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爱的电影--青蛇 zt
传说中的爱情总是份外的凄美动人,而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除了至死不渝的感情之外,更是因为它有太多的遗憾和坚持。《白蛇传》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这个曾沁湿无数青衫红袖的的凄美的爱情传说曾数度被搬上荧幕。1993年,影坛怪才徐克和奇情才女李碧华一同联手为我们重新颠覆性地讲述了这个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青蛇》。
电影《青蛇》
出品人:吴思远
监制、导演:徐克
原著:李碧华
编剧:徐克、李碧华
演员:张曼玉、王祖贤、吴兴国、赵文卓
武术指导:元彬、唐佳
美术指导:雷楚雄
造型设计:张叔平(青、白蛇 )
摄影:高照林
音乐:黄霑、雷颂德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6 18:49 编辑 ] 紫竹林中,小青与素贞相依为命一同生活了五百多年。她们本来可以就这样一直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地生活下去,谁知天意弄人,让她们遇上了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许仙。从此情海生波,红尘多事。
春城飞花的那个夜晚,春心荡漾的素贞被俊朗的少年书生许仙所吸引,眼为情苗,心是欲种。素贞是一见钟情,一眼中的。她于翌日偕小青泛舟西湖,洒酒做法,一时间,云生西北,雾锁东南,油伞轻张,一网天地情,一段孽缘就如此铸下。
之前小青见许仙傻傻的,不知素贞看上他哪点,便问素贞:“干吗要挑他?”素贞望着许仙,含情脉脉:“他这个人老老实实的,比较起来容易相处。”后来证明,许仙果然容易相处,但老不老实就不得而知了。为了他,素贞开药铺,斗老道,盗灵芝,遣小青,甚至不惜与法海为敌,水漫金山!为了他,素贞放弃了修行成仙,她学着去明白人情世故,依足所有做人的规矩,学着如何去做个一个“人”。
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我最喜欢水漫金山时的素贞。“既然不让我们上金山寺——小青,就把整座山拉塌了!”先来一招“翻江倒海”,再来一招“巨浪滔天”:“给我放人!”斗败法海的火龙后,素贞站在小青的蛇头上仰天长笑。那一刻,我觉得她风姿绰约,美极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病猫啊!这才是妖精本色!为了许仙,素贞实在付出了太多太多,隐忍了太久太久!
她如此无怨无悔不记回报地付出,只有一个很简单的目的:只要他要她!可是最后呢,许仙到底还是做了和尚,而她也最终命丧雷峰塔下。
如果早知有今天这样的结局,或者一切可以重来,她会不会还是这样傻?我想就算她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遥记西湖初相遇,碎裂人间痴缠绵!
反观小青,天真烂漫,无知者无畏,率性而为,横行无忌,与素贞的隐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小青的眼里,素贞是姐姐,是师长,是榜样,甚至是偶像。五百年来,她心甘情愿地跟在素贞后面,亦步亦趋,努力学习如何去做一个“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你有的,我都会有!”
她们相依为命五百年,素贞的身边一直只有她。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许仙,短短几日,她便轮为“次选”。望着素贞整日与许仙卿卿我我,风流快活,而她却一直被冷落在一边,这滋味叫人如何能够忍受!于是她情挑许仙,色诱法海,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引起素贞的注意,她怕被素贞抛弃,怕失去素贞。她眼里看见的,身影追逐的,只有素贞一个人。她对素贞所付出的,远超过她所得的。
为了一个许仙,素贞什么都肯做;为了素贞,小青更是什么都敢做!重阳节那日许仙被无意中现出原形的小青吓死之后,素贞执意要上昆仑上盗灵芝救人。她本留小青在家中守侯,但小青却不顾一切地跟来,誓与素贞同生共死:“姐姐,我们一起来的,我不想一个人回紫竹林!”盗得灵芝后,仙鹤来袭,她法力低微,若独自迎敌,必死无疑。但她却叫素贞先走救人!望着素贞远去的背影,她心里是高兴,还是悲凉?
