然早把房子换了干点别的去了,当房奴的都 ...

上海的土著很多都不止一套房,北京我相信也是。

klsharp 发表于 2016-1-8 23:26

QCheng1 发表于 2016-1-8 22:12
上海的土著很多都不止一套房,北京我相信也是。

那种房子没用的, 上海的土著, 现在几种情况
1. 已经拆迁的。拿房的基本都是拿到市区以外的房子。那还算好的,当时要是选择拿钱的,基本上也造的差不多了。上海拆的早, 当年那波拆迁的还挺多选择拿钱的,现在都悔的肠子都青了。

2. 市区中心还没拆的, 那基本也没啥希望拆了,我听说过现在有的老石库门房子, 一个房子里挤十几个户口就等拆迁,但就是没的拆, 因为房价太高,拆不起。他们的房子也卖不掉, 那种石库门房子根本没法改造,砸几百万下去买,还得砸几百万下去修。 以前上海房价还没涨的时候这么砸出个新天地,现在没人砸的起了。这群人是最惨的,算算房价那都是几百万的房子,但想卖根本卖不掉

上海市区内环线周边还存在很多200到300万的老公房, 只是房型老又小, 小区差,没停车,新婚一般不考虑这种房子,作为学区房是不错的。 上海有2套房的老百姓是不少,但是两套房总和超千万的没那么多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1-9 14:03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6 17:31
再加几句。学习好的孩子确实有很好的所谓学习观,但是形成原因很多,不见得和家庭教育有关,也不见得无关 ...

我还没孩子,但是我用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能感觉出一味把教育丢在学校是完全错误的!我并没有说要完全依靠家庭教育,不晓得你是如何断章取义来截取我的意思?学习的学习环境的确很重要,我以前重点班级的是深有体会,但是中国式教育有一个问题,就是填鸭式教育,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也是事实,我没有娃娃,没有教育过孩子,但是这两年我在德国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对教育这个问题深有体会,为什么自己上大学以后就不想读书了,为什么我觉得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为什么学习只是为了找工作!大家都是中式教育走过来的,高中毕业撕书年年有,但大家却从不觉得这不正常!中国教育由于不可避免的竞争和压力,百分百只会功利性的教,这样的下场,就我亲身体验的是,学的很痛苦!而正常的教育观起码会告诉娃娃学习其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或者可以变得很开心!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这个有什么错误?愿意主动的学习,体会到学习知识的愉悦,你觉得这是学校可以引导的吗?实际上不仅中国学校我觉得不会教,德国学校也不会教,只有自己家里面才会教!
学习环境很重要,但是有着正确学习观的人,不论环境在哪里都可以学习,因为学习是件很开心的事情!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的去培养这种兴趣!
你当然会说我没有实际经验,不算数,我可以告诉你,在德国以后,自己慢慢摸索到方法了,现在每天早上5点10分起来k书,节假日不断!我并不觉得痛苦,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让我很充实,而我自己是曾经那么的痛恨学习!
家庭教育的确很重要,不仅树立孩子的三观,难道要家长不闻不问,直接放到严厉学校教就行了?还是你认为所谓的家庭教育就只是检查作业,关心成绩,带娃娃补课就行了?学校没有教孩子什么是时间管理,什么是自律,什么是高效学习,甚至知识的来源,或者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到底有什么用!
至于你口中所谓的那些家庭教育把娃娃教成废人的人,估计问他们学习数学,学习语文到底有什么用都说不出口!
这些家里不教,哪个教?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9 20:16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1-9 13:03
我还没孩子,但是我用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能感觉出一味把教育丢在学校是完全错误的!我并没有说要完全依靠 ...

那你也误会我的意思了,肯定不能放弃家庭教育,如同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可能更重要些,但是选好学校学习环境也是家长责任之一。全靠家长肯定不行的。另外,也不是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觉得学习痛苦啊,我没觉得啊,来德国你觉得不痛苦了,也是有各方面原因的,比如长大了,懂得很多事情要靠自己了,或者其他各种,应该不是单一因为德国大学多么能够激励你学习的兴趣。再说,德国大学毫无疑问比绝大多数中国大学好得多。这和基础教育完全不一样。中国教育扼杀想象力这个问题,如果看看日本台湾的教育,可能会有新的想法。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也在变化了,只是希望不要一下又奔另个方向不回头了。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9 20:19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1-9 13:03
我还没孩子,但是我用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就能感觉出一味把教育丢在学校是完全错误的!我并没有说要完全依靠 ...

