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7-18 21:36

孟婆泪

  孟婆怎么会掉眼泪?有谁能得到孟婆的眼泪?

  孟心慈边调着汤边想着。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空洞的空间,周围都没有了人。她从小就有这种奇怪的感觉——自己就是孟婆。爹爹对别人说她脑子有病,可她并不觉得。

  她调的是孟婆汤。这可不是她的想象。爹爹开的客栈中,她掌的是汤勺。谁也没教她如何调汤,她无师自通,调出的汤无人不赞,都说鲜得喝下去能忘却一切烦恼,传着传着就成了孟婆汤。正好她也姓孟。

  因为听说她脑子有病,从没什么小伙子上来搭话,即使她长得如此清新出尘。她想,她会一直调汤到老,现在是孟姑,很久以后,自然是孟婆,那样才是名副其实的孟婆汤。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么想的时候笑了,笑得什么样她不知道。

  店里今天竟没有人,平时总是忙不过来的。所以今天她又进入了那个虚空的境地,当然,照她的父亲——孟老汉的话来说,只是脑子有病。直到孟老汉喊了一声“有客人来了”,她才回到现实中来。她忽然想起来今天是闷热的夏天。

  一个短工模样的人在正中的那张桌子上坐定,裸露的皮肤上亮晶晶的全是水。纵然热成这样,那人也没有像其他短工一样把罩衫旁若无人地脱下来,而是小心翼翼地用衣角扇着风,稍凉下来之后,他猛一抬头,见孟心慈端着汤站在他面前。

  他就是一怔。

  这个景象总像是在哪里见过。这端汤的姿势,她的样子,特别是她的表情,那眼神,虚空地不知到了何处,她的思考停止了吗?

  孟心慈把汤放在桌上,淡淡道:“喝吧!”

  那短工又一怔。眼前这个姑娘怎么会有这样空灵的声音?这声音如空谷鸟鸣,回旋不绝。再看孟心慈,头上别着一朵栉子花,嫩黄的蕊吐着芬芳,黑亮的头发只是简单的扎了几个髻,一缕掉下来垂在胸前,虽是简单却有九曲百折之感。衣服是银边镶滚的黑蓝色,只是增加了孟心慈的浓重,使她看起来不再像是一团雾,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你不喝?”空灵的声音又响起来。

  短工随即闻到那汤的香味,一丝一缕地从他的鼻子里钻进去,不用喝,就知道鲜得可以使人忘记一切烦恼,渐渐沉醉在那汤的味道之中。

  但他猛然一惊,清醒过来:“你是孟婆!你是孟婆!”他指着她叫。

  孟老汉站在柜台后面,只是摇头:又是个有病的人!

  孟心慈听着他这么叫,先是一惊,这惊讶又慢慢变成了喜悦。终于有人了解我了!终于有人不觉得我有病了!她心想。她这样想着,就不知不觉地坐下了。

  孟老汉心里一紧:心慈这样脑子有病的,原不指望她嫁个很出色的人家,但嫁个短工也是万万不能地——况且又是个脑子有病的。

  那短工道:“不知为什么,我就觉得你是孟婆,我很想把那件事告诉你。

  孟心慈道:“早料到你要说的。”孟老汉听得更是摇头:她们两人刚认识,说的话倒像是老相识,这样一来一去的,可怎么得了?相毕,却见孟心慈一手托腮,眼睛睁大了望着那短工,全神贯注的样子。

  那短工也望着她,道:“我不是本地人,我来到这个地方,全是为了找你。”孟心慈大而空的眼睛里一瞬间生起了迷雾,她说:“找我作什么?”