许仙被法海掳去后,她不计前嫌,飞上金山,助素贞一臂之力!其实她心里不是没有顾虑:“姐姐,这样硬拼我们赢得机会有多少?会不会……”“姐姐,你千年修行就为了一个许仙,值不值得?”素贞把心一横:“值不值得轮不到我想,我现在只想把相公救出来!”“好,那就救吧!”为了素贞,她豁出去了!再说,姐妹同心,再为同一目的合力对付同一个人,感觉很好!
法海袈裟收妖,她明明很害怕,却咬紧牙关,说什么也不肯与素贞分开;斗法失败,素贞产子,她也始终不离不弃。“小青,你还在我身边……”“是啊,姐姐!一直在,永远都在!”斗法输了又如何?只要能一直陪在素贞身边就好了!所以水漫金山一役,许仙是怕,法海是怒,素贞是恨,小青却是喜!
后来素贞要她去救许仙,她定定望着素贞,神情复杂:“好,我去救他!你老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我们姐妹相处五百年也是情!你当我是人那样想过我吗?”小青走后,素贞有难,危在旦夕。这时的素贞已不是法力高强的妖精,而是一个产后虚弱的母亲,她本能高呼:“相公!相公!相公!……”连喊了三声之后,她似乎终于大彻大悟,喊出了一句“小青——”这一声“小青”是对她们姐妹五百年的情份的肯定,这一刻,她不再理会人妖之分,她终于明白,她身边最可靠的就是那个跟着她学做人的小青,跟着她数度出生入死始终不离不弃的小青。若小青能听见她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唤,只怕死也无憾了。
再后来小青不负素贞所托,把许仙救出来了,素贞却已永远消失在茫茫江水之中。“你应该和姐姐在一起的。”小青一剑杀了许仙,杀了那个她也曾为之争风吃醋的少年郎——素贞都不在了,她跟谁争去?他是素贞最爱的男人,他应该去陪素贞!是的,我杀给你看!她终于坚决的把一切了断。
多情的妖,薄情的人。
小青与素贞到人世来一遭,学习如何做人,但却被世人所误。人人都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
我亦没有答案。
抬头望窗外,曙色苍茫。
已经是“明天”了。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5 23:58 编辑 ] 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
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
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
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
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
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5 23:57 编辑 ] 每个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两个男人
许仙和法海。
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他偶一欢心的金漆神像,
生世位候他稍假词色,仰之弥高;
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
但只因到手了,他没一句话说得准,没一个动作硬朗。
万一法海肯臣眼呢,又嫌他刚强怠慢,不解温柔,枉费心机。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5 23:58 编辑 ] 看徐克的《青蛇》,自始至终贯穿的感觉就是:江南好,江南美,诗意的江南,中国人心中的江南情结,缠于景,缠于物,缠于情,缕缕浮散,悠悠不绝。
看那西湖烟雨如丝,画舫飘漾,白素贞与许仙初相会。才子佳人,百年修得同船渡。四目脉脉,情意流转。一颦一笑,诉尽了多少相思意。天地间,只余轻雨飞扬,眼前心头,幻化的皆是风月无边。江南的水意,就这样柔柔地荡漾着,春意,就在那绵绵春雨的浸润下,爬上了人的心头。于是,片中人笑得迷醉,片外人看得陶醉。
再到相别,许仙立于岸边许久,收伞递于白素贞,“留于遮雨之用”,转眼却见船头斜放一伞,讪讪间,白素贞却巧笑着接过伞,留下了一句:“箭桥双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户人家”。多少江南的浪漫诗情,多少人间的旖旎风情,在那一声“箭桥双花坊巷口,姓白的那户人家”的重复中,缕缕地渗透了出来。想,人间多少的至真至性爱情,都由得这样的一个含蓄邀约中蔓延开始。此后,佳人妆楼倚望,公子凭栏遥想,外人呢,惹得心头一片惆怅穿行:何日待得佳人如此青眼?
