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学”不够用了,日本需要新药方|周观天下
作者:南方plus客户端当地时间9月16日上午9时,日本内阁全体辞职,安倍晋三告别日本首相之位,并将接力棒交给其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
菅义伟(右)当选自民党新总裁后向安倍晋三献花。新华社发
在安倍执政的近8年时间里,以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为核心的“安倍经济学”,曾带领日本走出经济低迷的泥潭。不过,2020日本经济遭遇巨大冲击,二季度GDP迎来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降幅。作为安倍在任期间的“左膀右臂”,菅义伟自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以来就一再重申,将全面继承、继续推进“安倍经济学”。
后安倍时代,“安倍经济学”能带领日本经济走出衰退吗?专家表示,在疫情冲击下,接棒后的菅义伟仅仅继承“安倍经济学”显然是不够的,未来能否为日本经济开出新药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安倍经济学”的成与败
时钟拨回到2013年1月。刚刚二度当选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在当年的新年庆祝会上说,新政府的基本政策是“通过增长创造财富”。20天后,安倍晋三发表首次施政演说,提出要射出“三支箭”来带动经济。这被认为是“安倍经济学”的雏形。
这“三支箭”,第一支是大胆的货币政策,通过日本央行开展大规模货币宽松;第二支箭是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基建投资拉动总需求,以企业减税激发投资积极性,以上调消费税填补财政支出缺口;第三支箭是结构性调整政策,刺激民间投资的增长等。
这“三支箭”,在7年间贯穿了安倍在经济上的作为。而当安倍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任时,关于“安倍经济学”成与败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我认为‘安倍经济学’取得了相对显著的成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表示,2012年之前,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美元兑日元汇率创下历史新低,曾一度下跌到75日元。安倍上任后,这些政策促进日元贬值,股市也大幅上涨,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给日本经济带来活力。
2017年11月7日,东京股市日经股指创近26年来新高。新华社发
张玉来补充,安倍在任期间,企业的盈利状况较好,尤其是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超过美国、欧洲等,这也为很多日本企业在海外的大规模并购带来条件;日本产业环境也得到改善,一个重要的指标——日本法人税从36%降低到了29%,与德国相当,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另外,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进行减税,也使得日本企业的翅膀更坚实有力,飞向全世界。
2018年12月14日,行人在日本东京穿过街道。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环比持平。新华社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笪志刚对此表示认同。在他看来,从2013年至少到2018年,多项经济数值都验证了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安倍在任期间,日本失业率很低,而且有效求人倍率上升,企业营收能力大幅提高,“可以说,安倍在任近8年时间,受到政界、企业和民众的多数认可。”
作为安倍在任时的“左膀右臂”,菅义伟参与了多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自宣布参选自民党总裁以来,菅义伟一再重申,自己将全面继承、继续推进“安倍经济学”,继续坚持抗疫和促进经济复苏两手抓,保就业、促恢复。
菅义伟手举新年号“令和”。新华社发
抗击疫情与复苏经济为优先课题
在当选首相后的首场记者会上,菅义伟表示,现在最优先的课题就是应对新冠疫情,这之后就是社会经济的复苏。
一名身穿传统服饰、佩戴口罩的女子走在日本东京街头。新华社发
事实上,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对日本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日本内阁府8日发布的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7.9%,按年率计算下降28.1%,成为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降幅。
修正数据显示,内需骤降仍是二季度日本经济创纪录下滑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日本经济比重一半以上的个人消费环比降幅由8.2%修正为7.9%;企业设备投资环比降幅由1.5%修正为4.7%;住宅投资环比降幅由0.2%修正为0.5%。
这是日本连续第三个季度经济萎缩。在疫情出现之前,日本经济就已显现出疲态。去年四季度,受消费税上调因素的影响,日本经济萎缩了7%,今年一季度再次萎缩2.3%,日本经济正式进入衰退。
日本二季度经济创纪录下滑27.8%,日本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新华社发
“2019年,‘安倍经济学’的效果逐渐减弱,再加上疫情,日本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笪志刚表示,在日本内部,企业破产数量增加、失业人数不断攀升,与经济相关的东京奥运会能不能顺利召开等,都成为菅义伟不可回避的问题。
