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文章:“特朗普飓风”过后,美国已难回归
作者:参考消息法国《世界报》网站10月7日发表题为《“对于那些认为乔·拜登代表着美国外交政策恢复可靠性的人而言,美国的苏醒或将艰难”》的文章。文章称,让美国在唐纳德·特朗普这股飓风过境之后回归理性或将艰难。全文摘编如下:
有些人对乔·拜登入主白宫抱有热情,希望通过民主党候选人赢得大选来恢复某种可靠性,从而让美国在唐纳德·特朗普这股飓风过境之后回归理性。
但这种苏醒或将艰难。“除了特朗普以外谁都行”的憧憬不能掩盖特朗普当选所反映的以及他入主白宫四年持续实现的深刻变革。总统拜登不会是副总统拜登的翻版,更不会是参议员拜登的翻版。
近日来,“一团赘肉”劲头十足。“一团赘肉”是时任奥巴马顾问的本·罗兹对傲慢自大的华盛顿国际政策专家圈的描述。这个一度被特朗普反传统手段闹得人心惶惶的小圈子,盘算着换人的可能性,正在恢复生机和信心。《外交政策》杂志的长篇文章和疫情期间智库组织的网络研讨会,充斥着围绕11月3日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实现转折的各种预测、建议和祈祷。
往右转是选择特朗普第二任期这条路,但这条路和特朗普第一任期一样,或者更糟。再来四年的“美国优先”以及他向我们承诺的那个将停止崩坏的世界。我们的专家预计美国将退出北约,从韩国和阿富汗撤军,中国会扩大影响力,欧洲在失去美国这根支柱后会陷入动乱。一位欧洲外交官确信“一个没有多边主义的多极世界”会为恢复冲突开辟道路。
往左转是选择拜登这条路,特征是谨慎和克制。首先是能力层面的:著有多部地缘政治著作的罗伯特·卡普兰预测,拜登代表“一团赘肉”的回归,认为在特朗普时期受到排斥、只能在智库容身的外交专业人士将重返国务院和白宫。乔·拜登本人年初在《外交》双月刊撰文宣布,自己一旦当选就会“立即采取革新民主制和美国盟友关系的措施”。
这正是一些欧洲人所期待的。这些人在被特朗普粗暴对待后最终不得不承认,跨大西洋王国有什么东西的确已经破裂。德国外交政策关键人物诺贝特·勒特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们与美国关系的任何方面都不会再像之前一样。”但两年前认为特朗普不过是个“插曲”的也是这位。他还说:“欧洲必须成为公认的强大地缘政治力量。如果拜登当选,我们可以期望他邀我们共建新伙伴关系,我们应该接受这份示好。”
拜登会回归巴黎气候协议,在伊朗核问题上加入欧洲人这边,在北约峰会上会表现得友善礼貌甚至是热情。七国集团的氛围不再令人窒息。默克尔总理不必再当美国总统的受气包。变化已经很多了。
但具体是怎样呢?除了重新肯定民主价值观之外,拜登及其团队的承诺是模糊的。他的一些支持者指责他缺乏创造力和胆识,过于指望在重建“道义领导地位”方面做文章,而且并没打算利用特朗普时代的“破”去“立”一项真正革新的外交政策。
更现实的一些人认为要看的不是拜登,而是分裂的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区。它们已经不复如初。“9·11”之后的千禧一代没有冷战后的那代人的对外干预主义观念。拜登想夺回2016年曾为特朗普投票的工人选民,暂时收起了自由贸易主义者的姿态:他表示将在与欧洲和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展现强硬作风。
哈得孙研究所的纳迪娅·谢德洛认为:“华盛顿是时候放弃旧有的幻想和自由国际主义迷思了。”她在《外交》双月刊中写道,应该审视“这世界的本来面貌”,无论这世界有没有特朗普。
来源:参考消息网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忠言逆耳。 华盛顿应该认清现实,美国目前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领袖人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