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传统电商转型:时刻做好准备 不要盲目跟风
作者: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十年电商他们是电商红利期的受益者
双节来临,青海电商更忙了。看着员工们在成堆的包裹中忙碌,身为老板,秦海彬急在眼里、喜在心里。李生辉不一样,他要忙着收虫草、发虫草,从7时忙至零时,平均每天有500个包裹等着邮寄。
两人是竞争对手,也是好朋友。一走进直播间,两个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秦海彬,34岁,来自广东。2009年,大学毕业的他来到青海,用家人支持的30万元资金开启电商之路。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十年,他把最初3个人的小作坊打造成50多人的团队,在青海拥有一家总公司,在广州成立了两家分公司,连续9年天猫虫草销量第一。
李生辉,31岁,西宁市湟中区人,涉足电商8年。他曾经晚上摆地摊,白天卖红枸杞,借了100万元创业。2017年,他成为首个入驻拼多多的青海特产电商,黑枸杞订单三年累计达30万+、虫草订单2万+。2017年“双11”,他成交3万单,成为青海电商“订单王”。
秦海彬和李生辉都是青海电商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电商红利期的受益者。2015年至2017年是电商红利期,2017年生意最好,李生辉平均每天发出去1000个包裹。去年,李生辉卖出了150千克虫草;秦海彬卖得更多,足足卖了750千克,他乐开了花。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但秦海彬和李生辉的生意反而更好了。秦海彬60天卖了100万根虫草。李生辉说:“过年就没有休息过,订单量是往年的3倍。”
红利期一过
继续活跃的网店不多
来自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目前,省内可访问的电商网站(网络交易和服务网站)有4792个,其中企业网站4615个,个体户网站132个,农专社网站12个,其他经济组织网站1个;较为活跃的自主电子商务平台有9个,包括8个交易类平台、1个信息类平台。
监测显示,省内购物类网店有6148家,其中企业网店1138家,个体户网店5002家,农专社网店8家。主要入驻淘宝、1688网、天猫、京东、拼多多、1号店、邮乐网、唯品会、微店、有赞等综合类平台,美团、饿了么等餐饮类平台,携程、美团等旅游类平台,猪八戒网等服务类平台,58同城等信息类平台,及快手、抖音等社交电商平台。
秦海彬和李生辉是青海电商的优秀代表,在他们的圈子里,西宁活跃的电商不过几十家。十年前,电商浪潮涌来,许多人搭上了这趟快车,但红利期一过,能继续活跃在电商圈的并不多。
原因何在?省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与电子商务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解释,青海本土电商平台经营规模小,影响力弱,基本处于停业状态,而国内知名平台在我省没有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独立分支机构;我省特色产品外销不畅,外销占比在5%至8%之间波动;电商品牌知名度低,龙头企业少,个性特色不突出,服务内容雷同,交易模式简单,缺乏专业人才。
社交电商平台兴起
传统电商急需转型
为何秦海彬和李生辉能经受住时代的考验,发展越来越好?
用秦海彬的话说,要顺势而为。他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人,每一天都在思考如何赢得客户的认可,如何应对危机和挑战,如何不被时代淘汰。这一点上,李生辉和他的观念相同,他们坚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抓住机会,创造机会,不断尝试,不轻言放弃。
2017年起,不怕折腾的两个人探索起传统电商转型路径,埋头苦干的同时抬起头宣传自己,主动迎合市场。秦海彬组建团队,花几十万元拍短视频、直播,坚持半年后放弃了。他说,别人走过的路也许不适合自己,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他把目光瞄向实体店,线上、线下齐发力。
今年5月,秦海彬联合其他电商企业在天猫办起了新鲜冬虫夏草购销节,一个月较往年新增线上销售额800多万元,他更加注重起品牌建设和团队建设。
李生辉的电商直播一直在持续,他雇了四名员工在拼多多轮流直播,从8时到半夜零点,直播的目的是介绍产品和留住客户。他也拍起了短视频,在抖音拥有9.1万名粉丝,发布12条视频,获赞183.4万次。他的短视频跟特产没有一点关系,都是角色扮演的段子,只为吸引人气。
转型路上,李生辉经历了平台转型、运营模式转型、产品转型和客户转型。他强调,一定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不要盲目跟风。
如今,两人家庭生活美满,事业蒸蒸日上,仍在传统电商转型的路上摸索。秦海彬希望,把公司做大做强,让优质“青”字号土特产远销海内外。李生辉不同,他认为船小好调头,他希望把事业做得“小而精”。
鼓励和支持开办网店
促进电商发展壮大
不管是做大做强,还是做小做精,政府渴望紧紧抓住数字经济机遇,促进网络市场主体发展。全省市场监管部门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城乡失业人员、农产品种植大户、营销大户开办网店,凡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允许将网络经营场所作为经营场所登记。
当前,全省共发展将网店登记为经营场所的个体户530余家。西宁市有270家,占51%;海东市150家,占28.3%;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69家,占13%;其他州41家,占7.7%。这当中,通过微店、微信平台等在手机端开设网店的有330家,占总数的62.2%。
省市场监管局还紧紧抓住援青政策机遇,促进网络市场主体壮大。如与拼多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启动拼多多青海生态农特产品展区“青海优品馆”暨“99吃货青海节”上线运营,入驻特色品牌企业30余家,上线牛羊肉、枸杞、黎麦、蜂蜜等200余种商品。联合青海省消费者协会协调对接唯品会,开设“唯爱助农·青海特色品牌馆”,遴选20家青海三农特色企业入驻唯品会。
与此同时,省市场监管局命名6家网店为“大美青海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举办四期推进电商企业发展培训会,100余家电商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
享受到政府好政策的秦海彬说,他愿意与年轻人多交流,把自己十年经验分享给大家。
“希望把家乡的特产推荐给更多人,也希望与有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奋斗。”李生辉说。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