“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手段之一是维持大规模量化宽松。17日上午,日本央行公布最新决议,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不变。日本央行将通过宽松货币政策,争取实现2%的通胀率目标,并在必要时将扩大宽松政策。
对于日本央行的表态,菅义伟表示非常认可,并希望其继续维持。笪志刚表示,日本央行继续推行宽松政策,将给日本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
日本16日召集临时国会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执政党自民党新总裁菅义伟顺利当选日本第99任首相,并于当天组建新内阁。 新华社发
不过,这并非易事。“安倍经济学”带领日本走出经济低迷阴霾的同时,也为日本政府带来债台高筑的风险。
张玉来表示,“安倍经济学”的成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其核心是通过日本央行大幅印钞、买入国债来实现量化宽松,虽然日本经济总量与美国相差很大,但日本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与美联储相当,这给日本造成巨大的金融危险。
“这个角度来说,菅义伟接过来的是一个‘烫手山芋’。”张玉来说,为了抗击疫情,日本已经两次追加预算,共投入了160万亿日元,如果再次追加,日本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将非常大。也就是说,日本在刺激经济方面已经没有太大的政策空间,这对菅义伟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结构性改革值得期待
毋庸赘言,菅义伟要带领日本经济走出衰退、实现复苏,仅仅继承“安倍经济学”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开出“新药方”。菅义伟表示,将通过改革僵化的规则和纵向格局的官僚体制,提高日本竞争力,带领日本经济再次走向复苏。
其中,为了推进数字化发展,菅义伟及其带领的内阁政府,将研究设立“数字厅”,把分散在多个省厅的相关政策汇总起来,并进行大力推进,这被其视为最优先课题。
菅义伟16日在日本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顺利当选日本首相,并立即组建内阁。 新华社发
根据张玉来的观察,菅义伟及他带领的内阁继承了“安倍经济学”,并且在比较薄弱的“第三支箭”上发力。其中,建立“数字厅”正是抓住了日本经济的弱点:信息革命以来,日本在新技术方面严重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日本时报》一篇报道则分析称,日本政府通常不会在整合数字技术以优化公共部门工作方面投入大量政治精力,但疫情暴露一个事实,即日本在有效使用数字工具方面远远落后其他国家。
“在数据化等新目标方面,我们将集中进行改革及必要的投资,再度实现强有力的经济增长。”菅义伟此前担任过总务大臣,熟知信息科技以及当前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日本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新华社发
此外,菅义伟提出,考虑修改日本《中小企业基本法》、促进中小企业的合并与重组问题。目前,日本的中小企业约有358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7%。根据《2020年日本中小企业白皮书》,与大企业年人均创造585万日元的附加值相比,中型企业只有326万日元,小型企业只有174万日元。
张玉来表示,贫富分化是日本内需很难启动的原因之一。在日本的劳动力市场,非正式员工占比很大,这些人收入难以得到保障,不敢放心花钱。平民出身的菅义伟,可能会在资源配置方面,对弱势群体有所倾斜,这将对日本内需的调动产生推动作用。
在日本东京银座,行人戴口罩出行。新华社发
在菅义伟的带领下,日本经济能否走出疫情的阴霾?笪志刚表示,现在无法准确判断,经济走势面临很复杂的因素,但菅义伟及其带领的新内阁即将采取的各项措施,值得期待。
对外关系将面临多重挑战
多位专家学者的共识是,作为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对于内政的治理经验十分丰富,但在外交上,菅义伟显然是个新手。
早在9月12日,自民党总裁选举讨论会上,菅义伟就被问到了外交方面的问题。他表示:“我有我自己的外交方略,今后也将继续贯彻执行。”
9月12日,日本自民党总裁候选人在东京举行公开讨论会。新华社发
在对外关系方面,菅义伟表示,为了“坚守国家利益”,日本将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与此同时,日本希望与中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建立稳定关系。
“在国际上,菅义伟上任后面临着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区域经济碎片化和俱乐部化等复杂的国际环境,未来如何处理好日美关系、对华关系等,都对他构成一些现实的挑战。”笪志刚表示。
事实上,在安倍的任期之内,日本就努力推动全球化和多边主义,不仅在美国退出后牵头其余国家形成全面与进步泛太平洋伙伴协定(CPTPP),主导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等。
笪志刚表示,CPTPP已经基本成型,基本不会受到日本首相更替的影响。而RCEP已经处在达成草签的冲刺阶段,其中存在的几个变量可能会对协议的达成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在深化日美关系的同时稳定中日关系并非易事。
而在双边自贸协定方面,日本还与欧盟、美国分别谈判自贸协定,试图修复之前被破坏的对华、对韩关系,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目前,日本的FTA谈判已经在全球处在领跑的位置。”张玉来表示,与别的国家不同,日本经济的外向度很高,海外市场对日本企业非常重要。有调查数据显示,日本企业平均58%的市场在海外,因此处理好对外关系,对日本经济至关重要。
而这恰恰是菅义伟的薄弱点。张玉来表示,后安倍时代,菅义伟能否凭借自身的能力领导日本的对外关系,是摆在他面前的严重考验。
【记者】赵晓娜
【策划】陈梅玉
【作者】 赵晓娜;陈梅玉
观天下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