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6bonn 发表于 2005-7-30 18:07

透视上海涉外婚姻中的离婚 ZT

作为远东重要国际都会的上海,外籍人士在沪人数不断增加。根据2002年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公布的数字,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数已达19239人,再加上商务停留及其他原因驻沪的外国人,目前在沪外国人数在十万左右。目前,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的人数占据前十位的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英国。从就业人数比例看,日本占33.3%,美国占11.7%,韩国和新加坡分别占8.8%和8.1%。随着在沪外国人数的增加及对外合作交流的频繁,上海的涉外婚姻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在上海,如今每100对新婚夫妇中平均有3对是涉外婚姻,在中国各省区市中名列第一。据统计,1996年至2002年的7年间,在上海登记的涉外婚姻超过2.1万对,平均每年3000对。这个数字比1980年增加了7倍多,目前,平均每天有十余对中外联姻的新人在上海涉外婚姻登记管理处领取结婚证书。


沪上涉外结婚特点多



首先,涉外婚姻覆盖面广上海涉外婚姻中的外籍人士的来源几乎覆盖了全世界,目前已达到近50个国家和地区,涉及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在涉外婚姻中,日本人最多,占涉外婚姻境外人员总数的39.6%。这是因为九十年代以后,日本成为上海最大的贸易伙伴,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中也以日本人人数最多,因此上海人和日本人的通婚大量增加。其次是台湾30%。上海近年成了台商的投资最爱,截至目前为止,台湾百家大财团中已经有多达五十多家,在上海投资一百二十多个项目,台湾上市公司中也约有六十家在上海设立了一百六十多个项目。台湾官方数据显示,上海对台商产生了强大的磁力效应,截至去年10月底,台商的投资金额已经高达80亿美元。随着台商投资上海热潮的升温,在上海长期居住的台湾人在持续增加,目前数目已达3万余名。占据第三位的是美国,占9.1%。还有几个相对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是澳大利亚(6.1%)、香港(5.5%)、加拿大(3.9%)和欧洲(5.7%)。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上海人涉外婚姻的首选是外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人士,因为双方有着相同的文化传统,没有语言障碍。但从目前看,随着上海市民外语能力的大幅提高,以及涉外婚姻主体高学历的特点,婚嫁的主体已呈多元化的特点。



其次,“沪女外男”、“老夫少妻”类型婚姻仍占大多数   20年前上海涉外婚姻几乎是清一色的“沪女外男”型,目前上海女性和外国男性的结婚年龄差平均是10.5岁,其中有13%的夫妻是两代人,整整差了20岁。在涉外婚姻中,创下上海结婚年龄差距纪录的是1996年的一对夫妇,两人相差54岁。结婚时,美国新郎已是一个81岁的老翁,而上海新娘仅是27岁的妙龄女子。因此,从整体上说,目前上海涉外婚姻中功利因素仍占了一定比例,反映了外方男性在经济社会地位上的明显优势,以至于上海女性放弃对对方年龄的挑剔。



第三,“沪男外女”类型婚姻悄然增加   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有300位上海男性迎娶外籍新娘。 “沪男外女”型婚姻在涉外婚姻中的比例从8.5%上升到11.3%。1996-2002年期间,在沪“中西合璧”的21000多对的新人中,外籍妇女士有2331个。在“沪男外女”类型的婚姻中,夫妻年龄比较接近,在20-49岁中间,男女的平均结婚年龄分别为35岁左右,较上海平均结婚年龄稍大几岁。这一方面反映了愿意来上海发展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上海男性接触外国女性的机会越来越多,“沪男外女”型婚姻以追究爱情为主的潮流,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上海乃至全国在世界政治及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



第四   双方学历较高是涉外婚姻的另一特点   上海涉外婚姻中,新郎新娘基本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在“外男沪女”婚姻中,外方人员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47.8%,与之匹配的上海女性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为23.8%,这种学历结构远远超过20-49岁上海妇女(大专以上学历占11.8%)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沪男外女”婚姻的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接近得多,上海男性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37.4%(常住人口为14.6%),而且就大专以上学历比重来看,外方女性比上海男性还稍稍占优。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主要在于,一般外国人就业集中在“三资企业”及各种驻沪办事机构,一般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能进入这些机构有机会与外国人接触,这些人员一般外语勾通能力较好,与外籍人士交流没有语言障碍。



