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电商瓶颈
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从2008年的0.8万亿元增长到6.5万亿元,占整个外贸规模的19%,年均增速近30%。而根据艾瑞的预测,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行业无疑处于高速增长期。从实操角度以及经验来看,要进入跨境电商大门必须走通四大平台。
1.首先要考虑的是做跨境贸易的电商平台,这个可理解成符合国家监管规定的网上商店。这个店可以是开在第三方平台上的旗舰店,也可以是自建。无论选择哪一种,所选平台都必须是关检认可的、可以独立与海关国检实现系统对接的平台,其功能必须具备接受订单、实现网购及支付信息,并能向海关和物流平台推送订单实现数据交流。
2.其次支付平台与国内电商相比,跨境电商的支付多了一道付汇(出境)功能,而这功能必须持有互联网跨境支付牌照的支付机构,才有资格实现。而该支付(付汇)的合法前提是个人消费订单的真实性。个人消费订单产生于受监管的电商平台,对应在支付平台上则产生支付信息,该支付信息被严格要求由支付平台独立推送给海关。由此支付平台也是要与关检系统进行系统对接的。
3.支付对接,通常的做法是:电商平台选择合适的支付机构,签约安装支付平台,该支付平台模块应该是已经对接好海关系统的,因此当订单发生,该平台收款的同时自行向海关推送支付信息。而在监管环节,支付平台独立推送的支付信息,将配合海关设定的三单核对(订单、运单、支付信息)机制的实现,清关完成后,凭此支付信息实现付汇出境。
还有政务平台。跨境电商跟传统外贸一样离不开如下部门的支持,就是:关、检、税、汇。
因此跨境电商政务平台指的就是一个配套给跨境电商的政务服务平台,理论上关、检、税、汇都应该接入并通过系统运行进行监督支持的,但目前仅有海关、国检上马了运作系统。
目前,跨境电商政务平台往往被理解为外贸企业进出口通关提供便利服务的系统平台,由海关、国检接入和监管。商家的货物在通关时,采用“三单对比”的方式进行监管。“三单”即指电商企业提供的报关单、支付企业提供的支付清单、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运单。“三单”数据确认无误后,货物即可放行。
4.最后根据运行规则,电商平台必须与物流平台相结合才能实现跨境电商进口清关,这是根据海关“三单独立推送”的监管要求设定的。由此看来,物流平台才是国家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正是B2B2C中间的那个B——既代理业务又接受监管,顺便说,有些观点以为中间的B是贸易的第二方或者国内承接人,这是错误的。
物流平台才是B2B2C中间的那个B,它接收电商平台的订单,产生运单并向关检推送,它的重要功能组件包括:符合关检要求资质的经营主体(物流公司),保税仓,B2B2C报关系统(与关检系统实现对接了的),其他配套部分。 在跨境海淘俨然成为风靡当下的浪潮,然而在跨境购物市场仍未完全健全的情况下次品,假货事件时常发生,对海淘购物市场照成很多的负面影响。新税改后的海淘物流清关速度,包裹退运,和高额的税费也让海淘者望而却步。以丰达跨境电商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这样以第三方身份开设的平台是跨境商家的首选,也更符合资源整合的物流原则。实现国际运输、海外转运仓,驳接国内快递形成一个完整 透明 快捷的物流体系。
品质!是消费者对跨境电商 海淘的基础。假货,会对跨境购物环境形成毁灭性打击,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造假者必定会受到行业与消费者的谴责及法律的严惩。
与其被动的等到损失后进行谴责 法律制裁。我们推出的主动式防伪编码为你详细地记录每一个包裹的三单信息(订单 运单 支付)这个唯一的编码有助于追溯到商品各个环节的信息,直到卖家那端。有效的遏制不良商家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现象的发生。主动式防伪编码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造假成本,让消费者毫无后顾之忧。
客服QQ :3172016050
本帖最后由 wolfs-lin 于 2016-7-7 16:49 编辑丰达跨境电商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已全面升级,在原有的低运费的基础上,将物流成本再降30%,取得了时效 成本和灵活性的更好平衡,节省下来的成本则全力投入到用户的体验改善中。
正是由于完善的物流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海外直邮,尤其在税改新政落地以后,成为德国跨境电商平台中唯一具有先决优势的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物流堪称跨境直邮的生死线,短期内很难见成效;跨境物流涉及国际运输段商品申报缴纳关税海关检查清关等多个复杂环节,需要对全链条进行整合。只能依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对资源作出最合理的配置,完善整个物流链条的流程,从而获得时间成本的优势。
丰达跨境电商物流公共平台还将对接各个政府的监管统计系统平台,便于各地政府的职能部门之间公共信息的搭建,及企业进行信息查询。服务流程包含检验检疫,实现纳税退税,支付结汇及银行结汇一系列功能。
实现物流平台与电商平台 支付平台和政务平台的对接。因此可以一站式解决跨境电商海淘商家遇到的外贸问题,囊括了金融 物流 退税 外汇等代理服务。 本帖最后由 wolfs-lin 于 2016-11-28 13:36 编辑
【丰达速递】 颠覆传统邮路
多种支付方式、一秒出国际单
7000余种备案商品包邮包税、无退运风险
EMS可全程跟踪、7天极速收货
DHL、Hermes双重境内单选择
丰达速递官网:
丰达速递客服微信:ethan_0805
丰达速递是德国易北邮政PostElbe加盟商,PostElbe是万国邮联成员运营商之一,同时也是土耳其邮政PTT的唯一海外邮局。丰达速递借助其完善的海外仓储系统和健全的物流体系,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丰达速递PostElbe路线,主动报关阳光清关,颠覆传统邮路:
1、下单后立即出国际单号,适合对发货时效性要求高的直邮卖家。
2、奶粉无5公斤限重,包裹无1000元限制,时效全程可控;
3、奶粉税额低至5元/盒,爱他美800克一箱最多可寄20盒,喜宝600克一箱最多可寄30盒;
4、家用电器、护肤化妆类产品税额低至11.9%; 并且邮寄物品不限种类随意搭配(2000元内);
5、商品提前备案,极速清关,全程最快7天即可安全签收;
6、如实申报交寄商品不会产生任何退运风险;
7、国内EMS优先派送,全程物流状态在和EMS官网都可查询。
8、欧元支付的订单可开具德国运费发票和出关证明。
wolfs-lin 发表于 2016-7-7 15:45
丰达跨境电商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已全面升级,在原有的低运费的基础上,将物流成本再降30%,取得了时 ...