  却听柜台那边“啪”地一声巨响,两人回过头去,只见孟老汉脸早已涨成猪肝色,脸上松弛的横肉一条条直立起来,油汗更是如水流般从额上淌下。他似乎想说什么,右手食指伸出来指着孟心慈,手也抖,嘴也抖,就是没抖出半个字来。

  孟心慈只道:“爹,你怎么了?”她这种能让人降温的声音对孟老汉来说却似火上浇油,“你给我滚!”孟老汉指着那短工骂道,“想勾引我女儿,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那短工仍是不慌不忙地用衣角扇着风,笑道:“老板你误会了,我怎么会有此意?”他这笑本是谦逊之意,然而在孟老汉看来却是讥笑。他这一抬起头来,孟老汉有机会看到了他的相貌,发现不仅没有山野村夫的粗鄙,竟还有些文弱书生的俊逸。这样的相貌更激起了相貌丑陋的孟老汉的不满,他也没去想这短工的相貌和衣着为何又如此反差,便双手一挥,招来两个上身赤裸的大汉。

  两个大汉根本不用孟老汉指挥,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两人分别一到那短工的一边,一人夹起他的一只手,整个地把他提了起来。那短工遇到如此变故,脸上并不是惊慌失措的表情,而是一种哭笑不得的自在。

  “爹爹,你这是?”孟心慈声音中的那股水气忽然变得如惊涛骇浪一般。

  “你少给我在这里撒泼。”孟老汉白花花的胡子根根如针般刺出去,“那小子带去柴房!”

  “放开他!”孟心慈一反常态,伸手去拉那两个大汉,本来空洞的眼里竟闪出光来。那两个大汉念在她是小姐的分上,不敢对她动手。然而他们也经不起孟心慈的拉扯,觉得她的力气似乎大得过分了。

  孟老汉又是使劲一拍桌子:“把她也带到房里关着去。”那两个大汉会意,猛地夹住那短工向柴房奔去,因为孟心慈正与他们纠缠着,被他们猛地一牵,人便一下子歪在桌子上,砸得装孟婆汤的碗“滴溜溜”地在桌上转了个圈,倒扣在桌中央。那些香甜油腻的液体铺满了整张桌子,下雨似地流到地上去。

  以前从来没人打翻过我的汤,她想。一下子委屈地很,眼泪也跟着下来了。她就坐在地上,垂着头,掉着泪,既没有爬起来也没有倒下去。

  “姑娘,看来是没机会和你说啦!”那短工在被带出去的时候挣扎着回过头来叫道,眉宇间却是自若。

  “疯子!”孟老汉闷哼道。

  不对,有人打翻过我的汤!孟心慈分明听到瓷瓦迸溅的声音。她记得当时是多么委屈地蹲下去一片片地把碎片捡起来,想把它们再拚起来。是他!分明是他!她冲着他被拖出去的方向爬过去,叫道:“你打翻了我的汤!你欠我个解释!”

  太不像话了!幸好店里没人!孟老汉忍无可忍,大步跨出柜台,伸手就是一个耳光。孟心慈一个翻身,脸正对着他,什么也不说,只看着他。孟老汉的心“突”地跳了一下,好害怕她的眼神。正巧两个大汉回来了,像刚才一样夹着她上了楼进了她的房间,反锁了房门。

  听到上锁的声音,孟心慈反而安静下来,也不叫也不闹了。

  我是孟婆。他叫我孟婆,那是没错的。他认得我,是因为他打翻了我的汤,他没喝汤,还有那时的记忆。

  她无心地将头发解开来,分成一缕缕,拿在手里玩。想通了这一节,她像是很有成就感,脸上露出笑微微的神色来。

  月色本来就不明亮,被挡在窗纸上,与孟心慈离得很远。有几声乌鸦的叫声依稀可辨,更使这夜显得孤清。孟心慈觉得乌鸦的声音仿佛是越来越近了,窗外一个黑影盘旋着,久久不去。

  她觉得自己窝囊,身为孟婆竟然还要被锁在这儿,有没有谁会来救她。她叹了口气,就算救她的是只乌鸦也好啊!然而那黑影只是停着,并没有要采取什么行动的意思,她想着想着就倦了,眼皮合上后就不知道事情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7-18 21:37

  第二天天还没完全亮时她就醒了。微光拢在窗纸上,朦朦欲亮。孟心慈感到些微的凉意,隐隐听到外面淅沥的雨声,道是下雨了,便从椅子上下来,伸手去推门,也忘了门是锁上的。然而,门真被她推开了。那木门晃了晃,露出了门后的荒凉世界。

  纷乱的雨丝在空中滑出凌乱的弧线,打得地上没一寸干的地方。身边都是青灰色调,原来石块间钻出来的小草全不见了,都被雨打得耷拉在地上。院子正中的那个假山,只要是本来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都长满了一点点苍苔,像是哪位丹青高手点上去一般。