另外,年轻人太激动了。孩子教育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仅靠你自己的经验是没用的。当父母才知道教育难于上青天,除非那种绝对权威的虎妈虎爸,孩子肯定出人头地,但心理有多么健康就不知道了。还有,按照埃米尔把孩子教育残了的都是当时的法国贵族家庭…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9 20:47

本帖最后由 乐水鸣佩环 于 2016-1-9 19:50 编辑

每个国家的教育都得适应该国的实际情况。 中国过去30年的实际情况决定了,需要大量的高等教育合格产品去填补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断层和空缺,而不是创造力超群精英教育下制造一批天才人物。

反过来西方社会各行各业因为有上百年的人才积累,社会方方面面都已经有合格人才把持占据了空缺,这个社会因此对创造型型的人才需求极为高,所以学校的培养模式和方法也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和欧美的教育都可以说是适应自身社会发展的成功案例,没有简单的孰优孰劣的说法。

教育孩子的同时,必须要考虑未来他可能的生存和职场环境,然后才能适当引导(应材施教)。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家长瞄准了最高端竞争最激烈的生存环境比如中美和日韩这样的社会,那孩子就得从小抓紧不能放松了。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6-1-11 09:08

写的挺真实,赞

国内环境问题肯定能治好的,只不过是时间和成本问题罢了,在我有生之年估计能搞定。话说只要能快速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哪儿都能快速适应,或者说喧嚣清静都能睡好觉,那回国还是不回国也不是什么艰难的选择。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11 10:46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6-1-11 09:08
写的挺真实,赞

国内环境问题肯定能治好的,只不过是时间和成本问题罢了,在我有生之年估计能搞定。话说 ...

环境问题其实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国外的好环境是靠高成本得到的,所以等有钱了,慢慢就会治好雾霾这些的。

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大龄男为了找漂亮老婆,特意海龟;大龄女为了躲开压力,特意不回国。

iamamajia 发表于 2016-1-11 10:56

iamamajia 发表于 2016-1-7 10:18
楼主,我就是来给你的观点点赞的,顺便讲几个我朋友圈的例子,都是生活在慕尼黑的。

Paar 01:双方都是 ...

其实我想说的是,国内一二线城市,小康家庭,好学校里的好学生(特指80后),在30出头的年纪,在德国/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并不比德国同龄人高。再比较下双方的学生生涯和青春时光,我们就{:8_498:}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6-1-11 11:06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9 19:47
每个国家的教育都得适应该国的实际情况。 中国过去30年的实际情况决定了,需要大量的高等教育合格产品去填 ...

全球化,以后各个国家的改变速度都是很快的。所以教育孩子得着重培养适应能力,自学的能力。
象德国老一脱人那种一个工作岗位做到退休的思想,长期合同看重得不得了的想法,在现在这个时世简直就是致命点。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6-1-11 11:35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11 09:46
环境问题其实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国外的好环境是靠高成本得到的,所以等有钱了,慢慢就会治好雾霾这些的。 ...

要按照我周围的情况说,大龄女这个一半一半吧,倒是大龄男从国内空降一个老婆过来的还真不在少数,这个也得算进去吧

monicali 发表于 2016-1-11 15:18

之前也有和身边常接触的德国小伙伴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关于下一代的教育。

案例一 男生德国人学info的,dip毕业成绩很好1.8(未加入毕设成绩),准备找工作,我们曾经在一次不止一次深谈过中国的教育,他问我我的父母有没有让我去各种补习班,学习乐器和才艺,恰巧我是个从小不学无术的人,他的这些经历我都没有过,但是经过对比,我每周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却比他多了很多,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男生,在基础教育的时候,尤其是abi前几年上过多种基础学科补习班,而且他的妈妈也让他学他并不喜欢的才艺,比如手风琴,在运动方面,他并不喜欢去健身房,但是他很小的时候,家里给他报了游泳班,所以运动上他会游泳。

案例二 女生德国人 现在在我之前实习的公司做azb,这个妹子在当年分方向的时候选择了realschule,所以最后就没有走uni的线路,职业发展轨迹就是学校毕业之后,各种投简历,投了200多份最后决定来这家公司,后来我们也谈到了基础教育,她的基础教育,没有像案例一的男生那么曲折,就是在家附近的学校念书,念书了,毕业了,投简历,做azb,等azb毕业了再继续找工作(ps。现在azb毕业可以直接留在公司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妹子的家庭背景:父母在她小的时候离异了,跟着妈妈生活,妈妈一直没有再婚,但是有男朋友。家里也没有太多人关注她的基础教育,所以就过得很简单。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小伙伴聊天的话题,不知不觉的就会转移到,未来的规划,子女的教育,我总体感觉德国的教育还是有欠缺的,比如学校上课的时间太短了,还有就是在小孩子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就要为未来选择方向,然而那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realschule之后的成长轨迹,即使知道也不能完全了解,如果我们把上大学作为必须选项的话,很显然当年学校让小孩子做出来的那个决定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因为全是大人在完成,我们要孩子选择gymnasium。在基础教育(初中和高中)这个选项上,我愿意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投票,因为如果我的孩子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话,我会觉得中国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家庭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中国那句古话还是有道理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

于是我自己的情况是,学习不好,等毕业,等找工作,木有结婚,更没有娃,我只是说了说自己的想法,因为我还欠缺很多经历,说的不对,请轻拍。

iamamajia 发表于 2016-1-11 17:20

monicali 发表于 2016-1-11 14:18
之前也有和身边常接触的德国小伙伴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关于下一代的教育。

案例一 男生德国人学info的,d ...