二、涉外离婚问题让人忧



目前,中国人与外国人结婚后又离婚的现象较多,特别是结婚后,定居国外的涉外婚姻居高不下。据有关资料,加拿大人和中国人结为夫妻的,离婚率为60%。1997年,日本丈夫和中国妻子离婚的占结婚人数的30%;日本妻子和中国丈夫离婚的占结婚人数的3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两地分居是导致涉外婚姻解体的主要因素    涉外婚姻成立后,国外一方往往返回国内或被派驻他国,而另一方因不愿离开国内或因签证不能及时办理而导致两地分居。虽然现代科技使得通信联系变得十分便捷,但暂时语言的倾诉时常不能慰藉心灵的孤独,情随境改,再牢固的婚姻基础也难以面对长期大洋两岸的分居生活。



其次,国内一方功利心因素是造成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   相当多的在沪女性把与外国人结婚作为一种改变生活状态的手段,而并非追究幸福美满的婚姻。有很多上海女性没有在国外亲身生活的体会,又追求汽车、洋房的生活方式,向往国外生活。但一旦到了国外,却发现一切并非自己想象,造成心理上较大的落差,加之一般选择的配偶与自己年龄、兴趣爱好较大,使得原本感情薄弱的婚姻生活黯然失色,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生活很快就会在痛苦中结束。



刘先生(化名)36岁,早年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德资企业工作,因工作出色,后被派至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长期工作,后刘先生加入德国国籍。虽然刘先生先前娶了一位德国太太,但因性格不和离异,这使得刘先生怀念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点,希望再婚娶一位中国夫人。刘先生在2001年回沪探亲时,通过朋友认识一位23岁的上海女孩王小姐(化名),在接触不到一周后,王小姐就提出结婚,刘先生感到时机不成熟,但王小姐一再坚持在刘先生在一个月探亲假期间办理好一切结婚手续,刘先生随即与之办理了结婚手续并到公证处进行了婚姻公证。2002年春节过后,刘先生为王小姐办理了签证手续将其带回德国。到了德国后,王小姐发现刘先生虽然有车有房,但在德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并且住房还是租的公寓,刘先生虽然工资丰厚,但缴税很高,所剩根本没有原来所想的多。加之刘先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王小姐去欧洲各国旅行,王小姐失望之余,在返回中国后拒绝再回德国与刘先生一起生活,并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及提出婚后经济帮助的要求。

再者,娶嫁洋人原本为出国目的   有些女性为达到出国定居或深造,利用同外籍人士通婚为手段,达到拿到签证或绿卡的目的。沪上火爆的涉外婚介中介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这种现象。李女士(化名)通过涉外婚介所认识了日本人中井,闪电式结婚后,李女士即要求中井为其办理签证手续。松井委托日本国内的一家移民事务所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并依这家移民事务所的要求,要李女士拿出180万日元(折合15万人民币)。李女士和亲戚朋友借到款后,将该笔钱款汇入日本这家事务所的账户。但在办理签证时,由于李女士有受到过劳动教养的历史,虽经多次努力,但签证最终未予通过。见无法去日本,李女士与松井协议离婚事宜,松井表示离婚可以,但其不能回中国办理,于是,李女士只得委托律师通过诉讼手段解除这段婚姻。



第四,由于各国、各地区法律对于婚姻缔结程序的不同,一方恶意,造成离婚



陈小姐(化名,28岁)在上海某台资企业工作期间,与公司老总潘先生(化名,34岁)相识相恋,后2001年在上海涉外婚姻登记管理处领证结婚,婚后不久,潘先生回台。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小姐才知道,潘先生早在八年前就已在台结婚。而结婚时,潘先生之后以能拿到台湾相关部门出具的无配偶证明,是因为,在台湾地区结婚主要实行仪式制,即有公开仪式和两人以上的证明,婚姻就有效成立。婚后可到户籍登记处报备,但如果当事人不主动报备,也不影响婚姻关系的成立。台湾居民到大陆结婚的无配偶证明是根据本人户籍底册上没有结婚的记载出具的,但如果当事人没有去备案因而没有结婚记载的话,“无配偶证明”实际就是虚假的。潘先生在台结婚时,并未到户籍登记处报备,造成无配偶证明开出,才在上海领取了结婚证。根据台湾“两岸关系条例”,夫妻一方为台湾地区人民,一方为大陆地区人民者,其结婚或离婚的效力,依台湾地区法律,判决离婚之事由,依台湾地区法律。因为大陆婚姻成立是“登记制”,而台湾是“仪式制”,因此,台湾不承认大陆的婚姻关系的效力。陈小姐知道后,非常气愤,欲与潘先生离婚,但潘先生表示离婚可以,但其不能回大陆办理离婚手续,无奈之下,陈小姐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了离婚之诉,申请宣告其婚姻关系无效。