  雨借风势落在孟心慈的脸上,有些许凉意,孟心慈只赞这雨的快意。她看了半天雨,才想起门似乎不应该被推开的。莫非爹爹开恩?似乎不是。从小到大,爹爹从来是说一不二的。

  她伸手去拧那把铜锁,有些微的凿的痕迹,再拧几下,那锁兀自散了。真有人来救我?她想了半晌,怎么也没想出个合适的人选,随后,她又想起那只乌鸦。停留了那么久的,她想。想不出个所以然,她又想到了那短工。或许他是做工的,能打开锁也说不定。不过,若是他开不得呢?那他必定还在柴房。想到这里,她伞也不打就向柴房奔去,任由裤腿上乱溅泥珠。

  柴房的那把锁,也是拧了拧就散了的。孟心慈一手拿着绢子掩着鼻子,一手按在门上,推开了。她虽已用绢子掩了鼻子,仍觉一股霉味扑鼻而来。天啊,他怎么能在这房里呆这么久?到处都堆着烂柴火,因为黑,又看不清,她不免要注意不被绊倒。因为黑,那柴房像是无尽无边的,像困兽的牢笼。

  “你在吗?”她轻呼道。只有雨滴从屋檐上漏下来的声音回应她。不在,她想。再也无法在那儿呆下去,她退出来,掩了门,把锁虚挂在上面。

  屋外的雨越来越大了。天是比刚才更暗的青灰,很少有女人把这种颜色涂在眼睑上。孟心慈虽然不施脂粉,然而上眼睑天生就是这种颜色,有种浓重的忧伤,然而眼睛却如一汪清水,冲淡了那忧伤。

  衣裳全贴在身上了,她不觉得难过,她要走出去,爹爹,是再也见不得的了。不管风怎么吹,她的头发也飘不起来了,都贴在脸上。有些雨水顺着头发流到颈子里去。她就这样顺利地走出了客栈的门,没人拦她。门口有两个家奴歪着,似是睡得香甜,雨怎么打也不醒。孟心慈驻足看了一会儿,嘴角微微上翘了,眼睛却没丝毫笑意。真可怜!她想。然而,再怎么样,总比我好。她慢慢垂下眼睑,伸手扶着青石墙,缓慢地向前走,窈窕的身影融进了巷子,慢慢不见了……

  孟心慈根本不觉得时间的流逝,只觉得街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撑着伞的,小姐们有典雅的油纸伞,上面绘着花鸟、题着名人的字,脸儿被遮着,三寸金莲逦迤而过。状汉有结实的油布伞,大咧咧地露出手脚,一阵风似地过去,溅起千滴水。老人们一手拄着黎木杖,一手撑着伞,步步小心地过去。总之,各人有各人的伞。

  孟心慈被无数把伞覆盖,但没有一把是属于她的。雨无形中在人于人之间荡开了一层雾,贴不近身的。路人多用眼角望她一眼,就继续赶路。疑惑着多看几眼的,也是有的,那大抵都是外地人。

  孟心慈终于看见了一样是没伞的一群人。像是比她更惨,上身都是没穿衣服的。那是八个壮汉,齐力抬着四根大木头,背上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那八个人虽抬着木头,却比她走得还快,超到她前面去了。她发觉其中一人的背影很熟悉,认了出来,不顾一切地追上去,拽住那人道:“你欠我个解释!”路人见到这个情形,或是嗤鼻一笑,或是无奈摇头。而孟心慈见那人回过头来,对她微微一笑,落拓而坦荡。
      
  “没想到还能再遇见你。”

  月亮像一滴墨汁般融化在天上,被薄雾盖住了,能照到的地方很有限。月亮能照到的地方里,有一座小木屋。小屋里生着一堆火,席地坐着两个人。

  “不奇怪,我是来找你的。”孟心慈望着他,眼神清亮。

  “这么说,那锁是你开的了?”

  孟心慈的眼里又升起了疑雾:“我还只道是你开的。”

  “哈哈哈哈,”他大笑几声,“不是你,难道还是乌鸦不成?”

