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代购的转型升级之路的探讨
随着跨境电商模式的日渐成熟,个人代购正在日渐式微。一方面,这样的式微,对于个人代购者来说,并非天塌下来的灾难,因为个人代购,出于各种原因,大多数人原本就没指望把这个行当来当作正式的收入来源,或买多几件衣服,或补贴一下房租,或多度一次年假,或早点换辆汽车,无论如何,不面临吃饭着落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做过一阵代购的人,无论做大做小,都会实实在在感觉到国内消费者对部分国外产品,也包括对德国产品的强烈喜爱和热切追求,这个需求,这个市场,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跨境电商的崛起,本身也印证了这一点。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很多个人代购,不仅不愿完全放弃这个行当,甚至或多或少还会梦想,如何能找到一个更有效率的方法,在有限的范围内,使得自己的代购业务能更上一层楼。个人代购,之所以成为个人代购而没有成为所谓的大卖家或者跨境电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人有正式工作,有些人要照管家务,有些人要上学,有些人开了公司,但还在摸索。总之,时间,精力,资金,经验乃至个人身份,都成为每一个希望在代购领域有所突破的人的限制和约束。至于打破这些限制和约束,是否可能,固然因人而异,但这个不是这里要讨论的话题,这里针对的人群,都是暂时尚未打破这些限制和约束的个人代购。
那么,一方面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又想转型升级,以顺应未来的趋势,是否可能呢?应该说,是可能的,方法,就是联合。这个联合,不仅仅是着眼于通过联合来优化个人代购的模式,而应该是着眼于使得这个代购联盟,能参与跻身到跨境电商这个未来的大潮洪流中去,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到了那个时候,成员中有人愿意保留个人代购的模式当作自留地来耕耘的,可以继续保留,愿意将个人业务与联盟的平台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扩张的,更可以创造联盟与个人的双赢。
写了上面这些,权当抛砖引玉,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发表各自见解,德国这么大,代购人群遍布各州各城市,要互相见面聚会,并不容易,所以,也不奢望搞全德联盟,如果能够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则,在相互靠近的城市圈落建立起这样的区域性合作联盟,就已经很不错了。每个联盟能有10-15人,相信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各人所面对的瓶颈制约,在不对目前生活现状做出彻底改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得个人代购的模式,更上一层,融入潮流。
大家可以在论坛上踊跃探讨,也欢迎有想法的朋友与我个别交流。微信 13621606941,qq 3453005707. 我没做过代购,但是从小商品代购过渡到到大型机械产品的代购或者中介,应该是一条思路。 个人代购转型比较好的应该是德国315海外购吧?!据说几年前就有融资了,而且平台上可以发布任何德国制造的产品,不像淘宝,总是被下架 大型机械产品在国内一般都有代理和自己的销售办事处。技术销售和采购不是随便就可以做的。比超市买买东西难多了
代购竞争太激烈,利润低,风险大。只有上量,找风投投资才可以作大 谈谈国家外汇管制对个人代购的影响吧
以前那个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是个人代购的主要结汇渠道 是的,大家建一个代购联盟群也挺好,合适的话,大家也可以合资或融资,把代购做大 合资融资最后的结局就两条,一,假货供应链,又一个直邮假货产业链诞生了。因为松散公司制度只徒增成本,成为了短命的进出口公司,然后转入地下搞假的。 二、参照今天的澳代。自己注册商标,委托德国企业生产一个又一个系列 适合国人口味的商品,然后在德国大城市搞个产品体验销售中心,用于拍照留念和证明德国市场在售!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做德国制造对中国出口。在国内开母婴论坛,健康论坛,从食品安全,空气污染高发疾病预防等大家最担心的问题下手,因为大家也没有多少余钱啊,发展中小城市网售网络,参考三线城市满地跑的,风格一致,产品一致,价格一致的澳代们,顺便也做知名德国的玩意。然而德国市场管理远比澳洲严格,品种和市场要好好规划。三、谁还有啥好办法,,,小代购小资本,大件玩意就算了 二、参照今天的澳代。自己注册商标,委托德国企业生产一个又一个系列 适合国人口味的商品,然后在德国大城市搞个产品体验销售中心,用于拍照留念和证明德国市场在售!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做德国制造对中国出口。在国内开母婴论坛,健康论坛,从食品安全,空气污染高发疾病预防等大家最担心的问题下手,因为大家也没有多少余钱啊,发展中小城市网售网络,参考三线城市满地跑的,风格一致,产品一致,价格一致的澳代们,顺便也做知名德国的玩意。然而德国市场管理远比澳洲严格,品种和市场要好好规划。
是啊,一来德国与澳洲本身市场环境不同,二来华人结构也天壤之别,要在德国复制澳代那套,几乎不太可能,多时个人代购,恐怕也根本没有这个野心,能通过联盟,把现成的德国产品,进货方便点,销量增加点,就很满意了,真要立志弄大的,可能也早就去谋别的发展模式了。不过,澳代们的模式中,借鉴之处还是有的,统一进货,统一走物流,统一搞些国内的销售网络, 还是可能的。 都没说到点子上
都没说到点子上
请教此话怎讲呢?还有更好的模式?看来确实集思才能广益。 个人代购最后肯定完蛋,这么落后的方式只是搭上了中国奶粉丑闻的顺风车而已
有这精力研究还不如开个中餐馆 卷饼狂热分子 发表于 2017-1-15 16:43
个人代购最后肯定完蛋,这么落后的方式只是搭上了中国奶粉丑闻的顺风车而已
有这精力研究还不如开个中餐 ...