第五,国籍、习惯、观念、风俗、语言的差异导致没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事实上,涉外婚姻较国内婚姻相比是高风险的,它的不确定性更高。从传统上讲,中国人更讲究门当户对,而对跨国婚姻来说,缺乏共同的文化圈,双方在语言、风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而这些都是双方必须要跨越的障碍,一旦不能逾越,只能导致分手。



梅小姐(化名)在沪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个澳大利亚男子贝伦(化名),双方一见钟情,不久便坠入爱河走向了结婚礼堂。结婚后,梅小姐不顾家人的竭力反对,办好签证同贝伦一起到了澳州。贝伦在维多利亚州有自己的别墅和跑车,应当说物质生活还是很好的。但梅小姐在此居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非常孤独和寂寞。澳州地广人稀,虽然居住条件很好,但周围没有邻居,没有朋友可以交流,梅小姐是上海人,很喜欢吃中国菜,但到了澳洲却很难吃到可口的饭菜。令梅小姐尤为烦恼的是,贝伦是基督教徒,不仅耗用大量时间作礼拜及神事上,而且还劝促梅小姐信教。结婚之前梅小姐认为无足轻重的“小节”现在却变成影响夫妻感情挥之不散的阴影,经过近一年的生活后,忍无可忍的梅小姐终于冷静地向贝伦提出分手,并在回沪后委托律师办理了离婚手续。



综上所述,涉外婚姻外表浪漫,但是也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需要我国对外的更多的交流,需要减少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也需要夫妻双方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希望您选择涉外婚姻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阿洛伊西娅 发表于 2005-7-30 18:14

楼上哪里找到这么多数据, 为什么只有上海的呢,

实际上, 涉内婚姻, 涉外婚姻都是婚姻, 只要出发点和经营的好, 都可以浪漫一生, 白头到老,
重要的是不要为了涉外而婚姻,

阿洛伊西娅 发表于 2005-7-30 18:17

近一两年, 中德通婚日益增多, 这应该是好事,
但是潜伏的问题还是有的, 因为当今婚姻的不稳定性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离婚率不是也不低吗
但是在德国的中德婚姻中, 有几个中国女生承受的了婚姻的变动, 在这种婚姻面前她们是脆弱的,

[ 本帖最后由 阿洛伊西娅 于 2005-7-30 18:31 编辑 ]

笑嘻嘻豆豆 发表于 2005-7-30 19:03

原帖由 阿洛伊西娅 于 2005-7-30 18:17 发表
近一两年, 中德通婚日益增多, 这应该是好事,
但是潜伏的问题还是有的, 因为当今婚姻的不稳定性是有目共睹的, 在中国离婚率不是也不低吗
但是在德国的中德婚姻中, 有几个中国女生承受的了婚姻的变动, 在这种婚姻 ...

这种婚姻都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没几个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的.上面的报道我以前也看了,太长,不想再看一遍,就匆匆看了几眼.里面的数据到底是不是符合事实先不去说他,光是那个例子"刘先生(化名)36岁,早年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德资企业工作,因工作出色,后被派至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长期工作,"这可能吗?有从一家企业派到另家企业去的吗?还以为是八十年代的外借啊!编吧.反正不上税.

我在生活中是没碰到过外嫁的,到是有个好朋友曾经找过个美国人,谈了大半年,她想去旅游,那男的有什么事,两人弄的不愉快,她就和他提出分手.现在又找个,叫我们千万不提以前她找过老外的事.

ellenwx 发表于 2005-7-30 19:06

我想,绝大多数在这里有德国LG或者BF 的MM们,他们也许是总体来说还是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后悔,夫妻生活过得应该是总体幸福和快乐的.

既然大家都结婚了,那么都是成年了,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不是吗?: )

但是,我想,并非"中西合壁"就肯定有好的结局,我肯定,还有很多悲剧,只是她们没有来这里诉说罢了。

谁喜欢说自己的伤心事情呢?