  “怎么不是了?”孟心慈反问道。

  他又笑了:“你这人真的很有意思。”

  孟心慈望定他:“莫非你也觉得我有病不成?”话里竟有些恼怒的意思。

  他看了她一眼,笑道:“怎么会呢?”又低头去烤湿衣服。两人寂静许久,谁都没说话。

  “那你告诉我那件事,你昨天想说的。”孟心慈一手伸过去覆在他的衣服上。

  他为了她的举动而奇怪,抬头看了她两眼,嘴角微笑了,又低头去烤衣服。“我叫梁秋实。”他说,“生在开封的一户姓梁的人家。生来就能背诵诗文,两岁就能拿笔写字,被家里看成神童。其实他们心里却是认为我是有病的。”

  “他们也都这么说我。”孟心慈敛眉道,“然而我到现在还背不出诗文,更不会写字。”

  “你忘了你是孟婆吗?”梁秋实道。

  “虽然不记得,但我却知道。”孟心慈的眼神又转为虚空。

  梁秋实道:“他们觉得我有病的原因,不用说,那必定是我刚出生时不哭也不笑,只举起自己的手说了句:”我的手怎么如此小了?‘随后又说,’小珏,小珏,你去哪儿了?‘“

  孟心慈垂下眼睑,眼皮上是青郁的颜色,下面却是明亮的火光。“你找我是为了找小珏?”屋外幽暗的林子里,鸟儿于树隙间穿梭着,翅膀打得树叶簌簌作响,纷然落地。当然也少不了鸟儿的叫声,其中也有乌鸦的叫声,荡在树丛中,其凄惨不下于杜鹃啼血。孟心慈其实是有点失望了,他找她,终究是为了找另一个人,她只是一个途径。好不容易遇见了能理解自己的人,但他终究得走的,她留他不住。

  梁秋实听她这话闷闷的,叹了口气,道:“你若是还记得这个,那就太好啦!若是不记得了,我也只能再去别处找。”

  “你找了好久吧?为了前世的情缘,甘愿背井离乡,你这是何苦?”孟心慈冷冷的。

  梁秋实听她语气不善,心中亦是烦闷:“你真的不了解吗?难怪能踏踏实实地做孟婆。”

  孟心慈怒道:“你打碎了我的碗,没向我赔不是。我忘了所有的事,不记得什么小珏的了,倒要向你赔不是了?”

  梁秋实道:“你什么都不记得了,又如何记得我打碎了你的碗?”

  孟心慈道:“我就只记起你来了!”

  梁秋实听她说话似是声嘶力竭,再一看她,两眼已是水汪汪的了。他又觉内疚,又觉怜惜,轻声道:“对不住了。”

  孟心慈泪眼盈盈地望着他:“你可是打翻过我的汤?”

  梁秋实把眼睛转过来对着她,点点头。

  这回两人又是好久没说话了。

  他也是没法理解我的,孟心慈想。她站起身,身子摇摇的。她说:“我要回去了。”说完转身就走。

  “我送你。”他跟了上来。

  “不用。”她回头瞧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转过身去。她听见后面的脚步声停了,便更快地往前走去。

  其实他哪是回家?爹爹是不能再见的了。这点她早已了解。去哪儿?不知道。反正离开这里,也不回家。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7-18 21:38

  女子接过碗,举到嘴边。

  那是罕见的美丽。举止都很得体,像是大家闺秀,然而她端起碗的一霎那眼里闪现的寒星却有着妖艳的成分。这类女子必是极聪慧的那种,怎么年纪轻轻就来了这儿?

  “小珏,别喝!”一只拳头伸过来把碗打在地上。

  瓷瓦四溅。

  “我们走!”

  打碎了我的碗的人,我要让他加倍偿还!