及至许仙和白素贞的家,亭台画榭,曲廊通幽,更那池中水碧生凉,荷花凝朱含芳,江南的水乡,居家的诗意,已在这国画般的意境中袅袅升起,看一眼。都觉得让人心生无限的纯美感,想象居住其中,感受临水观花,风生水起,明月拓影,青莲浮水,再与佳人池边或漫步,或赏玩,或戏水,又该是怎样的一种诗情画意。那一抹古典的形色之韵,那一幕江南的淋漓水气,寄寓了多少中国人对家的温情遐想。更何况还有两个佳人为伴,一个温婉贤淑,一个野性媚惑,此情此境,除却神仙生活,世间还能有何可以形容得出?平生若得享用一日,便觉生命圆满,夫复何求!
再看景那形。看那红叶飘舞,竹影婆娑,蓝光幽微,小桥流水;看那张曼玉柳腰纤细,回风舞雪,尤物不可名状;看那王祖贤媚眼如丝,吐气幽兰,撩拨着心底的欲望青蛇;一切都是那样的迷离而绝美。再有白的纱,青的纱,漫漫地飞扬,遮迷了世界,遮迷了人的眼睛。妖艳的《流光飞舞》响起,自心底泛出的缱绻缠绵,一声一息都是那么撩人心魄,幽幽忽忽中,诉说着情事的纷扰:
半冷半暖的秋静静烫贴身边
默默看着流光飞舞
晚风中几片红叶惹得身心酥软绵绵
半醉半醒之间认认笑眼千千
就让我像云端飘雪
以冰清轻轻吻面带出一波一波缠绵
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与有情人做快乐事未问是劫是缘
似柳也似春风伴着你过春天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
放出心底狂热抱一身春雨绵绵
无论歌词,无论台词,都是这么的精致婉美,一如江南的气质,散发着沁心的香,余音绕梁,在人心头缠绕不去。
于是这浮光四射的世间,这姹紫嫣红的西湖侧,需要再求证的,就是人妖情爱可以通心,灵犀可以相印。以前始终恼恨《白蛇传》中的安排,妖可爱人,爱得痴心入骨,人却为何对妖敬而远之,即便明知柔情绕怀,此生再无法抽离,却也硬生生地往外推着。再看到《青蛇》中,许仙将法海念珠抛掷于水中,跪倒在地,求着青蛇白蛇的赶快逃离:我知道你们是蛇精变的,法海马上就要来收你们了,我只求你们快点逃吧,不要再斗气了,逃得越远越好。乃至到了金山寺里,许仙对着法海大喊:我不愿修行,我甘愿沉迷女色,你们这是妒忌我!等到法海与白蛇青蛇斗法时,许仙又大喊:你们不要再斗了,只要你放过我娘子,我愿意出家,我厌倦红尘,我四大皆空,你们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这才是江南的真性情!没有了爱,没有了浪漫,生命只剩下行尸走肉;即便真的选择四大皆空,却早已经是色在其中。于是人性熠熠生辉,于是世俗,于是教义,在此消散化解。我们看到爱的光芒,柔美的光芒,无坚不摧的光芒。许仙,你终于做回了你自己,终于听从自己的幸福指引,去为爱殉道,而不是向世俗低头。于是悲剧不复再是悲剧,即使有泪水,却也心甘情愿,而不是无奈苦涩。
许仙最终没有老死于户牖之下,而死在了青蛇的剑下,有了眼泪、有了人性的青蛇剑下。追问着“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的青蛇剑下,最后洪水滔滔,淹没了爱与恨,法与情,人与妖的种种界限,白茫茫一片天地,不算干净,却也看不到尘世污浊。
这就是江南的真味,爱,要爱得刻骨铭心,恨,也要恨得痛彻心扉,永远是烟水笼罩,你分不清何者才是真理,何者才是谬误,一切随心,不管世人笑也罢,叹也罢,只问不枉来世间一遭。
再想到李碧华那一段堪与张爱玲红白玫瑰相比的话:
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每个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两个男人: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他偶一欢心的金漆神像,生世位候他稍假词色,仰之弥高;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但只因到手了,他没一句话说得准,没一个动作硬朗。万一法海肯臣眼呢,又嫌他刚强怠慢,不解温柔,枉费心机。
原来许仙也是爱着青蛇的,原来每一个男人都在心中藏着两个女人的——一个用来做妻,一个用来做情人;只是白蛇青蛇说了,“有我就不能有她”,那么白蛇青蛇,舍得哪一个,舍不得哪一个?