据我看,现在德国很多中餐馆都倒闭了,当然也有新开的,但资本要大~现在德国查税也严呀,中餐馆主要可以逃税,攒钱不多的 半日仙 发表于 2017-1-15 16:51
据我看,现在德国很多中餐馆都倒闭了,当然也有新开的,但资本要大~现在德国查税也严呀,中餐馆主要可以 ...
呵呵,个人代购不逃税?
中餐馆可以开好,也可以开不好
但是个人代购的前景就是完蛋,只不过啥时候完蛋而已 个人代购最后肯定完蛋,这么落后的方式只是搭上了中国奶粉丑闻的顺风车而已
有这精力研究还不如开个中餐馆
这话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如果停留在个人代购阶段,最后确实越走越窄的,今后甚至换汇都会更加困难。所以,才想做些探讨,可能有结果,也可能不了了之。依你的看法,转型到正规的跨境电商,是否是条出路? 感觉澳代官方也挺支持的,还有专门的代购展会各种送东西什么的,还有各种代购群体一起交流经验。德国要是也有这样的活动,不知道小代会不会日子好过点。其实那些旗舰店定价还是贵一些的,不过拼价格战真的没意思,累 本帖最后由 schwein1996 于 2017-1-31 15:22 编辑
个人代购属于跨境电商的一种,电子商务主要是三个流: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
下面分析一下个人代购的三个流,
信息流:
淘宝平台(涉及炒星刷单,否则流量少),
微信微商(为佳),
一般无自有平台,无海关国检接口,无三单对碰,有中国政策风险。
货物流:
采购一般为个人采购,批量小,无法出口退税;
采购理货打包在德国完成,人力成本高;
物流为邮寄包裹,成本高(无法走中德包裹集中空运托盘,国内落地配送);
入关走阳光清关(个人物品15%起 VS 跨境综合税11.9%起)税费贵,
走个人包裹不报税,时效差。
资金流:
结汇通过个人5万美元额度,有中国政策风险;
收入在德国未且无法报税,有德国法律风险。
总结:
放弃德国的出口退税,支付较高的单个包裹国际运费,入关不报税走邮关时效性差。
为什么小代购不联合起来做一个代购联盟,统一办出口退税呢?就个人小代购而言,一个包裹退不了多少,可是一年下来呢? 我在睡觉 发表于 2017-2-3 18:03
为什么小代购不联合起来做一个代购联盟,统一办出口退税呢?就个人小代购而言,一个包裹退不了多少,可是一 ...
他们要愿意接受被整合 schwein1996 发表于 2017-1-31 15:19
个人代购属于跨境电商的一种,电子商务主要是三个流: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
下面分析一下个人代购的三 ...
所以我认为 要用跨境电商的模式帮个人代购代服务,但是不逾越界限,也就是说个人代购在做的网上客服以及和客人的一对一服务,我们不干涉。 个人代购的客人不追求低价他们要的就是一对一服务,但是他们也没办法要求实效,这是无可奈何的,但是如果在服务模式不变的情况下,税收费用降低,物流费用降低,物流实效降低,就锦上添花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怎样让个人代购放下戒备,接受整合。大的背景就是大部分人都无孔不入,只要有别人的客户信息就想收入自己囊中。有一个联盟平台能够做好代理的数据库保护应该是不错的。 联盟的定义,到底如何界定?淘宝平台,或者说白了,就是马云,与成千上万的淘宝店主,是否属于联盟关系?或者说,淘宝网上成千上万的店铺,他们之间,是否算是联盟关系?概念先要统一定义,否则可能每个人理解都不同。 本帖最后由 schwein1996 于 2017-2-9 18:21 编辑
个人代购,简单地说,两放弃,四灰色
放弃出口退税,放弃空运物流低运费(走较贵的国际包裹)
在淘宝销售属于灰色,个人物品入关属于灰色,个人5W美元额度结汇属于灰色,在德国的收入属于灰色
用跨境电商的模式帮个人代购服务,
思路是正确的
关键要解决代购在德国如何拿钱的问题,涉及到个人所得税 用跨境电商的模式帮个人代购服务,
等于是像国内的挂靠模式,自己没有资质,挂靠一家有资质的企业。如果确实能签订法律认可和保护的挂靠协议(或者称为代理协议),那是可以的,比如进出口权的挂靠,但这样的正规协议,在国内是合法的,但在德国的个人代购与电商之间,似乎也不太现实,充其量还是同胞之间的某种灰色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