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科学家找到可能摆脱塑料污染的细菌
全球每年产生大约3亿吨塑料产品,2013年仅PET塑料就高达5600万吨,它们主要是塑料瓶和一些包装品。它们中只有一小部分会被回收再利用,大部分直接作为垃圾散布在自然环境中自生自灭。而这些塑料变成小碎片无处不在,它已经进入我们人类的食物链,最后到达我们人类的身体里。很多塑料碎片或是碎末小到纳米级,肉眼根本无法识别,图中手指上蓝色的微粒大约500微米,是纳米颗粒5万倍大,这个差距可以用一个豌豆和柏林奥林匹克球场差别相提并论。
您知道吗?一个塑料瓶在地球的消解需要450年。要是能培养出一种细菌腐蚀塑料就好了。下图为常用物品在自然环境中降解所需要的时间。
日本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啃噬塑料的病毒。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细菌,它分泌两种酶,在这种酶的协助下PET塑料瓶就可以被分解,不仅如此,它还可用于被塑料污染的土地保护,水域保护以及石油产品的回收工作。
目前只有真菌对塑料有一定的消解作用。京都科技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针对一个回收厂附近的土壤,,废水,底泥以及活性污泥等几百种采样进行分析和实验,在底泥里发现并分离出了一种微生物-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细菌-它在30摄氏度的状态下完全分解PET膜,分解时间60 周,其中有效物质-酶对环境无害。
虽然这个消解速度仍然不尽人意,但是能够把塑料微粒从环境中去除的应用还是具有重大意义。
长见识了! 一次性尿布这么这么这么长寿{:5_383:} {:5_312:}{:5_377:}很有前途的技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