原来法海也是可以爱的,原来每一个女人都在心中藏着两个男人的——一个用来牵手,一个用来依靠。青蛇挑逗起了法海和许仙的欲,却没能挑逗起他们的情,但她却因此有泪,有情。
那么你呢?我呢?谁是你的青蛇,谁又是我的白蛇?笼罩在江南的烟雨迷蒙中,我发现自己的迷失。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6 00:08 编辑 ]
梵音呢喃红莲处
李碧华去《青蛇》剧组探班的时候,正在拍摄青蛇张曼玉刚蜕化成人型的那段,屋外雷电交加,似乎上天预感到某种悲伤的起始,屋内却歌舞喧喧,背景音乐就是这首莫呼洛迦,欢快的、及时行乐的奢华。摄影棚的天花,是一块巨大的玻璃板,上面扑满水珠,强光照下,地面便光影斑斓,青蛇匍匐于地,眼神妖异,却带着天使般纯真的笑容,勾魂摄魄,身不由己。
原著就取材于那个著名的不伦之恋《雷锋塔镇妖白娘子》的故事,中国人文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一生皆无大风波的节妇,歌颂片刻后就湮没于历史的尘埃。倒是那些有情有性,且豁出性命去叛逆而不羁的女性,却被一代代的传说演绎了下来,耳熟能详。
不过,再有个性的女郎,当遭遇爱情,便也很通俗的变得温顺婉转,她是那男子的妻,便舍弃道行,绝了千年修行位登仙班的云梯,甘心去做一个平凡普通的妇人。
起因说起来,是为了所谓的报恩,深究下去,难免不是为了自己的心。深邃华丽的妇道,终究是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当这样的爱情需要捍卫的时候,她盗仙草、使法力、水漫金山,最后“辗转蛾眉马前死”也是在所不计了。(注1)
婆罗门神话中有八种不同部类的神,是佛教八类护法天神。其中以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称“天龙八部”,亦称“八部众”(注2)。其中排名最后的莫呼洛迦,就是一个“大蟒蛇”,经书云其: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又云:是乐神之类。(注3)
乖乖,这蛇也是了不得的,纵然音乐灵性高于常人,却如常人一样贪心,酒肉过腹,便“贪一点依恋,贪一点爱,怎经得,这头猜那边怪……”
大概,这就是黄霑用《莫呼洛迦》做这部电影主题曲的起因了,诠释那两条贪恋人世爱情的蛇妖,妥帖不过,虽然,初初堕入红尘,又怎知“色是空 空是色”?