针对你说的选学校:当然不是小孩子自己选,都是老师根据成绩推荐的,如果家长没有异议的话,基本就是按照老师的决定来了。在读中学期间,三种中学也是可以换学校的,如果成绩够好,老师负责任并推荐的话。认为德国的大锅饭能让自己孩子以后吃上一口好饭的,那是天真。德国的阶级标记比中国明显的多也难突破的多。我们很多同胞从中国到德国读完大学参加工作,理论上讲是完成了一个阶级的转换,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对自己及后代意味着什么。我同事,3个孩子,都在上Euro-Schule,这个多贵我没问过,但她显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从周围邻居朋友同事来看,家长对小孩的教育理念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小孩的未来,抱怨学校老师管的不够多的,先问问自己的Einstellung对不对,对现实的认识正不正确。

Vincent_Nick 发表于 2016-1-11 23:10

monicali 发表于 2016-1-11 14:18
之前也有和身边常接触的德国小伙伴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关于下一代的教育。

案例一 男生德国人学info的,d ...

我对你的看法深有同感!{:5_327:}

清源师 发表于 2016-1-11 23:19

写的非常客观!三观纯正!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6-1-12 09:48

iamamajia 发表于 2016-1-11 16:20
针对你说的选学校:当然不是小孩子自己选,都是老师根据成绩推荐的,如果家长没有异议的话,基本就是按照 ...

+1德国从家庭对教育的理念和投入开始已经在不断筛选精英。德国教育本来就不是为了培养一大堆眼高手低的大学生。

lic_1998_2001 发表于 2016-1-12 10:58

楼主写的挺好的啊! 结合自身条件合理选择发展路线, 还愿意分享到论坛。

陶瓷虾 发表于 2016-1-12 11:46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6-1-11 08:08
写的挺真实,赞

国内环境问题肯定能治好的,只不过是时间和成本问题罢了,在我有生之年估计能搞定。话说 ...

环境问题实际比想的严重得多。雾霾是被美国人揭开了盖子,还有多少没有揭开的。
比空气污染更可怕的是地下水污染,雾霾一阵风就吹跑了,水污染几乎无解。深井排污,电镀厂氰化物直接往河里排放。

幽雨听弦 发表于 2016-1-12 11:56

陶瓷虾 发表于 2016-1-12 10:46
环境问题实际比想的严重得多。雾霾是被美国人揭开了盖子,还有多少没有揭开的。
比空气污染更可怕的是地 ...

一方面问题是很严重的,另一方面问题严重了大家就重视了,重视就会寻求解决的方法。细节我不清楚,不过起码的信心还是有的。作为草根,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自己的叶子发绿,留住脚下的土和水,没准还能养活一只两只小虫虫神马的

QCheng1 发表于 2016-1-12 12:00

monicali 发表于 2016-1-11 14:18
之前也有和身边常接触的德国小伙伴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关于下一代的教育。

案例一 男生德国人学info的,d ...

决定小学毕业后是去realschule还是gymnasium的又不是小孩自己,小孩子在那个年
纪懂什么,有的州家长决定,有的州是老师根据孩子成绩决定。

反正我觉得在德国,家长很重要。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家长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道路。德国小学上课时间短,重视教育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下午的才艺班和参加
各种Verein,当然孩子作业肯定也是下午做。家长没空的可以让孩子在学校上托管
班。我觉得这样挺好,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有多种选择。

cosimo 发表于 2016-1-12 12:18

iamamajia 发表于 2016-1-11 17:20
针对你说的选学校:当然不是小孩子自己选,都是老师根据成绩推荐的,如果家长没有异议的话,基本就是按照 ...

3个孩子,都在上Euro-Schule
一个官方价格每月ab450, 3个一起一笔开销啊!

Darkpriest 发表于 2016-1-12 12:35

hauke 发表于 2016-1-6 10:23
我就把话放着,雾霾50年内治不好!

我觉得难民问题估计也解决不了

limulang 发表于 2016-1-21 19:57

klsharp 发表于 2016-1-8 10:23
那只能说你那土豪表哥傻到不行, 有3000万的资产根本不用考虑小孩的教育问题, 直接扔澳洲随便混个文凭 ...

人家考虑的和你不同罢了,买了3000万的房子肯定不只是为了孩子,而且对于他们这3000万也不算太大的事儿,自然会考虑今后孩子的出路和安排,只不过不想现在把孩子送到太远的地方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