  一道冰凉的线从脸颊边往腮下跑去。
       
  她觉得头被什么东西猛地一磕,痛得醒了。然而身体不停地颠簸着,景物都向后移着。想要动,却发现手脚都被绑了;想要喊,却有个布团塞在嘴里。

  天啊!这是要去哪儿?好不容易逃离了爹爹,又进入了另一个可怕的圈套。

  如今还是黑夜,天黑得一颗渣子都没有,月亮也没有。她有种隐隐的感知,那无边的黑夜像是要幻成一个大布袋,将她吞掉。

  然而车“嘎”地停了,像是漆黑夜空中一声凄厉的长啸。外面一个人从她背后进来,蒙了她的眼,背着她疾奔。那人武功倒像是有两把刷子,跑了一阵呼吸也不急促。孟心慈只听到一扇扇门打开的声音,像是知道他们的到来。最后听到一个很沉闷的声音,她觉得背后生疼,原来是自己被甩到地上去了。

  “你看看,可还满意?”一个陌生的声音。

  “只要能做事的就行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声音听起来倒和善。

  “八百两。”

  随着铜钱当啷的声音,孟心慈知道自己被卖了。也不知道被卖到什么地方了,她想,她似乎也不是很在乎。

  “告辞。”那人说着一阵风似地跑了出去。

  “桃儿,带这位姑娘去沐浴更衣。”

  一个丫头解开了她手上、脚上的绳子,摘下了她嘴里和眼睛上的布头,把她带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有老大的一个木桶。

  “衣服给我,我自己洗。”她说。那丫头怔怔地看着她。“放心,我不会逃的。”她又说。那丫头这才退了出去。那丫头给她的是一件碎花夹袄,显然是丫鬟的装束。孟心慈边洗边想着怎样大闹这个地方。沐浴更衣毕,那丫头带她来到了一间房间,对着屋里的一位姑娘道:“小姐,这是新来的丫头。”

  “爹也真是的,找那么多丫头给我,只是耗费财力罢了。”那小姐斜靠在湘妃塌上,脸上有种病态的晕红,说出的话似吴侬软语,可亲可近。孟心慈本来是打算在这儿大闹一番的,然而看到那小姐后却改了主意,不是因为她的可亲,而是因为她的相貌太像适才梦见的女子了。唯一不同的是,她怎么也找不到那小姐眼里的寒星,取而代之的是一点如月晕般的光辉,柔和无限。她决定留下了。再怎么说,那个叫做“小珏”的女子到底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什么样的女子能让人甘愿记得一世,在留到下辈子去继续追寻?

  那小姐见她盯着自己看,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笑道:“今后要劳烦妹妹了,唉,我这身子……”她这一笑也是无力的,然而却似三春桃花,弄得孟心慈都看呆了。病西施也不过如此吧?她想。

  那小姐看她愣愣的,又道:“该怎么称呼妹妹呢?”

  孟心慈道:“叫我小慈吧!”言语间竟没有丝毫怨气了。

  那小姐道:“你若不嫌弃,可以叫我雨媛,我姓谢。”孟心慈只以笑来回答。
      
  孟心慈就这样在那个府上住了下来,每日陪那小姐弹琴写诗。她什么都不懂,说出来的话常逗得那小姐大笑。那小姐道:“你真是个有趣的人!”她竟也不生气,她是喜欢极了谢雨媛的笑。她和谢雨媛极是投缘,她从没有在谢雨媛面前露出什么怪异的表现来,谢雨媛也把她当作姐妹看待,从不颐指气使的。

  谢雨媛实是有病。有一次孟心慈走进屋去,听到谢雨媛强忍住了轻咳,将一块白手帕藏到身后箱子里去了。孟心慈后来得了机会去翻那箱子,确实找到了那块白手帕,然而上面竟有殷红的血迹,颜色各不相同,可知有旧的、也有新的。她心里一酸,忙合上了箱子。所幸没人撞见。

  谢雨媛喜欢雨,虽然身体如此,却仍喜欢在下雨的时候出去,以前总是跟着一大群丫头,现在只带着孟心慈。如今又是一场大雨,谢雨媛和孟心慈坐在谢府后花园的听雨亭听雨。

  雨顺着亭子的檐快速地滑落下来,像一串串珠子。珠串子泄在池里,似乎断了线,四处飞溅。谢雨媛侧着头,拨着琵琶,音乐纷乱如水珠。池里开遍了莲花,红的、白的,在一片凄雾中犹如一盏盏明灯。

  孟心慈试探道:“雨媛,如果有前世,你还愿重新来过吗?”

  谢雨媛弹着琵琶,侧着脸微笑了:“你呢?”