李碧华的小说,看起来十分过瘾,我喜欢那种解剖的犀利,冷眼看透世情的爽利。
女作家对笔下的男人,却是统统不留情面,《胭脂扣》中的十二少、《霸王别姬》中的段小楼、《潘金莲前世今生》中的武松、再就是《青蛇》中的许仙法海。说白了,都是普通的男人,有着你我都有的七情六欲,时运到了,就遇见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女性的倾心相赠,无可无不可的,爱情作为生命中的调剂也是好的。只是命运的转折多是出人意料,生活的磨砺往往告诉他们:婚姻是两个人互补的人,互相扶持的,卑微迁就的顺从于上天的―――活着,比爱情要来得粗茶淡饭,却是生活的本底色。所以放弃:再好的女人,也比不过自己对自己的爱。
那些女主角呢,婊子、戏子、妖精、荡妇的身份,仿佛原罪一样铭记在她们身上,却放弃不了对自身救赎的渴望,那片刻的人间温情,就如溺水中的稻草,一旦抓住,就是全副的身家,委屈也是心甘情愿的。爱情对于她们,不知道是折堕还是升天。“与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是劫”,流光飞舞是片刻的烟花,开到荼靡成了最终的幻想。当琐碎的温情掩盖不了事实的冷酷,死亡就是最后的抉择。
真是应了那句话:婊子就合当床上有情,戏子就只能台上有义。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6 00:14 编辑 ] 只是当时已茫然
可是,那样的璀璨华美,山雨欲来的爱情。半卷珠帘半掩门的试探,辗冰为土玉为盆的付出,求不到一个圆满,那样的过程,也是满心欢喜。
白蛇王祖贤,搏命盗了仙草救许仙,却发现了许仙对青蛇暧昧的非分之想,心如刀割,终于流出作为一个人才有的眼泪,做人原来比做妖快乐许多,也辛苦许多啊。当时,能否记得最初学步、弄扇、借伞、念着京剧腔调撒大谎时候的欢喜?
青蛇张曼玉,跳脱顽皮、不肯定性、胆大包天的爱上英俊和尚法海、却又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姐姐差多少,虚情假意的试图勾引许仙,年少不懂事的,用纯真做了底色的妄为,不是不快乐的,待到之后发现真相:呀,原来个个都是郎心如铁。黯然回归紫竹林,终于学会流泪的时候,能否记得当初的欢喜?
许仙吴兴国,曾经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娇艳软玉般的丽人老婆,事事以他为天,却再坳不过男人都有的得陇望蜀之心。是一段感情,都会痛苦,又是因为悔不当初,放大了种种失落,益发衬得初见时种种美好,原来是那样甘之如饴的甜。当初的欢喜,他是一定记得的,只是,记得又怎样,能不能不要这样的青灯古佛四大皆空?得不到是痛苦,得到了再失去,便是双倍的痛苦。
法海赵文卓,英俊和尚有一颗不英俊的心,过于刚愎,看不到黑白之间原来有诺大一个灰色地带,以自身的价值观去衡量甚至要挟他人的生活方式,妄自尊大的时候,是有替天行道的快感。而必须正视自己原来也有俗人一般的原始欲望,发现自己离“神”的境界相差十万八千里,他自说自话的“救赎”了许仙,结果达到了,却不如自己想像中那样欢喜。剧中的开头,他悲天悯人的看着众生,最终发现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这样的失落,他能欢喜得起来么?
原著中,李碧华写道:“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爱情,也许只是自己骗着自己玩的。太投入了,太计较得失了,却因种种凡人皆有的利禄心、功名心、市侩心、贪婪心、痴心,给貌似纯美无暇的爱情,蒙上灰扑扑的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剩下一颗千疮加百孔的老心―――尤其,对手和你不是一个级别的时候。
幸福的爱情,自己当真,自己就觉得好。
王菲唱:爱情是一场战争。没有最后的赢家。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6 00:14 编辑 ] 注1:胡兰成《今生今世》
注2:《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曾提到过:“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1)天众(天王) 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为婆罗门教的创世神),又名帝释天;(2)龙众(龙王) 梵语称为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3)夜叉 是梵文的音译,在古印度神话中,夜叉是一种半神,有关其来源,说法不一。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4)乾闼婆 是香神或乐神。