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0-9-17 19:36

难以启齿的“国民病”

作者:参考消息


德国《明镜》周刊9月12日一期封面

在德国,年龄在25岁到59岁之间的未婚同居伴侣及夫妻有近十分之一无法自然生育。

这固然与男女双方都有关系,但科学界长久以来低估了男性不育的严重程度。现在研究表明,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男性的精子浓度正迅速下降。2011年受测男性的平均精子浓度还不到1973年的一半。

倘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到2034年平均精子浓度将降至女方受孕的理论临界值。当然,精子浓度并不等于质量。但调查表明,工业国男性的精子质量近年来也出现了下降。其中广为接受的一种假设是,广泛存在于塑料瓶、黏合剂和除臭剂中的塑化剂是罪魁祸首。塑化剂会干扰人体内分泌,抑制雄性激素水平,从而降低精子浓度和质量。在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下,即便在德国,男性不育也是禁忌话题。有些男人宁愿公开说自己是同性恋,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育。男性不育这种新的“国民病”应该获得更多重视。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以启齿的“国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