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对香港“动手”了,香港经济滑坡,关键时刻还看中央出手
作者:时报看点众所周知,香港地理位置特殊,作为中美博弈的前沿阵地,是美国大选中打“中国牌”的最佳场所。
据悉,美国国务院于10月14日正式警告,与被认为对中国打击香港行动负有责任的个人有业务往来的国际金融机构可能很快面临制裁。
美国国务院
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中,美国国务院列出了包括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内的10名个人,并表示将在60天内确定与他们进行重大交易的金融机构。
另外,特朗普7月14日签署成为法律的美国《香港自治法》要求国务院在90天内列出那些被认为对中国未能履行其对香港的义务负有责任的人,这些人将受到制裁,并要求在此之后60天内提交一份与这些人进行重大金融交易的金融机构清单。
该法案允许美国总统在个人被点名后立即对其实施制裁,并要求对金融机构的制裁不迟于被点名一年。英国和美国的资深政界人士对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提出了批评,这些银行据称支持港版国安法。
对此,有港媒报道,称这次“制裁令”针对的是“个人”,并非是阻止美国人与香港政府继续往来。只要是受“制裁”官员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美国人仍可与受“制裁”官员任职或掌管的香港机构有常规往来。
从美国的““制裁”令”不难看出,这次美国的“政治姿态多于实际作用”,对香港的经济影响非常有限,即使最近这些受到“制裁”的官员不能在美国置办产业或者进行金融交易,但是按照目前的国际局势来说,本来就要避免和美方接触。
警务处处长邓炳强
对于美国声势浩荡的“制裁”,日前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在接受接着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我完全没有当一回事,不会动摇我对维护国家及香港安全的决心和信心。”香港问题本身就是中国内政,决不允许其它国家以任何理由进行干涉和“制裁”。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上,对美方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都知道特朗普签署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意在何处,如今打起“香港牌”也更是暴露出其破坏香港繁荣稳定,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除开这些“明面”上的动作,美国暗地里也是费了不少心思,频频与“港独”分子在背地里搞阴谋,可以说,美国就是“港独”的幕后黑手。
还清晰的记得当前任美国驻港总领事唐伟康上任,被问到是否支持“港独”时,唐伟康说,“『港独』只是不同表达方式,香港大多数人,包括推动『港独』人士都是朝着同一目标,就是希望香港享有高度自治,维持在国际社会上的独特性。”“美国承认香港是中国一部分,『一国两制』值得维护和重视。”在唐伟康眼中, “港独”言行竟然和“高度自治”相提并论。
香港的“港独”势力对香港的破坏已经非常明显。“港独”势力越发展,香港政局越不稳,香港前途越黯淡。
另外,加之疫情冲击,更让香港经济雪上加霜。
据相关数据显示,10月1日至4日,内地赴港的游客人数分别为93人、154人、186人、225人,合计658人。
这三位数的数据还是叫人惨不忍睹。毕竟2019年国庆期间内地赴港的游客人数约为67万人次,2018年则为150万人次。
由于游客的大量减少,香港多个行业生意惨淡,各商家更是“捶胸顿足”,往年令人兴奋的十一黄金周,如今变成了“冰窟窿”。
如今,包括作为香港旅游“主力军”的内地旅客以及其他国家的游客,对香港旅游都是望而却步。
据悉,在2020年前8个月,香港零售业暴跌30%,有专家更是预测到2020年底或有1/4店铺倒闭。而被众多商家形容的最“惨”的便是香港酒店业务,毕竟关联着旅游业。九龙仓更将酒店业务形容为“最受前所未见的疫情重创的其中一个行业,全球尤其跨境旅运受到大限制”,马哥孛罗香港酒店、港威酒店和太子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惨跌至20%,致使公司决定将太子酒店彻底翻新,直至2021年才会重新开业。
对于往昔被人们热追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如今也是香港迪士尼乐园愁眉紧锁。9月份香港政府便宣布,特区收回迪士尼二期用地。
另外,经济下滑必然带来失业潮。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2020年6—8月经调整的失业率为6.1%,失业人数达到24.83万人,与5—7月相比增加5800人。就业不足率上升至3.8%,就业不足人数达到14.9万人。
另外,香港也面临着财政吃紧,一方面是各种税收减少,另一方面是非经常性财政支出的空前增加。据悉,香港前两轮的防疫抗疫基金及财政预算案的纾困措施,已令港府2020到2021年度的预算赤字增加至近2900亿港元,财政储备降至8000多亿港元。
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讲座教授刘遵义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香港的实际GDP将损失高达11.4%。
香港无疑面临着前所未见的挑战。香港经济自2019年以来先是因中美经贸摩擦而遇挫受困,后因反修例风暴而雪上加霜,如今更是遭受新冠疫情的强烈冲击。
香港夜幕下的繁华
香港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一直格外关心香港同胞的安危。2月份,国家在自身防疫物资十分吃紧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协调大批口罩和其他防疫物资来港,全力保障香港市民生活物资稳定供应,大力协助滞留内地和国外的港人返港。
10月15日,《香港商报》当日于头版发表题为《改革开放新时代 港深合作再出发》的时评指出,回首不凡40年,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对未来发展,香港应顺势而为,携手深圳共建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政策“大礼包”带来的发展红利,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星岛日报》15日发表社论指出,香港经历动乱之后元气大伤,如今又面临欧美“制裁”,投入大湾区建设是不二选择。深圳获得“大礼”,对香港也是机遇,香港完全可以发挥“近水楼台”的优势,与深圳在科技、金融、教育、社区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携手并进,共同上演新时代的“双城记”。
距离香港回归已经过了23年,香港是中国融入骨血的一份子,绝不容许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对香港问题妄加干涉。(王徽)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