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5)阿修罗 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他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却不是人。据佛教传说,阿修罗与帝释天是冤家对头,总是互相争斗不休。因为是与天神对立的最高恶魔,被逐出天界,居于弥卢山洞窟中,曾多次与天神恶战,但皆处于劣势。(6)迦楼罗 金翅鸟。在古印度神话中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7)紧那罗 歌神。据《罗摩衍那》所述,为人躯马首,或马躯人首,又说为人首鸟躯。(8)莫呼洛迦 大蟒神。
注3:莫呼洛迦,译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维摩经略疏》卷二云︰摩侯罗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龙,无足腹行神,即世间庙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毁戒邪谄,多嗔少施,贪嗜酒肉,戒缓堕鬼神,多嗔虫入其身而唼食之。 此以摩侯罗伽为无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译《华严经》卷一〈世主妙严品〉中,曾举出善慧、清净威音、胜慧庄严髻、妙目主、如灯幢为众所归、最光明幢、师子臆、众妙庄严音、须弥坚固、可爱乐光明等无量摩侯罗伽王之名。又,《慧琳音义》卷十一云(大正54•374c)︰‘摩休勒,(中略)是乐神之类,或曰非人,或云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 此外,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北边安有三尊摩侯罗伽。其中央一尊,两手屈臂,作拳舒头指当胸,竖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两手吹笛,面向左。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6 00:15 编辑 ]
有这样一种感觉: 快乐无边
牐犇愕拿览鋈萌司叹。你的风华令我忘尘莫及。
自小溪边的危难时刻,你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便为你的风情所倾倒,认你为姐姐。
你是白蛇,叫做白素贞。
我是青蛇,叫做小青。
林溪间,是你我追逐嬉戏的身影。每当月光倾泻,我便缠绕在你的身边,听你娓娓讲述久远的往事,令我无限想往。
于是,你我化身成人世间白衣青衣女子,妖娆风情恣意人间。轻柔纱裙翩翩飞扬,纤细的腰肢款款摆动,路旁的行人纷纷侧目,问世间,哪个女子的妖娆比得上一条蛇?
我用小扇轻掩朱唇,你用眼神斥责我。江南烟雨淡淡,你说起苏小小,说她是为了一段孽情。我不解,问你,“何为男人?”你惘然,黯然,“男人就是一种会让女人伤心的动物。”我轻笑。不屑。
我本为妖孽,怎懂得人世间的七情六欲?偏偏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蕴藏着吕洞宾放下的情种,让你我喝下这人世的情愫。一段孽情就此铸下。
江南烟雨,轻波浩渺,荷花摇摆,断桥上的俊美少年,撑起的一把油伞下,是他魅人的双眸,只是一瞬而过,我看到你眼中燃烧的渴望。我的心有种停止的冰冷,可是,我挡不住你眼中的热情。
断桥上,多情的妖,薄情的人儿。
轻纱帐里,是你娇喘的呻吟,烛光窗外,映照着你纠缠起伏的身影;莲花河畔,浮光略影,我的脑海中追忆着你我林间的嬉戏。寒风,夜凉,我泪流满面。
清晨,烛光灭。我摇步径直步入你的房内,看到你的表情充满了一种让我心痛的痴迷,我的心竟莫名的开始疼痛,我有了人世间的情愫,我亦也有了这世间女子的嫉妒,心下竟有了一丝恨意。
莲花河畔,花灯明,他站在湖边赏灯,我扭摆着身体出现在他的身后。他心惊,转头,我媚眼如丝,掩唇轻笑,他竟有些发呆。一双纤手轻轻地在他身上游走,聆听他的呼吸浑重,浅浅的笑意荡漾在我的唇边。
片刻,轻纱帐里卷起的是绿色的罗裙,弥漫飘散的是我如云的长发,我的眼睛迷离间浮出的竟是你白素贞风情妩媚的身姿,小溪边初次与你相识的一幕,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模糊中,我仿佛看到了你的身影游离在窗外,只疑是一场梦,却不知你居然临窗而站,眼中满是冷漠与凄凉。
四目相对,此恨绵绵。
我心凉,只盼与你双双回到林间,重温往昔,而你却心如止水,任我哀求。一双美目已没有丝毫感情。
急风骤雨,狂卷直下。轻烟弥漫。绿衣飘飘,人生如此。自此,姐妹情谊断。
高山溪水,我自由任性的穿梭其中,时而为蛇,时而为人,轻轻地一个转身,我便缠绕树干间,吐出长长地舌尖吞食飞虫。月光皎洁,我竟错觉你仍在我身边,唤我妹妹。似水流红,独不见旧人影,我心下黯然。恨你,为何不念及姐妹情深?