政策支持跨境零售进口贸易——跨境电商海外直邮的福音
给大家理一理新政的内容和一年过渡期的情况。
今年4月8日启动的跨境电商进口新政,不在按行邮税计征,取消免征,改征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的政策,仍会继续实施。作为消费者,其名在这一年还能继续买买买。
新政策刚出来时,大家关注的是税率,比如一罐奶粉要多花十几块人民币。不过很快焦点转移到通关单上。而正面清单备注中有关化妆品 配方奶粉 保健品等首次进口许可证 注册备案的要求,则被解读为“断了不少商家的生机”
5月25日,海关总署发布了新政暂缓执行的文件通知,无疑让跨境电商行业燃起希望。新政实施这段时间里丰达——易北在跨境电商理论的研究 不断试验改善,与国家关 ,检,税,汇配合形成符合跨境进口特点的清关模式。
新政前 保税仓库供不应求,但受新政影响,部分商品价格优势丧失。直接影响就是保税仓库开始闲置,电商们开始布局海外直邮模式,在海外建仓。
海外直邮电商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入境清关单:新政已经明确了跨进电商商品的货物属性,按个人物品监管已不被允许。个人物品 货物的基础上新增一种具有跨境电商特点的货物属性,在监管上既有别于个人物品又不像一般贸易模式那样缺乏可操作性。
丰达——易北为电商通关提供便利服务的系统平台,由海关 国检接入监管,商家的货物在通关时采用三单对比的方式进行监管。“三单”指电商企业提供的报关单,支付企业提供的支付清单,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运单。三单数据确认无误后,货物即可放行。
我们根据运行规则创建优化了注册备案制度。丰达——易北物流平台结合电商平台 海关 国检,实现跨境电商清关。根据海关三单独立推送的监管要求;物流平台既代理业务 有接受监督,是国家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
物流平台时B2B2C中间的那个B,它接受电商平台的订单,产生运单,并向海关 国检推送。
由于跨境电商采购渠道多样,只有少部分大电商具备同国外品牌或供应商直接对接的能力,大部分电商是通过个人买手或是专业团队向国外的零售市场代购。存在较大风险。 wolfs-lin 发表于 2016-7-7 15:45
丰达跨境电商物流公共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已全面升级,在原有的低运费的基础上,将物流成本再降30%,取得了时 ...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成为关注的焦点、巨头争相“抢注”的热点,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网购。前几年,电商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让实体对电商充满了“敌视”。但这一观点在之后的不断发展中发生了改变。在零售业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下,实体与电商渐行渐近,并在摸索中寻找新的突破点,电商在经历初期爆发式增长后也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对实体零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方式、实现跨界融合、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效率做出部署。另外,《意见》中还强调,促进跨界融合方面,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多领域协同,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通过融合协同构建零售新格局。
中国电商已经发展至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速度都在放慢。未来,规范发展是大势,尤其是线上线下针对假冒伪劣的打击政策将趋于一致。不过,在“双11”等所谓购物狂欢节频繁打折而营销创新力度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兴趣会慢慢减弱。而在德国,传统零售业也受到电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德国第二大的百货连锁商店卡尔城,自2014年以来关闭汉堡等城市的数十家分店。第一大百货连锁商店考夫霍夫也连年出现亏损。据了解,在此背景下,德国有1/3的实体店开了网店。与此同时,德国电商也纷纷开实体店。
科隆经济研究所的一份市场分析指出,1000个最大的电商中,目前一半已有实体店。该研究所专家胡德兹预测,“在今后几年里,90%的纯电商将从德国市场上消失”。
电商巨头”重回线下“马云们在打什么主意
4年前,王健林和马云打了一个赌:
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
4年前,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是1.31万亿元,仅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
赌局设下的1年后,王健林改口说,当时只是玩笑,自己将不再坚持赌局。马云却将“炮火升级”:如果王健林赢了,那是我们整个社会输了。
4年后的今天,仅上半年,中国电商交易额达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增幅上升7.2个百分点。但电商在全国零售市场的份额距离50%,也还差得远。
看上去,“咄咄逼人”的Jack Ma似乎要输了,然而现实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加精彩。如今约期还未过半,两位大佬纷纷抛弃当年的初衷,选择了战略上的“握手言和”:马云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宣称以后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商”这个词,要打造“新零售”;而万达却悄悄上线了自己的电商平台——飞凡网。
这些动作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线上拥抱线下,电商和传统零售将从“敌对”走向“融合”。
你可以大呼看不懂,但这种策略上的转变绝非偶然。今年的双11,在无数人迎来一年一度的“剁手”狂欢节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市场上的零售业主体应该进一步推动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这绝非简单的“自上而下”式行业指导。在近些年的互联网新兴市场存在着这么一个现象——行业先发展、政策规范后出台。政策规范的“后发”式反应机制一方面给新兴行业留有了前期发展的“试错”空间,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当政策开始出台的时候,这个市场已经发生了变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