完美人生 发表于 2005-7-30 19:09

兔还没死呢,狐就悲上了。这操的是哪门子的心呢?

ellenwx 发表于 2005-7-30 19:11

原帖由 完美人生 于 2005-7-30 19:09 发表
兔还没死呢,狐就悲上了。这操的是哪门子的心呢?


好深奥的话啊,可否请您解释下 : )

那对子一般是形容什么的? 谢谢老师先!: )

完美人生 发表于 2005-7-30 19:20

解:其实是巴不得兔子死。在这里为:早就告诉你们异国恋没好下场了吧。

li6bonn 发表于 2005-7-30 20:16

没有看不惯啊,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种提升自己,达到人生目标的方法。

Lindhorn 37 发表于 2005-7-30 20:21

不过以前看过一个比较专业的报道,上面说:异国婚姻生下的第一代智力上和常人无异,到了第二代会不如第一代。到了第三代的时候,异国婚姻(由于人种差异太大)所造成的生理或智力缺陷就会开始显现。
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呵呵。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mineralwasser 发表于 2005-7-30 20:48

建议去掉title中的上海两字,现在嫁老外的哪儿没有啊,上海mm素质普遍来说还是高的,个人意见。

lan 发表于 2005-7-30 20:57

原帖由 Lindhorn 37 于 2005-7-30 20:21 发表
不过以前看过一个比较专业的报道,上面说:异国婚姻生下的第一代智力上和常人无异,到了第二代会不如第一代。到了第三代的时候,异国婚姻(由于人种差异太大)所造成的生理或智力缺陷就会开始显现。
不知道是真的 ...
不是都说混血的漂亮而且聪明吗?

li6bonn 发表于 2005-7-30 21:02

原帖由 mineralwasser 于 2005-7-30 20:48 发表
建议去掉title中的上海两字,现在嫁老外的哪儿没有啊,上海mm素质普遍来说还是高的,个人意见。
这篇文章转自上海热线,http://hi.online.sh.cn/content/2005-07/29/content_1267034.htm

athena_hu 发表于 2005-7-30 21:21

感觉又是个强贴,先留名,等楼高到10页以后再慢慢爬

daniellwolfe 发表于 2005-7-30 21:28

。。。。上海外嫁比例最高。不写上海写哪里?

li6bonn 发表于 2005-7-30 21:43

原帖由 shyshy 于 2005-7-30 21:27 发表

达到人生目标的方法???
我有点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我觉得几乎每个女孩子都向往浪漫的爱情,渴望幸福的婚姻
一般婚姻都是以爱为前提的。
按照楼主所说的人生目标,我想也就是和心爱的人,执子之手,与子 ...
个人想法观点,或者说大部分(女)人的想法观点,只能证明这种想法观点的存在性与普遍性,但是却不能说明这种想法观点的独一性,多读读历史,或许你的意识形态会变得丰满些。

li6bonn 发表于 2005-7-30 21:45

原帖由 athena_hu 于 2005-7-30 21:21 发表
感觉又是个强贴,先留名,等楼高到10页以后再慢慢爬
谢谢老乡斑竹大姐的支持与鼓励!

愿是水中鱼 发表于 2005-7-30 23:55

又是这个主题,上海女人外嫁,$无聊$$无聊$$无聊$

上次有人发过类似的贴,结果成了攻击上海人和回击不合理攻击的口水贴,

我们这找老外的我看上海以外的mm占70%以上,(首先声明,我对mm们找老外没有任何看法的,这纯个人选择问题,只是老有人盯着上海mm说事,我举些例子而已。)

笑嘻嘻豆豆 发表于 2005-7-31 00:14

原帖由 愿是水中鱼 于 2005-7-30 23:55 发,
我们这找老外的我看上海以外的mm占70%以上,(

是啊,我也没见过上海MM嫁老外的,别的到是见过不下十对。

不管怎样,我们都该祝福她们吧。至少在我们的想象中,她们活的还是很辛苦的。比如要承担几乎所有的家务,家里要弄的窗明几净,好象接待卫生代表团一样。不能理解为什么生了孩子要老妈来照顾,为什么生了孩子要做什么叫“月子”一样的东西。吃的方面就别说了,顿顿吃米饭是别想了,北方人大概还习惯些吧,反正吃面条也行,南方人不吃米饭怎么行,但不管南方北方,老是土豆也没胃口啊。更别提他们的菜了,真是看了就没胃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梁山泊祝英台,贾宝玉林黛玉就忘了吧,提提芙蓉姐姐她们的老公能懂就不错了。收入方面也不见得怎么样,君不见众多姐妹生了孩子在拿Erzeihungsgeld吗?