  “我……宁愿留在这里。”孟心慈低下头,若有所思。

  谢雨媛道:“前尘尽散,尤岂是我等能留得住的?只怕今生也不能。”

  “前尘尽散……”孟心慈念道,“雨媛,你是不记得了?”

  谢雨媛的琵琶声忽然停了,“我不需记得。”孟心慈听得懵了。

  雨越下越大,天际划过一道紫光,一霎那便逝去了。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7-18 21:40

  谢雨媛终于打算出去逛逛了,当然只带着孟心慈。她俩在一个卖钗子的铺子旁停了下来。谢雨媛拿起一直钗子,看得爱不释手。孟心慈见谢雨媛转动那钗子时宝光闪烁,不由地注意了些。那钗子甚长,头部极大,上面不成规则地镶了一些宝石粒子,还拖着长长的流苏。那钗子,好熟悉!是梦中女子所戴?

  “小珏!”

  孟心慈和谢雨媛一起回过头去。

  是他!孟心慈心里一阵难言。谢雨媛只是站着,眼里变幻莫测。梁秋实的眼睛,只是望着谢雨媛,根本没看见她身边的孟心慈。

  谢雨媛淡淡道:“你是谁?”

  这句话就像一个霹雳一样把梁秋实劈懵了。孟心慈见他有些摇摇欲坠的意思,叹道:“你又何苦如此?”

  梁秋实这才看到她,有些尴尬的微笑道:“你也在这里啊?”

  谢雨媛道:“这位公子,你认错人了吧?”她说完便拉着孟心慈走了,头也不回。梁秋实一个人站在那里发着呆,任由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流将他淹没。

  纵然有许多丫鬟服侍,谢雨媛的病也越来越重了。深秋已至,谢雨媛看着窗外一片片飘零的木叶,道:“只怕今生将逝了。”孟心慈听着,眼泪已不自觉地掉了下来。她说:“雨媛,你别乱说。”

  谢雨媛听出她话中的哭音,转过头来,无力地笑了:“没想到你也会哭。”她已多时不能下得榻来,身子越来越单薄,尖尖的下颚却越发衬出了瓜子脸的俏丽,然而脸上连孟心慈初来时的一点晕红都已看不到了。孟心慈真的有种感觉,谢雨媛单薄的身体将如落叶一般随风而逝。

  谢雨媛见她不说话,又道:“小慈,我一直觉得你有心事,一直都没问,但我知道,现在若是不问,只怕是来不及啦。”

  孟心慈心里一阵酸楚,等镇静下来,道:“雨媛,你尽管问吧!”

  “你可要说实话啊!”谢雨媛又笑了。孟心慈点点头。

  “你可是心中牵挂一个人?”

  孟心慈想起了梁秋实,确实好久没见了,最近也老是会想起他,对他的感情,她也说不清,其实这当中是有些恨的。她点了点头,道:“算是吧!”

  “是不是上次在店铺里遇见的那个?”

  孟心慈见她一针见血地道破,心道:我还想问她,她倒问起我来了。她说:“雨媛,我倒想问你,你还记得他吗?”

  谢雨媛笑道:“我和他以前根本没见过面,怎么谈得上记得?不过,他只怕和我姨妈大有渊源。”孟心慈正听得纳闷时,谢雨媛道:“桃儿,把家谱拿来,我藏在柜子里的那份。”说完又咳个不止。她忙用手捂着嘴,连帕子都顾不上拿了。孟心慈见血从她的指缝中渗出来,心里一阵难过。谢雨媛背过去擦了擦,桃儿已把家谱拿来了。谢雨媛伸过手去把它翻开,手已抖得不成样子。那十根手指白而细,本来是极好看的,如今瘦得如柴火一般,又沾上了鲜红的血迹,红的红,白的白,骇人得很。

  谢雨媛指着一个名字,道:“这是我姨妈。”孟心慈看了那名字,是“冷忆珏”,边上还有个名字——“冷忆璇”。孟心慈道:“冷忆璇是你娘?”

  “是。我姨妈和我娘是双生姐妹。”

  孟心慈这回倒是呆了呆:“难道说,那人是错把你认成你姨娘了?”

