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伦之恋?才女悄悄话?窥探电影般的日本绘卷
作者:小四撩艺术文学性绘卷的伊始——不伦之恋的《源氏物语》
文学性绘卷是有其传统性的,在整个日本绘画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种文学性的绘卷,又分物语绘卷、日记随笔绘卷、歌绘、战绘和世俗绘等。
延喜七年(907年,延喜是日本平安时期醍醐天皇的年号)有文献记载“将处女冢物语绘成画”的记载,进入11世纪后,文献实例增多。诸如《住吉物语绘》、《竹取物语绘卷》和《伊势物语绘卷》都已散佚,最早物语绘卷尚无定论。现存的绘卷都是12世纪以后的作品。《源氏物语绘卷》无疑是目前现存最早的物语绘卷,是将《源氏物语》五十四贴绘成约十卷的绘卷,现存只有四卷二十贴。其中一卷藏于五岛美术馆,另外三卷藏于德川美术馆。
《源氏物语绘卷》夕雾,国宝 平安时代后期?12世纪 现藏于五岛美术馆
《源氏物语绘卷》夕雾,国宝 平安时代后期?12世纪 现藏于五岛美术馆
《源氏物语》在日本文化史上极其重要,被认为是日本“物哀”美学文化的起点。《源氏物语绘卷》的绘师很好的将这种“物哀”精神融入进了绘卷中。在构图上,采用了鸟瞰式的屋内构图,然后将人物置于室内、庭花和回廊之中,通过人物与屋外自然景物描绘相结合的同时,还利用各场景不同色调的微妙变化,来表现季节时令的演变,且衬托人物的心境。
《源氏物语绘卷》,国宝 平安时代后期?12世纪 现藏于德川岛美术馆
主要的物语绘卷还有《伊势物语绘卷》、《住吉物语绘卷》《叶月物语绘卷》等,由此发展为当时日记随笔绘卷和歌绘类的文学性绘卷,具有代表性的有《紫式部日记绘卷》《沈草子绘卷》《徒然草绘本》和《三十六歌仙绘卷》等,
才女紫式部的悄悄话——《紫式部日记》
《紫式部日记绘卷》部分残卷,重要文化财 长79.2cm,宽20.9cm 镰仓时代?13世纪 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紫式部日记绘卷》五岛本第二段,国宝 镰仓时代?13世纪 现藏于五岛美术馆
《紫式部日记绘卷》是根据《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的日记随笔所绘的绘卷,创作于镰仓时代的前期,描绘的手法继承了平安时代绘卷的方法,但构图比起《源氏物语绘卷》有了明显的变化,为了配合室内的范围和人物表情,描绘室外的自然景色时,更注重展现广阔而富于变化的场面。从画面整体在感觉上虽然色彩浓重,但色调变化相对单调,很好的反映了镰仓时代前期独特的“浓彩”绘画风格。
《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絵》1幅 住吉明神,重要文化财 长96.2cm,宽35.4cm 镰仓时代?13世纪 现藏于东京国立
《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絵》清原元辅像,重要文化财 长66.2cm,宽36.2cm 镰仓时代?13世纪 现藏于五岛美术馆
歌绘主要是描绘著名的歌人像,以及书写代表歌作。歌绘最典型的是将藤原公任选定的三十六歌仙绘画化。镰仓时期有佐竹版本、后鸟羽院版本、上叠版本的《三十六歌仙绘卷》等,其中最为著名的佐竹本,相传是由藤原信实所画。这股热潮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土佐光起、岩佐胜似、酒井抱一等绘制的版本,都是不错的版本。
每卷战记绘卷就是部大河剧
战记绘卷始于后白河天皇在1171年命令绘制的《后三年合战绘卷》。而现存的最早的战绩绘是镰仓中期的《平治物语绘卷》,其中有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的“三条殿夜袭卷”、藏于静嘉堂文库美术干的“信西卷”、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六波罗行幸卷”,而“六波罗合成卷”残缺不全,分藏各处。三条殿夜袭卷中火烧三条殿场面中对火焰的描绘,彰显了绘师杰出的洞察力和表现力。
《平治物语绘卷》 三条殿夜袭卷(部分) 镰仓时代?13世纪 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平治物语绘卷》 三条殿夜袭卷(部分) 镰仓时代?13世纪 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平治物语绘卷》 三条殿夜袭卷(部分) 镰仓时代?13世纪 现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平治物语绘卷》突出了描绘信西与信赖俩人的对立,追求客观的写实,画面以各个战斗场景和纵横奔驰的两个阵仗为中心,构图巧妙、人物形象逼真、战斗场面恢弘。同时绘师又十分注重描写武士的甲胄、战马、武器等物品形象。乃至当时的宫廷各种建筑物,都描绘的记录风格。
《蒙古袭来绘卷》 镰仓时代?13世纪 东京皇家收藏
《蒙古袭来绘卷》 镰仓时代?13世纪 东京皇家收藏
描绘元兵入侵的《蒙古袭来绘卷》,也是战记绘卷的杰作,是力挺竹崎季长战功的绘卷,具有实战记录性,从绘卷末尾的文字可以得到证实。这圈绘卷结合保留下来的《蒙古袭来绘词》对蒙古、高丽联军与日本官兵征战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从这一资料可以了解到当时蒙古人、高丽人、日本人、江南军的服饰、阵容、旗帜、元代造船情况等诸多信息,可以说这一资料在研究蒙元时期习俗文化、造船与航海等方面,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