这鬼地方,要不是看在钱的份上,我是一天也不想待了!啥时能挣够钱回国啊?

gzqml 发表于 2005-7-31 10:02

原帖由 笑嘻嘻豆豆 于 2005-7-31 00:14 发表


是啊,我也没见过上海MM嫁老外的,别的到是见过不下十对。

不管怎样,我们都该祝福她们吧。至少在我们的想象中,她们活的还是很辛苦的。比如要承担几乎所有的家务,家里要弄的窗明几净,好象接待卫生代表团 ...

天天吃土豆:o:o:o

:(:(:(

elijah 发表于 2005-7-31 10:19

zgjianping 发表于 2005-7-31 17:05

接着吵吧,又是一精华贴。留名先。。。

mixmas 发表于 2005-7-31 19:52

各人的事情自己清楚,老是以地域性,外嫁,幸福否什么的来说事,难免不乱,也难免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boese 发表于 2005-7-31 20:10

原帖由 笑嘻嘻豆豆 于 2005-7-31 00:14 发表


是啊,我也没见过上海MM嫁老外的,别的到是见过不下十对。

不管怎样,我们都该祝福她们吧。至少在我们的想象中,她们活的还是很辛苦的。比如要承担几乎所有的家务,家里要弄的窗明几净,好象接待卫生代表团 ...


有这么苦吗:o:o:o

笑嘻嘻豆豆 发表于 2005-7-31 21:10

原帖由 boese 于 2005-7-31 20:10 发表



有这么苦吗:o:o:o
那不是用脚趾都想的出来的事吗。
我每天就中午吃一顿食堂都觉得不行,要是一日三餐吃西餐,没不如买块豆腐撞S算啦。
同理,我不知道别人家里谁做家务多,反正我是不会多做一点点,要是我肚子不饿,老公饿了,我最多回他一句,肚皮饿不会自己做啊。

berlinsky 发表于 2005-7-31 21:17

我有个朋友嫁给德国人之后 连晚饭都省了 因为lg不吃 她自己就懒得单做

不过觉得他们两个过得挺好 呵呵 家务也是一起做 感觉男生的态度比较重要 如果会心疼老婆的话 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婚姻还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嘛

boese 发表于 2005-7-31 21:18

原帖由 笑嘻嘻豆豆 于 2005-7-31 21:10 发表

那不是用脚趾都想的出来的事吗。
我每天就中午吃一顿食堂都觉得不行,要是一日三餐吃西餐,没不如买块豆腐撞S算啦。
同理,我不知道别人家里谁做家务多,反正我是不会多做一点点,要是我肚子不饿,老公饿了, ...


$我晕$JJ你不能什么都用脚趾想阿
我见过有中外夫妻,天天吃中餐的
有各吃各的
还有我见过德国人不吃土豆的
我还见过男的在家做家务带孩子的
。。。。。。。

多嘴一句,我从不吃食堂

ellenwx 发表于 2005-7-31 21:39

这里不是针对上海MM哦,不过我知道的一对是上海MM和德国GG,而且"速度非常快"

那个GG跟偶说的,他们两个人认识了一周就在一起了.那个MM正好是他们学校的新生,正好住一个楼里的学生宿舍.

就如他的话说"sie moechtemich auch gerne haben." 哈....那就是说,他们彼此想互相拥有了.

8过,偶心里太诧异了,他们就认识一周就在一起了,速度真快啊,火花也太快了.这个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么? 偶不知道,也没问,不是偶的事,是他们的事情.

ellenwx 发表于 2005-7-31 21:44

LZ的那个报道 是针对 国内哪个省涉外婚姻比例多,而非针对哪个省的留学德国女生外嫁或者有D-BF的MM 啦.

笑嘻嘻豆豆 发表于 2005-7-31 22:51

原帖由 boese 于 2005-7-31 21:18 发表



你不能什么都用脚趾想阿


没办法啊,我每天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这种事不关己的事情当然用脚趾来考虑啦。:lol::lol::lol:$走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透视上海涉外婚姻中的离婚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