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搭乘电商快车
作者:光明网■ 本报记者 刘旭颖
一方是不断增长的对绿色、有机食物的消费需求,一方是远在深山难卖出的优质农产品,在2020全国消费促进月期间,各地商务部门牵线搭台办专场,让供需两方直接对接,消费扶贫开展得如火如荼。
电商提速增效
直播、线上展销推介、平台流量支持……搭载上电商这趟列车,消费扶贫正不断提速。
在内蒙古,各地纷纷积极“触网”。呼和浩特市组织开展了“农民丰收节”“大美土左”“物资交流大会暨农副产品展销博览会”等各类扶贫促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模式开展特色农产品、贫困户农副产品等展销推广活动。呼伦贝尔市在开展“内蒙古电子商务丰收节·牙克石马铃薯收获季”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庆丰收为老乡拼一单”带货直播活动,创新提升牙克石马铃薯等品牌影响力。
赤峰市计划通过举办首届“品质赤峰杯”网络销售大赛培养一批“微商团长”“带货扶贫网红”新人,打造赤峰红人品牌。乌兰察布市则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红马铃薯、冷凉蔬菜、杂粮杂豆等特色产品通过直播带货活动销往全国各地,4场主题活动带动销售额达5万元。
而在与内蒙古毗邻的黑龙江,其开展的“电商扶贫助农直播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中,黑龙江仓龙供应链有限公司与30余家厂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推广、销售合作关系。入仓17家企业,月新增直播15场左右,月新增发货量约20000件,销售额新增70万~100万元。
在辽宁,消费促进月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农村电商实现销售额7300万元。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松林和市商务局局长赵戈亲自上线直播带货,为扶贫产品背书。“2020年沈阳市网络直播带货节”网络阅读(播放)量超过2.4亿次;首届五爱网红主播选货大集吸引60余户实体商家、上百名网红主播参与,达成直播合作意向金额约3000万元;2020阜新市扶贫助农电商节暨直播经纪人交流会上,50余家特产企业和驻村第一书记携百余款产品参展。此外,辽宁省还举办了“2020年迎国庆、庆中秋朝阳市第三届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参展,现场销售额235万元,达成意向交易额2844万元。
推动精准对接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在越来越多的扶贫活动中,政府部门正通过为企业牵线搭桥的方式,推动多方互惠。
在江苏,产销精准对接正成为消费扶贫的有利模式。消费促进月期间,徐州睢宁举办的产销对接活动为徐州各县区20余家供应商、全省各市100余家采购商搭建了平台。同期,江苏省还开展了跨省对接,通过举办2020苏陕扶贫协作宝鸡名优产品产销对接徐州展销活动,向宝鸡市60多家参展企业展示了近400种当地特色的名优特产品,推动了陕货进苏、宝货进徐。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助农重在消费扶贫,“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已成为引领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新模式。江苏正通过政府采购、推介展销会、农特专柜、销售中心、“菜篮子”基地、电商扶贫示范点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助力陕西农产品加快融入江苏和长三角大市场。
在江西,据不完全统计,消费月活动期间全省举办各类专题扶贫助农促销活动107余场,销售近1000余种扶贫产品,实现扶贫产品销售额预计超1.24亿元。其中,九江市结合农民丰收节、“庐星绿地”杯、庐山印象、庐山西海等主题活动,邀请315家扶贫合作社(基地)进驻参展,实现销售额6000余万元。萍乡市湘东区举办的广寒寨扶贫农副产品展销会,吸引了湖南、山东等10余名知名主播推介当地的“稻鸭米”、蘑菇等农副产品,当天线上销售额近百万元。
在山东,“渝货进山东”促进季举办了消费扶贫对接活动35场次,现场销售167.4万元,签订购销协议金额2.2亿元。此外,山东省还联合广播电视台举办“品质消费农村行”活动,利用抖音账号直播等。
在广东,通过举办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扶贫产品暨仁化丹霞贡柑市场对接会和产销对接会,推动东西部加强合作。在对接会现场,双方签订购销合同3600多万元,签订仁化丹霞贡柑产品约15万吨,金额超过5亿元。
重庆市开展以“消费扶贫,‘渝’你同行”为主题的“2020年重庆市消费扶贫月”活动,累计展示了500余种重庆特色农产品和工艺品,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受益贫困群众约1500户。同时,2020“渝货进山东”促进季暨“鲁渝消费扶贫·让生活更美好”山东百店联展活动持续发力,相继在山东省7个地市举办巡展活动,销售累计1712.54万元,签约协议金额9437.98万元。
福建厦门会同宁夏临夏州政府开展了两场临夏特色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组织临夏州36家企业和厦门10家重点扶贫企业、知名采购商进行对接洽谈。同时,利用“厦洽会”这一契机,厦门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销对接洽谈活动,与临夏州两地共签订消费扶贫购销协议4项,金额达3700多万元。
广西连续举办工会百万职工“抗疫情促消费助脱贫”活动、2020年粤桂扶贫协作消费扶贫对接活动、2020年“百星百媒千红千村万店万品”广西运动健康消费大行动等系列消费扶贫活动,并通过组织工会职工购买扶贫产品、在公共场所开设1000个试点消费扶贫专柜、推动33个国定贫困县通过认定的扶贫产品及其供应商积极入驻“扶贫832”销售平台,开展消费扶贫对接活动、网红主播带货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消费扶贫活动。
作者:刘旭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国际商报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