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的音乐 律动的郎朗
律动的音乐律动的郎朗-青年钢琴家郎朗柏林演奏会印象
“当年,德国知名音乐家门德尔松谱写他的第一G小调钢琴曲的时候年仅22岁。如今,在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大厅里,在丹尼尔.巴仁鲍尔姆先生所率国家交响乐队的协奏下,精彩演出这首乐曲的是中国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也是年仅22岁。虽然年轻,音乐女神还是透过他灵动的指尖授予他操纵音乐的神圣权柄。显然,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所拥有的不只是他灵活得令人目不暇接的手指,凡是亲临他演奏的人无一不认为,从他那琴键上流淌出来的美妙醉人的旋律,一定有神明在引领他的双手…”
以上是德国知名新闻媒体对郎朗的赞誉,这位出生自中国北方城市沈阳的年轻人3岁开始触摸琴键,5岁时获得沈阳钢琴比赛的桂冠并于同年举办第一次公开演奏会,九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1岁赢得了德国第四届国际青年钢琴家大赛第一名及最佳艺术奖……这些足以证明郎朗绝对无愧于音乐天才的美誉。难怪德国观众对郎朗的钢琴演奏有如此高的评价,据说在钢琴演奏史上,门德尔松G小调的难度一直是令弹奏者望其项背的。当然,它不但对演奏者的技巧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演奏者熟悉门德尔松所有的乐曲,郎朗带着他勃发的激情和对音乐的如醉如痴,完美地将这一乐章一气呵成。
去年的圣诞前夕, 郎朗以他的精湛演艺为热爱音乐的观众们提供了一席音乐盛宴,他用他那年轻的心声抒发着门德尔松如诗的行板,在这高雅的音乐殿堂里,年轻的郎朗以他的天然纯真、以他的艺术感应、以他对音乐自信的理解和诠释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演奏使人感到,似乎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跳跃着与生俱来的音符,因为他演奏时与乐曲水乳交融的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被郎朗激越的演奏激情所感染,德国国家交响乐队负责人巴仁鲍尔姆先生年迈的心此刻似乎也变得年轻了,他忍不住在郎朗身边加了一个琴凳,不要乐队的伴奏,和郎朗弹奏了一曲双人合奏,顷刻间,舒缓悠扬的舒伯特小夜曲在金色大厅里回荡着,观众们都沉浸在音乐带来的兴奋与快乐之中,此时的郎朗在观众眼中,俨然就是迟到的圣诞使者尼古劳斯(西方传说中的尼古劳斯在每年十二月的第一个周日夜里悄然降临)。
接下来,巴仁鲍尔姆先生率国家乐队和柏林丽山区“光之夜”交响俱乐部一起,全力倾情配合郎朗的演出。美奂美仑的音乐把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界,每一曲观众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演出结束时,狂热的观众为挽留他们,简直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他们不停地吹口哨、跺脚甚至高声呼喊,欢呼声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这种场面持续了足有十分钟之久。面对德国观众的盛情挽留,郎朗只好重新坐到钢琴前,一首接一首地又演奏了很多小夜曲。最后,郎朗又以一首理查德.斯特劳斯的“恶作剧”让观众们领略到了一个世纪以前的幽默与诙谐。
两个星期后,在欧洲巡回演出了一圈又回到柏林的郎朗,在中国大使馆的大礼堂里,为来自各国的客人演奏了肖邦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升C小调夜曲、莫扎特的奏鸣曲K330第三乐章、李斯特的爱之梦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平湖秋月等。精彩的演奏令观众如醉如痴,曲终人仍不愿散,观众席上站起了德国前总统夫妇、德国国防部长、德国内务部长、各国使节等等中国尊贵的朋友,他们纷纷为年轻阳光的郎朗击掌欢呼,这个美好的夜晚对观众来说,就是提前到来的新年庆典。
[ 本帖最后由 菩提仙子 于 2005-7-7 15:36 编辑 ] 呵呵,是仙女的原创吗?怎么好象是新闻的风格?
难道你学的新闻学?还是。。。。。。。。。
如果是转帖,请在标题里注明。:) 绝对原创,如假包换!
。
因为看到高山流水字样,以为郎朗的音乐绝对当之无愧,就贴将上来,如果不入法眼或违背了贵版的发帖原则,直接删掉就是。 我考,居然不知道。。。 原帖由 菩提仙子 于 2005-7-7 15:46 发表
绝对原创,如假包换!
。
因为看到高山流水字样,以为郎朗的音乐绝对当之无愧,就贴将上来,如果不入法眼或违背了贵版的发帖原则,直接删掉就是。
原创文字,岂有不欢迎的道理:P:P
斑斑不好意思地说,有点不懂古典音乐,不过偶觉得懂的人一定有共鸣的$害羞$ :P顶一个:) $鼓励$;):)再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