春日飞花,桃花红艳,我一袭绿衣立于莲花河畔,却见你飞身半空满脸怒容,滔滔大水涌向金山寺,我听到无数生灵呐喊惨叫,忙飞身天际缠绕你身边,哀求你。你却只是充耳不闻,任滔滔大水冲向金山寺,任无数生灵屠汰。
我凄然,“千年修行,只为今日一役?”你无语。却已是泪流满面。
水烟间,一个男人跃身天空,红纱飘浮,居然是法海。他高举着法钵,呵斥,“白素贞,你这个妖孽,休要再危害众生!”
我愤怒,抽出宝剑,欲要飞身而过,却被你死死拉住。你看着法海,声音坚定,“
像你这样可悲的人又怎么会懂得爱情?我要定我夫君!”
法海仰天长笑。声音震撼,地动山摇。
你俯耳低语,欲要我去救那个被困的男人。我听罢,犹豫。你的身边微微颤抖,似乎已经体力不支,我心竟又有了疼痛,终于提起宝剑,向水下跃过。跃下水的一刻,我回眸与你的目光对视,千言万语,百转千回,一瞬间,我寻觅到了当年小溪边初次与你相遇的情景。心悸。泪水从你我的眼中滴落。自此,姐妹情深似海。
我一跃入水。没有回头。
金山寺内,是无数个陌生男人的面孔,我寻觅着那个让你痴迷的冤孽许仙。
我寻到了他。他一脸迷茫而胆怯,看着他,我百感交集。
我带着许仙刚刚浮出水面,听到清脆的婴儿啼哭,不曾料想你会动了胎气,心中喜悦慌乱,忙一跃出水,落远处的房檐顶,当下心惊。滔滔大水间,你高举着婴儿,哭泣呼喊,此情此景,天地动容。
高高的雷锋塔重重压下,你撕心裂肺地呼唤着我的名字,我不顾一切地飞身而过抱起你高举的婴儿,将要把你扶起时,却被你狠狠地推开。于是,我眼睁睁地看着一声重响,你被压在高高的雷锋塔下。我欲哭无泪。
杂乱的滔水声在我耳边回响,我目光定定地看着许仙,他满脸的麻木,一脸的胆怯,前尘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林间嬉戏,恣意人间,断桥风雨,轻纱缠绵,直至姐妹情谊断,一切皆因他而起。
冤孽。
我心中顿时无比仇恨,竟将手中的宝剑向他用力刺去,深深进入他的胸堂,一抹鲜血飞溅如花,这个叫许仙的男人软绵绵地倒下跌入水中。
一段孽情就此了结。
江南五月,春暖花开,莺啼轻转,林间小溪潺潺流水,一条周身洁白的白蛇婉延爬行,其后跟着一条周身通绿的青蛇,白蛇时快时慢,似与青蛇嬉戏,青蛇亦不甘落后,紧紧追随着白蛇。碧草间,两蛇追逐玩耍。快乐无边。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6 00:25 编辑 ]
梦幻江南的爱情随想
初看《青蛇》是冲着主演张曼玉、王祖贤和赵文卓去的,想去看看这三个俊美的身影如何来演绎这段流传了千百年感人肺腑的人妖恋。他们的表演差强人意,但是这部电影却让我记住了另外两个名字——徐克和李碧华,一个香港名导演,一个被誉为“天下言情第一人”的女作家。徐克的导演功力自不必说,他把江南拍成了人间仙境,美伦美奂,“春城无处不飞花”,漫天飞舞的花瓣,随水漂流的荷花灯,在他的摆弄下,俨然成了画在宣纸上的水彩画,色彩的调度的确高明,模糊的色彩界限造就了让人觉得潮乎乎雾蒙蒙的江南氛围,不管切实如否,他成就了众人心目中的江南,一个用浪漫主义手法精心雕琢的江南。配乐也十分耐听,中国味道的印度歌曲《莫呼洛迦》把江南权贵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奢靡描绘的淋漓尽致。而《流光飞舞》则唱出了陷入爱情不能自拔的人们心醉身迷、情欲迷离、爱意缠缠、哀婉百转的痴醉神态。“半冷半暖的秋,静静烫贴身边,默默看着流光飞舞,暖风中几片红叶,惹得身心酥软绵绵……”
李碧华,一个专写不伦之恋另类之恋的女作家,一个不愿以照片示人的女作家,把《白蛇传》这个缠绵悱恻的爱情传说加以更深层次的挖掘,赋予其人物更加饱满更加人性化的性格特征,以青蛇的视角写出了人性的深邃之处,爱情的钻心之痛。她对人性的捕捉,对爱情的剖析犀利而准确,深刻而痛快淋漓。当我关上碟机后,不得不又一次问起那个老掉牙却难得答案的问题——爱情是什么?