  谢雨媛道:“我看多半是如此吧!这本家谱是我偷偷藏起来的,其他的家谱里早没了姨娘的名字,连娘都不许我再题。”

  孟心慈道:“你姨娘犯了什么错,会被家里除名?”

  谢雨媛轻笑道:“不过是和一个风流才子私奔了。你知道,我们这样的家庭最容不得这类事了,恨极了他们便除了名。最后两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就不得而知了。”

  孟心慈心道:看来她们两个人如何做了亡命鸳鸯,恐怕也只有梁秋实知道了。不过,只怕他也不会说。没想到,雨媛也不是他要找的人,这事到底该不该告诉他呢?然而转念一想,梁秋实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呢,怎么告诉他?再说自己何必帮他?他弄成这样,还不是活该吗?

  谢雨媛道:“你既然牵挂那人,就让他忘了那档子事吧!”孟心慈听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又听谢雨媛喃喃道:“该想个办法。”她说完这话就没力气了,躺在炕上微微地喘气。

  几天后,谢雨媛忽然道:“把我的琵琶拿来。”众丫头都不敢声张,一个叫紫荟的丫头道:“小姐好好注意身体,等身体好了,再弹也不迟。”谢雨媛怒道:“给我拿来!”只见一滴血从她的嘴角流下来。她脸上毫无血色,长长的头发沿着脸儿垂下来,同脸儿一样也是干枯的。她使劲睁着死灰色眼白的眼睛看着那些丫头,那些丫头心中只是害怕,却也没人敢挪一步去拿琵琶的。

  孟心慈看在眼里,下了下狠心,抱了琵琶来给她,送到她怀里去。她笑着接过去,那笑竟有些孟心慈初来时的妩媚了。她颤抖着报着琵琶,弹唱道:“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她眼里一片空茫,似乎望见了什么不存在的东西。手虽抖着,然而弹得还成曲调,更弹出了那曲子的哀怨。唱着唱着,仿佛来了力气似的,越唱越响了。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婚,哽咽梦中语……”词句无限幽咽,她哽住了似的,又咳起来,终于止住了,又唱:“是他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挣扎着唱完,最后一个字其实已听不见了。

  手从琵琶上沿丝弦滑下,琵琶坠地而碎。一大口鲜血喷在琵琶上,人也完全倒了下来。头发盖住了,脸儿看不真切。孟心慈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一下,走上前去,探了探,已没有鼻息了。她看见谢雨媛的身体荡荡悠悠的,才知道自己是在落泪,她嗫嚅道:“雨媛,你是有事瞒着我吧?”

  当天,谢老爷让孟心慈去找他,把下面的丫头都打发走了。孟心慈看得出,谢老爷伤心得很,却把伤心都留心里了。

  谢老爷道:“小慈啊,雨媛已经没了,我看你们平时玩得不错,可否请你为她做件事?”

  孟心慈知道那也不会是什么好事,估计就是在她墓前守上一时甚至一辈子的,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为了谢雨媛她就是愿意,所以她点了点头。

  谢老爷道:“前些日子开封游个大户人家来提亲的,如今雨媛没了,我看你在众丫鬟中人品最是出众,又个不情之请,可否替雨媛圆了这桩婚事?”

  孟心慈颇觉奇怪:“老爷何不实话实说?”

  谢老爷叹了口气,道:“实话实说,老夫如何不想?只是明天便是成亲之日,这婚事推得仓促,老夫只怕那边起疑心啊!再说——雨媛要嫁的是宰相的公子啊!以前从未见过面的,狸猫换太子也没人知道的。求你了。”

  孟心慈听到谢老爷都说了这样的话,只得道:“为了雨媛,好吧!”

  谢老爷听的激动万分:“从此以后,你便是我的女儿啦!”

享受人生 发表于 2005-7-18 21:41

  一只蜡烛在安静地燃烧,透过红头盖,她只看得见红光。屋内唯一亮着的就是这支蜡烛。外面宾客云集,她竟觉得安静。窗外是一片树林子,有鸟儿扑翅的声音,还有,久久回荡的乌鸦声。

  这声音……好像是那一天晚上听到的……是时间停止了?倒转了?

  今天的月亮是什么样子?是那一天晚上看到的那样吗?

  今天的新郎是什么样子?是他那样子吗?

