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堵车十几个小时舍不得弃赛,5岁孩子痴迷科技体育创新大赛
作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点击标题下「体育课」可快速关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高华生
国庆节头一天路上堵了10多个小时,也没能阻挡5岁的王郑骁对科技体育创新大赛的兴趣。
10月2日,由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体育总会主办,浙江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温州市瓯海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浙里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在温州市瓯海区时尚智造小镇进行。
#浙江省体育总会秘书长王苗永(右三)、浙江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林罡(右二)、温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吕建海(右一)等出席了开姆斯#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共吸引了200多人,来自全省各地。国庆长假第一天是比赛报到的日子,不少从外地自驾的家长和孩子在路上尝到堵车的味道。
“原来(从杭州到温州)只要4个多小时(自驾),这次堵了十个小时,不过我不累的。”
奶声奶气的王郑骁今年5岁,还在读幼儿园大班,应该是本次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最小的选手。他报名参加的是1/18电动越野车竞速赛,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别看他年龄小,和大哥哥们一起操控自己的车子来,他已经有点老练的样子了。
4岁就跟爸爸一起玩车辆模型,有一年车辆模型运动经历的他已经不能算绝对菜鸟了。
#王郑骁(右一)在比赛中#
“我比得还不错,拿到了第六名。”
接受小时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王郑骁回答问题落落大方,一点都不像才5岁的孩子,旁边的大人看到都有点惊讶。他告诉小时新闻记者,爸爸是个模型运动迷,一有空就到车场(车辆模型训练地)玩,跟着爸爸去多了,自己不知不觉就会玩了。
“我撞上了别人的车。”
从比赛场上下来,海亮小学四年级学生杜蕊宜笑着说,她是一个刚刚接触模型运动一个多礼拜的新手。这次来瓯海参加比赛,最主要还是受爸爸的影响——爸爸最近半年先迷上了模型运动。
“长假第一天,绍兴过来路上比较堵,她问我怎么开了这么久。我就说,掉头回家比较快,她说算了,还是坚持一下,从这点看来,她还是有兴趣的。”
杜蕊宜爸爸杜志鹏说,最近半年自己迷失了模型运动,没事就到车场训练。他没有刻意要求女儿一定跟自己要把模型运动作为自己的爱好,但是觉得孩子接触一下这项运动挺好的。
“当然,如果孩子没兴趣,也不会强求。”
他说,别小看这简单的比赛,小小的模型运动能够潜移默化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
#车模比赛现场#
#建模比赛现场#
#海模比赛现场#
本次“浙里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共有三个项目——航海模型:400级帆船赛;车辆模型:1/18电动越野车竞速赛;建筑模型:绿野仙踪花园别墅赛,其中海模和车模考验操控,建模则考验孩子们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整体来说来说都不算高难度项目,偏普及性。
“是一次非常好普及和推广。最近几年我们通过进校园等活动,在浙江省各级高校推动科技体育发展,同时也借用各种平台展示科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浙江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毛昭平说,“浙里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的举办,不但促进了科技体育(模型)的发展,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培养工匠精神,还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科技体育的学习和竞赛,挑战自我,享受其中的快乐。赛事对培养公众科技创新意识,提高青少年科技体育素质具有现实的意义。
“前两届参赛单位都以高校组队为主,比如北航、浙大等知名高校。青少年科技体育也是我们这个创新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在温州瓯海进行的比赛,主要以青少年为主。”
浙江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林罡说,培养工匠精神从娃娃开始。通过“浙里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这个科技体育平台,让孩子们从小把工匠精神牢牢扎在心里,在参与科技体育的学习和竞赛中追求卓越、锻炼自我、享受快乐。
温州市瓯海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翁定波介绍说,本次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放在瓯海区时尚智造小镇,也是希望让当地更多的青少年感受科技体育氛围。区里对此非常重视,将“浙里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作为温州绿文化节五大活动板块的一个板块,吸引更多的老百姓来熟悉了解科技体育,通过竞赛中挑战自我,享受科技体育带来的快乐。
“科技体育赛事积极融入当地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彰显价值、搭上快车。”
浙江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毛昭平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据浙江省智力运动管理中心模型队领队刘海媚介绍,本次科技体育创新大赛以普及推广为主,项目的设置也选择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车模、海模、建模,能让更多的老百姓观摩和体验。
此外,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浙里智造”2020浙江省科技体育创新大赛高校组赛事将安排在线上进行,活动相关进展请关注浙江在线发布的信息。
你的转发
我的动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