两个修炼了千年的妖,从紫竹林来到尘世,她们来寻这个答案,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生命。一个孱弱但多情的许仙来帮助她们完成从妖到人的蜕变。人形的蜕变不是难事,但人性的养成却艰难至极。整部电影便是青蛇从妖到人这个过程的记录。从“扭呀扭,扭呀扭”妖娆的学步,到对老实人动了爱情之心,到最后含泪离开人间,青蛇在爱情的主题下演示着她的蜕变,她经历和体会着三种爱情——她对白蛇的爱,白蛇对许仙的爱,和她对许仙的爱。最开始与白蛇相拥相吻蜕变人形,最后拥着产子的白蛇看她死去,青蛇爱着她的姐姐。而这种姐妹情谊是最原始最单纯的爱情,类似于人类青少年时期的同性依恋爱情,或许还不能称之为爱情,它朦胧而不自知,但却力量巨大,让两个灵魂从始至终相拥在一起。
青蛇比白蛇道行高深,也比青蛇早些完成由妖到人的蜕变。她接受了所有人类对爱情的限制,从一而终,生死与共。当其与许仙的爱情受到青蛇挑战的时候,她选择了争取,与妹妹反目,发功挥剑比法力。青蛇深知姐姐爱之专一,爱之深厚,在救出许仙后,抽剑刺死许仙,让他随白蛇而去,相伴而终。白蛇对许仙的爱是人类最推崇的理想化的爱情,犹如《梁祝》双双化蝶,只不过前者惨惨烈烈,后者结局完满。
青蛇对许仙的爱,是一种尝试的爱,她爱的尝试里包含着与白蛇一争高下的成分,也有与许仙争夺白蛇的成分。后者与关锦鹏导演的《愈堕落愈快乐》中阿哲的爱情情节相似。阿哲爱着冯伟反而要通过得到冯伟的妻子月纹来完成自己的同性爱情。只不过《青蛇》中更加隐晦和朦胧。这也回应了青蛇对白蛇的姐妹情谊。
另外,青蛇破坏法海定力一场戏,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由人到神阶段的法海,在此时仍摆脱不了人之本欲——性,而到了白蛇产子一场戏,法海也完成了成佛成神的过程。他看到了一个完完整整有血有肉的人——白蛇,他流下了一滴佛的眼泪。
李碧华用爱情界定着这三个群体——妖、人、神。对爱情毫无感觉的是妖;感觉爱情而不知爱情为何物的是人;彻底看清爱情的便成了佛,成了神。芸芸众生都在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中体味着爱情的滋味,爱情的酸甜苦辣。而那些看透红尘的佛,神和圣人只是少数,他们也只是清心寡欲的生活着。
青蛇带着眼泪离去,那眼泪是欢乐也是悲哀,一如爱情,甜蜜的苦涩。不再问自己爱情是什么了,我回答不出,但亲身体会。我宁愿一直做人甜蜜下去苦涩下去,也不去看破红尘,成佛成圣。
“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 本帖最后由 imwangqi 于 2005-8-16 00: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