  新郎官进来了,脚步很沉着,还带着些轻快和喜悦。

  是他……是他……

  她忽然发现已不恨他了,然而另一种酸楚在她心头噬咬。

  新郎官走到她身边,她能听到他呼出的气。

  是他……是他……

  新郎官轻轻地慢慢地掀起她的盖头来,边掀边轻声呼唤:“小珏,小珏,我终于找到你了。”

  她陡然从梦中惊醒过来:“是你?”猜中是他,然而看到仍然吓一跳。平时想见,想让他来偿还,真正见到了又如何?

  “是你?”他也说。

  她还未来得及听出他口中的失望,一个黑色的东西已经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她的眸子。她看到一瞬间的火红,感到难忍的刺痛,忙捂住了,然而有粘稠的液体顺着指缝流出来。

  她知道她瞎了。她听到有骨头断裂的声音,不是人的,而是一只鸟的。

  “是只乌鸦。”他说,“怎么如此凶狠?”那乌鸦显然已经飞不动了,叫得更惨。“我去叫大夫。”他说。

  听出他口中的关切,微笑了:“不用了,怎么治得好?”

  他挺住了,转身一下子抱住了她:“我完全误会你了,你真的是忘了,你一直都在帮我找她。”她感到有水滴落在她脸上,自己也流泪了,泪冲掉了脸上的血,然而眼睛更是痛得不行。

  你是在可怜我?还是在感激我?事到如今你还是在想她。她觉得心一揪一揪的,才知道人真的能心如刀绞。

  她很平静地说:“夫君,交杯酒,你忘了?”她不说话,默默与她对饮。饮毕,她幽幽道:“夫君,怎么会是你?怎么会是你的?”

  他哽咽道:“我其实是开封梁家——也就是当今宰相的公子,到外面去游历,只是为了寻找小珏,再累再贱的活也干。谁知却先遇到了你。你却不肯与我一起找。后来竟看到了小珏和你在一起,我偷偷尾随你们回家,知道你们就住在谢府,我便决定结束游历,让父亲去谢府提亲,谁知新娘是你。”

  孟心慈的嘴角牵了牵,像是在笑:“你看到的雨媛不是你的小珏,你的小珏是她的姨妈。雨媛死了,我来替她。”

  “什么?”他像是听不懂,又像是听懂了,跌坐在床上。墙角那只乌鸦拼命地拍了拍翅膀,终于不动了。

  孟心慈道:“我还想知道,你当时怎么会和小珏分开的。”

  “投胎时阎王是分开判的,我在奈何桥边久等她不来,时辰到了,只好先去了。”他说完便摇晃起来,孟心慈知道那是孟婆汤发生作用了。她在交杯酒中下了自己煮的汤,两个杯子中都下了的。她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她这么做,但是现在明白了。

  她明白,罚她到人间就是因为有人没喝汤的缘故。如今,他喝了汤,该忘了吧?那她能忘吗?

  她也觉得头晕了,身体卷入漩涡中。

  我也能忘吗?她又想。
         
  她又看得见了。

  眩晕后她坐在三生石上,端着碗,不停地流泪。泪不久就盛满了一碗。她用手递过去,笑了笑,那人爽快地喝了。原来,她竟不知道孟婆汤就是孟婆的眼泪。她做这解药让人忘记一切,然而有谁能让她这个做解药的人忘记?

  她的眼泪不停地流,她看什么都像在看水中的倒影。

  她想起那只琢瞎她眼睛的乌鸦,便到陆判那里去查。陆判翻开生死册,她见生死册上写道:“前世名为冷忆珏,绝色女子,因不忍忘却前尘,甘愿今世身为乌鹊,为前世情郎所杀。”

  她本来还想查梁秋实,然而终究没有,她怕那是另一个凄凉的故事,至少她已看到了一部分。

  “忘却是福。”她说。

  然而她是怎么都忘不了的了。

  三生石上,坐着一位姑娘,青郁郁的眉眼,不停的垂泪。她端给别人能忘却一切的汤,是她不能忘情的眼泪。

annieingermany 发表于 2005-7-19 11:43

怎么觉得风格象聊斋里的故事

Class EvEN 发表于 2005-7-19 16:45

不可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孟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